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智慧医疗 → 正文

医疗健康已经成人工智能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9-27 10:16:32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2018学术年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一大亮点。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秘书长江泽飞向记者表示,2018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开始了人工智能在国内一线癌症治疗领域的推广工作,并与人工智能公司浙江省海心智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海心智惠)共同研发相关智能系统。

“过去,中国医生进行肿瘤治疗主要参照的是NCCN(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但是,中国的肿瘤人群和社会环境有自身特点,不能完全依据美国指南。从2016年开始,CSCO制定了适合中国患者自己的各癌种诊疗指南。海心智惠系统基于的是我国版本的指南和医生习惯,针对的是我国患者使用的反馈,更适合我国病人复杂的治疗情况。” 江泽飞指出。

医疗健康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近年来,各大科技巨头和诸多新兴创业型公司纷纷布局AI医疗领域。但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迎新表示,目前国内各企业在获取医院外的医疗数据方面仍有欠缺。而人工智能能否走得长久,商业模式也是关键。目前一些企业选择向患者收费,另一些企业则选择在医药产业链中获取利润,最终谁将跑通产业链仍有待观察。

“CSCO版”人工智能

CSCO指南每年进行更新,到2018年,已有胃癌、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肾癌、肝癌等12个癌种的诊疗指南,对于指导临床诊疗有极大的规范作用。9月22日,在CSCO2018学术年会上,上演了一场人工智能和肿瘤医生之间的“人机大赛”。

CSCO-海心智惠肿瘤智能诊疗系统(下称海心智惠系统)在CSCO会议两天内收集了医生们854份挑战病历,1秒钟内,系统就回复了医生们规范的智能治疗方案。在现场,该智能系统给予的治疗方案都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与我国CSCO肿瘤诊疗指南的符合度、专家们的经验符合度都是高分。

这款智能系统由海心智惠联合CSCO各癌种权威专家共同研发,已在多家大型医院进行大量临床验证。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解放军北京307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青岛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都参与了临床验证的数据录入和系统修正。

在CSCO理事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看来,一直以来,中国临床肿瘤治疗水平差异性极大,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一直致力于提升中国临床肿瘤的整体治疗水平,而在此过程中,AI技术如果运用得当,将会是极大的助力。地区性的医疗水平差异会因为技术进步而大幅缩小,海心智惠系统对我国偏远地区的医生,以及年轻医生们帮助很大。医生在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参考智能系统给予的方案再进行确认,可以大大提高临床决策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江泽飞认为,AI之于医生,就像GPS之于驾驶,如同智能导航已经大大减少交通违章和事故一样,人工智能将助力临床医生在肿瘤治疗时做出更好的决策,大大降低肿瘤治疗过程中的“违章”与事故,海心智惠系统基于的是我国版本的指南和医生习惯,针对的是我国患者使用的反馈,更适合我国病人复杂的治疗情况。

海心智惠创始人李颖赟向记者介绍说,海心智惠系统首先将瞄准中国患者中占比高达85%的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头颈肿瘤等8大癌种,这套系统更多的是基于中国患者特点及中国临床来进行开发。

“如中国专家制定的中国版指南中,结肠癌用药卡培他滨是中国的首选药物,但是在欧美指南中却不是。因为研究发现,亚洲人体质与欧美人体质相比,卡培他滨副作用的耐受性更好,即能够长时间地去服用该药。” 李颖赟举例说。

探路商业模式

事实上,近五年来AI在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等方面条件成熟、屡获突破。作为数据基础较好的领域,医疗成为AI应用场景最为成熟的行业之一。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医疗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就达96.61亿元,2018年有望达到200亿元。

为此,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布局这一领域,海外有IBM、谷歌等公司,国内有BAT,此外还有包括海心智惠、零氪科技、依图医疗等一大批创业型公司陆续进入。

不过,尽管AI医疗发展如火如荼,但应用仍然受到诸多约束。李迎新向记者表示,人工智能竞争三要素是计算方法、计算能力和数据,国内各企业在获取医院外的医疗数据方面仍有欠缺。“缺少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以及缺少采集健康数据的终端器械和相关应用。”

经纶世纪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中指出,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标准化处理是一件很难但是很重要的事。医疗数据本身多态性的特点导致它难以被处理;医生主观判断、患者中断治疗或描述不清等原因导致数据具有不完整性;还有冗余性、隐私性等性质,这些都增加了医疗大数据处理的难度。

与此同时,商业模式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话题。目前多位业内人士均对记者表示,医疗AI的商业化运营为时尚早,能够跑通商业闭环的模式凤毛麟角。

其中,一些企业的规划是医疗AI产品由医院、患者埋单,但是在落地时并不理想。

百洋智能科技首席营销官王必全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医院落地的困难,还包括没有具体的收费项目支持,没有解决收费问题就变成医院的成本了,医院支付意愿就低。这个问题不解决,会限制各类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

据记者了解,在百洋引进IBM Watson时,因为物价局没有相关定价原则,医院没有具体收费标准等,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法进行商业化推广。

海心智惠等则在探索从临床到产业的路径。李颖赟向记者介绍说,在临床方面,癌症患者较之其他患者的随访需求更为强烈,但医生由于工作关系随访时间少,海心智惠可以利用系统数据进行跟踪整理;另一方面,系统也可以帮助CRO企业找到合适的试验对象,帮患者寻找更多可能的治疗方式等。

关键字:应用研究智能健康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x 医疗健康已经成人工智能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智慧医疗 → 正文

医疗健康已经成人工智能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9-27 10:16:32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2018学术年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一大亮点。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秘书长江泽飞向记者表示,2018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开始了人工智能在国内一线癌症治疗领域的推广工作,并与人工智能公司浙江省海心智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海心智惠)共同研发相关智能系统。

“过去,中国医生进行肿瘤治疗主要参照的是NCCN(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但是,中国的肿瘤人群和社会环境有自身特点,不能完全依据美国指南。从2016年开始,CSCO制定了适合中国患者自己的各癌种诊疗指南。海心智惠系统基于的是我国版本的指南和医生习惯,针对的是我国患者使用的反馈,更适合我国病人复杂的治疗情况。” 江泽飞指出。

医疗健康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近年来,各大科技巨头和诸多新兴创业型公司纷纷布局AI医疗领域。但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迎新表示,目前国内各企业在获取医院外的医疗数据方面仍有欠缺。而人工智能能否走得长久,商业模式也是关键。目前一些企业选择向患者收费,另一些企业则选择在医药产业链中获取利润,最终谁将跑通产业链仍有待观察。

“CSCO版”人工智能

CSCO指南每年进行更新,到2018年,已有胃癌、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肾癌、肝癌等12个癌种的诊疗指南,对于指导临床诊疗有极大的规范作用。9月22日,在CSCO2018学术年会上,上演了一场人工智能和肿瘤医生之间的“人机大赛”。

CSCO-海心智惠肿瘤智能诊疗系统(下称海心智惠系统)在CSCO会议两天内收集了医生们854份挑战病历,1秒钟内,系统就回复了医生们规范的智能治疗方案。在现场,该智能系统给予的治疗方案都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与我国CSCO肿瘤诊疗指南的符合度、专家们的经验符合度都是高分。

这款智能系统由海心智惠联合CSCO各癌种权威专家共同研发,已在多家大型医院进行大量临床验证。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解放军北京307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青岛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都参与了临床验证的数据录入和系统修正。

在CSCO理事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看来,一直以来,中国临床肿瘤治疗水平差异性极大,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一直致力于提升中国临床肿瘤的整体治疗水平,而在此过程中,AI技术如果运用得当,将会是极大的助力。地区性的医疗水平差异会因为技术进步而大幅缩小,海心智惠系统对我国偏远地区的医生,以及年轻医生们帮助很大。医生在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参考智能系统给予的方案再进行确认,可以大大提高临床决策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江泽飞认为,AI之于医生,就像GPS之于驾驶,如同智能导航已经大大减少交通违章和事故一样,人工智能将助力临床医生在肿瘤治疗时做出更好的决策,大大降低肿瘤治疗过程中的“违章”与事故,海心智惠系统基于的是我国版本的指南和医生习惯,针对的是我国患者使用的反馈,更适合我国病人复杂的治疗情况。

海心智惠创始人李颖赟向记者介绍说,海心智惠系统首先将瞄准中国患者中占比高达85%的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头颈肿瘤等8大癌种,这套系统更多的是基于中国患者特点及中国临床来进行开发。

“如中国专家制定的中国版指南中,结肠癌用药卡培他滨是中国的首选药物,但是在欧美指南中却不是。因为研究发现,亚洲人体质与欧美人体质相比,卡培他滨副作用的耐受性更好,即能够长时间地去服用该药。” 李颖赟举例说。

探路商业模式

事实上,近五年来AI在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等方面条件成熟、屡获突破。作为数据基础较好的领域,医疗成为AI应用场景最为成熟的行业之一。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医疗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就达96.61亿元,2018年有望达到200亿元。

为此,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布局这一领域,海外有IBM、谷歌等公司,国内有BAT,此外还有包括海心智惠、零氪科技、依图医疗等一大批创业型公司陆续进入。

不过,尽管AI医疗发展如火如荼,但应用仍然受到诸多约束。李迎新向记者表示,人工智能竞争三要素是计算方法、计算能力和数据,国内各企业在获取医院外的医疗数据方面仍有欠缺。“缺少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以及缺少采集健康数据的终端器械和相关应用。”

经纶世纪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中指出,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标准化处理是一件很难但是很重要的事。医疗数据本身多态性的特点导致它难以被处理;医生主观判断、患者中断治疗或描述不清等原因导致数据具有不完整性;还有冗余性、隐私性等性质,这些都增加了医疗大数据处理的难度。

与此同时,商业模式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话题。目前多位业内人士均对记者表示,医疗AI的商业化运营为时尚早,能够跑通商业闭环的模式凤毛麟角。

其中,一些企业的规划是医疗AI产品由医院、患者埋单,但是在落地时并不理想。

百洋智能科技首席营销官王必全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医院落地的困难,还包括没有具体的收费项目支持,没有解决收费问题就变成医院的成本了,医院支付意愿就低。这个问题不解决,会限制各类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

据记者了解,在百洋引进IBM Watson时,因为物价局没有相关定价原则,医院没有具体收费标准等,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法进行商业化推广。

海心智惠等则在探索从临床到产业的路径。李颖赟向记者介绍说,在临床方面,癌症患者较之其他患者的随访需求更为强烈,但医生由于工作关系随访时间少,海心智惠可以利用系统数据进行跟踪整理;另一方面,系统也可以帮助CRO企业找到合适的试验对象,帮患者寻找更多可能的治疗方式等。

关键字:应用研究智能健康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