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食品安全 → 正文

廉价速食包再加热摇变外卖,外卖平台食品安全问题频现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1-18 11:52:36 本文摘自:蓝鲸财经

11月16日,一则廉价外卖速食包再加热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这些以冷冻一年的排骨为原料的速食包的销售群体为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商家。

视频中的这家制作廉价外卖速食包的工厂叫合肥杠岗食品有限公司,从视频中看该工厂设备较简陋。据视频中的工作人员介绍,速食包使用的排骨价格较低,且每次进货为十几吨。“厂里有一个很大的冷藏库,每次用排骨的时候会把排骨放在水池里化冻。”视频中一位工作人员正在化冻,她说这些排骨粒都放一年了,他们经过再加工以后,卖给外卖商家,还有工厂的员工说会往牛肉里注射大豆蛋白,称这些肉根本没办法吃。

在视频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工作人员会将这些放过很长时间的肉拿来重新腌制,员工会直接用手搅拌酱汁,甚至掉在地上的肉也会捡起来重新放回腌制器具里。据视频中包装车间的工人介绍,他们的肉没有一个是炒的,因为炒太麻烦了,都是经过油炸,并称:“自己包装的看起来都不想吃。”

这家速食包工厂的高级管理人员称:“工厂的日产量是排在第一梯队的,能够一天生产40万份料理包,大约有一半会用于外卖,仅在华东地区月销售额就能达到1000万,也就是外卖300万份左右。同时这个工厂的负责人还称大部分都是白领和学生来吃这些外卖,也是因为这些外卖平台的兴起催生了这个行业。”值得注意的是,在视频中一个外卖订单上有备注写道:微辣,是孕妇要吃的饭,希望能够干净一点。

餐饮行业相关人士对蓝鲸产经记者坦言,事实上,速食包再加热的情况属于正常情况,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速食包的保质期。以飞机餐为例,航空配餐冷链热食,从热加工完毕至送入成品冷库,再到上飞机供给旅客食用的最长时限不超过4天。对比之下,外卖速食包的保质期则动辄180天、300天。

此次事件发生后,蓝鲸产经记者采访饿了么、美团相关负责人,双方均称已经发布公告,并在第一时间将使用该品牌产品的商家全部下线、督促所有平台商家对进货渠道进行自查。但是下线商家数量双方均未给出。而除了要求商家对渠道自查、下线产品、配合食药监外,已经食用过该品牌的消费者的损失应该由谁承担呢?目前,双方均未给予回应。

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范辰告诉蓝鲸产经记者,商家入驻饿了么、美团等平台后,自然就产生了合同关系,在此期间,平台有对商户食品安全、资质监管的义务和责任。

在蓝鲸产经记者就此事调研时,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我买东西就是信任这个平台,对视频中提及的美团和饿了么很失望。

关键字:安全问题平台

本文摘自:蓝鲸财经

x 廉价速食包再加热摇变外卖,外卖平台食品安全问题频现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食品安全 → 正文

廉价速食包再加热摇变外卖,外卖平台食品安全问题频现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1-18 11:52:36 本文摘自:蓝鲸财经

11月16日,一则廉价外卖速食包再加热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这些以冷冻一年的排骨为原料的速食包的销售群体为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商家。

视频中的这家制作廉价外卖速食包的工厂叫合肥杠岗食品有限公司,从视频中看该工厂设备较简陋。据视频中的工作人员介绍,速食包使用的排骨价格较低,且每次进货为十几吨。“厂里有一个很大的冷藏库,每次用排骨的时候会把排骨放在水池里化冻。”视频中一位工作人员正在化冻,她说这些排骨粒都放一年了,他们经过再加工以后,卖给外卖商家,还有工厂的员工说会往牛肉里注射大豆蛋白,称这些肉根本没办法吃。

在视频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工作人员会将这些放过很长时间的肉拿来重新腌制,员工会直接用手搅拌酱汁,甚至掉在地上的肉也会捡起来重新放回腌制器具里。据视频中包装车间的工人介绍,他们的肉没有一个是炒的,因为炒太麻烦了,都是经过油炸,并称:“自己包装的看起来都不想吃。”

这家速食包工厂的高级管理人员称:“工厂的日产量是排在第一梯队的,能够一天生产40万份料理包,大约有一半会用于外卖,仅在华东地区月销售额就能达到1000万,也就是外卖300万份左右。同时这个工厂的负责人还称大部分都是白领和学生来吃这些外卖,也是因为这些外卖平台的兴起催生了这个行业。”值得注意的是,在视频中一个外卖订单上有备注写道:微辣,是孕妇要吃的饭,希望能够干净一点。

餐饮行业相关人士对蓝鲸产经记者坦言,事实上,速食包再加热的情况属于正常情况,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速食包的保质期。以飞机餐为例,航空配餐冷链热食,从热加工完毕至送入成品冷库,再到上飞机供给旅客食用的最长时限不超过4天。对比之下,外卖速食包的保质期则动辄180天、300天。

此次事件发生后,蓝鲸产经记者采访饿了么、美团相关负责人,双方均称已经发布公告,并在第一时间将使用该品牌产品的商家全部下线、督促所有平台商家对进货渠道进行自查。但是下线商家数量双方均未给出。而除了要求商家对渠道自查、下线产品、配合食药监外,已经食用过该品牌的消费者的损失应该由谁承担呢?目前,双方均未给予回应。

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范辰告诉蓝鲸产经记者,商家入驻饿了么、美团等平台后,自然就产生了合同关系,在此期间,平台有对商户食品安全、资质监管的义务和责任。

在蓝鲸产经记者就此事调研时,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我买东西就是信任这个平台,对视频中提及的美团和饿了么很失望。

关键字:安全问题平台

本文摘自:蓝鲸财经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