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电源行业动态 → 正文

抓住能源革命机遇 创新可持续发展路径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1-13 11:48:05 本文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本届大赛,我接触了很多新能源领域的创业企业和创业者,这些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这些创业者的精神令人感佩。”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祥琬在参加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暨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高峰论坛后说,“我感到欣慰。”

杜祥琬表示:“作为创新创业企业,一旦把握住了正确方向和发展机遇,那么无论全球的能源如何变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当然这需要创业者和团队的眼光和实力。”

世界能源加速转型

“全球一次能源结构变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煤炭为主的阶段,全球一次能源70%是煤炭;第二阶段以油气为主的阶段;第三阶段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阶段,而目前正从油气为主向非化石能源为主转型。”杜祥琬说,目前世界能源发展呈现三个趋势,就是转型加快、增速趋缓、创新活跃。

转型加快,就是更加迫切地追求清洁、低碳、高效。杜祥琬介绍,目前天然气、非化石能源等低碳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耗比重中已超过40%,且呈增长势头。美国低碳能源的比重已经超过47%。特别提出一点,全球一次能源消耗比重为28.6%,如果不含中国,这一数字仅为19%。“这源自可持续发展需求。同时,为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开启了全球低碳转型新阶段。”

增速趋缓,是指全球能源总需求进入低速增长状态,增长点主要在新兴经济体。杜祥琬介绍,2016年全球能源总需求增长仅为1%,其中中国2016年能源总需求为1.3%,除去中国,这一数字仅为0.7%。与此同时,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2016年全球能源强度降低了2.1%。

创新活跃,是指全球能源科技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杜祥琬认为,包括参加此次大赛的创新型企业在内的全球企业都很重视能源科技创新,都在积极抢占未来新能源战略制高点,储能技术、分布式能源、能源智能化成为能源科技创新的三大亮点。其中,在储能技术方面,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等储能模式层出不穷;在能源智能化方面,能源管理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不断融合;在分布式方面,太阳能屋顶、生物质能源、垃圾资源化利用、小风电等不断涌现,且发展越来越快。

树立中国能源安全新观念

引领新能源发展

把目光转向国内,中国能源安全的新观念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行业创新创业带来重大机遇。

中国能源安全观应该有什么样新的创新?杜祥琬认为:“长期以来,人们把能源安全理解为供应关系,也就是需要多少供应多少,供应不上就是不安全。这是片面的理解。”杜祥琬进一步表示:“我们要转变过去的单向供给侧提供保障这一观念。一方面要推动供给侧科学化、洁净化、低碳化,同时也要努力推动需求侧合理化,包括抑制不合理的需求。通过供给侧和需求侧相向而行、双向协同,进而达到供需平衡,也就是要以合理的供给满足合理的需求。”

目前,我国能源供给进入总体宽松时期,也是结构优化的机遇期。在新常态下,我国每年能源都会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比较缓慢,2015年为1.3%,2016年为1.2%。杜祥琬表示,能源需求的增量完全可由低碳能源的增长来满足。“这种新常态为我国企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那就是发展新能源的机遇。”

同时,我国已把能源的环境安全观提升到战略高度。他表示,过去很少提这条,现在大家认识到能源造成的环境问题要作为战略来重视,比如大面积的雾霾有违以人为本的发展初衷,PM2.5的源头大部分来自煤炭和石油的燃烧,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大部分也都来自煤炭和石油。

那么,能源的长远安全靠什么?杜祥琬认为,要抢占未来能源科技的战略制高点,特别是提高能效和非化石能源及其智能化,引领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从而确立具备国际视野和长远战略眼观的能源安全观。“希望创新创业企业能把握这一机遇,适应国家新的能源安全观的发展。”

把握中国能源革命

节能提效是关键

“我国能源安全的新观念,正是我国能源革命的驱动力。”杜祥琬表示,我国能源革命的方向可以概括为四个革命,能源消费革命就是由粗放低效转向节约高效,能源生产革命就是由黑色高碳转向绿色低碳,能源体制革命是保障,能源技术革命是支撑,而智能化、电气化、低碳化、高效化就是能源技术革命的方向。

杜祥琬表示,节能、提效是我国能源战略之首,这也符合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的主题。国际能源署预测,为实现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2%的目标,需要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中,节能提效可贡献40%。所以,实现我国降低能源强度和排放强度的目标,节能提效同样重要。

近年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取得了很大进步,能源强度下降了30%,主要能耗行业的能效提高了19%。但是,我国生产一个点GDP消耗的能源,是全球平均值的1.5倍,是典型发达国家的好几倍,2016年我国生产的GDP不到全球的15%,却消耗了全球22%的能源。“因此,我国在能源强度和能效方面还有很大改进的空间,且必须改进。”

如何改进,实现能源节能提效?潜力在哪里?

杜祥琬认为,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强调从追求速度、贪多求大转向求质量和效益。目前,高耗能产业如钢铁、水泥、煤电这些行业,整体都在低效运行,煤电厂每年运行时数只有约4000小时,而实际可以运行6000小时。由于这种情况挤占了一部分新能源发展空间,导致弃风弃光弃水现象严重。仅2016年,我国西部五省区的弃风率高达约33%。

其次,开发节能技术。目前,我国有的煤电厂1千瓦供电要消耗310多克煤炭,但是做得好的煤电厂只消耗275克煤炭,如果全国煤电厂都进行技术改造,运用节能技术,那么仅这一项就能节省煤炭15%以上。在交通节能领域,北京市交通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北京堵车造成的浪费占到北京市GDP的7%。建筑节能的发展潜力很大,如采暖、照明灯等。

第三,消费方式的节能,要抑制攀比奢华、浪费之风,倡导节约环保生活方式。同时,从供给侧优化能源结构。

杜祥琬表示,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中国同样如此。第一个阶段以煤为主,我国从2016年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不像国际上以油气为主,而是多元结构,煤、油、气、可再生资源、核电五足鼎立。“未来,我们也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即进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阶段,低碳能源将逐步成为主流。”

“应积极利用天然气、电、风能、地热,甚至核能、工业余热等替代散烧煤,同时应防止产能过剩,要追求洁净、高效、集中利用,实现超低排放。”杜祥琬表示,当前应重点发展低碳能源的三驾马车,即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逐步实现高比例替代高碳能源。要积极发展储能技术,高密度的储能技术有可能是一个颠覆性的突破;利用火电调峰,发展多能互补技术。此外积极发展智慧能源以及能源互联网、微电网技术,推动中国能源转型升级。

“能源转型升级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但方向和路径是清晰的,需要企业具有使命担当,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杜祥琬表示。

关键字:发展革命能源

本文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x 抓住能源革命机遇 创新可持续发展路径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电源行业动态 → 正文

抓住能源革命机遇 创新可持续发展路径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1-13 11:48:05 本文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本届大赛,我接触了很多新能源领域的创业企业和创业者,这些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这些创业者的精神令人感佩。”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祥琬在参加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暨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高峰论坛后说,“我感到欣慰。”

杜祥琬表示:“作为创新创业企业,一旦把握住了正确方向和发展机遇,那么无论全球的能源如何变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当然这需要创业者和团队的眼光和实力。”

世界能源加速转型

“全球一次能源结构变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煤炭为主的阶段,全球一次能源70%是煤炭;第二阶段以油气为主的阶段;第三阶段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阶段,而目前正从油气为主向非化石能源为主转型。”杜祥琬说,目前世界能源发展呈现三个趋势,就是转型加快、增速趋缓、创新活跃。

转型加快,就是更加迫切地追求清洁、低碳、高效。杜祥琬介绍,目前天然气、非化石能源等低碳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耗比重中已超过40%,且呈增长势头。美国低碳能源的比重已经超过47%。特别提出一点,全球一次能源消耗比重为28.6%,如果不含中国,这一数字仅为19%。“这源自可持续发展需求。同时,为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开启了全球低碳转型新阶段。”

增速趋缓,是指全球能源总需求进入低速增长状态,增长点主要在新兴经济体。杜祥琬介绍,2016年全球能源总需求增长仅为1%,其中中国2016年能源总需求为1.3%,除去中国,这一数字仅为0.7%。与此同时,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2016年全球能源强度降低了2.1%。

创新活跃,是指全球能源科技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杜祥琬认为,包括参加此次大赛的创新型企业在内的全球企业都很重视能源科技创新,都在积极抢占未来新能源战略制高点,储能技术、分布式能源、能源智能化成为能源科技创新的三大亮点。其中,在储能技术方面,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等储能模式层出不穷;在能源智能化方面,能源管理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不断融合;在分布式方面,太阳能屋顶、生物质能源、垃圾资源化利用、小风电等不断涌现,且发展越来越快。

树立中国能源安全新观念

引领新能源发展

把目光转向国内,中国能源安全的新观念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行业创新创业带来重大机遇。

中国能源安全观应该有什么样新的创新?杜祥琬认为:“长期以来,人们把能源安全理解为供应关系,也就是需要多少供应多少,供应不上就是不安全。这是片面的理解。”杜祥琬进一步表示:“我们要转变过去的单向供给侧提供保障这一观念。一方面要推动供给侧科学化、洁净化、低碳化,同时也要努力推动需求侧合理化,包括抑制不合理的需求。通过供给侧和需求侧相向而行、双向协同,进而达到供需平衡,也就是要以合理的供给满足合理的需求。”

目前,我国能源供给进入总体宽松时期,也是结构优化的机遇期。在新常态下,我国每年能源都会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比较缓慢,2015年为1.3%,2016年为1.2%。杜祥琬表示,能源需求的增量完全可由低碳能源的增长来满足。“这种新常态为我国企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那就是发展新能源的机遇。”

同时,我国已把能源的环境安全观提升到战略高度。他表示,过去很少提这条,现在大家认识到能源造成的环境问题要作为战略来重视,比如大面积的雾霾有违以人为本的发展初衷,PM2.5的源头大部分来自煤炭和石油的燃烧,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大部分也都来自煤炭和石油。

那么,能源的长远安全靠什么?杜祥琬认为,要抢占未来能源科技的战略制高点,特别是提高能效和非化石能源及其智能化,引领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从而确立具备国际视野和长远战略眼观的能源安全观。“希望创新创业企业能把握这一机遇,适应国家新的能源安全观的发展。”

把握中国能源革命

节能提效是关键

“我国能源安全的新观念,正是我国能源革命的驱动力。”杜祥琬表示,我国能源革命的方向可以概括为四个革命,能源消费革命就是由粗放低效转向节约高效,能源生产革命就是由黑色高碳转向绿色低碳,能源体制革命是保障,能源技术革命是支撑,而智能化、电气化、低碳化、高效化就是能源技术革命的方向。

杜祥琬表示,节能、提效是我国能源战略之首,这也符合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的主题。国际能源署预测,为实现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2%的目标,需要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中,节能提效可贡献40%。所以,实现我国降低能源强度和排放强度的目标,节能提效同样重要。

近年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取得了很大进步,能源强度下降了30%,主要能耗行业的能效提高了19%。但是,我国生产一个点GDP消耗的能源,是全球平均值的1.5倍,是典型发达国家的好几倍,2016年我国生产的GDP不到全球的15%,却消耗了全球22%的能源。“因此,我国在能源强度和能效方面还有很大改进的空间,且必须改进。”

如何改进,实现能源节能提效?潜力在哪里?

杜祥琬认为,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强调从追求速度、贪多求大转向求质量和效益。目前,高耗能产业如钢铁、水泥、煤电这些行业,整体都在低效运行,煤电厂每年运行时数只有约4000小时,而实际可以运行6000小时。由于这种情况挤占了一部分新能源发展空间,导致弃风弃光弃水现象严重。仅2016年,我国西部五省区的弃风率高达约33%。

其次,开发节能技术。目前,我国有的煤电厂1千瓦供电要消耗310多克煤炭,但是做得好的煤电厂只消耗275克煤炭,如果全国煤电厂都进行技术改造,运用节能技术,那么仅这一项就能节省煤炭15%以上。在交通节能领域,北京市交通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北京堵车造成的浪费占到北京市GDP的7%。建筑节能的发展潜力很大,如采暖、照明灯等。

第三,消费方式的节能,要抑制攀比奢华、浪费之风,倡导节约环保生活方式。同时,从供给侧优化能源结构。

杜祥琬表示,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中国同样如此。第一个阶段以煤为主,我国从2016年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不像国际上以油气为主,而是多元结构,煤、油、气、可再生资源、核电五足鼎立。“未来,我们也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即进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阶段,低碳能源将逐步成为主流。”

“应积极利用天然气、电、风能、地热,甚至核能、工业余热等替代散烧煤,同时应防止产能过剩,要追求洁净、高效、集中利用,实现超低排放。”杜祥琬表示,当前应重点发展低碳能源的三驾马车,即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逐步实现高比例替代高碳能源。要积极发展储能技术,高密度的储能技术有可能是一个颠覆性的突破;利用火电调峰,发展多能互补技术。此外积极发展智慧能源以及能源互联网、微电网技术,推动中国能源转型升级。

“能源转型升级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但方向和路径是清晰的,需要企业具有使命担当,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杜祥琬表示。

关键字:发展革命能源

本文摘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