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测试行业动态 → 正文

LUCI、诺基亚等巨头携手推动5G+VR商用 VR第二春将至?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7-10 06:30:58 本文摘自:搜狐科技

今年6月底,科技娱乐公司LUCI携手诺基亚和英特尔,三方在成都举办的一次展示会上,实现了基于最新3GPP标准的5G空口对接。所谓空口,指的是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接口。对于生产VR头显设备的LUCI来说,这个测试意味着,他们的VR头显具备了连接5G基站的能力,等于拿下了国内VR设备5G网络的首张入场券。

同时采用LUCI最新的VR显示头显设备,三方联合推出了5G+VR技术的新一代智慧展馆解决方案,实测性能优异,用户体验接近当前有线回传方案。

所谓智慧展馆,实际上给VR设备找到一个新的落地应用场景。在展览馆、博物馆、规划馆和纪念馆这些传统的展馆场所,观众看展的形式比较单一。而有了5G+VR技术之后,观众可以沉浸在立体逼真的虚拟世界中,颠覆传统的参观模式,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深度体验,真正让参观者在虚拟世界中深度感受,未来观展的方式将是完全不同的。可是,似乎早已成熟的VR设备为什么要同5G相结合呢?

2014年Facebook收购VR设备厂商Oculus,引发行业对VR的关注。而2016年被称作VR元年,这一年全球对AR/VR的投资超过20亿美元,比前一年暴增了118%。然而好景不长,到2017年相关投资开始大量下降。主要是受到早期技术能力的限制,VR产品无法在短期内满足商业化需求,同时一些技术能力欠缺的VR产品上市,糟糕的体验让消费者失去了信心。

当前VR设备最大的硬伤,就是头显延迟。也就是从人体头部移动开始,到头显画面移动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时间差。一般延迟时间如果超过20毫秒,用户就会产生眩晕,这个原理就像晕车一样。而造成头显延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低网速。

今年6月13日,3GPP全会批准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功能冻结,这意味着首个国际5G标准正式出炉。新方案是一个端到端的新架构,可以更好的支持大带宽、低延时的业务。相比当前4G网络,5G网速最快会有100倍的提升。

5G在传输上的高带宽、高速率特性,能有效解决VR内容,尤其是8K及以上超高清内容的传输问题。在5G环境下,用LUCI下载一部蓝光级别、标准长度的电影只需要一分钟,这将改善视听体验的尴尬现状。5G标准的低延迟特点,也对VR这个对延迟极其敏感的技术提供了巨大支持,将有效解决VR头显时间延迟的技术问题。

而VR有可能成为5G时代第一个受益的行业应用。每一代通信技术的进步,都会带来与之相应的智能硬件和应用的爆发。比如2G时代的SP业务,成就了今天的很多互联网巨头;3G、4G时代有移动视频、游戏等应用,也塑造了今天移动互联网的产业格局;而5G时代,伴随着高速率高带宽的网络基础设施,还会出现新的交互和媒介产品。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认为,VR将成为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而 5G 网络将会是影响 VR 体验的关键。

这次LUCI同诺基亚等巨头携手,顺利跑通智慧展馆方案,成为开启杀手级应用的第一步。未来三方将在更多5G应用领域合作,拓展更多场景,比如5G+体育、5G+旅游。

其实移动互联网市场中,5G提供了重新洗牌的机会。诺基亚在转让了手机和地图业务之后,大力发展5G技术,现在已经是制定5G技术标准的参与者之一。诺基亚中国成立了新的合资公司,有超过10000名研发人员,分布在全国6个研发中心。目前,中国移动正在同诺基亚合作布局5G网络。

而LUCI是一家科技和娱乐公司,主要产品是新一代沉浸式的VR头显。如果你认真看了今年的世界杯比赛,可能会注意到他们作为世界杯赞助商的球场广告,这也是世界杯历史上的首个智能硬件赞助商。

在2018年初的CES展上,LUCI发布两款新产品immers和alyx。但是LUCI产品的显示技术,同目前市面上的VR产品有本质区别。比如immers的屏幕PPI达到3147,对比度达到100,000:1。

而alyx基于全球第二代VR显示技术,重新定义了全球VR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标准。独创了沉浸屏技术,屏幕刷新率120Hz,像素密度达到2800PPI,画质极度细腻。它的显示延迟只有1μs,超低延迟没有眩晕感。这款产品在多个技术环节有了本质性的突破,这或许是两大巨头,同时选择LUCI的原因。

这样三家企业强强联合,从不同维度助推全球VR产业的回暖,共同推进5G全面应用的到来。过去两年VR产业经历了泡沫期和低谷期,但行业同时实现了优胜劣汰,投机跟风企业逐渐离场,而且市场开始向技术、产品优势企业集中。5G+VR应用于智慧展馆场景,只是一个新的尝试,但是更高速度的通信技术和更有表现力的媒介技术结合,将迸发出更大的变革力量。

关键字:商用巨头

本文摘自:搜狐科技

x LUCI、诺基亚等巨头携手推动5G+VR商用 VR第二春将至?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测试行业动态 → 正文

LUCI、诺基亚等巨头携手推动5G+VR商用 VR第二春将至?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7-10 06:30:58 本文摘自:搜狐科技

今年6月底,科技娱乐公司LUCI携手诺基亚和英特尔,三方在成都举办的一次展示会上,实现了基于最新3GPP标准的5G空口对接。所谓空口,指的是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接口。对于生产VR头显设备的LUCI来说,这个测试意味着,他们的VR头显具备了连接5G基站的能力,等于拿下了国内VR设备5G网络的首张入场券。

同时采用LUCI最新的VR显示头显设备,三方联合推出了5G+VR技术的新一代智慧展馆解决方案,实测性能优异,用户体验接近当前有线回传方案。

所谓智慧展馆,实际上给VR设备找到一个新的落地应用场景。在展览馆、博物馆、规划馆和纪念馆这些传统的展馆场所,观众看展的形式比较单一。而有了5G+VR技术之后,观众可以沉浸在立体逼真的虚拟世界中,颠覆传统的参观模式,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深度体验,真正让参观者在虚拟世界中深度感受,未来观展的方式将是完全不同的。可是,似乎早已成熟的VR设备为什么要同5G相结合呢?

2014年Facebook收购VR设备厂商Oculus,引发行业对VR的关注。而2016年被称作VR元年,这一年全球对AR/VR的投资超过20亿美元,比前一年暴增了118%。然而好景不长,到2017年相关投资开始大量下降。主要是受到早期技术能力的限制,VR产品无法在短期内满足商业化需求,同时一些技术能力欠缺的VR产品上市,糟糕的体验让消费者失去了信心。

当前VR设备最大的硬伤,就是头显延迟。也就是从人体头部移动开始,到头显画面移动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时间差。一般延迟时间如果超过20毫秒,用户就会产生眩晕,这个原理就像晕车一样。而造成头显延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低网速。

今年6月13日,3GPP全会批准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功能冻结,这意味着首个国际5G标准正式出炉。新方案是一个端到端的新架构,可以更好的支持大带宽、低延时的业务。相比当前4G网络,5G网速最快会有100倍的提升。

5G在传输上的高带宽、高速率特性,能有效解决VR内容,尤其是8K及以上超高清内容的传输问题。在5G环境下,用LUCI下载一部蓝光级别、标准长度的电影只需要一分钟,这将改善视听体验的尴尬现状。5G标准的低延迟特点,也对VR这个对延迟极其敏感的技术提供了巨大支持,将有效解决VR头显时间延迟的技术问题。

而VR有可能成为5G时代第一个受益的行业应用。每一代通信技术的进步,都会带来与之相应的智能硬件和应用的爆发。比如2G时代的SP业务,成就了今天的很多互联网巨头;3G、4G时代有移动视频、游戏等应用,也塑造了今天移动互联网的产业格局;而5G时代,伴随着高速率高带宽的网络基础设施,还会出现新的交互和媒介产品。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认为,VR将成为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而 5G 网络将会是影响 VR 体验的关键。

这次LUCI同诺基亚等巨头携手,顺利跑通智慧展馆方案,成为开启杀手级应用的第一步。未来三方将在更多5G应用领域合作,拓展更多场景,比如5G+体育、5G+旅游。

其实移动互联网市场中,5G提供了重新洗牌的机会。诺基亚在转让了手机和地图业务之后,大力发展5G技术,现在已经是制定5G技术标准的参与者之一。诺基亚中国成立了新的合资公司,有超过10000名研发人员,分布在全国6个研发中心。目前,中国移动正在同诺基亚合作布局5G网络。

而LUCI是一家科技和娱乐公司,主要产品是新一代沉浸式的VR头显。如果你认真看了今年的世界杯比赛,可能会注意到他们作为世界杯赞助商的球场广告,这也是世界杯历史上的首个智能硬件赞助商。

在2018年初的CES展上,LUCI发布两款新产品immers和alyx。但是LUCI产品的显示技术,同目前市面上的VR产品有本质区别。比如immers的屏幕PPI达到3147,对比度达到100,000:1。

而alyx基于全球第二代VR显示技术,重新定义了全球VR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标准。独创了沉浸屏技术,屏幕刷新率120Hz,像素密度达到2800PPI,画质极度细腻。它的显示延迟只有1μs,超低延迟没有眩晕感。这款产品在多个技术环节有了本质性的突破,这或许是两大巨头,同时选择LUCI的原因。

这样三家企业强强联合,从不同维度助推全球VR产业的回暖,共同推进5G全面应用的到来。过去两年VR产业经历了泡沫期和低谷期,但行业同时实现了优胜劣汰,投机跟风企业逐渐离场,而且市场开始向技术、产品优势企业集中。5G+VR应用于智慧展馆场景,只是一个新的尝试,但是更高速度的通信技术和更有表现力的媒介技术结合,将迸发出更大的变革力量。

关键字:商用巨头

本文摘自:搜狐科技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