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银川“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徐广国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1-28 13:51:40 本文摘自:银川日报

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迅速进入大数据时代,对经济活动和人类生活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大数据时代在引发新一轮国家和地区竞争的同时,也为后发展国家、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后来居上的可能。如何把握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契合新常态,寻找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抢占发展制高点,银川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银川“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

近两年,党和国家做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力发展新经济的战略判断和决策部署,自治区党委、政府也要求银川要走在前列,作出表率。我们一直致力于探究在新一轮发展中,如何抢抓机遇和抢抓什么样的机遇,或者说什么样的机遇更适合银川的发展。在战略谋划上,我们作出了面对以信息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全国各地处于同一起跑线,没有先进落后之分的判断,把银川突破的方向定位在创新改革上,提出“反梯度”发展战略,寻求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宁夏时指出,欠发达地区更要走创新发展之路。这说明我们的思考和探索与中央的要求部署是高度契合的。着眼于长远发展,我们分析认为,银川市当前发展的困局,主要是资源型经济所呈现的相对单一化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制约,尤其是在新常态下,这种单一模式的短板日益暴露,突出表现是GDP增速下滑,财政收入增幅下降。同时,面对经济下行态势,面对调结构转方式的趋势,银川市企业整体上科技、研发力量薄弱,转型升级难度很大,亟需一个聚合平台。从城市自身发展和治理看,首先是作为中心城市,银川市发展到现阶段后,国际化、现代化进程受到瓶颈性制约,需要打造一个便捷“通道”,快速推进城市国际化、现代化进程。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很多城市一样,人口不断膨胀,“城市病”开始显现。2015年年末,城镇化率达到75%,总人口达到320万,且每年以7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城市资源、环境、交通、安全等问题近年来迅速凸显,2015年,一直是“碧水蓝天”的银川开始出现雾霾。与此同时,传统的城市发展与治理模式也面临巨大挑战。如在管理、服务体系方面,从强化管理的角度建设了数字公安、数字城管等,全市管理和服务平台目前已增加到55个,管理人员400多人,每年的直接运行费用1700万元,间接费用3000万元。仅就监控系统而言,治安、交通、城管等林林总总很多探头遍布主要街口,但因为条块分割,作用只能是各管一摊,造成重复投资,管理和服务机构越来越膨胀,管理成本逐年上升,迫切需要整合平台,对城市治理体系进行有效变革。

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改革创新的思路,在数据时代差异化发展中,我们敏锐地扑捉到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机遇。2008年IBM公司“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特别是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新方向,打破了传统城市发展思维。有数据显示,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当其实际应用程度达到75%时,该城市的GDP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3.5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经济成倍增长。“智慧城市”一时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美国、韩国、印度、新加坡等都把“智慧城市”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我国2012年也明确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并开始第一批试点,银川也位列其中。2013年12月,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带领宁夏党政代表团考察浙江宁波“智慧城市”工作,并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要求。按照自治区党委要求,2014年银川市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并以此打造经济转型的平台、产业升级的平台、未来发展的平台。

“智慧城市”路径和目标的确立,也使我们的发展理念有了创新和突破,让我们管理者得以重新审视城市的本质、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城市功能的培育、城市结构的调整、城市形象特色等一系列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使我们城市管理者具备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个“智慧的大脑”,具有了把“智慧城市”打造成社会治理创新、城市立体管理、民生精细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经济聚集平台的基础。发展历来就是时间、速度和创新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银川“智慧城市”启动后,短短两年多时间,累计完成投资7.1亿元。

8000G全光网络、500平方公里全景真三维地图、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10万组服务器建成投运,获批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成功举办两届“TMF全球‘智慧城市’峰会”,荣获十几项国际国内大奖,TMF以银川为蓝本的“智慧城市”成熟度模型作为“智慧城市”评估基准,被美国白宫所采纳,并在美国5个城市进行推广。银川“智慧城市”与贵阳的大数据、乌镇的互联网相得益彰,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中国名片”。

二、创新打造银川模式,引领“智慧城市”建设浪潮

“智慧城市”是一项全面、系统、复杂、长期的工程,绝不是简单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不是数字化建设的叠加和演进。“智慧城市”从概念提出到风靡全球,虽然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开发运用,但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实际成果并不乐观。“智慧城市”未能突破以往城市建设的模式套路,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介绍,到目前为止,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400多个县级市都已经开展了数字城市的建设,其中70%以上的地级市已经完成,预计到2016年年底将全面完成地级市以上的数字城市建设。但总体上“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十分有限,相关的理论指导亦严重不足。《2015年“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以满分105分为前提,国内2015年“智慧城市”的平均得分仅为40.05。统筹规划、市场导向、信息整合等问题普遍存在,创新不足、低效率重复建设、数据信息碎片化等比较突出。

在银川“智慧城市”建设中,我们认真吸收各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以创新为突破口,以美好银川建设为总需求,以示范引领为目标,以打造全时全域聚合平台为载体,按照先易后难、全面推开的时序安排,推进“五大创新”,打造“三大板块”,使“智慧城市”进入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经济的新动力,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标杆和标准。

1.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概念的核心是价值创造。通俗地说,就是企业如何赚钱。对于政府来说,好的商业模式,就是如何通过投资既把项目建成,又能实现投资的安全退出,在实现盈利的基础上循环使用。因此,在顶层设计阶段,我们就摒弃了过去以BT方式为主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另辟蹊径,利用PPP+资本市场的模式,把“智慧城市”建设与资本市场结合起来,与中兴通讯合资成立中兴(银川)智慧产业有限公司,通过政府购买信息服务形成项目公司稳定现金流,通过收益法折现估值,将项目公司装入上市公司,嫁接资本市场退出,一举解决了建设期巨额投资一步到位难的问题,化解了分散投资所造成的行政壁垒、信息孤岛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以往BT模式下更新换代的难题,相当于用社会资本建成了“智慧城市”,还获得了股票增值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2.管理模式创新。推行“智慧城市”,技术、科技本身不是问题,能否成功根本上是要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面对发展模式颠覆的互联网时代,看待问题的着眼点和站位点、观察力和思考力,决定着事业的布局和工作的执行力。变则通、通则久,新事物必须有新理念、新思维、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不破除旧有模式,不推陈出新,在管理执行层面不下决心突破,还会陷入“智慧城市”“不智慧”的怪圈,仍然是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各自为政、壁垒重重,既不互联互通也不融合共享,城市各个要素之间形不成一个科学发展的有机整体。因此,在智慧银川建设中,我们实施以城市为单位的顶层设计,强力整合各类城市信息资源,强势推进互联互通、数据融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专门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大数据局,强化督查和统筹工作,除垂管部门外,对市属所有委办局的数据进行了整合,归集到大数据中心,比国务院出台《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前2个多月。我市成为全国第一个整合政府部门数据,实现数据归集、资源共享的城市,解决了共享难的问题。

3.技术架构创新。基于一系列新技术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城市中原本独立的各个系统重新整合,协同运作成一个智能的有机整体是“智慧城市”的典型特征。我们通过搭建“一图一网一云”技术架构,建立了一个当期可应用支撑、未来可扩展延伸的智慧生态系统。一图,即利用真三维地图,将城市各要素进行空间节点定位;一网,即建设一张骨干容量达8000G的光纤有线专用网络,将城市空间各节点进行网络连接;一云,即将各节点的城市要素所产生的数据通过一网传到大数据中心,进行存储挖掘应用,并在我市成立了中兴(银川)“智慧城市”研究院,进行“智慧城市”设计和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从两届“TMF‘智慧城市’全球峰会”情况来看,我们的“一图一网一云”技术架构,得到了国内外“智慧城市”领域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这样的架构如同我们建了一个智慧端,各类端口是开放的,不论是将来的新技术还是新应用,都可以和这个架构对接,都可以扩展应用。不仅满足了“智慧城市”一期建设的需要,而且超前考虑到未来,也能实现未来持续建设和满足升级的需求。

4.专业监管创新。“智慧城市”是新生事物,同时其涉及面广,需要对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统筹做好推进、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市成立了大数据管理服务局,着力于编制大数据发展规划、制定大数据安全规范和大数据共享开放交易标准,统一管理政府数据,推进数据部门间共享以及向公众开放,提高政府透明度,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效率,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促进社会创新,带动经济增长。同时,强化与国际电信组织TMF和中兴的合作,联合成立了“TMF‘智慧城市’创新中心”,借助TMF在信息安全和大数据行业标准制定方面的优势和影响力,将银川实践和TMF全球先进经验相融合,形成“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体系。

5.立法保障创新。在法治社会的今天,所有的城市执政者都要树立法治思维。全球“智慧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是与现行的法规体系相冲突,缺乏法律保障。为有效破解数据采集、信息公开、安全使用、共享等难题,建立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与公共服务体系等相关规范,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协调性与持续性,自治区人大在全国率先审议并通过了《银川“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条例》,引起强烈反响,银川成为全国第一个对“智慧城市”进行立法的城市,使“智慧城市”“银川模式”成为公认的标准和范式,更有效的保证了“银川模式”的引领地位,从而具备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基础。

建设“智慧城市”,根本目的是便民利民惠民,就是“以人为本”,让群众更便捷、更安心、更舒心,服务于人的发展和需要;重点在于应用,推动城市和经济发展。因此,银川“智慧城市”自启动伊始,就紧紧围绕实用、适用进行布局,优先打造“三大板块”。

一是全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以智慧社区建设为平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一整套民生服务体系,实现智能化管理与日益复杂的城市实体系统的协调一致。在社区部署智慧医疗、智能快递柜、智能垃圾桶、免费WIFI、人脸识别、大气与噪音监测系统、直饮水改造等11项智能化设备,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智慧物联结合起来,通过信息化高度集成应用,让生活更加智能化。今后将根据技术发展、更新,实施动态跟踪、更新,扩展智慧社区建设内容。如智慧医疗构建的五级诊疗体系,居民在家中即可实时监测21项生命体征指数,这些指数每天直接上传至签约家庭医生和三甲医院进行健康监测,疑难杂症借助互联网医院可直接联系北上广深域外医院专家就诊,实现了个性化医疗服务,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题。目前,我市20个智慧社区建成投入使用,年底将扩展到100个社区。同时,围绕方便群众出行,实施了“智慧交通畅通银川工程”,通过将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与即时交通大数据结合,进行流量预判和交通仿真,采取红绿灯实时调控、潮汐车道、绿波带和动态交通诱导等技术,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目前全市已安装RFID监测点位481个,部署高清视频点位2678个,1673辆公交车智能Wifi全覆盖,设立公交电子站牌100个,发放交通环保卡38万张,每天采集过车数据200万条;安装公交车计数器1481套,每天采集客流量50万人次左右。为创造优质的生活环境,实施了“智慧环保明媚银川工程”,利用信息化环保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气、噪音等生态环境参数,对环保隐患、污染企业、重点区域部署智能监测设备实施源头管控,进而对采集到的环保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实行定向治理。

二是积极培育衍生产业发展。创建了全国第一家“智慧城市”产业园,占地1000余亩,已撬动投资37亿元。作为银川“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依托大数据中心,聚焦于轻资产、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在三大方面集中发力。一是加速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智能装备制造业落地,如智能垃圾桶、远程抄表系统、智能直饮水系统、智能立体泊车系统等。二是依托大数据中心的“金矿优势”衍生出“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医疗”:“好大夫在线”互联网医院已经投入运营,在册13万名资深医疗专家将开展远程诊疗服务。“互联网+物流”:返空汇30万注册车辆开展无车承运业务;拥有150万辆货车,占无车承运市场份额72%的无车承运平台“运满满”即将落户银川。三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如在滨河新区建成的如意服装项目,全部采用智能化生产。通过前端激光扫描、3D试衣系统进行量体,30秒生成120个数据,3小时可拿到成衣,实现了在服装产业上私人定制、柔性制造的工业4.0,并成为新的工业旅游项目。如意服装项目自8月28日开业以来,已接待200多批次1万余人参观。

三是力促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和管理模式创新。依托“智慧城市”和大数据优势,不断升级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在实现数据整合、归集、共享的基础上,建成国内第一个市民大厅,组建国内第一家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分散在全市30多处的办事大厅业务全部集中到市民大厅,推开一扇门就可以办完一揽子事;将26个部门的审批权剥离,集中到行政审批服务局1个部门办理,59个审批章变成1个审批章,并率先实现“五证合一”,审批效率提高78%。新登记注册一般性企业,可实现当日申请当日领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行互联网+审批和备案制,实现了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审批服务的连通和一体化,启用了移动客户端APP网上办事大厅,227项审批事项实现了网上审批,103项改为备案制,并建立了审管互动平台和大数据跟踪制度。依托市民大厅提升和强化服务职能,将审批放开后的中介服务、咨询服务、专项服务有机结合,实现了专业化、精准化、市场化服务。截至目前,新增企业注册2.3万家,带动就业8万人,实现了自治区党委提出的打造“两优”(西部最优、比东部更优)发展环境的要求。李克强总理评价“简政放权到位、放管结合到位、优化服务到位”。

依托“智慧城市”创新城市治理模式。对全市3大类55个指挥、服务和管理平台进行整合,建立应急指挥中心暨便民服务平台并已完成测试,将于11月底投入运行,有效提高了现代化管理能力,实现了智能融合应用,更好的“智”于管理,变“被动式、救火式、善后式”为“主动式、前瞻式、预防式”管理,达到了防患于未然、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的作用。如以往非法集资问题,往往是人跑了、钱没了,接到受害者举报后才处理,但大多损失已难以挽回。采用大数据分析,发现非法集资账户双向频繁流动特征,就可以早期入手,调查立案,避免大规模非法集资问题发生。再比如,重大活动期间,通过大数据系统,及时掌握手机、公交、交通预警信息并进行分析,可以精准启动应急预案,有效化解群体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

三、几点体会

一是必须“以人为本”。“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城市”,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让“人”受益,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加快城市现代化、智慧化,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因此,必须要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最大公约数和最基本要求,这也是“智慧城市”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央视财经频道专题片《一部手机管理一座城市》,深入报道了银川“智慧城市”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变化,片中,群众对“智慧城市”建设有很高的认知度和认可度。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对银川“智慧城市”进行了采访报道。下一步,重点要实现三年内智慧社区全域全覆盖,建成覆盖市区全部村和社区的智慧医疗保健体系,启动建设新能源车分时租赁系统,普及“一卡通”和移动支付、个人信息识别系统。

二是必须以市场化为方向。金融创新、运营模式的创新是支撑“智慧城市”持续推进的根本性保障。必须通过战略合作、战略联盟,吸引、引导和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同时,依托“智慧城市”建设衍生发展智慧商务业、智慧制造业等新的产业形态,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链,为“智慧城市”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目前,银川“智慧城市”项目中,政府资金已完成初期市场培育和引导作用,银川智慧产业园9个项目将于明年全部投产。

三是必须以技术为支撑。“智慧城市”必须依靠新技术的应用。与中兴通讯联合成立“智慧城市”研究院,按需设计开发“智慧城市”硬件和软件,为银川“智慧城市”领先和持续更新提供了保障。前不久召开的乌镇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提出了信息技术智能化发展趋势。我们紧盯这一趋势,以最新技术成果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四是必须以顶层设计为保障。“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顶层设计、整体推动才能确保“智慧城市”项目的可落地和可实施。在实施“智慧城市”建设前期,我们注意做好充分的谋划、筹划、规划,推进中难点、重点问题由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解决,通过立法保证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下一步,在人大立法的基础上,通过人大对“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进行审议,确保项目持续、有序推进。在此基础上,对各专项规划进行进一步修订完善,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对接。

四、“智慧城市”建设亟需破解的问题

“智慧城市”作为新生事物,在实际推进和长远发展上,还有许多问题亟待破解。

一是规划和标准问题。“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趋势,参与和实施的城市众多。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国“智慧城市”投资规模将达到2.4万亿元。但目前“智慧城市”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都是按各自的理解和套路进行建设,需要参照比较成熟的经验、做法,在一定层面出台相应的统一标准和规范,一方面可以在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上取得先机,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浪费。

二是数据共享问题。马云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数据成为核心资源,未来数据是生产资料。很多业内人士也指出,当前已进入数据时代。可以预见,数据共享和整合将创造巨大的价值。但目前,各地区、各部门条块分割问题突出,严重制约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需要按照“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原则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公共数据中心,打破行政壁垒所制造的信息孤岛,推动大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大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只有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智慧城市”才能有更为广阔的未来。

三是扶持政策问题。大数据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产业,已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竞争的前沿领域,发达国家已经展开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新一轮信息战略以及新一轮的人才竞争、技术竞争、产业竞争、企业竞争和国家竞争。据相关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大数据市场收入将达500亿美元,这意味着从2011年起连续6年年复合增长率达38%。大数据产业是一个新业态,我国虽然发展很快,但面临不少制约因素。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体制突破问题;另一方面,是扶持政策问题。一些创业者有技术缺资金、有产品无资金开拓市场。这都需要从政策层面破局。只要解决了政策层面的问题,包含“智慧城市”在内的大数据产业必将以更加迅猛的态势发展。

(此文系作者根据在自治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重点提案督办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提纲整理)

关键字:城市智慧城市

本文摘自:银川日报

x 银川“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银川“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徐广国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1-28 13:51:40 本文摘自:银川日报

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迅速进入大数据时代,对经济活动和人类生活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大数据时代在引发新一轮国家和地区竞争的同时,也为后发展国家、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后来居上的可能。如何把握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契合新常态,寻找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抢占发展制高点,银川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银川“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

近两年,党和国家做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力发展新经济的战略判断和决策部署,自治区党委、政府也要求银川要走在前列,作出表率。我们一直致力于探究在新一轮发展中,如何抢抓机遇和抢抓什么样的机遇,或者说什么样的机遇更适合银川的发展。在战略谋划上,我们作出了面对以信息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全国各地处于同一起跑线,没有先进落后之分的判断,把银川突破的方向定位在创新改革上,提出“反梯度”发展战略,寻求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宁夏时指出,欠发达地区更要走创新发展之路。这说明我们的思考和探索与中央的要求部署是高度契合的。着眼于长远发展,我们分析认为,银川市当前发展的困局,主要是资源型经济所呈现的相对单一化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制约,尤其是在新常态下,这种单一模式的短板日益暴露,突出表现是GDP增速下滑,财政收入增幅下降。同时,面对经济下行态势,面对调结构转方式的趋势,银川市企业整体上科技、研发力量薄弱,转型升级难度很大,亟需一个聚合平台。从城市自身发展和治理看,首先是作为中心城市,银川市发展到现阶段后,国际化、现代化进程受到瓶颈性制约,需要打造一个便捷“通道”,快速推进城市国际化、现代化进程。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很多城市一样,人口不断膨胀,“城市病”开始显现。2015年年末,城镇化率达到75%,总人口达到320万,且每年以7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城市资源、环境、交通、安全等问题近年来迅速凸显,2015年,一直是“碧水蓝天”的银川开始出现雾霾。与此同时,传统的城市发展与治理模式也面临巨大挑战。如在管理、服务体系方面,从强化管理的角度建设了数字公安、数字城管等,全市管理和服务平台目前已增加到55个,管理人员400多人,每年的直接运行费用1700万元,间接费用3000万元。仅就监控系统而言,治安、交通、城管等林林总总很多探头遍布主要街口,但因为条块分割,作用只能是各管一摊,造成重复投资,管理和服务机构越来越膨胀,管理成本逐年上升,迫切需要整合平台,对城市治理体系进行有效变革。

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改革创新的思路,在数据时代差异化发展中,我们敏锐地扑捉到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机遇。2008年IBM公司“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特别是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新方向,打破了传统城市发展思维。有数据显示,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当其实际应用程度达到75%时,该城市的GDP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3.5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经济成倍增长。“智慧城市”一时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美国、韩国、印度、新加坡等都把“智慧城市”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我国2012年也明确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并开始第一批试点,银川也位列其中。2013年12月,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带领宁夏党政代表团考察浙江宁波“智慧城市”工作,并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要求。按照自治区党委要求,2014年银川市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并以此打造经济转型的平台、产业升级的平台、未来发展的平台。

“智慧城市”路径和目标的确立,也使我们的发展理念有了创新和突破,让我们管理者得以重新审视城市的本质、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城市功能的培育、城市结构的调整、城市形象特色等一系列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使我们城市管理者具备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个“智慧的大脑”,具有了把“智慧城市”打造成社会治理创新、城市立体管理、民生精细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经济聚集平台的基础。发展历来就是时间、速度和创新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银川“智慧城市”启动后,短短两年多时间,累计完成投资7.1亿元。

8000G全光网络、500平方公里全景真三维地图、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10万组服务器建成投运,获批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成功举办两届“TMF全球‘智慧城市’峰会”,荣获十几项国际国内大奖,TMF以银川为蓝本的“智慧城市”成熟度模型作为“智慧城市”评估基准,被美国白宫所采纳,并在美国5个城市进行推广。银川“智慧城市”与贵阳的大数据、乌镇的互联网相得益彰,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中国名片”。

二、创新打造银川模式,引领“智慧城市”建设浪潮

“智慧城市”是一项全面、系统、复杂、长期的工程,绝不是简单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不是数字化建设的叠加和演进。“智慧城市”从概念提出到风靡全球,虽然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开发运用,但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实际成果并不乐观。“智慧城市”未能突破以往城市建设的模式套路,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介绍,到目前为止,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400多个县级市都已经开展了数字城市的建设,其中70%以上的地级市已经完成,预计到2016年年底将全面完成地级市以上的数字城市建设。但总体上“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十分有限,相关的理论指导亦严重不足。《2015年“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以满分105分为前提,国内2015年“智慧城市”的平均得分仅为40.05。统筹规划、市场导向、信息整合等问题普遍存在,创新不足、低效率重复建设、数据信息碎片化等比较突出。

在银川“智慧城市”建设中,我们认真吸收各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以创新为突破口,以美好银川建设为总需求,以示范引领为目标,以打造全时全域聚合平台为载体,按照先易后难、全面推开的时序安排,推进“五大创新”,打造“三大板块”,使“智慧城市”进入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经济的新动力,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标杆和标准。

1.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概念的核心是价值创造。通俗地说,就是企业如何赚钱。对于政府来说,好的商业模式,就是如何通过投资既把项目建成,又能实现投资的安全退出,在实现盈利的基础上循环使用。因此,在顶层设计阶段,我们就摒弃了过去以BT方式为主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另辟蹊径,利用PPP+资本市场的模式,把“智慧城市”建设与资本市场结合起来,与中兴通讯合资成立中兴(银川)智慧产业有限公司,通过政府购买信息服务形成项目公司稳定现金流,通过收益法折现估值,将项目公司装入上市公司,嫁接资本市场退出,一举解决了建设期巨额投资一步到位难的问题,化解了分散投资所造成的行政壁垒、信息孤岛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以往BT模式下更新换代的难题,相当于用社会资本建成了“智慧城市”,还获得了股票增值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2.管理模式创新。推行“智慧城市”,技术、科技本身不是问题,能否成功根本上是要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面对发展模式颠覆的互联网时代,看待问题的着眼点和站位点、观察力和思考力,决定着事业的布局和工作的执行力。变则通、通则久,新事物必须有新理念、新思维、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不破除旧有模式,不推陈出新,在管理执行层面不下决心突破,还会陷入“智慧城市”“不智慧”的怪圈,仍然是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各自为政、壁垒重重,既不互联互通也不融合共享,城市各个要素之间形不成一个科学发展的有机整体。因此,在智慧银川建设中,我们实施以城市为单位的顶层设计,强力整合各类城市信息资源,强势推进互联互通、数据融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专门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大数据局,强化督查和统筹工作,除垂管部门外,对市属所有委办局的数据进行了整合,归集到大数据中心,比国务院出台《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前2个多月。我市成为全国第一个整合政府部门数据,实现数据归集、资源共享的城市,解决了共享难的问题。

3.技术架构创新。基于一系列新技术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城市中原本独立的各个系统重新整合,协同运作成一个智能的有机整体是“智慧城市”的典型特征。我们通过搭建“一图一网一云”技术架构,建立了一个当期可应用支撑、未来可扩展延伸的智慧生态系统。一图,即利用真三维地图,将城市各要素进行空间节点定位;一网,即建设一张骨干容量达8000G的光纤有线专用网络,将城市空间各节点进行网络连接;一云,即将各节点的城市要素所产生的数据通过一网传到大数据中心,进行存储挖掘应用,并在我市成立了中兴(银川)“智慧城市”研究院,进行“智慧城市”设计和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从两届“TMF‘智慧城市’全球峰会”情况来看,我们的“一图一网一云”技术架构,得到了国内外“智慧城市”领域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这样的架构如同我们建了一个智慧端,各类端口是开放的,不论是将来的新技术还是新应用,都可以和这个架构对接,都可以扩展应用。不仅满足了“智慧城市”一期建设的需要,而且超前考虑到未来,也能实现未来持续建设和满足升级的需求。

4.专业监管创新。“智慧城市”是新生事物,同时其涉及面广,需要对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统筹做好推进、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市成立了大数据管理服务局,着力于编制大数据发展规划、制定大数据安全规范和大数据共享开放交易标准,统一管理政府数据,推进数据部门间共享以及向公众开放,提高政府透明度,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效率,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促进社会创新,带动经济增长。同时,强化与国际电信组织TMF和中兴的合作,联合成立了“TMF‘智慧城市’创新中心”,借助TMF在信息安全和大数据行业标准制定方面的优势和影响力,将银川实践和TMF全球先进经验相融合,形成“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体系。

5.立法保障创新。在法治社会的今天,所有的城市执政者都要树立法治思维。全球“智慧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是与现行的法规体系相冲突,缺乏法律保障。为有效破解数据采集、信息公开、安全使用、共享等难题,建立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与公共服务体系等相关规范,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协调性与持续性,自治区人大在全国率先审议并通过了《银川“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条例》,引起强烈反响,银川成为全国第一个对“智慧城市”进行立法的城市,使“智慧城市”“银川模式”成为公认的标准和范式,更有效的保证了“银川模式”的引领地位,从而具备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基础。

建设“智慧城市”,根本目的是便民利民惠民,就是“以人为本”,让群众更便捷、更安心、更舒心,服务于人的发展和需要;重点在于应用,推动城市和经济发展。因此,银川“智慧城市”自启动伊始,就紧紧围绕实用、适用进行布局,优先打造“三大板块”。

一是全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以智慧社区建设为平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一整套民生服务体系,实现智能化管理与日益复杂的城市实体系统的协调一致。在社区部署智慧医疗、智能快递柜、智能垃圾桶、免费WIFI、人脸识别、大气与噪音监测系统、直饮水改造等11项智能化设备,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智慧物联结合起来,通过信息化高度集成应用,让生活更加智能化。今后将根据技术发展、更新,实施动态跟踪、更新,扩展智慧社区建设内容。如智慧医疗构建的五级诊疗体系,居民在家中即可实时监测21项生命体征指数,这些指数每天直接上传至签约家庭医生和三甲医院进行健康监测,疑难杂症借助互联网医院可直接联系北上广深域外医院专家就诊,实现了个性化医疗服务,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题。目前,我市20个智慧社区建成投入使用,年底将扩展到100个社区。同时,围绕方便群众出行,实施了“智慧交通畅通银川工程”,通过将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与即时交通大数据结合,进行流量预判和交通仿真,采取红绿灯实时调控、潮汐车道、绿波带和动态交通诱导等技术,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目前全市已安装RFID监测点位481个,部署高清视频点位2678个,1673辆公交车智能Wifi全覆盖,设立公交电子站牌100个,发放交通环保卡38万张,每天采集过车数据200万条;安装公交车计数器1481套,每天采集客流量50万人次左右。为创造优质的生活环境,实施了“智慧环保明媚银川工程”,利用信息化环保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气、噪音等生态环境参数,对环保隐患、污染企业、重点区域部署智能监测设备实施源头管控,进而对采集到的环保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实行定向治理。

二是积极培育衍生产业发展。创建了全国第一家“智慧城市”产业园,占地1000余亩,已撬动投资37亿元。作为银川“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依托大数据中心,聚焦于轻资产、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在三大方面集中发力。一是加速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智能装备制造业落地,如智能垃圾桶、远程抄表系统、智能直饮水系统、智能立体泊车系统等。二是依托大数据中心的“金矿优势”衍生出“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医疗”:“好大夫在线”互联网医院已经投入运营,在册13万名资深医疗专家将开展远程诊疗服务。“互联网+物流”:返空汇30万注册车辆开展无车承运业务;拥有150万辆货车,占无车承运市场份额72%的无车承运平台“运满满”即将落户银川。三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如在滨河新区建成的如意服装项目,全部采用智能化生产。通过前端激光扫描、3D试衣系统进行量体,30秒生成120个数据,3小时可拿到成衣,实现了在服装产业上私人定制、柔性制造的工业4.0,并成为新的工业旅游项目。如意服装项目自8月28日开业以来,已接待200多批次1万余人参观。

三是力促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和管理模式创新。依托“智慧城市”和大数据优势,不断升级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在实现数据整合、归集、共享的基础上,建成国内第一个市民大厅,组建国内第一家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分散在全市30多处的办事大厅业务全部集中到市民大厅,推开一扇门就可以办完一揽子事;将26个部门的审批权剥离,集中到行政审批服务局1个部门办理,59个审批章变成1个审批章,并率先实现“五证合一”,审批效率提高78%。新登记注册一般性企业,可实现当日申请当日领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行互联网+审批和备案制,实现了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审批服务的连通和一体化,启用了移动客户端APP网上办事大厅,227项审批事项实现了网上审批,103项改为备案制,并建立了审管互动平台和大数据跟踪制度。依托市民大厅提升和强化服务职能,将审批放开后的中介服务、咨询服务、专项服务有机结合,实现了专业化、精准化、市场化服务。截至目前,新增企业注册2.3万家,带动就业8万人,实现了自治区党委提出的打造“两优”(西部最优、比东部更优)发展环境的要求。李克强总理评价“简政放权到位、放管结合到位、优化服务到位”。

依托“智慧城市”创新城市治理模式。对全市3大类55个指挥、服务和管理平台进行整合,建立应急指挥中心暨便民服务平台并已完成测试,将于11月底投入运行,有效提高了现代化管理能力,实现了智能融合应用,更好的“智”于管理,变“被动式、救火式、善后式”为“主动式、前瞻式、预防式”管理,达到了防患于未然、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的作用。如以往非法集资问题,往往是人跑了、钱没了,接到受害者举报后才处理,但大多损失已难以挽回。采用大数据分析,发现非法集资账户双向频繁流动特征,就可以早期入手,调查立案,避免大规模非法集资问题发生。再比如,重大活动期间,通过大数据系统,及时掌握手机、公交、交通预警信息并进行分析,可以精准启动应急预案,有效化解群体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

三、几点体会

一是必须“以人为本”。“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城市”,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让“人”受益,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加快城市现代化、智慧化,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因此,必须要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最大公约数和最基本要求,这也是“智慧城市”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央视财经频道专题片《一部手机管理一座城市》,深入报道了银川“智慧城市”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变化,片中,群众对“智慧城市”建设有很高的认知度和认可度。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对银川“智慧城市”进行了采访报道。下一步,重点要实现三年内智慧社区全域全覆盖,建成覆盖市区全部村和社区的智慧医疗保健体系,启动建设新能源车分时租赁系统,普及“一卡通”和移动支付、个人信息识别系统。

二是必须以市场化为方向。金融创新、运营模式的创新是支撑“智慧城市”持续推进的根本性保障。必须通过战略合作、战略联盟,吸引、引导和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同时,依托“智慧城市”建设衍生发展智慧商务业、智慧制造业等新的产业形态,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链,为“智慧城市”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目前,银川“智慧城市”项目中,政府资金已完成初期市场培育和引导作用,银川智慧产业园9个项目将于明年全部投产。

三是必须以技术为支撑。“智慧城市”必须依靠新技术的应用。与中兴通讯联合成立“智慧城市”研究院,按需设计开发“智慧城市”硬件和软件,为银川“智慧城市”领先和持续更新提供了保障。前不久召开的乌镇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提出了信息技术智能化发展趋势。我们紧盯这一趋势,以最新技术成果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四是必须以顶层设计为保障。“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顶层设计、整体推动才能确保“智慧城市”项目的可落地和可实施。在实施“智慧城市”建设前期,我们注意做好充分的谋划、筹划、规划,推进中难点、重点问题由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解决,通过立法保证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下一步,在人大立法的基础上,通过人大对“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进行审议,确保项目持续、有序推进。在此基础上,对各专项规划进行进一步修订完善,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对接。

四、“智慧城市”建设亟需破解的问题

“智慧城市”作为新生事物,在实际推进和长远发展上,还有许多问题亟待破解。

一是规划和标准问题。“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趋势,参与和实施的城市众多。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国“智慧城市”投资规模将达到2.4万亿元。但目前“智慧城市”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都是按各自的理解和套路进行建设,需要参照比较成熟的经验、做法,在一定层面出台相应的统一标准和规范,一方面可以在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上取得先机,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浪费。

二是数据共享问题。马云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数据成为核心资源,未来数据是生产资料。很多业内人士也指出,当前已进入数据时代。可以预见,数据共享和整合将创造巨大的价值。但目前,各地区、各部门条块分割问题突出,严重制约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需要按照“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原则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公共数据中心,打破行政壁垒所制造的信息孤岛,推动大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大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只有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智慧城市”才能有更为广阔的未来。

三是扶持政策问题。大数据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产业,已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竞争的前沿领域,发达国家已经展开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新一轮信息战略以及新一轮的人才竞争、技术竞争、产业竞争、企业竞争和国家竞争。据相关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大数据市场收入将达500亿美元,这意味着从2011年起连续6年年复合增长率达38%。大数据产业是一个新业态,我国虽然发展很快,但面临不少制约因素。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体制突破问题;另一方面,是扶持政策问题。一些创业者有技术缺资金、有产品无资金开拓市场。这都需要从政策层面破局。只要解决了政策层面的问题,包含“智慧城市”在内的大数据产业必将以更加迅猛的态势发展。

(此文系作者根据在自治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重点提案督办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提纲整理)

关键字:城市智慧城市

本文摘自:银川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