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智慧教育 → 正文

智慧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新要求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7-07 16:27:59 本文摘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教育已经进入智慧教育新时代,因此对教师素质必须提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要求。

智慧教育是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的“新型教育”,是新一轮教育技术与工程的革命。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动力甚至领导力,教育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不再是辅助教学的地位,而是教学的主导因素。教育不能离开信息技术而独立存在,离开了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将无法建构自己。随之而来的,教育的主体关系演变为“教师—技术—学生”样式结构。

这场教育革命构建了一种新的空间,将进一步推动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策略和方法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面对这场教育革命,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每一名教师都要主动实现素质的转型,主动适应智慧教育的五大要求:提供面向学生的自适应学习项目和学习档案袋;提供面向师生的协同技术和数字化学习资源;提供计算机化管理、监控和报告系统;提供学习者所需的更好信息资源;提供无处不在的在线学习途径。因此,我们的教师在面临这些前所未有的挑战时,必须重新理解教师素质的标准和专业要求。教师需与比传统方式更复杂的教育手段——现代教育技术打交道,创造比自身更强大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平台,也就是创造教育和学习的条件,提高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敏感性和想象力。所以,新的标准和要求的关键词就是创造条件。

用教育技术创造教育环境。教师的任务不再是只关注知识,而是更加关注运用技术创造教育环境,充分利用云平台和大数据等教育的智能化资源,以及以慕课、微课为代表的开放性网络课程的学习环境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及其技能,都将产生划时代的变革。

创造比自身素质更强大的学习平台。教师需要与更具有记忆能力、学习能力、艺术气质、计算能力的教育技术设备打交道,创造功能更强大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教师素质及其影响力之外,通过这些平台获得自我学习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教师实现从“知识+智慧”向“知识+技术+智慧”的转变和发展,这一切对于教师来说,都具有革命性意义。

提供传统教育教学所不能提供或难以提供的可能性。智慧教育是一场教育形态的变革,是一场从学习环境到教学模式,再到教育制度的整体性、全面性变革,是一种颠覆性变革,更加强调提供传统教育教学所不能提供或难以提供的可能性。比如,在知识领域的“众传知识”及“零存整取”,在学习领域的个性选择,在教学方法领域的“人人为师”,在学习选择领域的全球共享和高端学习(优质资源共享),在学习方式上的“自由嵌入”以及真正的自主学习。

开创名师云集的教育公司。在智慧教育体系中,教师的身份应该是多重的,既属于指定的学校,又超越指定的学校。一大批超越学校范围的名师资源,将通过网络和云平台得到充分共享。因此,开创名师云集的教育公司将成为新的教育潮流和平台。大规模开发课程,教师的分工也将进一步细化和专业化,由现在的包揽一切的杂家变为术业有专攻的专家。

要想达成以上的教育条件,就必须转变现有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

要强调理论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要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理论不仅运用于实践之中,而且要运用于技术之中。技术不仅要运用于教师个人的教育实践,还要运用于创造学习环境之中,用丰富的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达到“无缝对接”。因此,教师的学习内容必须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和课堂技巧转向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师除了通过加强培训、强化训练提升自己,还要拓展交流平台,建立和完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平台,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教育教学效能。

要强调技术与智慧的紧密结合。在智慧教育时代,教师不能再单纯地使用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是要创造有别于传统的学习条件和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真正把技术与智慧结合起来,使技术超出传统教育中作为纯粹辅助的功能,并使之具有类似于教师的教育智慧和能力。在这里,“转识成智”就具有了新的内涵。教师要将自身的知识转变成智慧,而且要将其物化于由教育技术建构的环境之中。

我们必须强化和固化以下观点:智慧教育是智能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生态系统,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赋予智慧教育全新的特征。就如同代表信息技术前沿的人工智能算法已经完全区别于传统计算机程序一样,智慧教育在技术运用的本质和方式上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考虑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转型的要求,以纯粹技术视野要求教师掌握技术技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智慧教育时代的要求了,唯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技术与智慧的无缝对接,才能适应智慧教育的新时代。

关键字:教育

本文摘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x 智慧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新要求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智慧教育 → 正文

智慧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新要求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7-07 16:27:59 本文摘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教育已经进入智慧教育新时代,因此对教师素质必须提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要求。

智慧教育是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的“新型教育”,是新一轮教育技术与工程的革命。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动力甚至领导力,教育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不再是辅助教学的地位,而是教学的主导因素。教育不能离开信息技术而独立存在,离开了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将无法建构自己。随之而来的,教育的主体关系演变为“教师—技术—学生”样式结构。

这场教育革命构建了一种新的空间,将进一步推动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策略和方法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面对这场教育革命,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每一名教师都要主动实现素质的转型,主动适应智慧教育的五大要求:提供面向学生的自适应学习项目和学习档案袋;提供面向师生的协同技术和数字化学习资源;提供计算机化管理、监控和报告系统;提供学习者所需的更好信息资源;提供无处不在的在线学习途径。因此,我们的教师在面临这些前所未有的挑战时,必须重新理解教师素质的标准和专业要求。教师需与比传统方式更复杂的教育手段——现代教育技术打交道,创造比自身更强大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平台,也就是创造教育和学习的条件,提高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敏感性和想象力。所以,新的标准和要求的关键词就是创造条件。

用教育技术创造教育环境。教师的任务不再是只关注知识,而是更加关注运用技术创造教育环境,充分利用云平台和大数据等教育的智能化资源,以及以慕课、微课为代表的开放性网络课程的学习环境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及其技能,都将产生划时代的变革。

创造比自身素质更强大的学习平台。教师需要与更具有记忆能力、学习能力、艺术气质、计算能力的教育技术设备打交道,创造功能更强大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教师素质及其影响力之外,通过这些平台获得自我学习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教师实现从“知识+智慧”向“知识+技术+智慧”的转变和发展,这一切对于教师来说,都具有革命性意义。

提供传统教育教学所不能提供或难以提供的可能性。智慧教育是一场教育形态的变革,是一场从学习环境到教学模式,再到教育制度的整体性、全面性变革,是一种颠覆性变革,更加强调提供传统教育教学所不能提供或难以提供的可能性。比如,在知识领域的“众传知识”及“零存整取”,在学习领域的个性选择,在教学方法领域的“人人为师”,在学习选择领域的全球共享和高端学习(优质资源共享),在学习方式上的“自由嵌入”以及真正的自主学习。

开创名师云集的教育公司。在智慧教育体系中,教师的身份应该是多重的,既属于指定的学校,又超越指定的学校。一大批超越学校范围的名师资源,将通过网络和云平台得到充分共享。因此,开创名师云集的教育公司将成为新的教育潮流和平台。大规模开发课程,教师的分工也将进一步细化和专业化,由现在的包揽一切的杂家变为术业有专攻的专家。

要想达成以上的教育条件,就必须转变现有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

要强调理论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要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理论不仅运用于实践之中,而且要运用于技术之中。技术不仅要运用于教师个人的教育实践,还要运用于创造学习环境之中,用丰富的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达到“无缝对接”。因此,教师的学习内容必须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和课堂技巧转向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师除了通过加强培训、强化训练提升自己,还要拓展交流平台,建立和完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平台,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教育教学效能。

要强调技术与智慧的紧密结合。在智慧教育时代,教师不能再单纯地使用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是要创造有别于传统的学习条件和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真正把技术与智慧结合起来,使技术超出传统教育中作为纯粹辅助的功能,并使之具有类似于教师的教育智慧和能力。在这里,“转识成智”就具有了新的内涵。教师要将自身的知识转变成智慧,而且要将其物化于由教育技术建构的环境之中。

我们必须强化和固化以下观点:智慧教育是智能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生态系统,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赋予智慧教育全新的特征。就如同代表信息技术前沿的人工智能算法已经完全区别于传统计算机程序一样,智慧教育在技术运用的本质和方式上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考虑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转型的要求,以纯粹技术视野要求教师掌握技术技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智慧教育时代的要求了,唯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技术与智慧的无缝对接,才能适应智慧教育的新时代。

关键字:教育

本文摘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