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内网安全 → 正文

人造太阳,究竟是何物?1亿度温度带来的能源是什么效果?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1-15 19:38:24 本文摘自:网易新闻

今天,一条振奋国人的消息传来,我国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发布了自己的一条消息引起大众的热追,众所周知的我们一直在研究的人造太阳,今天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了1亿度这个预定中高远的目标,同时加热功率已经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的储能增加到300千焦;在人造太阳的指数研究目标中,这些参数,都不是终极计划和目标,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令人振奋的人造太阳。

这个人造太阳,并不是说我们需要第二个太阳,需要阳关和温度,而是需要能源;众所周知,世界上的能源在这些年尤其发展速度加剧的情况下,能源储备资源不断减少,甚至两极的冰川都在开始消融,极端蕴含的能源或者着潜在风险增加暴露几率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意识到,能源的重要性;而太阳能给予我们的能源是可控而稳定并且可以预见的,在没有更多外太空新的能源补充条件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开发出自己的能源发动装置。

准确意义上将,人造太阳就是核聚变,或者热核聚变试验堆,也就是ITER计划;这个计划发起于1985年,冷战结束之后,当时的苏联戈尔巴乔夫和美国里根总统一起提出了一个倡议,希望借助冷战结束的标志,同时具有远见的能源预测提出了这个计划;当时参与计划的是苏联、美国、日本及欧盟部分国家,当时的计划是由多国一起建造一个可以自持燃烧的托可马克核聚变实验堆,以此对进来聚变示范堆及商用聚变堆的物理和工程问题能做更加深入探索,同时希望用这个设备为将来的能源利用做出更大的资源。

想象一下85年,当时全球的科技发展程度都比较低,技术和今天更是不可同日而已,加之预计总投资高达上百亿美元,虽然当时目标高远但是项目并没有取得进展,于是13年之后的98年,美国以国内需求为由推出了这个计划;幸好的是,俄、日、欧三方并未放弃,而是在当时有限的资金资源和技术条件之下,一直在坚持这个项目;不久之后,俄、日、欧三方修改了旧的设计思路,新的工程设计也就是EDA顺利得以出台,并且测试和审查都取得了成功。

可是方案成功之后,三方觉得如果要完成项目,少不了中国和美国的技术和资金啊,更何况,这个项目涉及到的是全球能源共生共荣的问题,觉得应该把有相关核能力技术和人口最多的几个国家拉进来才对,这样才能将这个关乎全球生存的大事办好;于是,相继联合中国(人多、技术好)、美国(技术好,钱多)、韩国(技术好,美国同盟)、印度(人多)这四个国家,由于涉及太过庞大的技术和资金,拉拉扯扯多年之后在2006年,一共7个国家或同盟总算是达成了一致,共同合作一起研发和投入。

技术中心一致同意建立在法国,总投资50亿美金,其中46%由欧盟出资,其余6国各自承担9%;这个人造太阳实际上是一个建筑体,装置的最中心是一个高温氘氚等离子体环,也就是一个环向超导磁体,理解成我们知道的磁场类似反应吧,产生环向的磁场,这也是整个计划中最核心的部分,里面有15兆安的等离子体电流(核聚变反应功率可达50万千瓦,每秒释放高能中子多达1020个),体环之外是一个屏蔽包防护,主要用来吸收核聚变反应产生的中子元素;在这个屏蔽包外,是一个真空室,就像我们的保温杯原理类似,主要也是保护作用,在真空室下侧有通道专门用来排放散留在真空中的废气。

上面是全球协作的项目,同时我们国家自主也做了一个,在功能和原理上类似,地点位于合肥;而我们今天获悉的好消息,就是来源于中科院在合肥的这个人造太阳;普及一下,所谓的一亿度,也即使将氘、氚的等离子体瞬间加热至1亿摄氏度,并连续持续1000秒稳定;这个项目一旦成功,我们将来的用电等,就兼职没有任何问题并且没有污染;一个比方,我们只需要提取100公斤重水,也就是D2O(氘和氧的合成,普通的水是H2O),那么这100公斤的重水,在人造太阳的核聚变反应下,就可以解决全国一年的所有用电资源。

科技日新月异,人类进步的步伐也势必不可阻挡;这次公布的一亿度我们还不知道稳定时间是多长,但是我们相信,1000秒这个时间的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也许就在不愿的将来;到时伴随我们的,必将是另外一个暂行的局面,大家拭目以待。

关键字:能源温度太阳

本文摘自:网易新闻

x 人造太阳,究竟是何物?1亿度温度带来的能源是什么效果?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内网安全 → 正文

人造太阳,究竟是何物?1亿度温度带来的能源是什么效果?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1-15 19:38:24 本文摘自:网易新闻

今天,一条振奋国人的消息传来,我国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发布了自己的一条消息引起大众的热追,众所周知的我们一直在研究的人造太阳,今天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了1亿度这个预定中高远的目标,同时加热功率已经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的储能增加到300千焦;在人造太阳的指数研究目标中,这些参数,都不是终极计划和目标,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令人振奋的人造太阳。

这个人造太阳,并不是说我们需要第二个太阳,需要阳关和温度,而是需要能源;众所周知,世界上的能源在这些年尤其发展速度加剧的情况下,能源储备资源不断减少,甚至两极的冰川都在开始消融,极端蕴含的能源或者着潜在风险增加暴露几率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意识到,能源的重要性;而太阳能给予我们的能源是可控而稳定并且可以预见的,在没有更多外太空新的能源补充条件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开发出自己的能源发动装置。

准确意义上将,人造太阳就是核聚变,或者热核聚变试验堆,也就是ITER计划;这个计划发起于1985年,冷战结束之后,当时的苏联戈尔巴乔夫和美国里根总统一起提出了一个倡议,希望借助冷战结束的标志,同时具有远见的能源预测提出了这个计划;当时参与计划的是苏联、美国、日本及欧盟部分国家,当时的计划是由多国一起建造一个可以自持燃烧的托可马克核聚变实验堆,以此对进来聚变示范堆及商用聚变堆的物理和工程问题能做更加深入探索,同时希望用这个设备为将来的能源利用做出更大的资源。

想象一下85年,当时全球的科技发展程度都比较低,技术和今天更是不可同日而已,加之预计总投资高达上百亿美元,虽然当时目标高远但是项目并没有取得进展,于是13年之后的98年,美国以国内需求为由推出了这个计划;幸好的是,俄、日、欧三方并未放弃,而是在当时有限的资金资源和技术条件之下,一直在坚持这个项目;不久之后,俄、日、欧三方修改了旧的设计思路,新的工程设计也就是EDA顺利得以出台,并且测试和审查都取得了成功。

可是方案成功之后,三方觉得如果要完成项目,少不了中国和美国的技术和资金啊,更何况,这个项目涉及到的是全球能源共生共荣的问题,觉得应该把有相关核能力技术和人口最多的几个国家拉进来才对,这样才能将这个关乎全球生存的大事办好;于是,相继联合中国(人多、技术好)、美国(技术好,钱多)、韩国(技术好,美国同盟)、印度(人多)这四个国家,由于涉及太过庞大的技术和资金,拉拉扯扯多年之后在2006年,一共7个国家或同盟总算是达成了一致,共同合作一起研发和投入。

技术中心一致同意建立在法国,总投资50亿美金,其中46%由欧盟出资,其余6国各自承担9%;这个人造太阳实际上是一个建筑体,装置的最中心是一个高温氘氚等离子体环,也就是一个环向超导磁体,理解成我们知道的磁场类似反应吧,产生环向的磁场,这也是整个计划中最核心的部分,里面有15兆安的等离子体电流(核聚变反应功率可达50万千瓦,每秒释放高能中子多达1020个),体环之外是一个屏蔽包防护,主要用来吸收核聚变反应产生的中子元素;在这个屏蔽包外,是一个真空室,就像我们的保温杯原理类似,主要也是保护作用,在真空室下侧有通道专门用来排放散留在真空中的废气。

上面是全球协作的项目,同时我们国家自主也做了一个,在功能和原理上类似,地点位于合肥;而我们今天获悉的好消息,就是来源于中科院在合肥的这个人造太阳;普及一下,所谓的一亿度,也即使将氘、氚的等离子体瞬间加热至1亿摄氏度,并连续持续1000秒稳定;这个项目一旦成功,我们将来的用电等,就兼职没有任何问题并且没有污染;一个比方,我们只需要提取100公斤重水,也就是D2O(氘和氧的合成,普通的水是H2O),那么这100公斤的重水,在人造太阳的核聚变反应下,就可以解决全国一年的所有用电资源。

科技日新月异,人类进步的步伐也势必不可阻挡;这次公布的一亿度我们还不知道稳定时间是多长,但是我们相信,1000秒这个时间的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也许就在不愿的将来;到时伴随我们的,必将是另外一个暂行的局面,大家拭目以待。

关键字:能源温度太阳

本文摘自:网易新闻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