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存储企业动态 → 正文

3PAR的悲惨命运:一瞬间高高翱翔,下一瞬间则被Nimble的阴影笼罩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孙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3-13 20:36:32 本文摘自:ZD至顶网

就在上周,HPE公司决定以10.9亿美元外加2亿美元股票期权的方式收购Nimble Storage公司。

Nimble方面一直致力于销售全闪存与混合存储解决方案,其相当一部分知识产权以“InfoSight”SaaS平台的形式作为存储分析机制存在。评论者们普遍认为这笔交易对于Nimble与HPE是一次伟大的双赢——但实际情况是否真的这么乐观?

3PAR的悲惨命运:一瞬间高高翱翔,下一瞬间则被Nimble的阴影笼罩

  HPE存储业务

HPE公司的存储产品组合目前主要以3PAR平台为核心,其于2010年由当时的惠普公司收购获得。3PAR公司建立于1999年,且曾经成功实现了多种新型架构与功能,包括能够以“线速”方式实现零检测的嵌入式系统ASIC。HPE公司在与戴尔的竞标当中以23.5亿美元收购了3PAR,然而如今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其拥有着太多存储系统方案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毫无疑问,3PAR资产确实极具价值,其取代了已经陈旧的EVA并被扩展至一系列高端与高端市场当中。在HPE存储产品组合的外围,我们则看到了作为入门级系统的MSA与负责实现高端可用性及大型机的XP。

自2010年开始,HPE公司一直在不断向其3PAR平台当中添加各类功能特性。最近,作为其“自适配数据简化”功能集的组成部分,3PAR刚刚迎来经过强化的存储空间节约技术。在3PAR平台的整个发展过程当中,该系统一直在利用一款专用硬件ASIC实现部分性能敏感性处理,其中包括零检测与部分重复数据删除任务。

采用专用型硬件既是种祝福,也可能算是一种诅咒。1999年,ASIC的出现令其成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但在约18年之后处理器速度的迅猛增长让人们不再确定ASIC功能是否真的仍有必要,或者说现代处理器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将其取代。

Nimble Storage

下面将视线投向Nimble公司。这家诞生于2008年的年轻企业于2010年才于西雅图召开的Tech Field Day大会上发布其首款产品。我则是在2011年的EMEA(即欧洲、非洲与中东)市场发布会上为其总结出第一份简报。回顾其发展历程,可以发现Nimble的平台当初一直被作为融合型存储方案实现一级、备份与灾难恢复等需求。

该公司的创始者们拥有在NetApp与Data Domain效力的从业背景,因此他们亦不出所料地选择了与NetApp公司的Data ONTAP类似的技术层面发展取向,包括将数据存储在NVRAM当中,而后再将其交付至磁盘并保存在闪存内,以便随后进行快速读取。据称,两家公司之间的诉讼纠纷已经于2015年得到解决。

Nimble架构的突出优势在于能够以多种不同方式使用闪存资源,而非单纯将其视为标准存储层或者写入缓存层。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平台已经拥有极为可观的可扩展能力。另外,该公司还推出了InfoSight方案,这项SaaS服务能够为Nimble平台上的应用程序与数据活动提供深入分析能力。许多人认为InfoSight堪称Nimble公司所开发出的最为关键的技术成果之一——甚至没有之一。

Nimble公司曾于2013年12月进行首轮公开募股,并将每股21美元的开盘价提升至每股31美元左右。然而在这轮规模最大的上涨之后,自2015年年底到2016年年底,其股价则报得7.67美元,远低于当初刚刚上市时的水平。在HPE方面宣布收购之前,其股票交易价格已经达到8.50美元左右,较上一年提升了约11%。

遗憾的是,存储阵列市场一直缺少强劲的业务增长空间,这意味着市场竞争极为激烈且各家供应商需要努力从彼此处购买业务方案。

历史达二十年的老牌架构

一般来讲,我应该会首先从这套历史达二十年的老牌架构说起,毕竟在这样的前提之下,重新开始比重写或者修改现有存储阵列技术要更为实际。理由则非常简单:软件与硬件的设计自然基于当时可用的技术方案。从零开始之后,我们将不再需要背负原有的设计负担,进而开发出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而着眼于3PAR的架构,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其正面临着这样的命运。3PAR并非真正的横向扩展架构(虽然能够扩展至八节点),这明显是为磁盘时代所设计的。该项技术虽然已经能够很好地适应闪存资源,但重复数据删除与压缩功能仍然无法以原生方式实现,因此平台在此类功能的设计中必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折衷。当然,就目前来讲,这些妥协还不足以真正威胁到该平台的市场效力。

顺带一提,不少其它存储供应商也存在这种架构年代久远的问题。NetApp公司的Data ONTAP(原始版本)即存在这一问题,并迫使该公司收购了SolidFire与Engenio。戴尔-EMC收购了XtremIO作为其全闪存解决方案,并以此为基础推出了全闪存VMAX——不过这项策略似乎在短期内反而影响到了VMAX全闪存版本的效果。戴尔-EMC Unity(曾被称为CLARiiON与VNX)亦对其原始单线程代码进行了重写,以确保其能够利用多线程处理器。

目前市场上的一大有趣动态在于,初创企业反而能够创造出各类新型解决方案,而无需为历史负担而担忧。相比之下,主流供应商则需要管理客户从一套平台逐步过渡至另一套平台,而这无疑将引发大量后续问题。而不知何故,新的初创型供应商需要立足于一套已然根深蒂固的传统硬件产品以获取市场份额,进而渗透至更加成熟且规模更大的客户生态系统当中。这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

因此,供应商希望充分利用其硬件解决方案,且保证不对客户造成太过严重的干扰,同时清醒地意识到其硬件存储解决方案将在某个阶段被全面取代。二十年似乎已经成为当前存储市场上一种常见且比较标准的寿命周期。

HPE凭借Nimble实现敏捷性提升

重新回到此次收购交易,HPE公司为什么有必要在这个时间点进行收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项潜在可能性:

年龄——正如之前所提到,3PAR确实曾经拥有良好的运行效果,但如今需要进行替换。因此,HPE公司有必要更早开始以观察客户的转变,而不再像EVA那样等到产品已经不再适合客户需求时方采取行动。总之,虽然3PAR仍拥有生命力,但及早打算确实很有必要。市场——3PAR适合中型乃至大型企业市场。我一直认为其无法通过下调定位的方式获得成功。而Nimble公司的平台则更适合中小型企业市场的需求,虽然二者存在一定交集,但这并非坏事。客户——Nimble公司已经开始获得客户青睐,其中不少客户则必须选择放弃HPE的产品。通过收购,HPE能够成功实现部分客户的回流(假设客户不会再次转投其它厂商怀抱)。技术——InfoSight是一款出色的产品,能够被轻松扩展至3PAR平台当中。而这对客户而言无疑是另一种“增值”,能够为HPE的存储业务带来更理想的客户粘性。价格——Nimble公司的价格相对便宜,还不到七年前收购3PAR成本的一半。股价低迷导致其市值远无法触及当初的高点。

我认为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即Nimble公司还将在多久的未来继续面对亏损。虽然营收顺利实现增长,但亏损额亦在不断提升,这种状况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将难以为继。

负面影响

谈完了积极影响,下面我们再审视这笔交易带来的负面结果。对Nimble公司的收购显然不利于那些曾经在其首轮公开募股或者随后购买过其股票的投资者。事实上,这一交易可能给部分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另外,随着销售与技术支持团队的合理化调整,必然会引发一定规模的人员裁撤。事实上,HPE公司此前收购的SimpliVity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过去几年以来,HPE方面已经陆续关闭了其公有云业务部门,并出售了其服务与软件事业部。目前其业务重点在于硬件与硬件解决方案层面,而对Nimble公司的收购也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立场。那么接下来就是HPE的存储软件战略问题了——StoreVirtual在这笔交易当中扮演怎样的角色?HPE公司为何还没有着手收购Scality?

架构师视角

存储(硬件)并不属于成长性业务,且目前市场已经进入合并期。这一过程势必带来被动性反应,即各从业企业将通过降低成本以增加客户份额。

HPE这类供应商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我们每一年都在生成EB规模的新数据,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信息流会转向传统存储环境。如果缺少强大的软件产品组合,HPE及其它同类厂商将很难在本就不佳的存储市场环境当中实现份额增长。

当然,存在这一问题的理由是此类业务缺少充足的利润,至少不像高端硬件市场那样往往拥有60%左右的利润率(这也是收购Nimble的主要动机之一)。HPE公司显然更希望生活在后一种市场区间内。

我认为这次收购只是一次储备性战略,且预计3PAR将在未来某个阶段正式宣告退休。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HPE,你的长期存储发展战略究竟是什么?

关键字:NimbleHPEXtremIO

本文摘自:ZD至顶网

x 3PAR的悲惨命运:一瞬间高高翱翔,下一瞬间则被Nimble的阴影笼罩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存储企业动态 → 正文

3PAR的悲惨命运:一瞬间高高翱翔,下一瞬间则被Nimble的阴影笼罩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孙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3-13 20:36:32 本文摘自:ZD至顶网

就在上周,HPE公司决定以10.9亿美元外加2亿美元股票期权的方式收购Nimble Storage公司。

Nimble方面一直致力于销售全闪存与混合存储解决方案,其相当一部分知识产权以“InfoSight”SaaS平台的形式作为存储分析机制存在。评论者们普遍认为这笔交易对于Nimble与HPE是一次伟大的双赢——但实际情况是否真的这么乐观?

3PAR的悲惨命运:一瞬间高高翱翔,下一瞬间则被Nimble的阴影笼罩

  HPE存储业务

HPE公司的存储产品组合目前主要以3PAR平台为核心,其于2010年由当时的惠普公司收购获得。3PAR公司建立于1999年,且曾经成功实现了多种新型架构与功能,包括能够以“线速”方式实现零检测的嵌入式系统ASIC。HPE公司在与戴尔的竞标当中以23.5亿美元收购了3PAR,然而如今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其拥有着太多存储系统方案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毫无疑问,3PAR资产确实极具价值,其取代了已经陈旧的EVA并被扩展至一系列高端与高端市场当中。在HPE存储产品组合的外围,我们则看到了作为入门级系统的MSA与负责实现高端可用性及大型机的XP。

自2010年开始,HPE公司一直在不断向其3PAR平台当中添加各类功能特性。最近,作为其“自适配数据简化”功能集的组成部分,3PAR刚刚迎来经过强化的存储空间节约技术。在3PAR平台的整个发展过程当中,该系统一直在利用一款专用硬件ASIC实现部分性能敏感性处理,其中包括零检测与部分重复数据删除任务。

采用专用型硬件既是种祝福,也可能算是一种诅咒。1999年,ASIC的出现令其成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但在约18年之后处理器速度的迅猛增长让人们不再确定ASIC功能是否真的仍有必要,或者说现代处理器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将其取代。

Nimble Storage

下面将视线投向Nimble公司。这家诞生于2008年的年轻企业于2010年才于西雅图召开的Tech Field Day大会上发布其首款产品。我则是在2011年的EMEA(即欧洲、非洲与中东)市场发布会上为其总结出第一份简报。回顾其发展历程,可以发现Nimble的平台当初一直被作为融合型存储方案实现一级、备份与灾难恢复等需求。

该公司的创始者们拥有在NetApp与Data Domain效力的从业背景,因此他们亦不出所料地选择了与NetApp公司的Data ONTAP类似的技术层面发展取向,包括将数据存储在NVRAM当中,而后再将其交付至磁盘并保存在闪存内,以便随后进行快速读取。据称,两家公司之间的诉讼纠纷已经于2015年得到解决。

Nimble架构的突出优势在于能够以多种不同方式使用闪存资源,而非单纯将其视为标准存储层或者写入缓存层。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平台已经拥有极为可观的可扩展能力。另外,该公司还推出了InfoSight方案,这项SaaS服务能够为Nimble平台上的应用程序与数据活动提供深入分析能力。许多人认为InfoSight堪称Nimble公司所开发出的最为关键的技术成果之一——甚至没有之一。

Nimble公司曾于2013年12月进行首轮公开募股,并将每股21美元的开盘价提升至每股31美元左右。然而在这轮规模最大的上涨之后,自2015年年底到2016年年底,其股价则报得7.67美元,远低于当初刚刚上市时的水平。在HPE方面宣布收购之前,其股票交易价格已经达到8.50美元左右,较上一年提升了约11%。

遗憾的是,存储阵列市场一直缺少强劲的业务增长空间,这意味着市场竞争极为激烈且各家供应商需要努力从彼此处购买业务方案。

历史达二十年的老牌架构

一般来讲,我应该会首先从这套历史达二十年的老牌架构说起,毕竟在这样的前提之下,重新开始比重写或者修改现有存储阵列技术要更为实际。理由则非常简单:软件与硬件的设计自然基于当时可用的技术方案。从零开始之后,我们将不再需要背负原有的设计负担,进而开发出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而着眼于3PAR的架构,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其正面临着这样的命运。3PAR并非真正的横向扩展架构(虽然能够扩展至八节点),这明显是为磁盘时代所设计的。该项技术虽然已经能够很好地适应闪存资源,但重复数据删除与压缩功能仍然无法以原生方式实现,因此平台在此类功能的设计中必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折衷。当然,就目前来讲,这些妥协还不足以真正威胁到该平台的市场效力。

顺带一提,不少其它存储供应商也存在这种架构年代久远的问题。NetApp公司的Data ONTAP(原始版本)即存在这一问题,并迫使该公司收购了SolidFire与Engenio。戴尔-EMC收购了XtremIO作为其全闪存解决方案,并以此为基础推出了全闪存VMAX——不过这项策略似乎在短期内反而影响到了VMAX全闪存版本的效果。戴尔-EMC Unity(曾被称为CLARiiON与VNX)亦对其原始单线程代码进行了重写,以确保其能够利用多线程处理器。

目前市场上的一大有趣动态在于,初创企业反而能够创造出各类新型解决方案,而无需为历史负担而担忧。相比之下,主流供应商则需要管理客户从一套平台逐步过渡至另一套平台,而这无疑将引发大量后续问题。而不知何故,新的初创型供应商需要立足于一套已然根深蒂固的传统硬件产品以获取市场份额,进而渗透至更加成熟且规模更大的客户生态系统当中。这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

因此,供应商希望充分利用其硬件解决方案,且保证不对客户造成太过严重的干扰,同时清醒地意识到其硬件存储解决方案将在某个阶段被全面取代。二十年似乎已经成为当前存储市场上一种常见且比较标准的寿命周期。

HPE凭借Nimble实现敏捷性提升

重新回到此次收购交易,HPE公司为什么有必要在这个时间点进行收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项潜在可能性:

年龄——正如之前所提到,3PAR确实曾经拥有良好的运行效果,但如今需要进行替换。因此,HPE公司有必要更早开始以观察客户的转变,而不再像EVA那样等到产品已经不再适合客户需求时方采取行动。总之,虽然3PAR仍拥有生命力,但及早打算确实很有必要。市场——3PAR适合中型乃至大型企业市场。我一直认为其无法通过下调定位的方式获得成功。而Nimble公司的平台则更适合中小型企业市场的需求,虽然二者存在一定交集,但这并非坏事。客户——Nimble公司已经开始获得客户青睐,其中不少客户则必须选择放弃HPE的产品。通过收购,HPE能够成功实现部分客户的回流(假设客户不会再次转投其它厂商怀抱)。技术——InfoSight是一款出色的产品,能够被轻松扩展至3PAR平台当中。而这对客户而言无疑是另一种“增值”,能够为HPE的存储业务带来更理想的客户粘性。价格——Nimble公司的价格相对便宜,还不到七年前收购3PAR成本的一半。股价低迷导致其市值远无法触及当初的高点。

我认为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即Nimble公司还将在多久的未来继续面对亏损。虽然营收顺利实现增长,但亏损额亦在不断提升,这种状况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将难以为继。

负面影响

谈完了积极影响,下面我们再审视这笔交易带来的负面结果。对Nimble公司的收购显然不利于那些曾经在其首轮公开募股或者随后购买过其股票的投资者。事实上,这一交易可能给部分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另外,随着销售与技术支持团队的合理化调整,必然会引发一定规模的人员裁撤。事实上,HPE公司此前收购的SimpliVity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过去几年以来,HPE方面已经陆续关闭了其公有云业务部门,并出售了其服务与软件事业部。目前其业务重点在于硬件与硬件解决方案层面,而对Nimble公司的收购也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立场。那么接下来就是HPE的存储软件战略问题了——StoreVirtual在这笔交易当中扮演怎样的角色?HPE公司为何还没有着手收购Scality?

架构师视角

存储(硬件)并不属于成长性业务,且目前市场已经进入合并期。这一过程势必带来被动性反应,即各从业企业将通过降低成本以增加客户份额。

HPE这类供应商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我们每一年都在生成EB规模的新数据,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信息流会转向传统存储环境。如果缺少强大的软件产品组合,HPE及其它同类厂商将很难在本就不佳的存储市场环境当中实现份额增长。

当然,存在这一问题的理由是此类业务缺少充足的利润,至少不像高端硬件市场那样往往拥有60%左右的利润率(这也是收购Nimble的主要动机之一)。HPE公司显然更希望生活在后一种市场区间内。

我认为这次收购只是一次储备性战略,且预计3PAR将在未来某个阶段正式宣告退休。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HPE,你的长期存储发展战略究竟是什么?

关键字:NimbleHPEXtremIO

本文摘自:ZD至顶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