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政策与资金双推动 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9-05 18:20:01 本文摘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智慧城市是集产业、技术、模式、资本于一体的开放复杂的系统,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步入发展“快车道”。目前,分散在各领域各行业的智慧元素比较“碎片化”,完整的政府治理和社会化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有一个中枢系统将这些智慧元素整合统筹,并全局优化。

政策与资金双推动,智慧城市产业迎来发展高潮

我国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政策红利的进一步释放和资金的大量投入,智慧城市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7.9万亿元,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3.38%,2021年市场规模将超18万亿元,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25万亿元。  2017-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慧城市建设4个版本分析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相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城市运行系统的互联、高效和智能。首先让城市各种各样的物能够说话;其次让物与物之间能够对话;再次让物与人能够交流;最后让城市会思考。这决定了智慧城市建设有4个版本:

“1.0版”是“数字化”,这是智慧城市的初级形态,目的是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通过数字表述出来,让物能够“自我说明”;

“2.0版”是“网络化”,通过网络将数字化城市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交互,物和物之间能够对话;

“3.0版”是“智能化”,在网络传输基础上实现智能反应与调控,比如智能设备、智能交通、智能工厂等;;

“4.0版”是“智慧化”,借助万物互联,使城市各部分功能在人类智慧的驱动下优化运行。

到现在为止,我国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1.0版’或‘2.0版’,在进行智慧城市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考虑智能化向哪里走,智慧化又该怎么做,对智慧城市的发展轨迹有一个预判。

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仍是关键着力点

以城市为基础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仍然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着力点。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提出,要通过建设“数字孪生城市”,迅速摸清城市“家底”,精确到一花一木、一路一桥,把握城市运行脉搏,并以更少成本、更快速度推动创新技术支撑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落地。“‘数字孪生城市’可以理解为实体城市在虚拟空间的映射状态,它支撑并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服务,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抢滩布局系统平台

在深圳,华为公司与交警部门合作,推出人工智能交通信号灯实时控制策略——从“车看灯,读秒数通行”转变为“灯看车,读车数放行”,将道路平均车速提升15%。将智慧城市作为重要的战略投入方向,华为不仅在行业和技术层面攻关,还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智慧城市‘神经系统’。

另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企业——中国平安,正依托“智慧城市云”平台,将创新科技应用到政务、财政、民政、安防、交通、教育、医疗、口岸等高价值智慧城市板块,并将这个“1+N”平台体系推广至全国100多个城市和“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安的优势,一是全面,能提供完整的智慧城市一体化云平台解决方案;二是抓住了最核心领域——财政和医疗。

类似互联网企业“三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并称“BAT”,智慧城市业界也开始流传“PATH”的新提法:“PATH”分别指中国平安、阿里巴巴、腾讯和华为——中国平安是智慧城市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阿里巴巴有“商业支付”服务的优势;腾讯让微信连接一切,成为智慧城市场景应用的连接工具;华为则通过基础技术和硬件优势发力。

整合统筹智慧元素

智慧城市的建设应当摆脱30年来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模式,拔掉各自为战、自成体系的‘信息烟囱’,通过市场化运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整合城市资源,面向公众、企业、政府提供综合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管理服务,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全球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很多,但成型的不多,主要是因为分散在各领域各行业的智慧元素比较‘碎片化’,完整的政府治理和社会化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有一个中枢系统将这些智慧元素整合统筹,并全局优化。从长远看,大规模全局交通优化才是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在运行体系上呈现六维驱动:数字驱动、生态驱动、网络驱动、社区驱动、流动驱动和用户驱动。“数字化模糊了生产和消费、公共产品和商业产品的界限,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和民众都是空间生产和消费的不同用户,政府应更好地发挥公共平台的作用,激发用户的群体智慧,使规划过程成为用户共建共治共担共享的社会建设过程。

关键字:发展智慧城市资金政策

本文摘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x 政策与资金双推动 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政策与资金双推动 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9-05 18:20:01 本文摘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智慧城市是集产业、技术、模式、资本于一体的开放复杂的系统,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步入发展“快车道”。目前,分散在各领域各行业的智慧元素比较“碎片化”,完整的政府治理和社会化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有一个中枢系统将这些智慧元素整合统筹,并全局优化。

政策与资金双推动,智慧城市产业迎来发展高潮

我国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政策红利的进一步释放和资金的大量投入,智慧城市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7.9万亿元,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3.38%,2021年市场规模将超18万亿元,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25万亿元。  2017-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慧城市建设4个版本分析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相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城市运行系统的互联、高效和智能。首先让城市各种各样的物能够说话;其次让物与物之间能够对话;再次让物与人能够交流;最后让城市会思考。这决定了智慧城市建设有4个版本:

“1.0版”是“数字化”,这是智慧城市的初级形态,目的是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通过数字表述出来,让物能够“自我说明”;

“2.0版”是“网络化”,通过网络将数字化城市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交互,物和物之间能够对话;

“3.0版”是“智能化”,在网络传输基础上实现智能反应与调控,比如智能设备、智能交通、智能工厂等;;

“4.0版”是“智慧化”,借助万物互联,使城市各部分功能在人类智慧的驱动下优化运行。

到现在为止,我国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1.0版’或‘2.0版’,在进行智慧城市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考虑智能化向哪里走,智慧化又该怎么做,对智慧城市的发展轨迹有一个预判。

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仍是关键着力点

以城市为基础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仍然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着力点。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提出,要通过建设“数字孪生城市”,迅速摸清城市“家底”,精确到一花一木、一路一桥,把握城市运行脉搏,并以更少成本、更快速度推动创新技术支撑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落地。“‘数字孪生城市’可以理解为实体城市在虚拟空间的映射状态,它支撑并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服务,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抢滩布局系统平台

在深圳,华为公司与交警部门合作,推出人工智能交通信号灯实时控制策略——从“车看灯,读秒数通行”转变为“灯看车,读车数放行”,将道路平均车速提升15%。将智慧城市作为重要的战略投入方向,华为不仅在行业和技术层面攻关,还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智慧城市‘神经系统’。

另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企业——中国平安,正依托“智慧城市云”平台,将创新科技应用到政务、财政、民政、安防、交通、教育、医疗、口岸等高价值智慧城市板块,并将这个“1+N”平台体系推广至全国100多个城市和“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安的优势,一是全面,能提供完整的智慧城市一体化云平台解决方案;二是抓住了最核心领域——财政和医疗。

类似互联网企业“三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并称“BAT”,智慧城市业界也开始流传“PATH”的新提法:“PATH”分别指中国平安、阿里巴巴、腾讯和华为——中国平安是智慧城市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阿里巴巴有“商业支付”服务的优势;腾讯让微信连接一切,成为智慧城市场景应用的连接工具;华为则通过基础技术和硬件优势发力。

整合统筹智慧元素

智慧城市的建设应当摆脱30年来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模式,拔掉各自为战、自成体系的‘信息烟囱’,通过市场化运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整合城市资源,面向公众、企业、政府提供综合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管理服务,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全球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很多,但成型的不多,主要是因为分散在各领域各行业的智慧元素比较‘碎片化’,完整的政府治理和社会化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有一个中枢系统将这些智慧元素整合统筹,并全局优化。从长远看,大规模全局交通优化才是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在运行体系上呈现六维驱动:数字驱动、生态驱动、网络驱动、社区驱动、流动驱动和用户驱动。“数字化模糊了生产和消费、公共产品和商业产品的界限,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和民众都是空间生产和消费的不同用户,政府应更好地发挥公共平台的作用,激发用户的群体智慧,使规划过程成为用户共建共治共担共享的社会建设过程。

关键字:发展智慧城市资金政策

本文摘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