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中国电信:以数字力量引领智慧城市发展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4-25 19:31:09 本文摘自:通信世界全媒体

近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这里是数字中国的发源地,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新样板”。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数字科技正在渗透到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天翼云 中国云,数字中国的坚实承载

根据《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占GDP的比重达到32.9%。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实体经济全面融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下一个风口。为了帮助更多的传统企业上云,天翼云提供从规划、咨询、迁移、服务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以及线下的专属服务。

今年年初,中国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样本”——雄安新区首个本地云资源池上线,天翼云全力支持雄安新型智慧基础设施基础建设工程,打通雄安新区未来城市发展的大动脉。在未来,数字中国的建设需要可靠、可信赖的云服务,而中国电信天翼云有能力、有担当提供这样的服务。

智慧城市,数字中国的象征

“数字福建”建设之初,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把推进信息化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结合起来,以智慧城市生活作为切入点,让群众生活便利而舒适。

18年以来,中国电信助力“平安福州”建设、“绿色出行”治理交通拥堵、“海绵城市”建设、“智慧生态”的建设等等。据统计,中国电信已与全国31个省级政府、236个地级市建立了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其中,政务云平台覆盖100余个地市,建设10个省级综治信息化平台,通过自主研发落地上千个政务应用。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运营商的力量

“新的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是规划、融资、运营、建设四位一体,应该出现一个智慧城市运营商”,这句话来自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忠岳在分论坛上的讲话。中国电信作为国有特大型通信骨干企业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近些年来在推进社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信息化应用,助力数字中国发展等方面成绩斐然。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打造福州智慧化的基础设施服务。

智慧延平,智慧城市的新样本

南平市是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智慧延平”是南平市延平区首个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进行综合运用的系统,能够直接帮助城市管理者在交通、能源、环保、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政务和民生领域取得进步,并直接服务城市居民。另外,延平区作为闽北高新技术产业、互联网+产业与创业创新重要集聚区,智慧化建设的快速落地,可以进一步加速传统行业与战略性新兴行业的发展,形成广泛的产业融合,促使工业、农业、服务业的组织形态与生产方式发生变革,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说,“智慧延平”是南平市构筑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试点项目,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样板间”。

《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提出,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电信提出建设以“一网、一云、一平台”为核心的智能信息化基础设施,以“聚数生智”的能力提供“无所不在”的惠民服务,为政府提供“精准精细”的城市治理。

首先,中国电信在全国有80%~90%甚至更高的地域覆盖,这就支撑了各类智慧城市的网络条件。融合摄像、射频、传感和卫星遥感等星罗棋布的感知单元,整合光纤网、无线网、物联网和卫星网等网络技术,建立一张天、地、空三位一体、云网融合的城市泛在感知网络,使城市的基础设施具备全面感知的能力。

其次,中国电信将提供一朵“端到端网随云动”的城市安全承载云。中国电信将提供一朵“端到端网随云动”的城市安全承载云。作为全国最大的IDC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中国电信打造以“安全可信、无界连接”为特色的城市安全承载云,涵盖“2+31+X”的全网云资源,即内蒙、贵州两大航母级数据中心、全国31个省级核心资源池以及下沉至城市边缘的X个云计算节点。该分级部署的承载云布局,可满足不同城市的个性化需求,能为每一座城市实现“专享定制”服务。

最后,中国电信将打造一个“三融合聚数生智”的城市智慧管理平台。在城市安全承载云的基础上,全面融合数据、能力和应用,将数据通过清洗加工后,赋予数据新的应用价值,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能力,为城市提供更加全面、精准、高效的管理、应用和服务。同时,可提供7*24小时电信级保障,属地化专家驻场和可持续的运营服务。

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普遍推进,统计显示,全国600多个城市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国电信与各界精诚合作,与各界精诚合作,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好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开创城市美好未来。

关键字: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中国电信

本文摘自:通信世界全媒体

x 中国电信:以数字力量引领智慧城市发展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中国电信:以数字力量引领智慧城市发展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4-25 19:31:09 本文摘自:通信世界全媒体

近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这里是数字中国的发源地,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新样板”。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数字科技正在渗透到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天翼云 中国云,数字中国的坚实承载

根据《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占GDP的比重达到32.9%。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实体经济全面融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下一个风口。为了帮助更多的传统企业上云,天翼云提供从规划、咨询、迁移、服务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以及线下的专属服务。

今年年初,中国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样本”——雄安新区首个本地云资源池上线,天翼云全力支持雄安新型智慧基础设施基础建设工程,打通雄安新区未来城市发展的大动脉。在未来,数字中国的建设需要可靠、可信赖的云服务,而中国电信天翼云有能力、有担当提供这样的服务。

智慧城市,数字中国的象征

“数字福建”建设之初,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把推进信息化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结合起来,以智慧城市生活作为切入点,让群众生活便利而舒适。

18年以来,中国电信助力“平安福州”建设、“绿色出行”治理交通拥堵、“海绵城市”建设、“智慧生态”的建设等等。据统计,中国电信已与全国31个省级政府、236个地级市建立了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其中,政务云平台覆盖100余个地市,建设10个省级综治信息化平台,通过自主研发落地上千个政务应用。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运营商的力量

“新的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是规划、融资、运营、建设四位一体,应该出现一个智慧城市运营商”,这句话来自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忠岳在分论坛上的讲话。中国电信作为国有特大型通信骨干企业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近些年来在推进社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信息化应用,助力数字中国发展等方面成绩斐然。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打造福州智慧化的基础设施服务。

智慧延平,智慧城市的新样本

南平市是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智慧延平”是南平市延平区首个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进行综合运用的系统,能够直接帮助城市管理者在交通、能源、环保、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政务和民生领域取得进步,并直接服务城市居民。另外,延平区作为闽北高新技术产业、互联网+产业与创业创新重要集聚区,智慧化建设的快速落地,可以进一步加速传统行业与战略性新兴行业的发展,形成广泛的产业融合,促使工业、农业、服务业的组织形态与生产方式发生变革,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说,“智慧延平”是南平市构筑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试点项目,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样板间”。

《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提出,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电信提出建设以“一网、一云、一平台”为核心的智能信息化基础设施,以“聚数生智”的能力提供“无所不在”的惠民服务,为政府提供“精准精细”的城市治理。

首先,中国电信在全国有80%~90%甚至更高的地域覆盖,这就支撑了各类智慧城市的网络条件。融合摄像、射频、传感和卫星遥感等星罗棋布的感知单元,整合光纤网、无线网、物联网和卫星网等网络技术,建立一张天、地、空三位一体、云网融合的城市泛在感知网络,使城市的基础设施具备全面感知的能力。

其次,中国电信将提供一朵“端到端网随云动”的城市安全承载云。中国电信将提供一朵“端到端网随云动”的城市安全承载云。作为全国最大的IDC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中国电信打造以“安全可信、无界连接”为特色的城市安全承载云,涵盖“2+31+X”的全网云资源,即内蒙、贵州两大航母级数据中心、全国31个省级核心资源池以及下沉至城市边缘的X个云计算节点。该分级部署的承载云布局,可满足不同城市的个性化需求,能为每一座城市实现“专享定制”服务。

最后,中国电信将打造一个“三融合聚数生智”的城市智慧管理平台。在城市安全承载云的基础上,全面融合数据、能力和应用,将数据通过清洗加工后,赋予数据新的应用价值,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能力,为城市提供更加全面、精准、高效的管理、应用和服务。同时,可提供7*24小时电信级保障,属地化专家驻场和可持续的运营服务。

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普遍推进,统计显示,全国600多个城市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国电信与各界精诚合作,与各界精诚合作,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好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开创城市美好未来。

关键字: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中国电信

本文摘自:通信世界全媒体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