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智慧:从政府到城市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孙杰贤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5-16 13:48:22 本文摘自:中国信息化杂志

8年前,IBM前瞻性地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业界反应不一。

但不管怎样,现实是:无论是社会治理还是企业运营或者民众生活,“智慧”已经无处不在。其普及速度之快,想必最为激进的市场分析者也会大跌眼镜。这得益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

“智慧”的愿景是科学有效地辅助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的问题,比如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以及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因此城市成了“智慧”最直接的也是最理想的载体。

以人为本

建设智慧城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已经成为共识。智慧城市建设是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也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系统工程。正如长沙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迎春在“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7”智慧城市分论坛的活动中指出,长沙已经进入开放崛起、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们需要以智慧城市建设来提高民众幸福感和城市竞争力。

2017年2月1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智慧长沙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0)》,对未来五年智慧长沙发展的发展目标、总体架构、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实施步骤等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

根据该总体规划,到2020年,长沙的信息化水平进入全国领先行列,智慧化应用覆盖经济社会各个层面,智慧经济成为经济的主要形态,智慧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城市全面实现智能化运行,信息化总指数达到90,建成信息化促进“两型产业”发展的先行城市、三网融合网络覆盖城乡的互联城市、电子商务与数字文化繁荣的活力城市、智能化管理与高效政务的服务城市、数字化信用与信息安全的可信城市,着力把长沙打造成中西部地区智慧之都、两型之都、创新之都、绿色之都。

在我国,智慧城市已经从试点进入大规模建设和推广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建智慧城市数量大大小小已经超过600个。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正式提出“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之前建设智慧城市主要希望以技术手段解决城市管理的问题,可以说是技术至上,同时也缺乏统一的指导原则。而新型智慧城市则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以人为本,突出为民、便民、惠民。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单志广指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在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存在“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和“低效能和低收益”的问题,为此,应避免智慧城市建设步入误区。单志广认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首先要有新型的政策机制,使得城市的管理体制、治理结构、公共服务方式以及产业的布局更加合理优化和透明高效。

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杨萍也表示,智慧城市是一个巨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和涵盖的内容众多,其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统一的原则和思路。

杨萍举了一个智慧医疗的例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实力最强的一家医院,几年前与华为合作建成全国第一个数据交互视讯会议双驱动的、覆盖全省地县市以及乡镇500多家医院的远程医疗综合服务平台。基于这样一个平台,2016年总共在线会诊疑难病例近3万例,远程专科会诊超过12万例,每天会诊量是150例,有效缓解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拥挤就医的情况,使得常见病患者更多的留在了基层医院,这使得那些高专业医疗水平的医生把他的时间和精力能够放到更需要他们的疑难危重病人。上线近三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见病患者下降10%,疑难危重病患者占比上升到58%,难度较大的三四级手术占比上升到71%。

“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服务上的改善,这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诉求。所以,为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不能偏离的原则和主线。”杨萍说。

政务为先

的确,智慧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何处突破是建设者普遍思考的一个问题。

新加坡是当今世界上综合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也是城市智慧化水平最高的一个国家之一。2006年,新加坡启动了一个为期10年的智慧城市计划——“智慧国2015”。2014年,新加坡又推出一个10年计划——“智慧国家2025”。

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新加坡每一次大的智慧城市规划都有一个重头戏,那就是电子政务。从整合政府2010(iGov2010)到电子政府2015(eGov2015),无一不是如此。在新加坡,无论是网上纳税、办理移民等日常事务,还是在公众反馈平台上发表看法,甚至直接给议员们写信反映问题,都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完成。

政务先行,并以此为突破,辐射和带动其他领域的智慧化,这是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的宝贵经验。

政务是最能体现智慧城市以人为本这一原则的领域,是信息惠民的主战场。统筹发展电子政务,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也是我们国家建设智慧城市的主流思路。《“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要打破信息壁垒和“孤岛”,构建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国家数据资源体系,打通各部门信息系统,推动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信息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等有关电子政务方面的具体措施和目标。

四川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民政行业部产品总监赵周全在“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7”政府分论坛上说:“企业和民众经常在想:政府的服务渠道能不能多一些?办事效率能不能高一些?可不可以实现全市通办?我们能不能出现及时办结?能不能一个材料我只提交一次?而政府部门也在想:来大厅办事的人能不能再少一些?群众的满意度能不能再提高一些?数据的效能能不能发挥得更充分一些?所以说,政务信息化和智慧化的需求是迫切的。”

但是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中心陶勇教授指出了这样一个现实:“先期以项目为中心、以部门为主体、以单一职能活动为主线、以提高效率为目标而推进实施组织电子政务建设在提高了政务部门的行政效率的同时,造成分散化、区域化、碎片化等问题。当前电子政务建设将进入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无缝集成创新的发展新阶段,坚持集约化、效能化、整体化建设模式,以更好支撑治国理政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他建议,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化的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先进的创新技术与政府领域知识相结合;技术能力、组织能力与业务能力相匹配;从政府的角度去看技术,不懂才能不同,有角度才有价值。

从技术层面看,政务云是未来电子政务的必然趋势。华为IT产品管理部部长刘慈认为,政务云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实现政务数据的开放与共享。他说:“政府开始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这需要它提供更多的服务来服务民生,所以政务中有越来越多的垂直业务开始向政务云迁移,形成了一个‘大政务,小物管’的格局。未来政府一定会向以人为本和共治型政府转变,政府会越来越多地开放数据,建设平台,把产业加进来,一起对城市的经济做出贡献,一起服务民生。在共治型政府这个阶段,政府和产业数据交杂,政务云慢慢发展成了城市云,从而与智慧城市融为一体。”

关键字:智慧

本文摘自:中国信息化杂志

x 智慧:从政府到城市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智慧:从政府到城市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孙杰贤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5-16 13:48:22 本文摘自:中国信息化杂志

8年前,IBM前瞻性地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业界反应不一。

但不管怎样,现实是:无论是社会治理还是企业运营或者民众生活,“智慧”已经无处不在。其普及速度之快,想必最为激进的市场分析者也会大跌眼镜。这得益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

“智慧”的愿景是科学有效地辅助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的问题,比如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以及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因此城市成了“智慧”最直接的也是最理想的载体。

以人为本

建设智慧城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已经成为共识。智慧城市建设是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也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系统工程。正如长沙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迎春在“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7”智慧城市分论坛的活动中指出,长沙已经进入开放崛起、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们需要以智慧城市建设来提高民众幸福感和城市竞争力。

2017年2月1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智慧长沙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0)》,对未来五年智慧长沙发展的发展目标、总体架构、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实施步骤等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

根据该总体规划,到2020年,长沙的信息化水平进入全国领先行列,智慧化应用覆盖经济社会各个层面,智慧经济成为经济的主要形态,智慧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城市全面实现智能化运行,信息化总指数达到90,建成信息化促进“两型产业”发展的先行城市、三网融合网络覆盖城乡的互联城市、电子商务与数字文化繁荣的活力城市、智能化管理与高效政务的服务城市、数字化信用与信息安全的可信城市,着力把长沙打造成中西部地区智慧之都、两型之都、创新之都、绿色之都。

在我国,智慧城市已经从试点进入大规模建设和推广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建智慧城市数量大大小小已经超过600个。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正式提出“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之前建设智慧城市主要希望以技术手段解决城市管理的问题,可以说是技术至上,同时也缺乏统一的指导原则。而新型智慧城市则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以人为本,突出为民、便民、惠民。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单志广指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在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存在“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和“低效能和低收益”的问题,为此,应避免智慧城市建设步入误区。单志广认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首先要有新型的政策机制,使得城市的管理体制、治理结构、公共服务方式以及产业的布局更加合理优化和透明高效。

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杨萍也表示,智慧城市是一个巨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和涵盖的内容众多,其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统一的原则和思路。

杨萍举了一个智慧医疗的例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实力最强的一家医院,几年前与华为合作建成全国第一个数据交互视讯会议双驱动的、覆盖全省地县市以及乡镇500多家医院的远程医疗综合服务平台。基于这样一个平台,2016年总共在线会诊疑难病例近3万例,远程专科会诊超过12万例,每天会诊量是150例,有效缓解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拥挤就医的情况,使得常见病患者更多的留在了基层医院,这使得那些高专业医疗水平的医生把他的时间和精力能够放到更需要他们的疑难危重病人。上线近三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见病患者下降10%,疑难危重病患者占比上升到58%,难度较大的三四级手术占比上升到71%。

“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服务上的改善,这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诉求。所以,为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不能偏离的原则和主线。”杨萍说。

政务为先

的确,智慧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何处突破是建设者普遍思考的一个问题。

新加坡是当今世界上综合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也是城市智慧化水平最高的一个国家之一。2006年,新加坡启动了一个为期10年的智慧城市计划——“智慧国2015”。2014年,新加坡又推出一个10年计划——“智慧国家2025”。

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新加坡每一次大的智慧城市规划都有一个重头戏,那就是电子政务。从整合政府2010(iGov2010)到电子政府2015(eGov2015),无一不是如此。在新加坡,无论是网上纳税、办理移民等日常事务,还是在公众反馈平台上发表看法,甚至直接给议员们写信反映问题,都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完成。

政务先行,并以此为突破,辐射和带动其他领域的智慧化,这是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的宝贵经验。

政务是最能体现智慧城市以人为本这一原则的领域,是信息惠民的主战场。统筹发展电子政务,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也是我们国家建设智慧城市的主流思路。《“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要打破信息壁垒和“孤岛”,构建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国家数据资源体系,打通各部门信息系统,推动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信息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等有关电子政务方面的具体措施和目标。

四川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民政行业部产品总监赵周全在“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7”政府分论坛上说:“企业和民众经常在想:政府的服务渠道能不能多一些?办事效率能不能高一些?可不可以实现全市通办?我们能不能出现及时办结?能不能一个材料我只提交一次?而政府部门也在想:来大厅办事的人能不能再少一些?群众的满意度能不能再提高一些?数据的效能能不能发挥得更充分一些?所以说,政务信息化和智慧化的需求是迫切的。”

但是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中心陶勇教授指出了这样一个现实:“先期以项目为中心、以部门为主体、以单一职能活动为主线、以提高效率为目标而推进实施组织电子政务建设在提高了政务部门的行政效率的同时,造成分散化、区域化、碎片化等问题。当前电子政务建设将进入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无缝集成创新的发展新阶段,坚持集约化、效能化、整体化建设模式,以更好支撑治国理政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他建议,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化的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先进的创新技术与政府领域知识相结合;技术能力、组织能力与业务能力相匹配;从政府的角度去看技术,不懂才能不同,有角度才有价值。

从技术层面看,政务云是未来电子政务的必然趋势。华为IT产品管理部部长刘慈认为,政务云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能实现政务数据的开放与共享。他说:“政府开始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这需要它提供更多的服务来服务民生,所以政务中有越来越多的垂直业务开始向政务云迁移,形成了一个‘大政务,小物管’的格局。未来政府一定会向以人为本和共治型政府转变,政府会越来越多地开放数据,建设平台,把产业加进来,一起对城市的经济做出贡献,一起服务民生。在共治型政府这个阶段,政府和产业数据交杂,政务云慢慢发展成了城市云,从而与智慧城市融为一体。”

关键字:智慧

本文摘自:中国信息化杂志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