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存储技术专区 → 正文

什么?硬盘竟然只有以太网口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1-29 13:53:35 本文摘自:比特网

谈到存储,恐怕人们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闪存、软件定义,以及超融合系统上,而对于以太网硬盘,或多或少被忽视了。

来自Kinetic硬盘革命力量

尽人皆知,很多技术都在蓄谋革SAN/NAS的命,也就是革“存储阵列”的命。很多人注意到闪存、软件定义存储,但实际上还有一种革命性的力量,一种来自传统磁盘的量,它就是以太网硬盘。

在2014年希捷、东芝和西部数据均发布了以太网硬盘的产品方案,这也被很多存储专业媒体评选为2014年存储重大事件。为了能够进一步以太网硬盘技术,记者采写了希捷科技中国区云业务客户技术支持高级经理农天使。

据介绍,希捷在2014年11月推出了具有革命意义的以太网硬盘——希捷Kinetic硬盘。其中,Kinetic是希捷在2013年推出的开放存储平台,当时获得了包括美国在线(AOL)、Digital Sense、惠普、戴尔、联想等客户的广泛支持,通过支持开放Kinetic应用程序接口(API),共同推动该存储技术进入市场。

希捷Kinetic硬盘也是基于Kinetic平台,它将开源对象存储解决方案,与以太网连接相结合,提供了新的存储解决方案。

“你只需要三个关键组件就可以实现为新一类数据创建新一类云的愿景:容纳 Kinetic 硬盘的机箱、向硬盘写入/自硬盘读取数据的API接口库或更上层的应用程序软件,以及 Kinetic 硬盘自身。” 农天使说。

让存储成本变得更低

希捷以太网硬盘与传统SAN/NAS方案最大的不同在于,以太网硬盘方案中所使用的希捷Kinetic硬盘只有两个以太网的接口,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SAS或者SATA硬盘接口,实际上,恰恰是数据接口方式的改变,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

与传统SAN/NAS存储方式相比,Kinetic开放存储平台减少了存储服务器层和文件系统层的开销,将硬盘存储介质空间管理转移至硬盘自身(参见下图)。

通过两种方式的对比,显然以太网硬盘在存储堆栈方式上更加具有效率。我们知道对于存储来讲,I/O存在着巨大性能上瓶颈。因此,在传统的SAN /NAS存储方式中,需要借助多磁盘并行的方式解决I/O的问题。但实际上,除磁盘自身I/O性能之外,传统存储所采用的堆栈方式,也会占用大量I/O资源,令I/O紧张情况加剧。

新的Kinetic台提供了简化的存储堆栈架构,允许存储应用与Kinetic对象存储硬盘直接传递指令,通过直接IP寻址每块硬盘,从而消除了传统方案中存储服务器所存在的性能瓶颈,因此可以提升整个系统的数据吞吐量。

从使用者的角度,只要用户的应用或者其软件系统平台能够支持以太网硬盘API接口库,用户就可以使用以太网硬盘替代传统的SAN/NAS阵列。如今,希捷已经和OpenStack Swift进行了集成,这意味着Swift对象存储系统和Kinetic硬件设备集成;Redhat Ceph也在开发基于Kinetic的新一代分布式文件系统。也就是说,如果用户采用的是OpenStack Swift或Redhat Ceph平台,用户就可以采用以太网硬盘解决方案。

适用应用场景

以太网硬盘技术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与任何其他存储技术一样,以太网硬盘技术方案也有自己适合应用的场景。

据农天使介绍,以太网硬盘技术方案主要适用于三种应用场景:可以横向扩展和海量存储的对象存储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和分布式文件系统。对于用户来说,如今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数据爆炸,社交媒体、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连接互联网的各种设备的飞速发展,数据量激增,使得数据存储的成本越来越高,如何才能够提供更加简化的基础设施,提供可扩展性和降低成本兼具的解决方案,这就成为了用户新的诉求。

Kinetic硬盘以太网解决方案的出现,恰好满足了用户这些需求,带来了革命性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以太网硬盘以数据中心广为采用以太网为基础,不需要对于基础设施进行任何改变,因此具有非常好的可行性。目前,以太网硬盘技术已经在EVault云连接备份和数据恢复服务商得到了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不难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推广,以太网硬盘方案将成为存储产品市场的重要力量。

关键字:以太网硬盘技术硬盘存储

本文摘自:比特网

x 什么?硬盘竟然只有以太网口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存储技术专区 → 正文

什么?硬盘竟然只有以太网口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1-29 13:53:35 本文摘自:比特网

谈到存储,恐怕人们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闪存、软件定义,以及超融合系统上,而对于以太网硬盘,或多或少被忽视了。

来自Kinetic硬盘革命力量

尽人皆知,很多技术都在蓄谋革SAN/NAS的命,也就是革“存储阵列”的命。很多人注意到闪存、软件定义存储,但实际上还有一种革命性的力量,一种来自传统磁盘的量,它就是以太网硬盘。

在2014年希捷、东芝和西部数据均发布了以太网硬盘的产品方案,这也被很多存储专业媒体评选为2014年存储重大事件。为了能够进一步以太网硬盘技术,记者采写了希捷科技中国区云业务客户技术支持高级经理农天使。

据介绍,希捷在2014年11月推出了具有革命意义的以太网硬盘——希捷Kinetic硬盘。其中,Kinetic是希捷在2013年推出的开放存储平台,当时获得了包括美国在线(AOL)、Digital Sense、惠普、戴尔、联想等客户的广泛支持,通过支持开放Kinetic应用程序接口(API),共同推动该存储技术进入市场。

希捷Kinetic硬盘也是基于Kinetic平台,它将开源对象存储解决方案,与以太网连接相结合,提供了新的存储解决方案。

“你只需要三个关键组件就可以实现为新一类数据创建新一类云的愿景:容纳 Kinetic 硬盘的机箱、向硬盘写入/自硬盘读取数据的API接口库或更上层的应用程序软件,以及 Kinetic 硬盘自身。” 农天使说。

让存储成本变得更低

希捷以太网硬盘与传统SAN/NAS方案最大的不同在于,以太网硬盘方案中所使用的希捷Kinetic硬盘只有两个以太网的接口,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SAS或者SATA硬盘接口,实际上,恰恰是数据接口方式的改变,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

与传统SAN/NAS存储方式相比,Kinetic开放存储平台减少了存储服务器层和文件系统层的开销,将硬盘存储介质空间管理转移至硬盘自身(参见下图)。

通过两种方式的对比,显然以太网硬盘在存储堆栈方式上更加具有效率。我们知道对于存储来讲,I/O存在着巨大性能上瓶颈。因此,在传统的SAN /NAS存储方式中,需要借助多磁盘并行的方式解决I/O的问题。但实际上,除磁盘自身I/O性能之外,传统存储所采用的堆栈方式,也会占用大量I/O资源,令I/O紧张情况加剧。

新的Kinetic台提供了简化的存储堆栈架构,允许存储应用与Kinetic对象存储硬盘直接传递指令,通过直接IP寻址每块硬盘,从而消除了传统方案中存储服务器所存在的性能瓶颈,因此可以提升整个系统的数据吞吐量。

从使用者的角度,只要用户的应用或者其软件系统平台能够支持以太网硬盘API接口库,用户就可以使用以太网硬盘替代传统的SAN/NAS阵列。如今,希捷已经和OpenStack Swift进行了集成,这意味着Swift对象存储系统和Kinetic硬件设备集成;Redhat Ceph也在开发基于Kinetic的新一代分布式文件系统。也就是说,如果用户采用的是OpenStack Swift或Redhat Ceph平台,用户就可以采用以太网硬盘解决方案。

适用应用场景

以太网硬盘技术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与任何其他存储技术一样,以太网硬盘技术方案也有自己适合应用的场景。

据农天使介绍,以太网硬盘技术方案主要适用于三种应用场景:可以横向扩展和海量存储的对象存储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和分布式文件系统。对于用户来说,如今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数据爆炸,社交媒体、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连接互联网的各种设备的飞速发展,数据量激增,使得数据存储的成本越来越高,如何才能够提供更加简化的基础设施,提供可扩展性和降低成本兼具的解决方案,这就成为了用户新的诉求。

Kinetic硬盘以太网解决方案的出现,恰好满足了用户这些需求,带来了革命性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以太网硬盘以数据中心广为采用以太网为基础,不需要对于基础设施进行任何改变,因此具有非常好的可行性。目前,以太网硬盘技术已经在EVault云连接备份和数据恢复服务商得到了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不难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推广,以太网硬盘方案将成为存储产品市场的重要力量。

关键字:以太网硬盘技术硬盘存储

本文摘自:比特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