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步入正轨 由点到面趋势显著增强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2-20 13:44:15 本文摘自:智慧城市杂志社

[导读]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以上人口的智慧城市建设,当其超过实际应用程度的75%时,该城市的GDP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将能增加2.5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经济增长翻两番,完全有可能实现“四倍跃进”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可见,智慧城市将是支持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与此产生的各类城市问题也是日益突出,促进城市发展模式和形态的转型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到2015年年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方案在全国80%地级以上城市得到了落实,不少县级城市和部分乡镇也开始酝酿本地区的新型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国内新型智慧城市的实践状况主要表现在区域、群体、领域等方面的特征:

一、新型智慧城市概念

“新型智慧城市”的内涵很广泛,至少包括三大网络:一是物质网络,以物联网为代表;二是信息网络,以“云计算”为代表;三是以“智能电网”为代表的能量网。“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包括对现有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其大规模应用将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也有利于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市民工作和生活。

总之,新型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二、由点到面的趋势显著增强

当前国内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从区域分布来看呈现出由东部大城市向中西部地区城市推广的趋势,即由点到面的趋势日益明显。东部大城市经济基础较好,其功能、规模和结构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和灵活性;能较早捕捉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理念与愿景,并能敏锐感知到新型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建设和治理模式对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此外,大城市在城市治理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日益突出,这也为大城市率先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种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由个别城市逐步扩大到整个东部地区;东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模式和案例也正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推广,构成了由线到面的网络格局,形成了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由点到面的发展趋势。

三、利益相关群体多元化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造一个适宜乐居的城市生活环境。一个城市共同体是由不同的子共同体系统组成,各个子共同体的组成要素、结构不同,其各自的目标、诉求也不尽相同。新型智慧城市所面向的利益相关群体是多元性的。

1、不同群体由于从事的生产生活活动不同,对新型智慧城市的认知和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

在长期从事城市环卫工作的人群看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营造美好的城市公共卫生环境;在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群体眼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城市信息资源的整合,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

2、新型智慧城市理念及其相应的产品服务在不同群体中发挥的效用也不尽相同

老年群体、低文化程度群体等受生理、认知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对最新的信息技术接触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这些群体对新型智慧城市的认识和接纳。

因此,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到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提供更加简便、快捷和易于操作的产品和服务。

四、政策法规渐趋完善

规章制度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效开展和持续推进提供了法理依据和制度保障。当前国内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涉及政务、金融、交通、医疗、教育、旅游、物流、社区治理等领域。2012年城建部出台了关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纲要性文件后,工信部、交通部、卫生部、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委也出台了城市信息网络工程、交通、医疗、旅游等方面的政策规章。各部门联合制定、实施、监督法律法规的联合机制逐渐形成。

同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发展环境逐步完善,郑州市率先将基于电子标签的“交通信息卡系统”纳入经郑州市人大备案的《郑州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中,为推动智慧交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郑州市新型智慧城市促进条例》作为全国首部涉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正式出台实施,这也表明郑州市率先通过立法形式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其他地区新型智慧城市法规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关键字:智慧服务城市建设智慧产业

本文摘自:智慧城市杂志社

x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步入正轨 由点到面趋势显著增强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步入正轨 由点到面趋势显著增强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2-20 13:44:15 本文摘自:智慧城市杂志社

[导读]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以上人口的智慧城市建设,当其超过实际应用程度的75%时,该城市的GDP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将能增加2.5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经济增长翻两番,完全有可能实现“四倍跃进”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可见,智慧城市将是支持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与此产生的各类城市问题也是日益突出,促进城市发展模式和形态的转型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到2015年年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方案在全国80%地级以上城市得到了落实,不少县级城市和部分乡镇也开始酝酿本地区的新型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国内新型智慧城市的实践状况主要表现在区域、群体、领域等方面的特征:

一、新型智慧城市概念

“新型智慧城市”的内涵很广泛,至少包括三大网络:一是物质网络,以物联网为代表;二是信息网络,以“云计算”为代表;三是以“智能电网”为代表的能量网。“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包括对现有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其大规模应用将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也有利于政府管理、企业运营、市民工作和生活。

总之,新型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二、由点到面的趋势显著增强

当前国内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从区域分布来看呈现出由东部大城市向中西部地区城市推广的趋势,即由点到面的趋势日益明显。东部大城市经济基础较好,其功能、规模和结构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和灵活性;能较早捕捉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理念与愿景,并能敏锐感知到新型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建设和治理模式对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此外,大城市在城市治理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日益突出,这也为大城市率先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种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由个别城市逐步扩大到整个东部地区;东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模式和案例也正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推广,构成了由线到面的网络格局,形成了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由点到面的发展趋势。

三、利益相关群体多元化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造一个适宜乐居的城市生活环境。一个城市共同体是由不同的子共同体系统组成,各个子共同体的组成要素、结构不同,其各自的目标、诉求也不尽相同。新型智慧城市所面向的利益相关群体是多元性的。

1、不同群体由于从事的生产生活活动不同,对新型智慧城市的认知和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

在长期从事城市环卫工作的人群看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营造美好的城市公共卫生环境;在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群体眼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城市信息资源的整合,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

2、新型智慧城市理念及其相应的产品服务在不同群体中发挥的效用也不尽相同

老年群体、低文化程度群体等受生理、认知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对最新的信息技术接触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这些群体对新型智慧城市的认识和接纳。

因此,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到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提供更加简便、快捷和易于操作的产品和服务。

四、政策法规渐趋完善

规章制度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效开展和持续推进提供了法理依据和制度保障。当前国内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涉及政务、金融、交通、医疗、教育、旅游、物流、社区治理等领域。2012年城建部出台了关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纲要性文件后,工信部、交通部、卫生部、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委也出台了城市信息网络工程、交通、医疗、旅游等方面的政策规章。各部门联合制定、实施、监督法律法规的联合机制逐渐形成。

同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发展环境逐步完善,郑州市率先将基于电子标签的“交通信息卡系统”纳入经郑州市人大备案的《郑州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中,为推动智慧交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郑州市新型智慧城市促进条例》作为全国首部涉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正式出台实施,这也表明郑州市率先通过立法形式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其他地区新型智慧城市法规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关键字:智慧服务城市建设智慧产业

本文摘自:智慧城市杂志社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