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智慧物流 → 正文

智慧物流园区却不够“智慧”?菜鸟未来园区如何消灭“三宗罪”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7-20 07:25:31 本文摘自:搜狐新闻

在AI与IoT技术大行其道的今天,智慧园区似乎又一次成为科技界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关于园区的智能化与数字化升级,一直都不是一门小生意。截至2017年,国内对“智慧园区”项目年投入已经超过1000亿人民币,年新启动项目接近300个。各式各样的产业园区、服务园区、物流园区,打着智慧与智能的名目层出不穷。

但在一片繁荣之下,却孕育着难以掩盖的问题。

泛滥的“智慧园区”在繁冗的名目和噱头之外,似乎并没有带给产业需求实际的帮助。以物流园区为例,国内目前的智慧物流园区项目,只是将线下工作搬到线上,并增添了一定程度的数据可视化以及园区IT项目。

这些所谓的“智慧”,只是解决了“园区发生过”什么这样的问题,却难以主动观察和干涉园区正在发生的状况,也就无法使智能技术真正保证园区安全,提高物流体系效率。

当然,这样的问题不止发生在中国。德国工业4.0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物流4.0,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互联网技术、精准控制技术来加持物流园区,达到提高物流运输效率的目标。

但即使不莱梅物流园区等代表性物流4.0项目,也面临着主动服务能力不足,规划与运输不合理等指责。

 

物流园区,可以看做是智慧园区概念,在发展过程中需求与问题的一个缩影,也是今天中国科技企业致力攻克的方向。菜鸟、京东、苏宁等物流科技企业都在依托AI+IoT技术解决物流园区智能化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近日,菜鸟向全行业发布了全球首个基于物流IoT的“未来园区”。这是IoT、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第一次在物流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今天我们以菜鸟推出的未来园区解决方案为例,来看看AI+IoT技术体系是如何补足传统意义上“智慧物流园区”的短板。从目前资料看,菜鸟的未来园区项目,至少破解了初级智慧物流园区的三大问题。

“未来园区”破解问题一:“智能”的覆盖率太差

物流园区的核心需求,毫无疑问是安全。快进快出的物流体系中,无论是温度、湿度的变化,还是电力系统、水利系统的偶然问题,或者火种丢弃等意外情况,都将给整个系统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所以说高效流转中的绝对安全,是每一个物流园区的核心诉求。

在“智慧园区”到来之际,用监控和传感设备保证园区安全当然就变成了题中之义。但这种所谓的智慧加持有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传感与监控设备监控和覆盖的空间比率很低,难以覆盖整个园区。一旦园区出现火情、水情以及人员设备事故,园区依旧难以第一时间察觉和做出主动干预。

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很早开始搭建大型综合型物流园区的国家,如今已经开始面临智能迭代中的困境。由于改造成本等限制,大型物流园区往往只是在关键的出入口、仓库中加入智能传感与智能监控设备,且监控力度往往不足。导致园区内的安全隐患不在少数。

想要解决智能感知体系的覆盖率问题,就要从打造园区的原点开始出发。从根本上加入感知设备,并建立完善的数字化连接。以菜鸟打造的未来园区为例,其采用的方案是依靠大量传感设备与边缘计算能力,将物流园区打造为每一寸空间都被数字化的信息综合体。

不久之前,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发布全球首个基于物流IoT技术的“未来园区”。据菜鸟CTO谷雪梅介绍,未来园区项目的特点是“一切设备有传感器”。

 

 

这听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却要面临技术、运营与成本的多种问题。菜鸟凭借阿里系统在AI+IoT领域的深度积累,打造了“每一个井盖都有传感器”的无死角未来园区体系,可以说从根源上化解了传统智慧园区最迫切的问题。并且相对来说更容易进行自动化设备的扩容与智能升级。

“未来园区”破解问题二:没有大脑的信息孤岛

智慧物流园区的另一个普遍面临的问题,将园区内所有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之后,如何运用。

目前国内很多智慧物流园区项目,实质方案是安装更多摄像头,然后把监控信息传上云端,确保远程可看,以及能够再次调用。

这样的方案当然很好,但问题是在庞大的物流仓储体系中,大量摄像头会生成海量信息。这些信息在安保过程中会给安保人员带来可怕的工作负担,最终导致大量摄像头处在无人监察的状态里。另一个问题,是摄像头的效率并不高。仅仅能起到事后作为证据留存的意义。能够在事故以及安全隐患之前,自主判断问题,主动干预,才是物流园区对安全监控的真正需求。

这也就是智慧物流园区项目中经常出现的信息孤岛现象,从摄像头信息到更多环境、物流、车辆、人流信息,都是相互孤立的收集与输出,无法进行主动判断与整体判断,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智能。

为此,菜鸟的解决方案,是在未来园区背后加装ET大脑技术,让整个物流园区有一个汇总所有信息,通过算法和模型主动判断安全隐患,主动干预园区管理的AI中枢。

 

 

从目前资料来看,未来园区已经达到了每一颗摄像头自主运行的技术水平,园区内任何一个烟头都可以被AI自主监测到,并快速通知相关人员处理。让AI主动出击,让机器去读取海量的信息,这或许是破解物流园区信息孤岛问题的核心方案。这也是传统智慧物流园区无法做到的。

“未来园区”破解问题三:物流园区有了“智慧”,却没有解放人力

另一个智慧物流园区的尴尬问题,是很多所谓的“智慧化”其实有点多此一举的意味。比如很多智慧物流园区项目,是把园区的很多东西都进行了线上化,甚至仅仅是给一些园区服务加上了APP,就打出了各种“智慧XX”的噱头。

这样的智慧,到头来还是依赖人工去操作,非但没有解放物流园区工作者的劳动,反而增加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监控与维护任务。

事实上,物流园区是一个劳动量巨大,工作人员非常辛苦的产业区块。智能与智慧技术在这个领域的真正价值,在于如何通过人机协作来降低重复劳动,提高从业人员工作效率。

这一点,日本和德国的物联网+物流园区项目中早已成为共识。而依靠AI+IoT技术的成熟,中国科技企业也开始在物流园区中实现大规模人机协同。

在菜鸟的未来园区里,已经部署了大量机器人、机械臂。在已经开园的园区中,部署了超过500台机器人。通过机器人、无人化设备与AI感知、整体智能规划技术的结合,繁重的物流园区工作可以得到高效缓解。

关键字:园区未来物流

本文摘自:搜狐新闻

x 智慧物流园区却不够“智慧”?菜鸟未来园区如何消灭“三宗罪”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智慧物流 → 正文

智慧物流园区却不够“智慧”?菜鸟未来园区如何消灭“三宗罪”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7-20 07:25:31 本文摘自:搜狐新闻

在AI与IoT技术大行其道的今天,智慧园区似乎又一次成为科技界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关于园区的智能化与数字化升级,一直都不是一门小生意。截至2017年,国内对“智慧园区”项目年投入已经超过1000亿人民币,年新启动项目接近300个。各式各样的产业园区、服务园区、物流园区,打着智慧与智能的名目层出不穷。

但在一片繁荣之下,却孕育着难以掩盖的问题。

泛滥的“智慧园区”在繁冗的名目和噱头之外,似乎并没有带给产业需求实际的帮助。以物流园区为例,国内目前的智慧物流园区项目,只是将线下工作搬到线上,并增添了一定程度的数据可视化以及园区IT项目。

这些所谓的“智慧”,只是解决了“园区发生过”什么这样的问题,却难以主动观察和干涉园区正在发生的状况,也就无法使智能技术真正保证园区安全,提高物流体系效率。

当然,这样的问题不止发生在中国。德国工业4.0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物流4.0,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互联网技术、精准控制技术来加持物流园区,达到提高物流运输效率的目标。

但即使不莱梅物流园区等代表性物流4.0项目,也面临着主动服务能力不足,规划与运输不合理等指责。

 

物流园区,可以看做是智慧园区概念,在发展过程中需求与问题的一个缩影,也是今天中国科技企业致力攻克的方向。菜鸟、京东、苏宁等物流科技企业都在依托AI+IoT技术解决物流园区智能化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近日,菜鸟向全行业发布了全球首个基于物流IoT的“未来园区”。这是IoT、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第一次在物流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今天我们以菜鸟推出的未来园区解决方案为例,来看看AI+IoT技术体系是如何补足传统意义上“智慧物流园区”的短板。从目前资料看,菜鸟的未来园区项目,至少破解了初级智慧物流园区的三大问题。

“未来园区”破解问题一:“智能”的覆盖率太差

物流园区的核心需求,毫无疑问是安全。快进快出的物流体系中,无论是温度、湿度的变化,还是电力系统、水利系统的偶然问题,或者火种丢弃等意外情况,都将给整个系统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所以说高效流转中的绝对安全,是每一个物流园区的核心诉求。

在“智慧园区”到来之际,用监控和传感设备保证园区安全当然就变成了题中之义。但这种所谓的智慧加持有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传感与监控设备监控和覆盖的空间比率很低,难以覆盖整个园区。一旦园区出现火情、水情以及人员设备事故,园区依旧难以第一时间察觉和做出主动干预。

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很早开始搭建大型综合型物流园区的国家,如今已经开始面临智能迭代中的困境。由于改造成本等限制,大型物流园区往往只是在关键的出入口、仓库中加入智能传感与智能监控设备,且监控力度往往不足。导致园区内的安全隐患不在少数。

想要解决智能感知体系的覆盖率问题,就要从打造园区的原点开始出发。从根本上加入感知设备,并建立完善的数字化连接。以菜鸟打造的未来园区为例,其采用的方案是依靠大量传感设备与边缘计算能力,将物流园区打造为每一寸空间都被数字化的信息综合体。

不久之前,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发布全球首个基于物流IoT技术的“未来园区”。据菜鸟CTO谷雪梅介绍,未来园区项目的特点是“一切设备有传感器”。

 

 

这听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却要面临技术、运营与成本的多种问题。菜鸟凭借阿里系统在AI+IoT领域的深度积累,打造了“每一个井盖都有传感器”的无死角未来园区体系,可以说从根源上化解了传统智慧园区最迫切的问题。并且相对来说更容易进行自动化设备的扩容与智能升级。

“未来园区”破解问题二:没有大脑的信息孤岛

智慧物流园区的另一个普遍面临的问题,将园区内所有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之后,如何运用。

目前国内很多智慧物流园区项目,实质方案是安装更多摄像头,然后把监控信息传上云端,确保远程可看,以及能够再次调用。

这样的方案当然很好,但问题是在庞大的物流仓储体系中,大量摄像头会生成海量信息。这些信息在安保过程中会给安保人员带来可怕的工作负担,最终导致大量摄像头处在无人监察的状态里。另一个问题,是摄像头的效率并不高。仅仅能起到事后作为证据留存的意义。能够在事故以及安全隐患之前,自主判断问题,主动干预,才是物流园区对安全监控的真正需求。

这也就是智慧物流园区项目中经常出现的信息孤岛现象,从摄像头信息到更多环境、物流、车辆、人流信息,都是相互孤立的收集与输出,无法进行主动判断与整体判断,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智能。

为此,菜鸟的解决方案,是在未来园区背后加装ET大脑技术,让整个物流园区有一个汇总所有信息,通过算法和模型主动判断安全隐患,主动干预园区管理的AI中枢。

 

 

从目前资料来看,未来园区已经达到了每一颗摄像头自主运行的技术水平,园区内任何一个烟头都可以被AI自主监测到,并快速通知相关人员处理。让AI主动出击,让机器去读取海量的信息,这或许是破解物流园区信息孤岛问题的核心方案。这也是传统智慧物流园区无法做到的。

“未来园区”破解问题三:物流园区有了“智慧”,却没有解放人力

另一个智慧物流园区的尴尬问题,是很多所谓的“智慧化”其实有点多此一举的意味。比如很多智慧物流园区项目,是把园区的很多东西都进行了线上化,甚至仅仅是给一些园区服务加上了APP,就打出了各种“智慧XX”的噱头。

这样的智慧,到头来还是依赖人工去操作,非但没有解放物流园区工作者的劳动,反而增加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监控与维护任务。

事实上,物流园区是一个劳动量巨大,工作人员非常辛苦的产业区块。智能与智慧技术在这个领域的真正价值,在于如何通过人机协作来降低重复劳动,提高从业人员工作效率。

这一点,日本和德国的物联网+物流园区项目中早已成为共识。而依靠AI+IoT技术的成熟,中国科技企业也开始在物流园区中实现大规模人机协同。

在菜鸟的未来园区里,已经部署了大量机器人、机械臂。在已经开园的园区中,部署了超过500台机器人。通过机器人、无人化设备与AI感知、整体智能规划技术的结合,繁重的物流园区工作可以得到高效缓解。

关键字:园区未来物流

本文摘自:搜狐新闻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