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云端技术助力 智慧城市建设有最佳方案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4-29 08:31:20 本文摘自:中国安防展览网

城市构架“智慧梦”是以一个统一的网络和数据平台设立城市云数据中心,构建三张基础网络,通过分层设计达到平台能力及应用的可成长、可扩充,极具创造力的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系统框架……

智慧城市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整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城市运营。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融合,推动智能交通、安防、医疗信息化、智能建筑、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去年“中国智能建筑峰会”的消息称,已有90个城市、区、镇成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到“十二五”期间,我国有600至800个城市成为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会提升产业品质和产业竞争力,还会极大地方便市民的生活。根据基础优势和特色需求,市民生病,可通过传感技术足不出户接受远程治疗;下雨天不好打的,鼠标轻点在网上叫个出租车;工作繁忙,在单位也能看到孩子在家里玩得怎么样&hellip…这些平时不敢想象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实现。

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各地要针对本地区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实际问题,制订出智慧城市创建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创建任务和重点项目的时间节点;创新体制机制,明确责任和考核制度,落实相关保障措施。

利用智慧城市管理,要实现地上地下城市综合管理,可管理的城市部件不低于50万个,可监测和应对的城市管涌、气体泄漏、道路塌陷、滑坡等突发事件不低于100种。管理平台将汇集、分析、处理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数据,为决策者提供决策能力;在行政执法、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方面,使用电子化手段实现监督检查;使用智能终端设备提升日常办公效率,进行智能化城市管理。形成区、街和社区的三级管理网络,实现全方位、高效能监管,现代化、高效率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实现政府对基础设施管理的智能化。

据悉,智慧城市最快三年见雏形,试点城市将经过3至5年的创建期,由有关部门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

漫步云端,智慧城市建设有最佳方案

建设智慧城市,最大的技术难点是构架信息的最佳传递方式。信息间的互联互通、充分整合、协同运作、创新发展是其难点。智慧城市是以多应用、多行业、复杂系统组成的综合体。多个应用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共享、交互的需求。各不同的应用系统需要共同抽取数据综合计算和呈现综合结果。如此众多繁复的系统需要多个强大的信息处理中心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要从根本上支撑庞大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考虑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架构,建设智慧城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在满足上述需求的同时云计算数据中心具备传统数据中心、单应用系统建设无法比拟的优势:随需应变的动态伸缩能力(基于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动态添加应用系统)以及极高的性能投资比(相对传统的数据中心,硬件投资至少下降30%以上)。

城市构架“智慧梦”是以一个统一的网络和数据平台设立城市云数据中心,构建三张基础网络,通过分层设计达到平台能力及应用的可成长、可扩充,极具创造力的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系统框架。简单点说,我们理解的智慧城市构架是以云计算和基于网络的云服务平台为支撑,架构城市的智慧应用群。

由于在现代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更多的实时视频与数据,更多的自动化控制与高清体验,更多的社交媒体与互动,都需要大宽带的网络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同时软件定义网络(SDN)的设计理念引领新一代网络架构的发展,伴随以LTE为代表的4G宽带无线技术成熟,使随时随地接入网络成为可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智能和便捷的用户体验。物物互联是智能网的一个重要体现,这就是对传感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智慧城市涉及面广,其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是进行各种应用的整合,而其前提是要开展基础设施智能化领域的整合。云计算为种应用领域的整合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不仅是成本上的考虑,更是因为云计算能灵活地动态调动资源,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动态变化的需求,基于这些特点可以很好地支持智慧城市的大整合。

实际上,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人们对智慧城市的认识正在逐步清晰,对其背后的技术要求也逐渐明确,这些技术包括良好的信息通讯和信息技术设施以及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采用一种在云平台上实现云应用的模式;有“智慧”产业的支撑。这其中云平台是重要技术基础和支撑之一。而另一方面,云平台和云服务提供商也日益明显地感受到来自智慧城市的这一旺盛需求。

云计算对智慧城市起到了基础支撑性的作用,它为整个联动提供了更广泛的互联互通。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只是形式上的互联不同,云计算是平台层面的互联互通,是模式上的互联互通。

关键字:智慧LTE云端技术难点城市建设

本文摘自:中国安防展览网

x 云端技术助力 智慧城市建设有最佳方案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云端技术助力 智慧城市建设有最佳方案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4-29 08:31:20 本文摘自:中国安防展览网

城市构架“智慧梦”是以一个统一的网络和数据平台设立城市云数据中心,构建三张基础网络,通过分层设计达到平台能力及应用的可成长、可扩充,极具创造力的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系统框架……

智慧城市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整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城市运营。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融合,推动智能交通、安防、医疗信息化、智能建筑、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去年“中国智能建筑峰会”的消息称,已有90个城市、区、镇成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到“十二五”期间,我国有600至800个城市成为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会提升产业品质和产业竞争力,还会极大地方便市民的生活。根据基础优势和特色需求,市民生病,可通过传感技术足不出户接受远程治疗;下雨天不好打的,鼠标轻点在网上叫个出租车;工作繁忙,在单位也能看到孩子在家里玩得怎么样&hellip…这些平时不敢想象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实现。

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各地要针对本地区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实际问题,制订出智慧城市创建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创建任务和重点项目的时间节点;创新体制机制,明确责任和考核制度,落实相关保障措施。

利用智慧城市管理,要实现地上地下城市综合管理,可管理的城市部件不低于50万个,可监测和应对的城市管涌、气体泄漏、道路塌陷、滑坡等突发事件不低于100种。管理平台将汇集、分析、处理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数据,为决策者提供决策能力;在行政执法、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方面,使用电子化手段实现监督检查;使用智能终端设备提升日常办公效率,进行智能化城市管理。形成区、街和社区的三级管理网络,实现全方位、高效能监管,现代化、高效率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实现政府对基础设施管理的智能化。

据悉,智慧城市最快三年见雏形,试点城市将经过3至5年的创建期,由有关部门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

漫步云端,智慧城市建设有最佳方案

建设智慧城市,最大的技术难点是构架信息的最佳传递方式。信息间的互联互通、充分整合、协同运作、创新发展是其难点。智慧城市是以多应用、多行业、复杂系统组成的综合体。多个应用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共享、交互的需求。各不同的应用系统需要共同抽取数据综合计算和呈现综合结果。如此众多繁复的系统需要多个强大的信息处理中心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要从根本上支撑庞大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考虑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架构,建设智慧城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在满足上述需求的同时云计算数据中心具备传统数据中心、单应用系统建设无法比拟的优势:随需应变的动态伸缩能力(基于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动态添加应用系统)以及极高的性能投资比(相对传统的数据中心,硬件投资至少下降30%以上)。

城市构架“智慧梦”是以一个统一的网络和数据平台设立城市云数据中心,构建三张基础网络,通过分层设计达到平台能力及应用的可成长、可扩充,极具创造力的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系统框架。简单点说,我们理解的智慧城市构架是以云计算和基于网络的云服务平台为支撑,架构城市的智慧应用群。

由于在现代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更多的实时视频与数据,更多的自动化控制与高清体验,更多的社交媒体与互动,都需要大宽带的网络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同时软件定义网络(SDN)的设计理念引领新一代网络架构的发展,伴随以LTE为代表的4G宽带无线技术成熟,使随时随地接入网络成为可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智能和便捷的用户体验。物物互联是智能网的一个重要体现,这就是对传感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智慧城市涉及面广,其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是进行各种应用的整合,而其前提是要开展基础设施智能化领域的整合。云计算为种应用领域的整合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不仅是成本上的考虑,更是因为云计算能灵活地动态调动资源,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动态变化的需求,基于这些特点可以很好地支持智慧城市的大整合。

实际上,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人们对智慧城市的认识正在逐步清晰,对其背后的技术要求也逐渐明确,这些技术包括良好的信息通讯和信息技术设施以及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应用;采用一种在云平台上实现云应用的模式;有“智慧”产业的支撑。这其中云平台是重要技术基础和支撑之一。而另一方面,云平台和云服务提供商也日益明显地感受到来自智慧城市的这一旺盛需求。

云计算对智慧城市起到了基础支撑性的作用,它为整个联动提供了更广泛的互联互通。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只是形式上的互联不同,云计算是平台层面的互联互通,是模式上的互联互通。

关键字:智慧LTE云端技术难点城市建设

本文摘自:中国安防展览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