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刘 峣:织牢网络管理安全网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刘 峣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1-08 17:22:34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年来,中国在网络管理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回顾过去5年的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报告同时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如何加强管理,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在建设网络强国的路上,互联网管理面临哪些新课题、新挑战?中国正在用实践给出答案。

依法依规管网治网

日前,国家网信办公布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内容管理从业人员管理办法》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管理规定》。这是中国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的新举措,也是中国持续加强互联网管理和网络空间治理的缩影。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互联网空间日益丰富、热闹,人人享有“麦克风”的时代逐渐成为现实,网络空间一度成为众声喧哗之地。然而,在拓展人们生活空间的同时,互联网中的虚假信息、暴力色情、欺诈行为等“负能量”和“噪音”也开始滋生传播,不仅侵害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也威胁着从虚拟空间到现实空间的秩序。

“如何建设有序的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网络生态,成了一个亟待破解的时代课题。一旦管理不得法,就会导致创新活力的衰退;如果放任自流,会使网络空间出现严重混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说。

面对复杂的互联网发展环境和网络杂音噪音,中国依法依规管网治网,一系列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一方面,针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侵害人身权益等问题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另一方面,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管网治网的法律法规出台。与此同时,“净网”“秋风”“护苗”等一系列剑指网络违法有害信息的专项整治先后开展,一大批违法违规网站、微博账号、QQ群、微信群组等被依法关闭。

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在网络空间落地延伸,为净化网络空间搭起了更严密的法律框架。这些规章制度,充分体现了引导和规范相结合、鼓励和监督相统一的原则,构建了多方共治、良性互动的治理新局面。

网络管理效果向好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一直贯穿于中国网信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副部长、网络法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新指出,中国正在构建一个依法治网的规则和规范体系,执法力度和措施不断增强。

他表示,中国对互联网犯罪的打击力度和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使用互联网的安全性也在不断提高,从网络空间规范体系的构建到实际的管理效果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陆绍阳也指出,5年来一系列相应的网络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净化网络空间搭起了更严密的法律框架,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法律依据。

有评论称,移动互联时代的社会治理,必须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才能更好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陆绍阳认为,中国创新网络社会治理的理念和手段,已经成功构建起一套网络社会治理体系,即法律规范、行政监督、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多措并举、多方参与,推进网络生态治理法治化。

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专家表示,目前互联网信息平台仍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平台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信息管理制度不完善,专业管理人员和监管措施不到位,默许甚至放任低俗、虚假信息传播;有的平台无相关资质,违规开展新闻信息服务,扰乱正常的网络秩序等,这对政府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中共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如何加强互联网管理,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王四新说,首先应建构一系列的规范和规则体系,让互联网的各个参与方,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在进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活动时有章可循。

他认为,未来应以政府为主导,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尽早完善规则体系,在实践中发现、提出问题,并在实践中解决、完善。此外,还应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也有专家指出,要通过政务服务与移动平台融合,打通协同治理“最后一公里”,在市场准入、监管机制、创新治理方面加强对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的管理。与此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开放、精准化的管理。

关键字:网络空间网络管理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x 刘 峣:织牢网络管理安全网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刘 峣:织牢网络管理安全网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刘 峣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1-08 17:22:34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年来,中国在网络管理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回顾过去5年的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报告同时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如何加强管理,让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在建设网络强国的路上,互联网管理面临哪些新课题、新挑战?中国正在用实践给出答案。

依法依规管网治网

日前,国家网信办公布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内容管理从业人员管理办法》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管理规定》。这是中国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的新举措,也是中国持续加强互联网管理和网络空间治理的缩影。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互联网空间日益丰富、热闹,人人享有“麦克风”的时代逐渐成为现实,网络空间一度成为众声喧哗之地。然而,在拓展人们生活空间的同时,互联网中的虚假信息、暴力色情、欺诈行为等“负能量”和“噪音”也开始滋生传播,不仅侵害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也威胁着从虚拟空间到现实空间的秩序。

“如何建设有序的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网络生态,成了一个亟待破解的时代课题。一旦管理不得法,就会导致创新活力的衰退;如果放任自流,会使网络空间出现严重混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说。

面对复杂的互联网发展环境和网络杂音噪音,中国依法依规管网治网,一系列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一方面,针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侵害人身权益等问题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另一方面,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管网治网的法律法规出台。与此同时,“净网”“秋风”“护苗”等一系列剑指网络违法有害信息的专项整治先后开展,一大批违法违规网站、微博账号、QQ群、微信群组等被依法关闭。

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在网络空间落地延伸,为净化网络空间搭起了更严密的法律框架。这些规章制度,充分体现了引导和规范相结合、鼓励和监督相统一的原则,构建了多方共治、良性互动的治理新局面。

网络管理效果向好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一直贯穿于中国网信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副部长、网络法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新指出,中国正在构建一个依法治网的规则和规范体系,执法力度和措施不断增强。

他表示,中国对互联网犯罪的打击力度和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使用互联网的安全性也在不断提高,从网络空间规范体系的构建到实际的管理效果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陆绍阳也指出,5年来一系列相应的网络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净化网络空间搭起了更严密的法律框架,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法律依据。

有评论称,移动互联时代的社会治理,必须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才能更好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陆绍阳认为,中国创新网络社会治理的理念和手段,已经成功构建起一套网络社会治理体系,即法律规范、行政监督、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多措并举、多方参与,推进网络生态治理法治化。

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专家表示,目前互联网信息平台仍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平台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信息管理制度不完善,专业管理人员和监管措施不到位,默许甚至放任低俗、虚假信息传播;有的平台无相关资质,违规开展新闻信息服务,扰乱正常的网络秩序等,这对政府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中共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如何加强互联网管理,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王四新说,首先应建构一系列的规范和规则体系,让互联网的各个参与方,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在进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活动时有章可循。

他认为,未来应以政府为主导,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尽早完善规则体系,在实践中发现、提出问题,并在实践中解决、完善。此外,还应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也有专家指出,要通过政务服务与移动平台融合,打通协同治理“最后一公里”,在市场准入、监管机制、创新治理方面加强对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的管理。与此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开放、精准化的管理。

关键字:网络空间网络管理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