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金融服务行业的网络安全

责任编辑:cres 作者:Alfredo Rubina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2-05-05 14:28:00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如今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正在将业务迁移到云端。根据谷歌公司进行的一项研究,83%的金融行业高管表示他们的企业已经以某种方式使用了云计算技术。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有一个因素正在减缓和阻碍云计算解决方案的增长过程,那就是安全问题。因为网络安全如今是金融服务行业的重中之重。
 
关于这个主题面临一些挑战。首先,云安全态势没有标准,这会让银行怀疑他们的数据在云中存储或处理时是否得到了适当的保护。其次,没有监管要求来缓解银行在迁移到云平台时可能面临的合规性挑战。
 
这就是云计算提供商以许多重要方式构建安全性的原因。其中之一是采用云防火墙,这是一种过滤潜在危险网络流量的安全解决方案。这种基于云的防火墙交付方法也称为防火墙即服务(FWaaS)。传统防火墙围绕企业的内部网络构建虚拟屏障,而基于云的防火墙形成围绕云平台、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虚拟屏障。为了保护数据免受DDoS攻击,提供商正在使用DDoS保护服务,该服务提供基于云计算的防御,以最准确的检测和最快的时间来防御当今最动态和不断发展的DDoS威胁。这些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通常以SaaS的形式提供,并且可以扩展以提供完整的保护,无论企业的规模如何。
 
密钥管理系统是另一个新的安全发展趋势。这些需要管理密码系统中的密码和密钥。密码算法用于生成密钥,然后对其进行加密和解密以安全地提供所需的信息,以实现系统的安全性。云密钥管理是指托管在云平台上的服务,允许用户像在内部部署设施一样处理对称和非对称加密密钥。网络安全供应商正在进行许多与云计算的利用直接相关的创新——例如机器人缓解。这些解决方案采用自动化、数据驱动的方法来管理机器人。该解决方案还应用行为分析来检测特定站点流量的异常情况,根据每个请求与基线的差异程度对每个请求进行评分。
 
金融部门问题的最常见来源是恶意攻击或犯罪攻击。根据Verizon公司的2019年数据泄露调查报告,经济利益是所有行业数据泄露的最常见目的,其中71%的泄露是出于经济动机。数据盗窃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渗透网络的传播可能会破坏金融服务行业的稳定。幸运的是,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步骤和程序来保护他们的公司免受网络攻击。
 
采用适当的反恶意软件解决方案
 
2021年第一季度,网络钓鱼攻击事件在金融领域最为普遍。与2020年同期相比,2021年上半年银行业的网络钓鱼攻击增长了22%。在同一时期,针对金融应用程序的网络攻击数量快速上升了38%。另一个威胁是勒索软件,这是对金融机构的严重网络威胁。勒索软件犯罪分子因其拥有宝贵的客户信息而被金融服务业务所吸引。精心挑选的软件可以在第三方之间实现安全的支付和账户共享,并为企业的资金管理方式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反勒索软件解决方案包括使用高级机制(例如监控流行的勒索软件活动)来识别和阻止这些类型的恶意软件。尽管安全解决方案是分层防御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们并不是解决网络威胁的灵丹妙药。建议对网络安全工具进行精心规划的补充,以加强人员方面的网络安全。
 
团队意识
 
通过让员工了解网络钓鱼诈骗和勒索软件危险信号,金融机构可以预防和降低风险,因为最常见的安全漏洞来源都是人为错误。当谈到金融机构的有效网络安全实践时,安全意识培训课程对企业的安全至关重要。
 
了解漏洞并监控威胁
 
限制企业攻击面的最有效策略之一是解决漏洞。但是,它必须基于漏洞管理工作流程定期进行检查。即使企业只是定期进行漏洞检查,机会主义攻击者也并不难获得访问权限。大多数数据泄露都是秘密进行的。为了保持持久性,黑客一旦获得对企业网络的访问权,就会试图掩盖他们的踪迹。他们通过网络钓鱼获取登录凭据,然后利用各种复杂的策略隐藏他们的活动来获得访问权限。
 
漏洞管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优化:
 
·明智的优先顺序:根据企业独特的风险承受能力,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快速有效的修复管理:策划最佳修复方案(无论是补丁、配置还是脚本),获取详细的步骤说明,并将其发送给合适的人员。
 
·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将复杂的修复过程变成一个简单的分步工作流程,然后自动化所有繁琐的步骤。
 
·补救分析:实时了解补救活动的有效性和结果。
 
实施正确的安全框架
 
安全框架是一套基于网络风险降低基本模式的指导方针。这些指导方针为金融业提供了一种机制来定义基本战略、评估风险、开发完整的安全系统,并有效地应对黑客活动。
 
版权声明:本文为企业网D1Net编译,转载需注明出处为:企业网D1Net,如果不注明出处,企业网D1Net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关键字:网络安全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金融服务行业的网络安全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金融服务行业的网络安全

责任编辑:cres 作者:Alfredo Rubina |来源:企业网D1Net  2022-05-05 14:28:00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如今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正在将业务迁移到云端。根据谷歌公司进行的一项研究,83%的金融行业高管表示他们的企业已经以某种方式使用了云计算技术。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有一个因素正在减缓和阻碍云计算解决方案的增长过程,那就是安全问题。因为网络安全如今是金融服务行业的重中之重。
 
关于这个主题面临一些挑战。首先,云安全态势没有标准,这会让银行怀疑他们的数据在云中存储或处理时是否得到了适当的保护。其次,没有监管要求来缓解银行在迁移到云平台时可能面临的合规性挑战。
 
这就是云计算提供商以许多重要方式构建安全性的原因。其中之一是采用云防火墙,这是一种过滤潜在危险网络流量的安全解决方案。这种基于云的防火墙交付方法也称为防火墙即服务(FWaaS)。传统防火墙围绕企业的内部网络构建虚拟屏障,而基于云的防火墙形成围绕云平台、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虚拟屏障。为了保护数据免受DDoS攻击,提供商正在使用DDoS保护服务,该服务提供基于云计算的防御,以最准确的检测和最快的时间来防御当今最动态和不断发展的DDoS威胁。这些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通常以SaaS的形式提供,并且可以扩展以提供完整的保护,无论企业的规模如何。
 
密钥管理系统是另一个新的安全发展趋势。这些需要管理密码系统中的密码和密钥。密码算法用于生成密钥,然后对其进行加密和解密以安全地提供所需的信息,以实现系统的安全性。云密钥管理是指托管在云平台上的服务,允许用户像在内部部署设施一样处理对称和非对称加密密钥。网络安全供应商正在进行许多与云计算的利用直接相关的创新——例如机器人缓解。这些解决方案采用自动化、数据驱动的方法来管理机器人。该解决方案还应用行为分析来检测特定站点流量的异常情况,根据每个请求与基线的差异程度对每个请求进行评分。
 
金融部门问题的最常见来源是恶意攻击或犯罪攻击。根据Verizon公司的2019年数据泄露调查报告,经济利益是所有行业数据泄露的最常见目的,其中71%的泄露是出于经济动机。数据盗窃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渗透网络的传播可能会破坏金融服务行业的稳定。幸运的是,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步骤和程序来保护他们的公司免受网络攻击。
 
采用适当的反恶意软件解决方案
 
2021年第一季度,网络钓鱼攻击事件在金融领域最为普遍。与2020年同期相比,2021年上半年银行业的网络钓鱼攻击增长了22%。在同一时期,针对金融应用程序的网络攻击数量快速上升了38%。另一个威胁是勒索软件,这是对金融机构的严重网络威胁。勒索软件犯罪分子因其拥有宝贵的客户信息而被金融服务业务所吸引。精心挑选的软件可以在第三方之间实现安全的支付和账户共享,并为企业的资金管理方式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反勒索软件解决方案包括使用高级机制(例如监控流行的勒索软件活动)来识别和阻止这些类型的恶意软件。尽管安全解决方案是分层防御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们并不是解决网络威胁的灵丹妙药。建议对网络安全工具进行精心规划的补充,以加强人员方面的网络安全。
 
团队意识
 
通过让员工了解网络钓鱼诈骗和勒索软件危险信号,金融机构可以预防和降低风险,因为最常见的安全漏洞来源都是人为错误。当谈到金融机构的有效网络安全实践时,安全意识培训课程对企业的安全至关重要。
 
了解漏洞并监控威胁
 
限制企业攻击面的最有效策略之一是解决漏洞。但是,它必须基于漏洞管理工作流程定期进行检查。即使企业只是定期进行漏洞检查,机会主义攻击者也并不难获得访问权限。大多数数据泄露都是秘密进行的。为了保持持久性,黑客一旦获得对企业网络的访问权,就会试图掩盖他们的踪迹。他们通过网络钓鱼获取登录凭据,然后利用各种复杂的策略隐藏他们的活动来获得访问权限。
 
漏洞管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优化:
 
·明智的优先顺序:根据企业独特的风险承受能力,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快速有效的修复管理:策划最佳修复方案(无论是补丁、配置还是脚本),获取详细的步骤说明,并将其发送给合适的人员。
 
·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将复杂的修复过程变成一个简单的分步工作流程,然后自动化所有繁琐的步骤。
 
·补救分析:实时了解补救活动的有效性和结果。
 
实施正确的安全框架
 
安全框架是一套基于网络风险降低基本模式的指导方针。这些指导方针为金融业提供了一种机制来定义基本战略、评估风险、开发完整的安全系统,并有效地应对黑客活动。
 
版权声明:本文为企业网D1Net编译,转载需注明出处为:企业网D1Net,如果不注明出处,企业网D1Net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关键字:网络安全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