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依法治网成效显著 网络空间日趋清朗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2-20 17:20:02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时代更需要清朗的网络空间。新华社发

  网络主权的捍卫离不开法治的护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近年来,中国在依法治网、办网、上网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为亿万网民营造了清朗的网络空间。

  搭建法律框架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民众的精神世界就会清新健康。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人人享有麦克风的时代逐渐成为现实,网络空间一度成为众声喧哗之地。然而,在拓展人们生活空间的同时,互联网中的虚假信息、暴力色情、欺诈行为等“负能量”和“噪音”也开始滋生传播,不仅侵害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也威胁着从虚拟空间到现实空间的秩序。

  在建设网络强国的路上,依法管理互联网面临很多新课题、新挑战。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目的是整合相关机构职能,形成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互联网管理合力,确保网络正确运用和安全。

  中共十八大以来,一系列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一方面,针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侵害人身权益等问题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另一方面,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管网治网法律法规出台。尤其是201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通过,成为中国首部网络安全领域的法律。

  对互联网实行科学管理,对网络秩序进行依法整治,使安全的篱笆得以扎紧,网络空间得以净化,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得以巩固。

  建立治理体系

  如何加强互联网管理,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专家称,应建构一系列的规范和规则体系,让互联网的各个参与方,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在进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活动时有章可循。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一直贯穿于中国互联网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指出,一系列相应的网络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净化网络空间搭起了更严密的法律框架,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法律依据。

  陆绍阳说,中国创新网络治理的理念和手段,初步形成一套网络社会治理体系。中国所选择的治网路径,是坚持法律规范、行政监督、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多措并举、多方参与,实现网络生态的清朗。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

  由此可见,依法治网现在只是开始,未来任重道远。

  维护网络主权

  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互联网发展给世界各国主权、安全、发展带来许多新挑战——网络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公害,网络犯罪呈蔓延态势;滥用信息通信技术干预别国内政的事件时有发生……

  如何建设有序的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网络生态成了一个亟待破解的时代课题。一旦管理不得法,就会导致创新活力的衰退;如果放任自流,会使网络空间出现严重混乱。

  专家指出,面对互联网这一新的社会交往空间,人类历史不断积累的法治理论与方式会自然地向其中延伸,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与关系,同样应当受到法律规范的调整与约束。网络的互联互通,对互联网全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强化互联网法治成为各国的普遍选择。国家通过行使立法权维护网络空间的主权,并通过法律制度的竞争与输出来促进网络空间中国家利益的实现。

  在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进入关键时期,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希望与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

  专家称,中国始终坚持和尊重各国在网络空间中的主权,坚持自由与秩序、发展与治理并重。一方面,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加快网络普及与互联互通,促进网络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始终致力于维护网络和平安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关键字:网络空间网络生态网络恐怖主义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x 中国依法治网成效显著 网络空间日趋清朗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依法治网成效显著 网络空间日趋清朗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12-20 17:20:02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时代更需要清朗的网络空间。新华社发

  网络主权的捍卫离不开法治的护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近年来,中国在依法治网、办网、上网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为亿万网民营造了清朗的网络空间。

  搭建法律框架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民众的精神世界就会清新健康。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人人享有麦克风的时代逐渐成为现实,网络空间一度成为众声喧哗之地。然而,在拓展人们生活空间的同时,互联网中的虚假信息、暴力色情、欺诈行为等“负能量”和“噪音”也开始滋生传播,不仅侵害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也威胁着从虚拟空间到现实空间的秩序。

  在建设网络强国的路上,依法管理互联网面临很多新课题、新挑战。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目的是整合相关机构职能,形成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互联网管理合力,确保网络正确运用和安全。

  中共十八大以来,一系列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一方面,针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侵害人身权益等问题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另一方面,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管网治网法律法规出台。尤其是201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通过,成为中国首部网络安全领域的法律。

  对互联网实行科学管理,对网络秩序进行依法整治,使安全的篱笆得以扎紧,网络空间得以净化,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得以巩固。

  建立治理体系

  如何加强互联网管理,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专家称,应建构一系列的规范和规则体系,让互联网的各个参与方,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在进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活动时有章可循。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一直贯穿于中国互联网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指出,一系列相应的网络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净化网络空间搭起了更严密的法律框架,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法律依据。

  陆绍阳说,中国创新网络治理的理念和手段,初步形成一套网络社会治理体系。中国所选择的治网路径,是坚持法律规范、行政监督、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多措并举、多方参与,实现网络生态的清朗。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

  由此可见,依法治网现在只是开始,未来任重道远。

  维护网络主权

  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互联网发展给世界各国主权、安全、发展带来许多新挑战——网络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公害,网络犯罪呈蔓延态势;滥用信息通信技术干预别国内政的事件时有发生……

  如何建设有序的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网络生态成了一个亟待破解的时代课题。一旦管理不得法,就会导致创新活力的衰退;如果放任自流,会使网络空间出现严重混乱。

  专家指出,面对互联网这一新的社会交往空间,人类历史不断积累的法治理论与方式会自然地向其中延伸,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与关系,同样应当受到法律规范的调整与约束。网络的互联互通,对互联网全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强化互联网法治成为各国的普遍选择。国家通过行使立法权维护网络空间的主权,并通过法律制度的竞争与输出来促进网络空间中国家利益的实现。

  在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进入关键时期,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希望与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

  专家称,中国始终坚持和尊重各国在网络空间中的主权,坚持自由与秩序、发展与治理并重。一方面,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加快网络普及与互联互通,促进网络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始终致力于维护网络和平安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关键字:网络空间网络生态网络恐怖主义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