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隐私面单 拒绝个人信息“裸奔”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郑慧媛 夏海曼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1-08 10:42:15 本文摘自:北京日报

网购时个人隐私常被泄露,让许多消费者头疼。随着“双十一”的临近,“剁手党”们已经开始摩拳擦掌,新一波的快递配送高峰即将到来。面对这带有姓名、电话和地址等重要信息的快递单,该怎么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随着近期隐私面单的出现,一些快递公司对消费者的部分信息进行了隐藏,目的就是让快递单上的用户隐私不再完全“裸奔”。

网购是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很多人有这样的习惯,收到快递后,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会当场把快递单“粉身碎骨”,或者用黑笔涂抹,又或用湿巾蘸水擦。近期,顺丰的“丰密面单”、京东的“微笑面单”以及圆通的“隐形面单”等各种样式隐私面单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随着电商行业的迅速发展,快递业与消费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快递实名制以来,关于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的探讨从未停息。

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产生300多亿个快递包裹,人均20多个,这意味着上百亿频次的消费者信息流转在各大快递企业系统当中。消费者在进行网购时,必须要求填写确定的收货地址、联系人、电话等基本信息;该信息由卖家确认用于填写邮寄单据,在快递过程中,这样的个人基本资料也不得不暴露于快递包装盒外,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多发区。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个人信息不仅为基本的生活和工作服务,也具有了一定的商业价值。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网络交往之中,都有人看中个人信息的商机,通过将个人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兜售给需要的企业以获取相应的对价。这些信息被直接出售,或由于技术防范措施不充分、安全漏洞未及时弥补而被窃取,客观上为骚扰电话和短信,甚至为刑事诈骗提供了条件。网络消费者成为个人信息被侵害的重要群体,这种侵害涉及信息窃取、泄露、非法收集与保留、交易,以及由此衍生的网络诈骗和人身侵扰等。

去年9月,福州就爆出快递员在网上售卖快递单事件。据离职快递员说,传统纸质快递单一式四份,其中两份属于寄件人和收件人,一份留给快递公司做底单,另一份则是快递员的存根。他把这些存根底单收集到一定程度,然后去网上拍卖,或者找一些同行业的人售卖。

经营者使用消费者

个人信息需经同意

传统快递单将个人信息完全暴露在大众视线之下,个人信息极易被窃取和非法利用,不利于消费者个人信息得到保护。而个人信息保护,是消费者的法定权利。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个人信息或者称为个人资料、个人数据,一般是指与自然人相关的能够单独识别或者辅以其他信息能够识别出特定主体的所有信息,可以表现为文字、图表、图像等任何形式。其中,既包括涉及生物体征方面的信息,如性别、身高、长相等,也涉及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社会文化信息,如姓名、职业、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国家工商总局于2015年发布的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中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定义进行了明确规定,即“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活动中收集的消费者姓名、性别、职业、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址、联系方式、收入和财产状况、健康状况、消费情况等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消费者的信息”。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针对经营者如何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作了明确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对于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也规定了相应的责任。关于民事责任的承担,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关于行政责任的承担,在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情形下,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个人信息保护纳入民事权利

鉴于个人信息被滥用现象严重,不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了对个人信息依法保护的权利,而且今年出台的民法总则亦将个人信息保护作为民事权利写入法律,首次从民事基本法层面提出个人信息权,并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行为规范,撑起了个人信息的保护伞。

个人信息关乎每个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应充分认识到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处处留心,学会事前预防,如谨慎使用无需密码的免费WiFi、不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和手机短信中的链接、关掉“附近的人”“常去地点”“允许搜索”“允许查看”等隐私功能、戒掉晒火车票飞机票和车牌号以及照片的不良习惯、选择官方渠道下载APP软件;同时要积极维权,即可在具体的交易关系中要求泄露和非法利用其个人信息的经营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对于情节严重的,亦可诉诸公检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此,法官提醒经营者、行业服务提供者守法经营,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消费者也应注重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知识的学习,明确信息泄露的风险和危害;增强维权意识,在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应采取适当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向消费者协会、物流协会等投诉,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延伸阅读

信息保护,隐私面单只是第一步

所谓“隐私面单”,是指消费者的信息通过技术处理,不再显示在快递面单上,同时也在后台进行了加密处理,快递员只需通过APP联系收件人,无需人工识别手机号码。隐私面单的推出,使得传统快递单“变脸”,许多面单不再完整显示收货人的姓名、手机号、地址信息和商品信息,而是以某些符号代替,隐藏了快递单上的部分个人信息,从而达到加密效果,防止其他人从单子上窃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随着隐私面单的推广,快递员将无法从面单上获取用户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隐私,避免了信息泄露。但面单只是个人信息呈现的前台表现形式,物流公司的后台数据库内还有大量的个人信息,快递行业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需要从前端转移到内部管理上,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隐私面单只是个人信息保护的第一步,还需要快递公司、电商企业、监管部门等多方各司其职,全面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真正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快递行业良性持续发展。

关键字:个人信息信息泄露信息保护

本文摘自:北京日报

x 隐私面单 拒绝个人信息“裸奔”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隐私面单 拒绝个人信息“裸奔”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郑慧媛 夏海曼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1-08 10:42:15 本文摘自:北京日报

网购时个人隐私常被泄露,让许多消费者头疼。随着“双十一”的临近,“剁手党”们已经开始摩拳擦掌,新一波的快递配送高峰即将到来。面对这带有姓名、电话和地址等重要信息的快递单,该怎么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随着近期隐私面单的出现,一些快递公司对消费者的部分信息进行了隐藏,目的就是让快递单上的用户隐私不再完全“裸奔”。

网购是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很多人有这样的习惯,收到快递后,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会当场把快递单“粉身碎骨”,或者用黑笔涂抹,又或用湿巾蘸水擦。近期,顺丰的“丰密面单”、京东的“微笑面单”以及圆通的“隐形面单”等各种样式隐私面单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随着电商行业的迅速发展,快递业与消费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快递实名制以来,关于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的探讨从未停息。

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产生300多亿个快递包裹,人均20多个,这意味着上百亿频次的消费者信息流转在各大快递企业系统当中。消费者在进行网购时,必须要求填写确定的收货地址、联系人、电话等基本信息;该信息由卖家确认用于填写邮寄单据,在快递过程中,这样的个人基本资料也不得不暴露于快递包装盒外,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多发区。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个人信息不仅为基本的生活和工作服务,也具有了一定的商业价值。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网络交往之中,都有人看中个人信息的商机,通过将个人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兜售给需要的企业以获取相应的对价。这些信息被直接出售,或由于技术防范措施不充分、安全漏洞未及时弥补而被窃取,客观上为骚扰电话和短信,甚至为刑事诈骗提供了条件。网络消费者成为个人信息被侵害的重要群体,这种侵害涉及信息窃取、泄露、非法收集与保留、交易,以及由此衍生的网络诈骗和人身侵扰等。

去年9月,福州就爆出快递员在网上售卖快递单事件。据离职快递员说,传统纸质快递单一式四份,其中两份属于寄件人和收件人,一份留给快递公司做底单,另一份则是快递员的存根。他把这些存根底单收集到一定程度,然后去网上拍卖,或者找一些同行业的人售卖。

经营者使用消费者

个人信息需经同意

传统快递单将个人信息完全暴露在大众视线之下,个人信息极易被窃取和非法利用,不利于消费者个人信息得到保护。而个人信息保护,是消费者的法定权利。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个人信息或者称为个人资料、个人数据,一般是指与自然人相关的能够单独识别或者辅以其他信息能够识别出特定主体的所有信息,可以表现为文字、图表、图像等任何形式。其中,既包括涉及生物体征方面的信息,如性别、身高、长相等,也涉及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社会文化信息,如姓名、职业、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国家工商总局于2015年发布的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中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定义进行了明确规定,即“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活动中收集的消费者姓名、性别、职业、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址、联系方式、收入和财产状况、健康状况、消费情况等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消费者的信息”。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针对经营者如何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作了明确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对于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也规定了相应的责任。关于民事责任的承担,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关于行政责任的承担,在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情形下,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个人信息保护纳入民事权利

鉴于个人信息被滥用现象严重,不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了对个人信息依法保护的权利,而且今年出台的民法总则亦将个人信息保护作为民事权利写入法律,首次从民事基本法层面提出个人信息权,并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行为规范,撑起了个人信息的保护伞。

个人信息关乎每个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应充分认识到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处处留心,学会事前预防,如谨慎使用无需密码的免费WiFi、不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和手机短信中的链接、关掉“附近的人”“常去地点”“允许搜索”“允许查看”等隐私功能、戒掉晒火车票飞机票和车牌号以及照片的不良习惯、选择官方渠道下载APP软件;同时要积极维权,即可在具体的交易关系中要求泄露和非法利用其个人信息的经营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对于情节严重的,亦可诉诸公检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此,法官提醒经营者、行业服务提供者守法经营,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消费者也应注重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知识的学习,明确信息泄露的风险和危害;增强维权意识,在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应采取适当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向消费者协会、物流协会等投诉,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延伸阅读

信息保护,隐私面单只是第一步

所谓“隐私面单”,是指消费者的信息通过技术处理,不再显示在快递面单上,同时也在后台进行了加密处理,快递员只需通过APP联系收件人,无需人工识别手机号码。隐私面单的推出,使得传统快递单“变脸”,许多面单不再完整显示收货人的姓名、手机号、地址信息和商品信息,而是以某些符号代替,隐藏了快递单上的部分个人信息,从而达到加密效果,防止其他人从单子上窃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随着隐私面单的推广,快递员将无法从面单上获取用户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隐私,避免了信息泄露。但面单只是个人信息呈现的前台表现形式,物流公司的后台数据库内还有大量的个人信息,快递行业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需要从前端转移到内部管理上,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隐私面单只是个人信息保护的第一步,还需要快递公司、电商企业、监管部门等多方各司其职,全面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真正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快递行业良性持续发展。

关键字:个人信息信息泄露信息保护

本文摘自:北京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