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数据:智慧城市的战略资产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4-11 09:03:39 本文摘自:新华日报

上班时,智慧交通系统会帮助你选择最佳出行路线;生病时,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系统享受诊疗;旅游时,有全天候、个性化的导游、导购、导餐、导娱;就连睡觉时,智能家居服务器都在悄悄运转,监测湿度、温度、声音、体温、氧气等指标,给出健康建议——为期3天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智慧城市创新与技术合作论坛,昨日在常州落幕。论坛上,美国专家描绘的智慧城市图景令人神往。针对制约国内智慧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信息孤岛”现象,美国、加拿大等国官员以及IBM、微软等业界精英共同“把脉问诊”。

智慧城市改变你我生活

目前全球城市人口已超过50%,城市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中心。城市体量变大的同时,也患上了管理效率低、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紧缺、医患矛盾等诸多“城市病”。IBM全球战略联盟新兴国家集团云计算总经理寇卫东曾参与过美国华盛顿、韩国仁川等诸多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他看来,智慧城市是在数字城市基础上,把物联网和云计算加在一起,实现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发展智慧城市,是破解城市病的“良方”。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霖豪介绍,随着试点增加、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标准体系开始健全,2014年被称为 “智慧城市落地元年”。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到2025年对智慧城市的投资有望超过2万亿元,与之配套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家居等一系列模块的搭建,也将迅速带动相关产业链条及企业的飞速成长,将创造400万个就业机会,催生跨领域、融合性的新兴产业形态,引发产业链垂直整合。

在会议间隙,与会嘉宾走进常州智慧公交管理中心,这里有集成智慧服务、智慧车辆、智慧场站、智慧管理、智慧平台五位一体的数据库。261条线路、2541辆公交车的GPS信号全面接入直达手机终端,公交运营过程全部可视、可控、可管,避免了“摸黑调度”、盲目发车、公交车久等不到等问题。市民在获得方便的同时,乘车习惯也悄然改变。导盲犬壮壮的主人丁志强,是掌上公交的忠实用户,每天坐16路上班,“原先不知道车到底来没来,现在有了公交进站提醒功能,很好使。”

数据是智慧城市的战略资产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大数据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数据是进行一切决策的基础。”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刘震说。智慧城市建设中由海量传感器组成的物联网,将不断采集海量数据,地图数据、交通数据、人口数据以及环境监测数据等各行业数据量正呈现爆发式增长。如何有效挖掘、分析大数据,是高效解决城市运营问题的关键。

美国国家卫生和人类服务部首席技术官Bryan Sivak介绍,美国将数据信息视为战略性的数据资产。过去5年里,政府先后拿出220亿美金,构建医疗保健大数据,共有45家企业参与共同收集医疗保健数据,最终将每个州的数据整合为一个数据库,所有数据支持了临床分析研究,研究结果一方面可反馈给医院和大众,政府相关部门也能根据反馈信息更好地制定卫生医疗政策,由此带动美国医疗电子化从17%上升至70%。

众“智”成城,打破信息孤岛

与会专家也对一些地方智慧城市建设出现的“过热”现象表示担忧。上海浦东智慧城市研究院盛雪峰认为,“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信息融合和数据共享,但是很多地方将智慧城市建设等同于信息化建设,部门系统自行其是,难以互联互通,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化孤岛。”

IBM的寇卫东认为,智慧城市是“系统之系统”,涉及的部门和领域众多,需要城市诸多功能的有机协同。 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杨艳旗现身说法,现在各大医院都部署了电子系统,但各种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不同。这意味着,病人在这家医院看病、挂号、检查之后,到了另一家医院,医生还是不能调阅病人的医疗档案,因为系统不能互通。美国专家介绍,真正的智慧医疗系统启用后,病人在全国看病都只需用一片“云”,在这家医院体检的所有资料,另一家医院可以完全共享。

作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和我省唯一的“社区信息化”试点,常州已建成100多个智慧社区,“政府免费WIFI上网工程”开通7个区域,但目前也存在信息资源分散孤立的问题。常州市经信委副主任杨军坦言,部门的数据库系统都基于自己部门的需要,数据存储分散,本应有机结合的社会经济、土地、交通、人口等数据被割裂开来,无法在整个政府部门内部共享。“比如说城市建设的建筑、街道、交通、照明,网上只可以查到很浅的数据,深入的数据很难查到。再如城市的环境、水的情况、垃圾的情况等,往往也不易查到。”

与会专家认为,如果数据缺乏充分的挖掘、整合、利用,实用价值将大打折扣。由于缺少城市数据的支撑和应用,一些智慧城市显得不太“智慧”。政府要通过顶层设计,推动部门、企业共同来整合资源,共享信息,构建起智慧城市的指标体系,驱动城市运行体征管理创新。

关键字:大数据智慧服务城市病

本文摘自:新华日报

x 数据:智慧城市的战略资产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数据:智慧城市的战略资产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4-11 09:03:39 本文摘自:新华日报

上班时,智慧交通系统会帮助你选择最佳出行路线;生病时,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系统享受诊疗;旅游时,有全天候、个性化的导游、导购、导餐、导娱;就连睡觉时,智能家居服务器都在悄悄运转,监测湿度、温度、声音、体温、氧气等指标,给出健康建议——为期3天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智慧城市创新与技术合作论坛,昨日在常州落幕。论坛上,美国专家描绘的智慧城市图景令人神往。针对制约国内智慧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信息孤岛”现象,美国、加拿大等国官员以及IBM、微软等业界精英共同“把脉问诊”。

智慧城市改变你我生活

目前全球城市人口已超过50%,城市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中心。城市体量变大的同时,也患上了管理效率低、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紧缺、医患矛盾等诸多“城市病”。IBM全球战略联盟新兴国家集团云计算总经理寇卫东曾参与过美国华盛顿、韩国仁川等诸多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在他看来,智慧城市是在数字城市基础上,把物联网和云计算加在一起,实现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发展智慧城市,是破解城市病的“良方”。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霖豪介绍,随着试点增加、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标准体系开始健全,2014年被称为 “智慧城市落地元年”。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到2025年对智慧城市的投资有望超过2万亿元,与之配套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家居等一系列模块的搭建,也将迅速带动相关产业链条及企业的飞速成长,将创造400万个就业机会,催生跨领域、融合性的新兴产业形态,引发产业链垂直整合。

在会议间隙,与会嘉宾走进常州智慧公交管理中心,这里有集成智慧服务、智慧车辆、智慧场站、智慧管理、智慧平台五位一体的数据库。261条线路、2541辆公交车的GPS信号全面接入直达手机终端,公交运营过程全部可视、可控、可管,避免了“摸黑调度”、盲目发车、公交车久等不到等问题。市民在获得方便的同时,乘车习惯也悄然改变。导盲犬壮壮的主人丁志强,是掌上公交的忠实用户,每天坐16路上班,“原先不知道车到底来没来,现在有了公交进站提醒功能,很好使。”

数据是智慧城市的战略资产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大数据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数据是进行一切决策的基础。”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刘震说。智慧城市建设中由海量传感器组成的物联网,将不断采集海量数据,地图数据、交通数据、人口数据以及环境监测数据等各行业数据量正呈现爆发式增长。如何有效挖掘、分析大数据,是高效解决城市运营问题的关键。

美国国家卫生和人类服务部首席技术官Bryan Sivak介绍,美国将数据信息视为战略性的数据资产。过去5年里,政府先后拿出220亿美金,构建医疗保健大数据,共有45家企业参与共同收集医疗保健数据,最终将每个州的数据整合为一个数据库,所有数据支持了临床分析研究,研究结果一方面可反馈给医院和大众,政府相关部门也能根据反馈信息更好地制定卫生医疗政策,由此带动美国医疗电子化从17%上升至70%。

众“智”成城,打破信息孤岛

与会专家也对一些地方智慧城市建设出现的“过热”现象表示担忧。上海浦东智慧城市研究院盛雪峰认为,“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信息融合和数据共享,但是很多地方将智慧城市建设等同于信息化建设,部门系统自行其是,难以互联互通,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化孤岛。”

IBM的寇卫东认为,智慧城市是“系统之系统”,涉及的部门和领域众多,需要城市诸多功能的有机协同。 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杨艳旗现身说法,现在各大医院都部署了电子系统,但各种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不同。这意味着,病人在这家医院看病、挂号、检查之后,到了另一家医院,医生还是不能调阅病人的医疗档案,因为系统不能互通。美国专家介绍,真正的智慧医疗系统启用后,病人在全国看病都只需用一片“云”,在这家医院体检的所有资料,另一家医院可以完全共享。

作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和我省唯一的“社区信息化”试点,常州已建成100多个智慧社区,“政府免费WIFI上网工程”开通7个区域,但目前也存在信息资源分散孤立的问题。常州市经信委副主任杨军坦言,部门的数据库系统都基于自己部门的需要,数据存储分散,本应有机结合的社会经济、土地、交通、人口等数据被割裂开来,无法在整个政府部门内部共享。“比如说城市建设的建筑、街道、交通、照明,网上只可以查到很浅的数据,深入的数据很难查到。再如城市的环境、水的情况、垃圾的情况等,往往也不易查到。”

与会专家认为,如果数据缺乏充分的挖掘、整合、利用,实用价值将大打折扣。由于缺少城市数据的支撑和应用,一些智慧城市显得不太“智慧”。政府要通过顶层设计,推动部门、企业共同来整合资源,共享信息,构建起智慧城市的指标体系,驱动城市运行体征管理创新。

关键字:大数据智慧服务城市病

本文摘自:新华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