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重塑公众对信息安全的信心极为必要

责任编辑:jackye 作者:路中林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2-14 09:18:21 本文摘自:南方日报

近日,由于京东12G用户数据泄露,信息安全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电商平台存在泄露数据的风险外,还有不少黑客在网上专门兜售盗取信息的技术。

这些黑客一般以承接“破解各类密码、微信微博、聊天记录、定位找人和查手机短信内容”等业务为生。根据他们的描述,盗取这些信息相当简单,甚至连商业交易过程中的供应商名称、地址、联系人、银行账号等敏感信息,也能手到擒来。有记者扮作购买者,结果证实了这些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不在于这些黑客究竟通过何种技术手段获得了这些信息,令我们焦虑的是,他们居然能如此轻而易举地获得这些信息,并且以此营生的黑客还为数甚巨。在他们面前,我们的私人信息仿佛裸露在空气中一般,缺乏丝毫保护,生活居然如此不安全,尽管有人竭力否认,但联想到生活中莫名的骚扰电话和电子邮箱中堆积的宣传广告,绝大多数人恐怕也不得不接受事实了。

我们的时代是信息时代,这不仅是因为信息逐渐成为财富的代名词,还由于储存、利用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分散在各个角落的信息,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迅速集中起来,搜索信息变得轻而易举。丢失一条信息往往意味着其余隐秘将随之被曝光,信息安全成为影响个人安全的最关键因素。在这样的时代,不断搜集用户信息的电商平台,如果不能适时提升防范黑客攻击的能力、不能建立安全可靠的网络防御系统,后果显然不堪设想。有人或许要指出:网络上公开兜售技术的黑客,为了吸引学习者,往往不切实际地夸大其词。根据调查,许多信息泄露案件,并非黑客单方面入侵数据库造成,而是因其买通了“内鬼”。通过收买内部企业员工,令其监守自盗,最后转手倒卖信息,这种情况恐怕更为常见,2014年初支付宝20G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即为一例。所以,造成信息泄露的原因很多,许多时候情况相当复杂,在黑客技术不断升级时,相关企业的防护技术也要持续更新。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在应对信息泄露事件时,涉事企业常常表现出过分的自信。如此次京东数据泄露事件,京东在第一时间居然表示这批数据源于2013年的一次安全泄露问题,并表示在发现问题后就及时修复了系统,“确实仍有极少部分用户并未及时升级账号安全,依然存在一定风险”。这种掩盖问题、知而不告的态度,或许能暂时欺骗消费者,可一旦发生事故,伴随着信息被泄露的恐慌,企业自身的信誉也将受到冲击和挑战。应对信息泄露,要及时挑明问题、积极展示成果。从今年4月开始,公安部网安局牵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为期六个月的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已侦破案件186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219人,其中包括各行业内鬼391人、黑客98人,相关部门应积极宣传这些成绩,帮助人们摆脱信息被泄露的恐慌,稳定社会情绪。

正因瞅准个人信息的价值,一些犯罪分子不惜铤而走险,钻技术空子、视国家法律为无物,这说明,打击盗窃信息犯罪将成为我们长期面对的问题,除了在技术上提高自身防御能力外,周期性地整治黑客行为、重塑公众对信息安全的信心等同样极为必要。

关键字:信息泄露公安部网支付宝

本文摘自:南方日报

x 重塑公众对信息安全的信心极为必要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重塑公众对信息安全的信心极为必要

责任编辑:jackye 作者:路中林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2-14 09:18:21 本文摘自:南方日报

近日,由于京东12G用户数据泄露,信息安全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电商平台存在泄露数据的风险外,还有不少黑客在网上专门兜售盗取信息的技术。

这些黑客一般以承接“破解各类密码、微信微博、聊天记录、定位找人和查手机短信内容”等业务为生。根据他们的描述,盗取这些信息相当简单,甚至连商业交易过程中的供应商名称、地址、联系人、银行账号等敏感信息,也能手到擒来。有记者扮作购买者,结果证实了这些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不在于这些黑客究竟通过何种技术手段获得了这些信息,令我们焦虑的是,他们居然能如此轻而易举地获得这些信息,并且以此营生的黑客还为数甚巨。在他们面前,我们的私人信息仿佛裸露在空气中一般,缺乏丝毫保护,生活居然如此不安全,尽管有人竭力否认,但联想到生活中莫名的骚扰电话和电子邮箱中堆积的宣传广告,绝大多数人恐怕也不得不接受事实了。

我们的时代是信息时代,这不仅是因为信息逐渐成为财富的代名词,还由于储存、利用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分散在各个角落的信息,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迅速集中起来,搜索信息变得轻而易举。丢失一条信息往往意味着其余隐秘将随之被曝光,信息安全成为影响个人安全的最关键因素。在这样的时代,不断搜集用户信息的电商平台,如果不能适时提升防范黑客攻击的能力、不能建立安全可靠的网络防御系统,后果显然不堪设想。有人或许要指出:网络上公开兜售技术的黑客,为了吸引学习者,往往不切实际地夸大其词。根据调查,许多信息泄露案件,并非黑客单方面入侵数据库造成,而是因其买通了“内鬼”。通过收买内部企业员工,令其监守自盗,最后转手倒卖信息,这种情况恐怕更为常见,2014年初支付宝20G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即为一例。所以,造成信息泄露的原因很多,许多时候情况相当复杂,在黑客技术不断升级时,相关企业的防护技术也要持续更新。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在应对信息泄露事件时,涉事企业常常表现出过分的自信。如此次京东数据泄露事件,京东在第一时间居然表示这批数据源于2013年的一次安全泄露问题,并表示在发现问题后就及时修复了系统,“确实仍有极少部分用户并未及时升级账号安全,依然存在一定风险”。这种掩盖问题、知而不告的态度,或许能暂时欺骗消费者,可一旦发生事故,伴随着信息被泄露的恐慌,企业自身的信誉也将受到冲击和挑战。应对信息泄露,要及时挑明问题、积极展示成果。从今年4月开始,公安部网安局牵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为期六个月的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已侦破案件186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219人,其中包括各行业内鬼391人、黑客98人,相关部门应积极宣传这些成绩,帮助人们摆脱信息被泄露的恐慌,稳定社会情绪。

正因瞅准个人信息的价值,一些犯罪分子不惜铤而走险,钻技术空子、视国家法律为无物,这说明,打击盗窃信息犯罪将成为我们长期面对的问题,除了在技术上提高自身防御能力外,周期性地整治黑客行为、重塑公众对信息安全的信心等同样极为必要。

关键字:信息泄露公安部网支付宝

本文摘自:南方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