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智慧城市跨不过信息化阶段,数据整合是核心命题

责任编辑:editor01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4-22 05:48:01 本文摘自:中国电子报

最近,业内对智慧城市的质疑渐起,因为过去一段时间各地城市争相规划智慧城市项目,可谓铺天盖地,但是效果平平。这其中原因是什么?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困难在哪里?各家争辩不一。《中国电子报》记者近日采访北京同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赵英时了解到,智慧城市预期达到的效果是信息系统能随时画出一张城市运行图,而现在基本很难画出一张全面的运行图,根本原因就是城市各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非常难,只有将数据整合做好了,才能全面刻画整个城市运行态势,供领导和市民作出智慧的决策。

智慧城市跨不过信息化阶段

尽管智慧城市投入这么多了,业内还是有人认为智慧城市依然在概念阶段。《中国电子报》记者听到这样的说法:一个拿下不少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业内人士称,智慧城市依然处于概念阶段,只是新瓶装旧酒,各地方政府委办局借该概念要钱做些传统IT项目,怎么真正落地出效果还没搞明白。

这个说法里面折射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几大问题。一个是各地方政府的传统IT项目需求依然存在,传统信息化还没有做完,这种情况下,谈智慧还为时过早。中国电子学会咨询与技术与评测中心副主任王桓博士认为,各级地方政府不需要更多地考虑城市智慧化问题,因为现在推智慧化是个伪命题,目前中国有些城市根本没有达到信息化。他反问:“没有信息化怎么谈智慧化、智能化?信息系统都没建起来,那么如何在信息系统上再建下一步的智慧系统?”

再一个是智慧城市项目缺资金。目前政府并没有所谓的“智慧城市”专项资金。,赵英表示,虽然住建部推出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但是并没有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而各个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早就列在每年的政府预算中,每项早就定好做什么事情了。智慧城市的预算,并没有包含在内。“我们接触过很多市领导,有几种类型。一种是直接告诉我们没钱,另一种是只能拨出少部分钱,但是想做更多事。所以很大程度上智慧城市项目是受资金制约的。”她说。

还有一个,信息孤岛、标准不统一导致的数据整合难度非常大。赵英提到同方软件做智慧城市的目标是希望能建成城市运行中心,提供一张城市运行态势图,但这几年下来,由于数据掌握在各个部门手中,无法整合,只能画出城市某个领域的运行态势。这里面的原因,有的是各个部门之间数据不开放,还有的是业务规范问题,不一致性问题。

数据整合是核心命题

现在的一些智慧城市项目流于表面化,常被人误认为是系统集成项目,而且也确实有些IT承建商在以系统集成的思维来做智慧城市。在赵英看来,系统集成与真正的智慧城市项目的区别,在于数据是否处理好了、是否整合好了。智慧城市的本质是将数据整合起来,让数据辅助决策,让城市变得智慧。如果将系统集成比作是盖房子,那么它完成的工作是将框架搭起来,而框架之中能够流动的血液、能带来智慧和决策价值的,是数据。只有将数据整合起来,才能看见数据的价值。

那么,如何整合数据呢?赵英表示,在这个领域里面定一些业务的规范,而不仅仅是技术的接口规范。业务的接口规范就会涉及到业务元数据、资源编码(一物一码)等等,就是为了准确地标识各个业务数据,能够在整合的时候有一个统一的口径,否则是很难实现口径统一的。技术上面的规范,相对来讲比较容易,因为有很多协议、开放的标准去遵循。

为了推进数据整合的工作,赵英认为,可以呼吁相关的政府部门做几件事,第一,从立法上,应该通过法律的手段有效保证数据合理化使用。第二,从部门机制上,应该建立数据共享交换的管理制度、条例。第三,建立数据交易的机制。因为大家都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了,知道它是一种资源,那么可以通过交易的形式让这个资源产生价值。我们希望有一些人员去研究、去探讨这件事情,哪怕是按月或者按年收取服务费用,或者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激励大家进行共享交换,促进各个部门的数据整合。第四,借助必要的行政手段来推动数据整合。因为在一些必要的地方、必要的领域里各种机制都无法推动共享,就必须采取行政化的手段来解决数据的整合。

关键字:信息化智慧城市

本文摘自:中国电子报

x 智慧城市跨不过信息化阶段,数据整合是核心命题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智慧城市跨不过信息化阶段,数据整合是核心命题

责任编辑:editor01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4-22 05:48:01 本文摘自:中国电子报

最近,业内对智慧城市的质疑渐起,因为过去一段时间各地城市争相规划智慧城市项目,可谓铺天盖地,但是效果平平。这其中原因是什么?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困难在哪里?各家争辩不一。《中国电子报》记者近日采访北京同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赵英时了解到,智慧城市预期达到的效果是信息系统能随时画出一张城市运行图,而现在基本很难画出一张全面的运行图,根本原因就是城市各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非常难,只有将数据整合做好了,才能全面刻画整个城市运行态势,供领导和市民作出智慧的决策。

智慧城市跨不过信息化阶段

尽管智慧城市投入这么多了,业内还是有人认为智慧城市依然在概念阶段。《中国电子报》记者听到这样的说法:一个拿下不少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业内人士称,智慧城市依然处于概念阶段,只是新瓶装旧酒,各地方政府委办局借该概念要钱做些传统IT项目,怎么真正落地出效果还没搞明白。

这个说法里面折射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几大问题。一个是各地方政府的传统IT项目需求依然存在,传统信息化还没有做完,这种情况下,谈智慧还为时过早。中国电子学会咨询与技术与评测中心副主任王桓博士认为,各级地方政府不需要更多地考虑城市智慧化问题,因为现在推智慧化是个伪命题,目前中国有些城市根本没有达到信息化。他反问:“没有信息化怎么谈智慧化、智能化?信息系统都没建起来,那么如何在信息系统上再建下一步的智慧系统?”

再一个是智慧城市项目缺资金。目前政府并没有所谓的“智慧城市”专项资金。,赵英表示,虽然住建部推出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但是并没有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而各个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早就列在每年的政府预算中,每项早就定好做什么事情了。智慧城市的预算,并没有包含在内。“我们接触过很多市领导,有几种类型。一种是直接告诉我们没钱,另一种是只能拨出少部分钱,但是想做更多事。所以很大程度上智慧城市项目是受资金制约的。”她说。

还有一个,信息孤岛、标准不统一导致的数据整合难度非常大。赵英提到同方软件做智慧城市的目标是希望能建成城市运行中心,提供一张城市运行态势图,但这几年下来,由于数据掌握在各个部门手中,无法整合,只能画出城市某个领域的运行态势。这里面的原因,有的是各个部门之间数据不开放,还有的是业务规范问题,不一致性问题。

数据整合是核心命题

现在的一些智慧城市项目流于表面化,常被人误认为是系统集成项目,而且也确实有些IT承建商在以系统集成的思维来做智慧城市。在赵英看来,系统集成与真正的智慧城市项目的区别,在于数据是否处理好了、是否整合好了。智慧城市的本质是将数据整合起来,让数据辅助决策,让城市变得智慧。如果将系统集成比作是盖房子,那么它完成的工作是将框架搭起来,而框架之中能够流动的血液、能带来智慧和决策价值的,是数据。只有将数据整合起来,才能看见数据的价值。

那么,如何整合数据呢?赵英表示,在这个领域里面定一些业务的规范,而不仅仅是技术的接口规范。业务的接口规范就会涉及到业务元数据、资源编码(一物一码)等等,就是为了准确地标识各个业务数据,能够在整合的时候有一个统一的口径,否则是很难实现口径统一的。技术上面的规范,相对来讲比较容易,因为有很多协议、开放的标准去遵循。

为了推进数据整合的工作,赵英认为,可以呼吁相关的政府部门做几件事,第一,从立法上,应该通过法律的手段有效保证数据合理化使用。第二,从部门机制上,应该建立数据共享交换的管理制度、条例。第三,建立数据交易的机制。因为大家都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了,知道它是一种资源,那么可以通过交易的形式让这个资源产生价值。我们希望有一些人员去研究、去探讨这件事情,哪怕是按月或者按年收取服务费用,或者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激励大家进行共享交换,促进各个部门的数据整合。第四,借助必要的行政手段来推动数据整合。因为在一些必要的地方、必要的领域里各种机制都无法推动共享,就必须采取行政化的手段来解决数据的整合。

关键字:信息化智慧城市

本文摘自:中国电子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