当前位置:电源行业动态 → 正文

工信部“点名”27家车企,暂停受理其新能源产品申报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1-09 11:29:06 本文摘自:新京报

11月7日,工信部发布《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等27家企业被特别公示。

公告称,对于被特别公示的企业,暂停受理其《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申报。申请移出特别公示的企业,需通过《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信部39号令)的考核。

这意味着,上述被特别公示的车企,需要重新接受工信部39号令的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申报新能源汽车新产品,在此之前均无法申报。若再次审核未通过,上述车企或将被撤销生产资质。

数家车企早被“点名”

事实上,早在今年9月初,工信部已发布“关于对拟上报《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企业清单进行公示的通知”,并明确表示不能保持准入条件或破产的企业,将被撤销资质。彼时,共有30家企业因停产1年及以上未生产新能源产品而进入清单。

而对比此次发布的正式公告可以发现,此前出现在清单中的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山东丽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在公示结束前已通过审查,并未出现此次的正式公告中。

广汽本田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由于获得企业准入时间和产品投产时间有间隔,因此广汽本田进入了第1批拟公示清单。据其介绍,今年广本计划推出的两款新能源产品,有一款已经拿到工信部企业准入,另外一款也在申请中,不会影响广本新能源产品的投产计划。

不过,仍有27家企业尚未通过审查。其中,西虎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虎汽车”)因与新势力造车企业电咖汽车的关系而被业内关注。据了解,西虎汽车是泉州大型新能源车辆制造商,拥有SUV生产资质。今年7月,电咖收购西虎汽车,并在泉州落户SUV汽车生产项目。据报道,在收购西虎汽车后,电咖汽车已对西虎汽车进行重组和控股,而落户泉州的SUV项目也将以西虎汽车的名义投产。更重要的是,电咖汽车也通过此举获得了SUV汽车生产资质。

但是,此次被工信部特别公示后,西虎汽车在通过工信部的再次审查前无法申报新产品,电咖汽车的SUV生产步伐或添变数。

生产资质审核再收紧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结构性产能过剩风险也在加剧。

“其实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之前,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但由于资质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逢春在中国首届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上表示,“汽车企业倒闭了,但生产资质还在,后来新能源汽车火热,那些原本倒闭的企业又纷纷出来搞新能源汽车。本来这部分过剩产能已经被消耗掉了,现在又起来了,再加上新的造车势力进入,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又重新出现了。”

据了解,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加入新能源造车的行列,生产资质一票难求。一些没有取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车企,通过收购“僵尸”企业来获取资质。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资质申请趋严,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或将难以为继。

按照《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信部39号令)规定,对于停产12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工信部将予以特别公示,相关企业再次生产需要重新经过工信部核查。不能保持准入条件或破产的企业,将被撤销资质。而对39号令施行前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的企业,也需要按照新规定进行改造,并在24个月内完成审查,否则将暂停生产。

此外,今年4月2日工信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三部委曾联合发布公告表示,2017年1月1日及以后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后12个月内无产量或进口量的车型,将从《目录》中撤销并不再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

这意味着,此次被“点名”的27家车企,如果不能再次通过工信部的审核,不仅可能会面临被撤销资质的风险,此前进入免税目录的车型也可能会被剔除。

业内分析认为,相关部门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资质的梳理,有助于整治新能源产业的散乱局面,倒逼各个企业加快新能源产品的生产研发,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竞争环境。

关键字:能源工信部

本文摘自:新京报

x 工信部“点名”27家车企,暂停受理其新能源产品申报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电源行业动态 → 正文

工信部“点名”27家车企,暂停受理其新能源产品申报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1-09 11:29:06 本文摘自:新京报

11月7日,工信部发布《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等27家企业被特别公示。

公告称,对于被特别公示的企业,暂停受理其《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申报。申请移出特别公示的企业,需通过《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信部39号令)的考核。

这意味着,上述被特别公示的车企,需要重新接受工信部39号令的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申报新能源汽车新产品,在此之前均无法申报。若再次审核未通过,上述车企或将被撤销生产资质。

数家车企早被“点名”

事实上,早在今年9月初,工信部已发布“关于对拟上报《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企业清单进行公示的通知”,并明确表示不能保持准入条件或破产的企业,将被撤销资质。彼时,共有30家企业因停产1年及以上未生产新能源产品而进入清单。

而对比此次发布的正式公告可以发现,此前出现在清单中的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山东丽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在公示结束前已通过审查,并未出现此次的正式公告中。

广汽本田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由于获得企业准入时间和产品投产时间有间隔,因此广汽本田进入了第1批拟公示清单。据其介绍,今年广本计划推出的两款新能源产品,有一款已经拿到工信部企业准入,另外一款也在申请中,不会影响广本新能源产品的投产计划。

不过,仍有27家企业尚未通过审查。其中,西虎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虎汽车”)因与新势力造车企业电咖汽车的关系而被业内关注。据了解,西虎汽车是泉州大型新能源车辆制造商,拥有SUV生产资质。今年7月,电咖收购西虎汽车,并在泉州落户SUV汽车生产项目。据报道,在收购西虎汽车后,电咖汽车已对西虎汽车进行重组和控股,而落户泉州的SUV项目也将以西虎汽车的名义投产。更重要的是,电咖汽车也通过此举获得了SUV汽车生产资质。

但是,此次被工信部特别公示后,西虎汽车在通过工信部的再次审查前无法申报新产品,电咖汽车的SUV生产步伐或添变数。

生产资质审核再收紧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结构性产能过剩风险也在加剧。

“其实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之前,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但由于资质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逢春在中国首届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上表示,“汽车企业倒闭了,但生产资质还在,后来新能源汽车火热,那些原本倒闭的企业又纷纷出来搞新能源汽车。本来这部分过剩产能已经被消耗掉了,现在又起来了,再加上新的造车势力进入,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又重新出现了。”

据了解,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加入新能源造车的行列,生产资质一票难求。一些没有取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车企,通过收购“僵尸”企业来获取资质。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资质申请趋严,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或将难以为继。

按照《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信部39号令)规定,对于停产12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工信部将予以特别公示,相关企业再次生产需要重新经过工信部核查。不能保持准入条件或破产的企业,将被撤销资质。而对39号令施行前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的企业,也需要按照新规定进行改造,并在24个月内完成审查,否则将暂停生产。

此外,今年4月2日工信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三部委曾联合发布公告表示,2017年1月1日及以后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后12个月内无产量或进口量的车型,将从《目录》中撤销并不再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

这意味着,此次被“点名”的27家车企,如果不能再次通过工信部的审核,不仅可能会面临被撤销资质的风险,此前进入免税目录的车型也可能会被剔除。

业内分析认为,相关部门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资质的梳理,有助于整治新能源产业的散乱局面,倒逼各个企业加快新能源产品的生产研发,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竞争环境。

关键字:能源工信部

本文摘自:新京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