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业应用软件ERP → 正文

解析ERP密码:困境和未来

责任编辑:editor009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1-06 22:59:21 本文摘自:比特网

在新技术频出的IT界,当前人们更热衷于在讨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社交网络,ERP似乎有些“门庭冷落”。实际上,关于ERP的困惑与思考,一直是企业信息化领域探讨的焦点之一。带着与ERP领域相关的若干困惑,e-works总编黄培博士和记者刘丽娜近日在北京专访了现任甲骨文大中国区应用咨询部总经理的谢鹏博士。谢鹏博士在1996年发表的《新一代MRPII-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中系统阐述了ERP对MRPII的超越,被认为是国内较早且准确阐述Gartner 提出的ERP概念和应用的一篇好文章。而今天,谢鹏博士又就ERP应用相关的五个企业十分关心的问题畅谈了他关于超越ERP的观点。谢鹏博士的分享对于企业信息化方向的思考和ERP的深化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ERP应用的方向——是超越而不是OUT

谢鹏博士认为,ERP本来是一种用于制造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系统,而目前无论是ERP软件还是实践都已经发展到“大ERP”阶段,即打破企业的四壁,把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上下游,管理整个供需链,实现全程供需链计划协同。 进一步,随着与行业典型业务解决方案的融合,ERP也已经延展到了非制造业领域。同时,也实现了商务智能(BI)技术与ERP的结合,使企业运营数据得以KPI的形式全方位的展示在各级管理者面前。上述发展无论是在概念内涵还是外延应用上都是对ERP自90年代以来应用的超越。谢鹏博士认为,有人提出了“后ERP时代”的概念,容易让人误解为ERP已经过时。“大ERP时代”可以更好的表达ERP应用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大ERP”的概念实际上涵盖了对整个企业内外部供需链的管理,不仅是后向供应链,也包括了企业与客户(包括渠道)进行计划协同的前向需求链。

当谈到ERP应用前景时,谢鹏博士认为: 不同类型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现状和方向是有差异的, 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二元化结构”将是企业信息化深化和拓展的普遍特点。所谓“二元化结构”,是指后台以ERP为核心,而前台则以CX(客户体验)为核心的“双核”体系结构。这种“双核”信息化体系结构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根据其业务的需要和信息化当前的状况不同则会有不同的实现模式,主要分为:前台为辅后台为主的前轻后重模式,前台为主后台为辅的前重后轻模式,或者是前后双驱并重的模式。另外,在国内,很多中小企业还没有应用ERP,既使很多企业已应用了ERP,但是如何实现内外部协同,供应链优化仍然是许多企业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诸如客户体验管理、电子商务、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等应用对已有ERP的企业来说,变为得越来越迫切。

因此,谢鹏博士总结上述观点认为,“大ERP”和“二元结构”将是今后超越ERP的应用方向和ERP深化应用的重点。

数据和架构——超越无缝集成
 

基础数据作为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困扰企业多年。在当前的企业实践当中,部分企业用PLM来管理和产品有关的数据,用ERP管理物料相关的数据,然后将两个系统的数据进行集成对接;还有一部分企业通过ESB企业服务总线,搭建企业信息集成枢纽。人们在思考是否存在终极的办法来解决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问题?数据集成的归宿到底在哪里?

近两年来,很多厂商正是看到了企业有这样的需求,纷纷推出了主数据管理系统。谢鹏博士认为,主数据管理系统不仅仅考虑的是信息集成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从结构上方便数据的拆分也同样重要。原来,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进行数据对接和交互,不仅带来了数据不能统一管理的问题,这套逻辑的关键桎梏还在于只是考虑了正向集成,没有考虑逆向拆分。而在现实中,一些企业开始有了数据或应用拆分的需求。随着业务的发展,很多企业出现了新的事业部,由于资源的开销和业务的特有逻辑开始考虑能不能从原来大而全的信息系统中,拆分出若干应用,给新事业部应用。独立的主数据管理系统是更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它使得数据系统之间的紧耦合变成了松耦合,方便信息系统和数据的拆分。即使企业没有系统拆分的需求,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和统一的主数据管理也具有存在的合理性。谢鹏博士指出,对于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业务逻辑越来越复杂、系统越做越大的大型企业集团来说,将信息系统间无缝集成转变为松耦合架构将是应用体系架构的基础变革。

管理和流程——超越最佳实践
 

一直以来,业界对ERP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ERP能够为企业带来业务流程的颠覆和再造,实现管理变革;另一观点则认为,ERP在实际应用中更应该体现“管理工具”的本质。

这一具有哲理性的话题对于正确理解和应用ERP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在Gartner给出ERP的定义中,实际上明确了它既是一种管理思想,同时也是一种工具,具有双重特性。

谢鹏博士认为,在双重特性之中,哪一方面体现得更多,取决于企业对ERP的认识和导入策略。如果企业在部署ERP时,没有把它和业务流程的优化进行有意识的关联,而仅仅作为信息手段去实施,那么ERP更多地是工具;如果企业一开始就把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和ERP系统的导入,一软一硬进行有机结合,那么就可以把ERP认知为管理方法和策略。所以ERP的完整表述应该是他既是一种策略也是一个工具。

从企业管理的最佳实践角度来讲,谢鹏博士特别强调,从90年代引入ERP应用的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企业对于管理流程是引进和消化,也就是业界所说的先固化再优化。但今天一批中国企业已成长为国际化的行业领导者,不仅在规模上成长了,在管理思想和流程上也积累了一些成熟的东西。已经涌现出华为、联想、海尔等世界级的制造企业,以及中国银行、平安保险等领先的金融服务企业,还有像华润这样成功地的走上了多元化经营之路的集团企业,因此,必须正视和考虑中国企业正在积淀形成的最佳业务实践,并考量如何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加以固化和优化,而不再是拿来国外的所谓最佳实践用于自己的固化和优化。“超越最佳实践,中国企业正逢其时”,谢鹏博士强调道。

优化和深化 —— 超越企业四壁
 

最近两年,国内ERP市场活跃度下降,似乎有些冷清。究其原因,谢鹏博士认为,有四方面的原因:

1)一些已经实施了ERP的企业,虽然在不断改进和投资新建一些系统,产品应用上有扩展,但更多的企业缺少重新审视ITSP(IT战略规划)之后,对已有信息应用进行系统地优化和深化,特别是超越企业四壁的协同优化。需要一些系统重构的投资而不仅是原有系统的修补。

2)很多企业应用了ERP之后,寻求深化和优化,而厂商的产品和服务未能配合企业深化和优化的需求,客观上影响了企业对ERP持续投资的热情。

3)一些企业在前期ERP投资并上线后,就遇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投资和出口受影响,导致运营成本激增,还未获得预期的投资回报,也使IT投资无法持续。

4)一些企业或受云计算趋势和影响所惑、或对于云计算进行适时的评估,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后了对ERP On-premise系统的投资规模和时间表。

谢鹏博士认为,在ERP市场和企业信息化表面的平静之下,蕴育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新气象。以下方面将为中国ERP市场和企业信息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随着主流厂商推出的SaaS应用的成熟,越来越多企业的CIO在考虑基于云服务的应用如何纳入企业自己的信息化蓝图,基于 SaaS的云服务由理念进入到应用阶段。

2)国际主流ERP厂商的云服务产品已实现组件化,这给客户扩展和深化ERP应用带来了在新应用机会上选择云服务从而形成混合应用模式的可能;因此将推动无论是On-premise还是SaaS的应用投资;

3)一些逐渐成熟的云服务,例如销售管理云服务、人力和招聘管理云服务、学习管理云服务等应用,将率先撬动云服务应用的市场增长;

4)移动应用、电子商务、社交应用的发展如火如荼,也会反过来带动企业进行ERP的深化应用;

5)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决策,使企业亟待挖掘ERP系统的数据和其它信息,实现360度商业智能分析和企业绩效管理;

6)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供应链的竞争。企业需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协同,并实现对交付过程的有效管理,从而对ERP的前向应用和后向应用提出了更多联动要求;

7)ERP应用的优化和深化对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绩效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些都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ERP应用和实时技术的ERP应用带来了商机。

系统和部署——超越On-Premise (企业自建)
 

对于新技术,谢鹏博士的观点是切忌视而不见,也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云计算是今天最不能回避的话题。如果说ERP应用是一个旅程,那么云技术的演变更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技术的成熟和企业需求的成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技术成熟度来看,HCM、CRM走在云计算应用的前列;相比之下,ERP的云应用将紧跟其后。而从企业需求的成熟度来看,ERP涉及到企业的众多业务流程与业务数据,考虑到核心与否、投资成本与时间效益、运维等因素,企业将会分解ERP不同应用放在云端的时机。因此,企业对于云计算既不能视而不见,又不能“人云亦云”,而是要思考策略、转变理念、评估机会并适时导入成熟的应用。

谢鹏博士认为,企业在全面应用信息化的过程中,不可能也没必要一定要把所有的信息系统都采用云计算模式来部署。混合模式将会是未来的主流模式,而不仅仅是一个过渡,它会成为企业IT部署方式的常态。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讲,所有应用系统都部署在云上反而是不经济的。因此,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和On Premise多种模式共存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

关于大数据,很多人存在着误解。例如有人认为,零售行业面对大量的消费者,它确实需要大数据,而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客户数量有限,目前还暂时不需要管理与客户有关的大数据。实际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也需要对客户进行深入洞察。企业需要综合管理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企业现在就应当关注对大数据的挖掘、管理和分析。大数据与企业的行业、规模大小没有关系。当前,全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管理时代,大数据存在于整个社会信息化系统之中。对于大数据,并不是只有企业自己拥有,才能利用。可以预见,会有很多面向各行各业的大数据分析服务机构涌现出来,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

谢鹏博士最后指出,在当今IT技术变革和业务模式不断创新的时代,ERP没有OUT,但只局限于ERP就真的会OUT了。超越ERP是今后企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字:未来ERP解析

本文摘自:比特网

x 解析ERP密码:困境和未来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企业应用软件ERP → 正文

解析ERP密码:困境和未来

责任编辑:editor009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1-06 22:59:21 本文摘自:比特网

在新技术频出的IT界,当前人们更热衷于在讨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社交网络,ERP似乎有些“门庭冷落”。实际上,关于ERP的困惑与思考,一直是企业信息化领域探讨的焦点之一。带着与ERP领域相关的若干困惑,e-works总编黄培博士和记者刘丽娜近日在北京专访了现任甲骨文大中国区应用咨询部总经理的谢鹏博士。谢鹏博士在1996年发表的《新一代MRPII-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中系统阐述了ERP对MRPII的超越,被认为是国内较早且准确阐述Gartner 提出的ERP概念和应用的一篇好文章。而今天,谢鹏博士又就ERP应用相关的五个企业十分关心的问题畅谈了他关于超越ERP的观点。谢鹏博士的分享对于企业信息化方向的思考和ERP的深化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ERP应用的方向——是超越而不是OUT

谢鹏博士认为,ERP本来是一种用于制造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系统,而目前无论是ERP软件还是实践都已经发展到“大ERP”阶段,即打破企业的四壁,把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上下游,管理整个供需链,实现全程供需链计划协同。 进一步,随着与行业典型业务解决方案的融合,ERP也已经延展到了非制造业领域。同时,也实现了商务智能(BI)技术与ERP的结合,使企业运营数据得以KPI的形式全方位的展示在各级管理者面前。上述发展无论是在概念内涵还是外延应用上都是对ERP自90年代以来应用的超越。谢鹏博士认为,有人提出了“后ERP时代”的概念,容易让人误解为ERP已经过时。“大ERP时代”可以更好的表达ERP应用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大ERP”的概念实际上涵盖了对整个企业内外部供需链的管理,不仅是后向供应链,也包括了企业与客户(包括渠道)进行计划协同的前向需求链。

当谈到ERP应用前景时,谢鹏博士认为: 不同类型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现状和方向是有差异的, 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二元化结构”将是企业信息化深化和拓展的普遍特点。所谓“二元化结构”,是指后台以ERP为核心,而前台则以CX(客户体验)为核心的“双核”体系结构。这种“双核”信息化体系结构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根据其业务的需要和信息化当前的状况不同则会有不同的实现模式,主要分为:前台为辅后台为主的前轻后重模式,前台为主后台为辅的前重后轻模式,或者是前后双驱并重的模式。另外,在国内,很多中小企业还没有应用ERP,既使很多企业已应用了ERP,但是如何实现内外部协同,供应链优化仍然是许多企业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诸如客户体验管理、电子商务、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等应用对已有ERP的企业来说,变为得越来越迫切。

因此,谢鹏博士总结上述观点认为,“大ERP”和“二元结构”将是今后超越ERP的应用方向和ERP深化应用的重点。

数据和架构——超越无缝集成
 

基础数据作为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困扰企业多年。在当前的企业实践当中,部分企业用PLM来管理和产品有关的数据,用ERP管理物料相关的数据,然后将两个系统的数据进行集成对接;还有一部分企业通过ESB企业服务总线,搭建企业信息集成枢纽。人们在思考是否存在终极的办法来解决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问题?数据集成的归宿到底在哪里?

近两年来,很多厂商正是看到了企业有这样的需求,纷纷推出了主数据管理系统。谢鹏博士认为,主数据管理系统不仅仅考虑的是信息集成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从结构上方便数据的拆分也同样重要。原来,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进行数据对接和交互,不仅带来了数据不能统一管理的问题,这套逻辑的关键桎梏还在于只是考虑了正向集成,没有考虑逆向拆分。而在现实中,一些企业开始有了数据或应用拆分的需求。随着业务的发展,很多企业出现了新的事业部,由于资源的开销和业务的特有逻辑开始考虑能不能从原来大而全的信息系统中,拆分出若干应用,给新事业部应用。独立的主数据管理系统是更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它使得数据系统之间的紧耦合变成了松耦合,方便信息系统和数据的拆分。即使企业没有系统拆分的需求,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和统一的主数据管理也具有存在的合理性。谢鹏博士指出,对于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业务逻辑越来越复杂、系统越做越大的大型企业集团来说,将信息系统间无缝集成转变为松耦合架构将是应用体系架构的基础变革。

管理和流程——超越最佳实践
 

一直以来,业界对ERP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ERP能够为企业带来业务流程的颠覆和再造,实现管理变革;另一观点则认为,ERP在实际应用中更应该体现“管理工具”的本质。

这一具有哲理性的话题对于正确理解和应用ERP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在Gartner给出ERP的定义中,实际上明确了它既是一种管理思想,同时也是一种工具,具有双重特性。

谢鹏博士认为,在双重特性之中,哪一方面体现得更多,取决于企业对ERP的认识和导入策略。如果企业在部署ERP时,没有把它和业务流程的优化进行有意识的关联,而仅仅作为信息手段去实施,那么ERP更多地是工具;如果企业一开始就把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和ERP系统的导入,一软一硬进行有机结合,那么就可以把ERP认知为管理方法和策略。所以ERP的完整表述应该是他既是一种策略也是一个工具。

从企业管理的最佳实践角度来讲,谢鹏博士特别强调,从90年代引入ERP应用的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企业对于管理流程是引进和消化,也就是业界所说的先固化再优化。但今天一批中国企业已成长为国际化的行业领导者,不仅在规模上成长了,在管理思想和流程上也积累了一些成熟的东西。已经涌现出华为、联想、海尔等世界级的制造企业,以及中国银行、平安保险等领先的金融服务企业,还有像华润这样成功地的走上了多元化经营之路的集团企业,因此,必须正视和考虑中国企业正在积淀形成的最佳业务实践,并考量如何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加以固化和优化,而不再是拿来国外的所谓最佳实践用于自己的固化和优化。“超越最佳实践,中国企业正逢其时”,谢鹏博士强调道。

优化和深化 —— 超越企业四壁
 

最近两年,国内ERP市场活跃度下降,似乎有些冷清。究其原因,谢鹏博士认为,有四方面的原因:

1)一些已经实施了ERP的企业,虽然在不断改进和投资新建一些系统,产品应用上有扩展,但更多的企业缺少重新审视ITSP(IT战略规划)之后,对已有信息应用进行系统地优化和深化,特别是超越企业四壁的协同优化。需要一些系统重构的投资而不仅是原有系统的修补。

2)很多企业应用了ERP之后,寻求深化和优化,而厂商的产品和服务未能配合企业深化和优化的需求,客观上影响了企业对ERP持续投资的热情。

3)一些企业在前期ERP投资并上线后,就遇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投资和出口受影响,导致运营成本激增,还未获得预期的投资回报,也使IT投资无法持续。

4)一些企业或受云计算趋势和影响所惑、或对于云计算进行适时的评估,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后了对ERP On-premise系统的投资规模和时间表。

谢鹏博士认为,在ERP市场和企业信息化表面的平静之下,蕴育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新气象。以下方面将为中国ERP市场和企业信息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随着主流厂商推出的SaaS应用的成熟,越来越多企业的CIO在考虑基于云服务的应用如何纳入企业自己的信息化蓝图,基于 SaaS的云服务由理念进入到应用阶段。

2)国际主流ERP厂商的云服务产品已实现组件化,这给客户扩展和深化ERP应用带来了在新应用机会上选择云服务从而形成混合应用模式的可能;因此将推动无论是On-premise还是SaaS的应用投资;

3)一些逐渐成熟的云服务,例如销售管理云服务、人力和招聘管理云服务、学习管理云服务等应用,将率先撬动云服务应用的市场增长;

4)移动应用、电子商务、社交应用的发展如火如荼,也会反过来带动企业进行ERP的深化应用;

5)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决策,使企业亟待挖掘ERP系统的数据和其它信息,实现360度商业智能分析和企业绩效管理;

6)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供应链的竞争。企业需要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协同,并实现对交付过程的有效管理,从而对ERP的前向应用和后向应用提出了更多联动要求;

7)ERP应用的优化和深化对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绩效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些都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ERP应用和实时技术的ERP应用带来了商机。

系统和部署——超越On-Premise (企业自建)
 

对于新技术,谢鹏博士的观点是切忌视而不见,也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云计算是今天最不能回避的话题。如果说ERP应用是一个旅程,那么云技术的演变更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技术的成熟和企业需求的成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技术成熟度来看,HCM、CRM走在云计算应用的前列;相比之下,ERP的云应用将紧跟其后。而从企业需求的成熟度来看,ERP涉及到企业的众多业务流程与业务数据,考虑到核心与否、投资成本与时间效益、运维等因素,企业将会分解ERP不同应用放在云端的时机。因此,企业对于云计算既不能视而不见,又不能“人云亦云”,而是要思考策略、转变理念、评估机会并适时导入成熟的应用。

谢鹏博士认为,企业在全面应用信息化的过程中,不可能也没必要一定要把所有的信息系统都采用云计算模式来部署。混合模式将会是未来的主流模式,而不仅仅是一个过渡,它会成为企业IT部署方式的常态。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讲,所有应用系统都部署在云上反而是不经济的。因此,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和On Premise多种模式共存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

关于大数据,很多人存在着误解。例如有人认为,零售行业面对大量的消费者,它确实需要大数据,而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客户数量有限,目前还暂时不需要管理与客户有关的大数据。实际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也需要对客户进行深入洞察。企业需要综合管理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企业现在就应当关注对大数据的挖掘、管理和分析。大数据与企业的行业、规模大小没有关系。当前,全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管理时代,大数据存在于整个社会信息化系统之中。对于大数据,并不是只有企业自己拥有,才能利用。可以预见,会有很多面向各行各业的大数据分析服务机构涌现出来,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

谢鹏博士最后指出,在当今IT技术变革和业务模式不断创新的时代,ERP没有OUT,但只局限于ERP就真的会OUT了。超越ERP是今后企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字:未来ERP解析

本文摘自:比特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