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不要把财政过度消耗在所谓的“智慧城市”上

责任编辑:cres 作者:知名不具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1-07-06 13:26:11 本文摘自:识局

2020年8月份左右,笔者去一个城市出差,发现道路上面的摄像头在换,于是就随口问了下出租车司机原来的摄像头何时安装的。
 
司机果然是老司机,对3年前换摄像头还记忆尤新。后来到达酒店,问前来汇合的政府朋友,对方说是由于以前的摄像头像素不够,所以现在还换新。
 
仅仅3年过去,当地在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中,又开始了大规模建设。不仅包括智慧交通,还有智慧公安、智慧社区、智慧学校等一系列工程。
 
笔者当时就在内心想,真的有这个必要么?是否重复投资了呢?当地居民真的受益很大?最终资金都流向了谁?
 
后来我问了当地业内人士,他说其实原先的摄像头像素是够得,只要接入一些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即可,加强针对性人员筛选即可。
 
正如原先是一个打分90分的系统,其实已经够用了,非要升级到打分99的系统,其实功能没提高多少,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但钱却花了不少。
 
笔者并非是反对智慧城市,相反是高度支持的,目前国内有400-500多个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口号。智慧城市的确方便了居民,提高了效率,优化了资源利用。这些都要肯定。
 
只不过笔者觉得现在不少地方为了智慧城市而智慧城市,很多时候是政绩工程或者面子工程,另外不少地方建设的智慧城市不实用,也浪费了不少钱。
 
因此笔者认为,其实部分城市投在智慧城市上很大一部分资金还不如投入到当地的医疗、教育事业上,或者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比如,笔者曾经去过一个城市,号称智慧水利建设搞得还行。 但从效果来看,很多市民反映,并没有感受到真正的智能化。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在2019年5月17日举行的2019中欧城市科研创新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地方政府往往把智慧城市当作大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却忽视了成本和效率问题。
 
李铁表示,智慧城市的成本和效率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两个现象,一个现象是地方政府拍脑袋搞智慧城市,有些项目花了不少钱,最后成了参观和展现大厅;另一个现象是,智慧城市的规划和执行没有效率,拿到智慧城市项目的企业通常可以获得贷款,有的还能拿到政府补贴,项目的回报率并没有明确目标。
 
这种现象实在太多了。笔者认为,现在国内经济遭遇疫情和中美贸易冲突,地方政府税收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压力很大,地方政府更没必要不断更新“智慧城市”,为了智慧城市而智慧城市,因为这是个无底洞。
 
其次,智慧城市领域出现了一些“寡头”现象,也值得关注。笔者感觉,政府也因为缺乏专业人员和整体框架意识,现在智慧城市很容易被所谓的龙头企业带偏。
 
比如说一个城市的智慧城市由一家龙头企业来负责,那最终这个城市的智慧城市方案往往带有这个大公司深深的印迹。但各个公司还是有各自优势和劣势的,所以一个大城市的智慧城市方案最好要兼容并蓄。
 
笔者统计了下,根据笔者有限的经验和统计,智慧城市的最大受益者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电信、移动、华为、浪潮、海康威视以及一批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及其软硬件供应商。
 
这些企业吧,专业词语叫作系统集成商,用工程领域词汇就叫作总包。他们拿到订单后,大部分都是外包给供应商和下游企业。自己主要是搭建架构,把不同内容向里面装。
 
笔者认识好多跟着巨头“混”的供应商,小日子过得贼爽。
 
还是这个李铁。他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曾说过,现在的智慧城市很大程度上仍是碎片化的。比如一个企业,即使把自己的数据以智能化方式接入互联网,也不算完全实现了智慧城市,因为还没有和其他城市、其他社区有机地结合起来。
 
每个企业都把自己说成建设智慧城市的代表,并向地方政府兜售自己的方案。单个企业为城市设计的智慧方案只会放大企业自身的利益。智慧城市应该是大量智慧项目的系统性整合,将不同的智慧项目融合到一个平台上。比如现在的家用电器都是彼此分割的,未来会整合到一起,一个手机就能控制所有设备。城市各类项目也一样,需要整合。
 
同时,笔者认为部门主导建设的智慧城市也存在问题。假设不是当地政府统一主导,而是由各个部门自行做的话,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农业等之间完全采取不同技术标准,数据也不互通,存在重复建设现象。
 
第三个方面,笔者想说的是,智慧城市可以是一个投资的交易。
 
很多地方政府现在有一个逻辑:我给你智慧城市总包,你必须在我这里设立区域总部或者生产工厂。
 
这个逻辑是相当合理的,政府认为既然我给了你订单,你在我这里投资是理所当然的。
 
但这说明了啥?说明了所谓的部分智慧城市招标原来都是假的啊,都是内定的啊。现实中很多城市都是双方先谈好了,再假模假样地发布智慧城市招标。在未来操作中,建议政府可以在招标文件中提出,同意在当地设立公司或设立生产基地的公司优先。

关键字:智慧城市

本文摘自:识局

x 不要把财政过度消耗在所谓的“智慧城市”上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不要把财政过度消耗在所谓的“智慧城市”上

责任编辑:cres 作者:知名不具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1-07-06 13:26:11 本文摘自:识局

2020年8月份左右,笔者去一个城市出差,发现道路上面的摄像头在换,于是就随口问了下出租车司机原来的摄像头何时安装的。
 
司机果然是老司机,对3年前换摄像头还记忆尤新。后来到达酒店,问前来汇合的政府朋友,对方说是由于以前的摄像头像素不够,所以现在还换新。
 
仅仅3年过去,当地在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中,又开始了大规模建设。不仅包括智慧交通,还有智慧公安、智慧社区、智慧学校等一系列工程。
 
笔者当时就在内心想,真的有这个必要么?是否重复投资了呢?当地居民真的受益很大?最终资金都流向了谁?
 
后来我问了当地业内人士,他说其实原先的摄像头像素是够得,只要接入一些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即可,加强针对性人员筛选即可。
 
正如原先是一个打分90分的系统,其实已经够用了,非要升级到打分99的系统,其实功能没提高多少,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但钱却花了不少。
 
笔者并非是反对智慧城市,相反是高度支持的,目前国内有400-500多个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口号。智慧城市的确方便了居民,提高了效率,优化了资源利用。这些都要肯定。
 
只不过笔者觉得现在不少地方为了智慧城市而智慧城市,很多时候是政绩工程或者面子工程,另外不少地方建设的智慧城市不实用,也浪费了不少钱。
 
因此笔者认为,其实部分城市投在智慧城市上很大一部分资金还不如投入到当地的医疗、教育事业上,或者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比如,笔者曾经去过一个城市,号称智慧水利建设搞得还行。 但从效果来看,很多市民反映,并没有感受到真正的智能化。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在2019年5月17日举行的2019中欧城市科研创新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地方政府往往把智慧城市当作大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却忽视了成本和效率问题。
 
李铁表示,智慧城市的成本和效率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两个现象,一个现象是地方政府拍脑袋搞智慧城市,有些项目花了不少钱,最后成了参观和展现大厅;另一个现象是,智慧城市的规划和执行没有效率,拿到智慧城市项目的企业通常可以获得贷款,有的还能拿到政府补贴,项目的回报率并没有明确目标。
 
这种现象实在太多了。笔者认为,现在国内经济遭遇疫情和中美贸易冲突,地方政府税收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压力很大,地方政府更没必要不断更新“智慧城市”,为了智慧城市而智慧城市,因为这是个无底洞。
 
其次,智慧城市领域出现了一些“寡头”现象,也值得关注。笔者感觉,政府也因为缺乏专业人员和整体框架意识,现在智慧城市很容易被所谓的龙头企业带偏。
 
比如说一个城市的智慧城市由一家龙头企业来负责,那最终这个城市的智慧城市方案往往带有这个大公司深深的印迹。但各个公司还是有各自优势和劣势的,所以一个大城市的智慧城市方案最好要兼容并蓄。
 
笔者统计了下,根据笔者有限的经验和统计,智慧城市的最大受益者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电信、移动、华为、浪潮、海康威视以及一批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及其软硬件供应商。
 
这些企业吧,专业词语叫作系统集成商,用工程领域词汇就叫作总包。他们拿到订单后,大部分都是外包给供应商和下游企业。自己主要是搭建架构,把不同内容向里面装。
 
笔者认识好多跟着巨头“混”的供应商,小日子过得贼爽。
 
还是这个李铁。他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曾说过,现在的智慧城市很大程度上仍是碎片化的。比如一个企业,即使把自己的数据以智能化方式接入互联网,也不算完全实现了智慧城市,因为还没有和其他城市、其他社区有机地结合起来。
 
每个企业都把自己说成建设智慧城市的代表,并向地方政府兜售自己的方案。单个企业为城市设计的智慧方案只会放大企业自身的利益。智慧城市应该是大量智慧项目的系统性整合,将不同的智慧项目融合到一个平台上。比如现在的家用电器都是彼此分割的,未来会整合到一起,一个手机就能控制所有设备。城市各类项目也一样,需要整合。
 
同时,笔者认为部门主导建设的智慧城市也存在问题。假设不是当地政府统一主导,而是由各个部门自行做的话,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农业等之间完全采取不同技术标准,数据也不互通,存在重复建设现象。
 
第三个方面,笔者想说的是,智慧城市可以是一个投资的交易。
 
很多地方政府现在有一个逻辑:我给你智慧城市总包,你必须在我这里设立区域总部或者生产工厂。
 
这个逻辑是相当合理的,政府认为既然我给了你订单,你在我这里投资是理所当然的。
 
但这说明了啥?说明了所谓的部分智慧城市招标原来都是假的啊,都是内定的啊。现实中很多城市都是双方先谈好了,再假模假样地发布智慧城市招标。在未来操作中,建议政府可以在招标文件中提出,同意在当地设立公司或设立生产基地的公司优先。

关键字:智慧城市

本文摘自:识局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