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存储行业动态 → 正文

企业计算系统的下一次技术突破在哪里?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Harris编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2-05 12:27:00 本文摘自:机房360

如今,企业计算实现技术突破的追求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大多数硬件的进步是进化的,而不是革命性的。

在计算机的应用早期,人们就解释了计算机体系结构中有一个不断的跨越式游戏,这将决定人们在任何时刻可以用IT做什么。而在这个游戏中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那就是计算,网络和存储,这构成了冯诺依曼所设计的计算机的基本元素。

在不同的时间,每个元素将在能力或性能方面暂时获得优势。因此,一段时间内,存储设备的速度将比CPU或总线运行得更快,而被其他两个元素其中的一个超越之后,又将被第三个元素超过。幸运的是,一些IT人员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缓存,可以用来实现这些不匹配的组件之间的平衡。如今,用户需要知道如何利用这些策略来维护良好运行的企业计算系统的外观和感觉,人们现在称之为良好的用户体验。

在IT方面最具挑战性的时刻是,当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时,由于企业计算系统的组件元素的性能显著不匹配,当这些技术不再满足提供可接受的用户体验时,将导致企业计算系统的平衡被破坏,幸运的是,这种事情很少发生。

而这种事情很少发生,就是因为硬件几乎没有革命性进步,尽管IT市场营销人员认为企业计算系统的突破将随着每一个新产品的推出准备发生。事实上,将营销与现实分离通常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而不是处理真正的系统性变化,每当供应商和专家听到这样的消息时,却在告诉人们,另一场技术革命即将到来。

案例:虚拟计算

不久以前,供应商吹捧服务器虚拟化就是一个技术突破。可以代替传统的“一个应用程序,一个服务器”客户端,这是一个服务器企业计算系统模型,虚拟化将通过“一个服务器,许多应用程序”模式开启服务器整合的时代。

而人们需要知道如何利用这些策略来保持良好运行的企业计算系统的外观和感觉。行业人士表示,这种模式造成的破坏将是深远的:多核CPU将被用作多租户托管环境,管理程序提供所需的管理工具,以从商品系统获得最佳性能和敏捷资源共享。此外,将应用程序合并为虚拟机(VM)将聚合网络流量,需要更大却更少的管道。共享存储将被解构,其物理组件本地连接到每个多租户服务器,而不是在多个单一应用程序服务器之间共享,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消除了IT人员中配置存储专家的计划。当然,事情并不是这样。

真正多核的CPU用于多租户虚拟机(VM)托管,但面临高可用性要求和其他考虑因素,需要更多的服务器硬件,而不是更少。在I/O处理环境中简单实现多租户有可能使虚拟机速度下降很多,这就要求每个服务器托管的虚拟机更少。因此,大规模整合的梦想很难实现。

对于网络而言,以每秒千兆比特(或更低)的速度,每个服务器的网络接口端口必须增加7到18个端口,以容纳在服务器中运行更多的应用程序。将这么多的网络流量整合到更少的服务器需要将流量处理能力方面提高10倍,因此企业被迫采用10Gb的以太网,以从其网络中获得令人满意的性能,即使其是最低限度的。

如今,已经不是传统的“一个应用程序,一个服务器”客户端,而是服务器企业计算系统模型,虚拟化将迎来一个服务器整合的时代。

虚拟机管理程序供应商指责存储设备使得应用程序性能缓慢,即使这很少是存储的错误。那些关于SANs和闪存的炒作取代了智能存储工程在供应商宣传材料,导致许多昂贵的存储设备得到翻新。

如今,服务器虚拟化被一些企业广泛应用甚至完全部署。不幸的是,那些企业现在已经准备好另一种取得突破性的技术进步:“内存中”的一切。

内存时代需要什么?

内存的广泛应用将需要大量的动态RAM和下一代非易失性电子存储器,利用新兴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主机控制器接口规范,也称为NVMExpress。

IBM公司已经将40亿TB的系统内存放入其最新的zSystems大型机,预计SAP和Oracle将全面进行内存中联机事务处理。然而,大多数企业会使用IntelSkylake,来自Mellanox的专用网络接口卡,或者也许是来自DataCore的一些软件创新,例如并行服务器,将一些x86服务器(如Lego构建块)整合在一起,以创建超级混合共享内存结构,可能运行在100千兆以太网的网络中。

其他即将到来的突破性技术

事实是,在10GbE交换机,NIC和主板部署之前,另一个技术突破已经出现,那就是企业计算系统。

例如,150万个SPC-1IOPS(每秒进行读写(I/O)操作的次数)可能很快通过并行I/O处理成为常态。DataCore公司已经在商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上展示了500万IOPS,而且是大型专用阵列的一小部分。同时,StarWind软件和其他厂商正在改进软件定义的存储堆栈,以优化100千兆以太网的共享内存性能。

关键字:计算系统系统内存

本文摘自:机房360

x 企业计算系统的下一次技术突破在哪里?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存储行业动态 → 正文

企业计算系统的下一次技术突破在哪里?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Harris编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2-05 12:27:00 本文摘自:机房360

如今,企业计算实现技术突破的追求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大多数硬件的进步是进化的,而不是革命性的。

在计算机的应用早期,人们就解释了计算机体系结构中有一个不断的跨越式游戏,这将决定人们在任何时刻可以用IT做什么。而在这个游戏中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那就是计算,网络和存储,这构成了冯诺依曼所设计的计算机的基本元素。

在不同的时间,每个元素将在能力或性能方面暂时获得优势。因此,一段时间内,存储设备的速度将比CPU或总线运行得更快,而被其他两个元素其中的一个超越之后,又将被第三个元素超过。幸运的是,一些IT人员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缓存,可以用来实现这些不匹配的组件之间的平衡。如今,用户需要知道如何利用这些策略来维护良好运行的企业计算系统的外观和感觉,人们现在称之为良好的用户体验。

在IT方面最具挑战性的时刻是,当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时,由于企业计算系统的组件元素的性能显著不匹配,当这些技术不再满足提供可接受的用户体验时,将导致企业计算系统的平衡被破坏,幸运的是,这种事情很少发生。

而这种事情很少发生,就是因为硬件几乎没有革命性进步,尽管IT市场营销人员认为企业计算系统的突破将随着每一个新产品的推出准备发生。事实上,将营销与现实分离通常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而不是处理真正的系统性变化,每当供应商和专家听到这样的消息时,却在告诉人们,另一场技术革命即将到来。

案例:虚拟计算

不久以前,供应商吹捧服务器虚拟化就是一个技术突破。可以代替传统的“一个应用程序,一个服务器”客户端,这是一个服务器企业计算系统模型,虚拟化将通过“一个服务器,许多应用程序”模式开启服务器整合的时代。

而人们需要知道如何利用这些策略来保持良好运行的企业计算系统的外观和感觉。行业人士表示,这种模式造成的破坏将是深远的:多核CPU将被用作多租户托管环境,管理程序提供所需的管理工具,以从商品系统获得最佳性能和敏捷资源共享。此外,将应用程序合并为虚拟机(VM)将聚合网络流量,需要更大却更少的管道。共享存储将被解构,其物理组件本地连接到每个多租户服务器,而不是在多个单一应用程序服务器之间共享,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消除了IT人员中配置存储专家的计划。当然,事情并不是这样。

真正多核的CPU用于多租户虚拟机(VM)托管,但面临高可用性要求和其他考虑因素,需要更多的服务器硬件,而不是更少。在I/O处理环境中简单实现多租户有可能使虚拟机速度下降很多,这就要求每个服务器托管的虚拟机更少。因此,大规模整合的梦想很难实现。

对于网络而言,以每秒千兆比特(或更低)的速度,每个服务器的网络接口端口必须增加7到18个端口,以容纳在服务器中运行更多的应用程序。将这么多的网络流量整合到更少的服务器需要将流量处理能力方面提高10倍,因此企业被迫采用10Gb的以太网,以从其网络中获得令人满意的性能,即使其是最低限度的。

如今,已经不是传统的“一个应用程序,一个服务器”客户端,而是服务器企业计算系统模型,虚拟化将迎来一个服务器整合的时代。

虚拟机管理程序供应商指责存储设备使得应用程序性能缓慢,即使这很少是存储的错误。那些关于SANs和闪存的炒作取代了智能存储工程在供应商宣传材料,导致许多昂贵的存储设备得到翻新。

如今,服务器虚拟化被一些企业广泛应用甚至完全部署。不幸的是,那些企业现在已经准备好另一种取得突破性的技术进步:“内存中”的一切。

内存时代需要什么?

内存的广泛应用将需要大量的动态RAM和下一代非易失性电子存储器,利用新兴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主机控制器接口规范,也称为NVMExpress。

IBM公司已经将40亿TB的系统内存放入其最新的zSystems大型机,预计SAP和Oracle将全面进行内存中联机事务处理。然而,大多数企业会使用IntelSkylake,来自Mellanox的专用网络接口卡,或者也许是来自DataCore的一些软件创新,例如并行服务器,将一些x86服务器(如Lego构建块)整合在一起,以创建超级混合共享内存结构,可能运行在100千兆以太网的网络中。

其他即将到来的突破性技术

事实是,在10GbE交换机,NIC和主板部署之前,另一个技术突破已经出现,那就是企业计算系统。

例如,150万个SPC-1IOPS(每秒进行读写(I/O)操作的次数)可能很快通过并行I/O处理成为常态。DataCore公司已经在商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上展示了500万IOPS,而且是大型专用阵列的一小部分。同时,StarWind软件和其他厂商正在改进软件定义的存储堆栈,以优化100千兆以太网的共享内存性能。

关键字:计算系统系统内存

本文摘自:机房360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