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企业动态 → 正文

苹果难“啃” 仍需常态维权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夏振彬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3-15 11:15:02 本文摘自:大洋网-广州日报

宗小姐的苹果手机用到第三个月开始不能正常充电,到第六个月就彻底不能开机了,送到售后服务却被告知不在保修范围内——这是广州市消委会日前公布的3·15典型案例之一。

宗小姐的遭遇其实算不上新闻。仅这两天的报道,就有人维修手机时被要求出具购机发票、手机盒和身份证,并且缺一不可;有人苹果手机黑屏,却因外壳有磕伤被拒绝保修……根据统计,201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受理手机投诉12.28万件,连续7年位居商品类投诉第一位,而曾以“难啃”“高傲”闻名的苹果,相关投诉也一直处于“高烧”状态。

目前,对于3·15,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当它来临的时候,大家一拥而上,相关部门曝光、提醒,媒体明查暗访,消费者猛烈吐槽;而当聚光灯被引向别处,围观者作鸟兽散,部分平日里或大行其道或隐秘存在的消费沉疴也默默地恢复原状——从数年前被曝光售后政策歧视到如今霸王条款屡见不鲜,苹果的案例也足以说明,消费者的维权之路依然道阻且长,并且还应该依赖“天天3·15”,依靠生活中的常态维权。

那么,3·15距离“365”还有多远?简单来说,就是维护“消费者权益”要有更强震慑力。

首先,畅通维权渠道没有止境。目前,高效、便捷的维权渠道仍然缺乏,调解周期长、维权成本高等依然是消费者最大的“拦路虎”。对此,不少地方已探索“互联网+”促维权,尝试完善联网机制、打通调解通道、整合社会资源和司法资源等等,这些尝试显然越多越好。其次,需要职能部门更多“出头”。假冒伪劣商品鉴定难,不规范的经营方法难以定性,商家的违法成本还不够高,部门监管仍不够常态化等已是老生常谈,从体制机制上完善维权体系建设、整合市场监管力量等应该加快步伐。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还有维权习惯。每到3·15,消费者总会迸发强烈的参与热情,通过各种平台不吐不快。以去年而言,新浪微博“3·15曝光台”这一话题的参与数量达5.8亿人次——3·15已经变身“吐槽狂欢节”!不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槽点”和“不幸”已经有多年历史,平时不投诉,或者投诉了无人理,趁着过节吐个槽,颇有点“算总账”的意思。不过,这样就算维权了吗?有媒体调查,我国消费者的维权“技能”仍然不容乐观,甚至连投诉渠道都一知半解;很大比例的消费者对于消费纠纷惊人的“大度”,因怕麻烦而“忍气吞声”,充分发扬了花钱买教训、退一步海阔天空,甚至“吃亏是福”的胸怀。

可见,原本我们认为权益保护的“敌人”是奸商、霸王条款和各种惊心的潜规则。现在越来越多人也应该开始意识到,维权的对手还有我们自己,那个停留在息事宁人、停留在“怕麻烦”中的自己。

关键字:苹果手机维权成本

本文摘自:大洋网-广州日报

x 苹果难“啃” 仍需常态维权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企业动态 → 正文

苹果难“啃” 仍需常态维权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夏振彬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3-15 11:15:02 本文摘自:大洋网-广州日报

宗小姐的苹果手机用到第三个月开始不能正常充电,到第六个月就彻底不能开机了,送到售后服务却被告知不在保修范围内——这是广州市消委会日前公布的3·15典型案例之一。

宗小姐的遭遇其实算不上新闻。仅这两天的报道,就有人维修手机时被要求出具购机发票、手机盒和身份证,并且缺一不可;有人苹果手机黑屏,却因外壳有磕伤被拒绝保修……根据统计,201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受理手机投诉12.28万件,连续7年位居商品类投诉第一位,而曾以“难啃”“高傲”闻名的苹果,相关投诉也一直处于“高烧”状态。

目前,对于3·15,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当它来临的时候,大家一拥而上,相关部门曝光、提醒,媒体明查暗访,消费者猛烈吐槽;而当聚光灯被引向别处,围观者作鸟兽散,部分平日里或大行其道或隐秘存在的消费沉疴也默默地恢复原状——从数年前被曝光售后政策歧视到如今霸王条款屡见不鲜,苹果的案例也足以说明,消费者的维权之路依然道阻且长,并且还应该依赖“天天3·15”,依靠生活中的常态维权。

那么,3·15距离“365”还有多远?简单来说,就是维护“消费者权益”要有更强震慑力。

首先,畅通维权渠道没有止境。目前,高效、便捷的维权渠道仍然缺乏,调解周期长、维权成本高等依然是消费者最大的“拦路虎”。对此,不少地方已探索“互联网+”促维权,尝试完善联网机制、打通调解通道、整合社会资源和司法资源等等,这些尝试显然越多越好。其次,需要职能部门更多“出头”。假冒伪劣商品鉴定难,不规范的经营方法难以定性,商家的违法成本还不够高,部门监管仍不够常态化等已是老生常谈,从体制机制上完善维权体系建设、整合市场监管力量等应该加快步伐。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还有维权习惯。每到3·15,消费者总会迸发强烈的参与热情,通过各种平台不吐不快。以去年而言,新浪微博“3·15曝光台”这一话题的参与数量达5.8亿人次——3·15已经变身“吐槽狂欢节”!不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槽点”和“不幸”已经有多年历史,平时不投诉,或者投诉了无人理,趁着过节吐个槽,颇有点“算总账”的意思。不过,这样就算维权了吗?有媒体调查,我国消费者的维权“技能”仍然不容乐观,甚至连投诉渠道都一知半解;很大比例的消费者对于消费纠纷惊人的“大度”,因怕麻烦而“忍气吞声”,充分发扬了花钱买教训、退一步海阔天空,甚至“吃亏是福”的胸怀。

可见,原本我们认为权益保护的“敌人”是奸商、霸王条款和各种惊心的潜规则。现在越来越多人也应该开始意识到,维权的对手还有我们自己,那个停留在息事宁人、停留在“怕麻烦”中的自己。

关键字:苹果手机维权成本

本文摘自:大洋网-广州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