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竞赛落幕 匠人让城市更智慧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1-18 11:43:19 本文摘自:IT时报

当“智慧城市”的大幕拉开,强大的AI、先进的管理体系,抑或是那些直抵人心的温暖创新,都不断地出现在生活中。

“智慧城市”的建设没有止境,11月16日,由上海市总工会、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系统工会工作委员会、上海市信息化企业家协会、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上海英智瑞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上海智臻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小i机器人)特别支持的2018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工匠”选树、“领军先锋”评选暨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竞赛在浦江国际科技城成功落下帷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张英、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斌、上海临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上海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总经理张勇,上海市信息化企业家协会会长戴剑飚等领导和嘉宾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本次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竞赛为“智慧工匠”技能竞赛的两大板块之一,包括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创意竞赛与智能硬件设计方案竞赛,吸引了全市各个区县的270名能工巧匠踊跃报名。与往届活动相比,今年的赛事进一步聚焦了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和人工智能、物联感知、计算科学等前沿技术,更加突出了“互联网+制造业”的内涵。

云平台让数据多跑腿 百姓少跑腿

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数据管理及辅助决策支持平台、智慧城市照明云平台综合解决方案、海上立体智能安防系统……在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板块,参赛者们针对城市治理、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等领域提出了创新方案,充满了创新创意的闪光点。

“我是知青子女,父亲曾在江西插队落户,2003年父亲过世后,我想把母亲接到上海,去派出所办户籍迁入手续,看着一长串所需材料,我和母亲在2个月时间内往返江西5次,才办妥了户籍迁入。”这件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深深地留在了来自上海电信的虞琦脑中,让他高兴的是,如今这样的情况已呈“过去时”,因为“上海宁”有朵共同的云——由上海电信承建的上海市电子政务云平台,通过“云网合一、云数联动”,为政府行业提供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软件、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服务。这个平台上线后,大大缩短了新系统的上线时间,从半年缩短到几周甚至几天,因为基础资源不再需要招投标,直接按需订购。同时,也降低了政府基础设施投资,政府无需单独立项购买机房、服务器、网络设备等。此外,系统的拓展性和安全性都有了显著提高。“最关键的是数据是否能牢靠安全运行,因此,我们提出了各种备份方案,以供电保障为例,就有2个不同电厂、蓄电池、柴油发电机、供油协议等几套方案,确保万无一失。”虞琦说。

今年10月,上海政务“一网通办”总门户正式上线,目前,上海已有38个市级部门、16个区、220个街镇的网上办事服务接入“一网通办”总门户,而对于市民来说,共有1008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90%以上的审批及服务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

城市大动脉的智慧之路

交通是城市的大动脉,不少“智慧工匠”为上海能拥有更顺畅、更高效的出行环境贡献出金点子。

以地铁为例,上海地铁四通八达,是上海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因此,地铁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市民出行。在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车辆分公司的陈朝看来,要保证地铁质量,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目前的地铁检测方式还比较传统,检修效率低、运维成本高、维修强度大时“三座大山”。因此,上海地铁也在朝着智能运维的方向发展。这套让地铁车辆智能运维的系统被称为“rise”,改变了车辆维护模式。据陈朝介绍,rise系统中包括实时车地无线信息传输子系统、车辆维护管理系统、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专家系统等,“其中,专家系统时最为关键的,这是一种预知维修决策模型,对关键部件进行实时监视,并对典型故障建模分析,捕捉性能阈值和异常特征,实现故障发生前的预警。”此外,专家系统还可以自动分析列车故障原因,动态确定故障处置的最优方案,为司机提供帮助。

据了解,这是首次打造基于云技术的城轨车辆大数据平台,填补了国内该行业的空白,不仅能提升上海地铁的运维水平,也可复制到其它城市。

除了地铁,公路出行也是智慧工匠们所关注的。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的保丽霞表示,其正在搭建智慧型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辅助决策支持平台,接入了徐浦大桥、虹梅南路隧道、大连路隧道、同济路高架、申嘉湖高速、行车记录仪等检测监测数据,建立了9大数据主题和1个扩展主题的数据仓库,对道路具有设施健康度、服役能力、预警、运营状况、养护方案等分析能力。

机器人和人合为一体

如果说智慧城市方案建设是从大处着手,那么智能硬件设计方案则是我们身边的“金点子”,或许你已经感受到它的存在。

比如上海博灵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带来的健康管理协作机器人,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自主学习佩戴者的使用习惯,在助力、阻尼、随动三种关节控制模式中快速切换,实现短时间被和佩戴者合二为一。博灵机器人公司CEO张萌介绍,这款产品采用的核心技术是柔性关节驱动们,赋予了机器人内生安全性、强化态势感知,并增强了人机互动能力。

这款行走助力外骨骼机器人主要应用在医疗康养领域,能够实时完成穿戴者健康大数据的采集与生成,为卒中等慢病管理提供一手资料,同时监控佩戴者当前身体状况,做到慢病与亚健康预警。

在张萌看来,智能硬件不应该有太强的存在感,尤其是这种佩戴式的智能硬件,更要与人融为一体。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的王顺带来的是“太阳能智能电动助力单车”,其借鉴了卫星电池的布阵技术,将卫星太阳电池阵设计理念转化到了自行车太阳面板上,使其在阴影遮挡的情况下也可以有电能输出们。同时,恶劣条件下也不会“罢工”,目前,可实现-20度~80度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临港集团副总裁徐斌表示,作为上海改革开放、创新创业、高端制造的前沿阵地,希望通过承办大赛,发掘并为临港企业、上海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工匠标兵,让上海制造技术更先进、制造更智能、产品更高端、品牌更响亮!

关键字:方案建设智慧城市

本文摘自:IT时报

x 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竞赛落幕 匠人让城市更智慧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竞赛落幕 匠人让城市更智慧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1-18 11:43:19 本文摘自:IT时报

当“智慧城市”的大幕拉开,强大的AI、先进的管理体系,抑或是那些直抵人心的温暖创新,都不断地出现在生活中。

“智慧城市”的建设没有止境,11月16日,由上海市总工会、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系统工会工作委员会、上海市信息化企业家协会、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上海英智瑞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上海智臻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小i机器人)特别支持的2018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工匠”选树、“领军先锋”评选暨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竞赛在浦江国际科技城成功落下帷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张英、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斌、上海临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上海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总经理张勇,上海市信息化企业家协会会长戴剑飚等领导和嘉宾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本次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竞赛为“智慧工匠”技能竞赛的两大板块之一,包括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创意竞赛与智能硬件设计方案竞赛,吸引了全市各个区县的270名能工巧匠踊跃报名。与往届活动相比,今年的赛事进一步聚焦了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和人工智能、物联感知、计算科学等前沿技术,更加突出了“互联网+制造业”的内涵。

云平台让数据多跑腿 百姓少跑腿

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数据管理及辅助决策支持平台、智慧城市照明云平台综合解决方案、海上立体智能安防系统……在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板块,参赛者们针对城市治理、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等领域提出了创新方案,充满了创新创意的闪光点。

“我是知青子女,父亲曾在江西插队落户,2003年父亲过世后,我想把母亲接到上海,去派出所办户籍迁入手续,看着一长串所需材料,我和母亲在2个月时间内往返江西5次,才办妥了户籍迁入。”这件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深深地留在了来自上海电信的虞琦脑中,让他高兴的是,如今这样的情况已呈“过去时”,因为“上海宁”有朵共同的云——由上海电信承建的上海市电子政务云平台,通过“云网合一、云数联动”,为政府行业提供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软件、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服务。这个平台上线后,大大缩短了新系统的上线时间,从半年缩短到几周甚至几天,因为基础资源不再需要招投标,直接按需订购。同时,也降低了政府基础设施投资,政府无需单独立项购买机房、服务器、网络设备等。此外,系统的拓展性和安全性都有了显著提高。“最关键的是数据是否能牢靠安全运行,因此,我们提出了各种备份方案,以供电保障为例,就有2个不同电厂、蓄电池、柴油发电机、供油协议等几套方案,确保万无一失。”虞琦说。

今年10月,上海政务“一网通办”总门户正式上线,目前,上海已有38个市级部门、16个区、220个街镇的网上办事服务接入“一网通办”总门户,而对于市民来说,共有1008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90%以上的审批及服务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

城市大动脉的智慧之路

交通是城市的大动脉,不少“智慧工匠”为上海能拥有更顺畅、更高效的出行环境贡献出金点子。

以地铁为例,上海地铁四通八达,是上海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因此,地铁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市民出行。在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车辆分公司的陈朝看来,要保证地铁质量,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目前的地铁检测方式还比较传统,检修效率低、运维成本高、维修强度大时“三座大山”。因此,上海地铁也在朝着智能运维的方向发展。这套让地铁车辆智能运维的系统被称为“rise”,改变了车辆维护模式。据陈朝介绍,rise系统中包括实时车地无线信息传输子系统、车辆维护管理系统、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专家系统等,“其中,专家系统时最为关键的,这是一种预知维修决策模型,对关键部件进行实时监视,并对典型故障建模分析,捕捉性能阈值和异常特征,实现故障发生前的预警。”此外,专家系统还可以自动分析列车故障原因,动态确定故障处置的最优方案,为司机提供帮助。

据了解,这是首次打造基于云技术的城轨车辆大数据平台,填补了国内该行业的空白,不仅能提升上海地铁的运维水平,也可复制到其它城市。

除了地铁,公路出行也是智慧工匠们所关注的。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的保丽霞表示,其正在搭建智慧型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辅助决策支持平台,接入了徐浦大桥、虹梅南路隧道、大连路隧道、同济路高架、申嘉湖高速、行车记录仪等检测监测数据,建立了9大数据主题和1个扩展主题的数据仓库,对道路具有设施健康度、服役能力、预警、运营状况、养护方案等分析能力。

机器人和人合为一体

如果说智慧城市方案建设是从大处着手,那么智能硬件设计方案则是我们身边的“金点子”,或许你已经感受到它的存在。

比如上海博灵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带来的健康管理协作机器人,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自主学习佩戴者的使用习惯,在助力、阻尼、随动三种关节控制模式中快速切换,实现短时间被和佩戴者合二为一。博灵机器人公司CEO张萌介绍,这款产品采用的核心技术是柔性关节驱动们,赋予了机器人内生安全性、强化态势感知,并增强了人机互动能力。

这款行走助力外骨骼机器人主要应用在医疗康养领域,能够实时完成穿戴者健康大数据的采集与生成,为卒中等慢病管理提供一手资料,同时监控佩戴者当前身体状况,做到慢病与亚健康预警。

在张萌看来,智能硬件不应该有太强的存在感,尤其是这种佩戴式的智能硬件,更要与人融为一体。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的王顺带来的是“太阳能智能电动助力单车”,其借鉴了卫星电池的布阵技术,将卫星太阳电池阵设计理念转化到了自行车太阳面板上,使其在阴影遮挡的情况下也可以有电能输出们。同时,恶劣条件下也不会“罢工”,目前,可实现-20度~80度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临港集团副总裁徐斌表示,作为上海改革开放、创新创业、高端制造的前沿阵地,希望通过承办大赛,发掘并为临港企业、上海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工匠标兵,让上海制造技术更先进、制造更智能、产品更高端、品牌更响亮!

关键字:方案建设智慧城市

本文摘自:IT时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