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行业动态 → 正文

四问"社交": 如何旧瓶装新酒?

责任编辑:editor04 作者:硅发布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7-04 22:02:29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摘要 : 社交产品面临的困境,和这个市场的火热一样突出,谁能解决社交领域数据有效性的“最后一公里”,谁就有可能成为那只风口上飞得最高的猪。

前段时间,Pinterest完成1.86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110亿美金;Snapchat也宣布获得5.37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16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内上线不到一年的社交产品In获得3亿元投资,估值近20亿人民币。

但社交产品面临的困境,却和这个市场的火热一样突出,谁能解决社交领域数据有效性的“最后一公里”,谁就有可能成为那只风口上飞得最高的猪。

情感增益上缺失

社交本质是:满足人为摆脱独处恐惧的情感需求。任何社交软件,都应该能为人的线下关系变得更紧密,而有所增益。我们都寄希望在“非面对面”情况下打开情感窗口,并反馈到真实生活,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在一次聚会上,我一个朋友认识了一位女生,很俗套的情节,反正就是他喜欢上了她。朋友外向健谈,姑娘则有些拘谨沉默。好在我们身处一个加微信一点也不突兀的年代,但加了微信后,该怎么办呢?

朋友开始尝试找各种话题去搭讪聊天,但收获的往往只有“嗯”、“哦”、“是的”这样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回复。我也曾一度断定:这不过,又是一个一厢情愿的故事。然而,事情进展出乎意料:一个月前,他们在一起了。

而让他们跨过“无话可聊”界限的起因是:我一次疯狂的拉萨追爱之旅。而他和她,作为幕后导演组成员,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共同话题和兴趣,并很快越过我这个引子,而发现对方:原来就是那个“对的人”。

这让我想到最近很火的一个婚恋APP“双面白领”,他们将牵线认识的业务模式,进行升级,通过让男女会员在完成不同任务中去展现个人魅力,让“认识”这个行为,隐藏在某个任务里。进而找到双方共通点,并迅速加深认识。

目前,社交平台的互动方式针对的依然是碎片化情感,这样并不能为我们感情做“加法”。你会记得:两个月前你发的照片有谁点过“赞”吗?社交是为情感增益,而不仅仅是告诉你:有我这个人。那么,除了做一个“泛泛之交”,社交平台是否还能给我们提供更好情感维系和情感体验呢?

用户画像失真

我在微信朋友圈,偶尔能收到官方推送的广告:宝马、福特……Vivo智能手机,可口可乐,矿泉水,跨度之大,让我非常怀疑:在腾讯大数据里,究竟是把我定位在“文艺青年”还是“高富帅”?

想来,他们也是挺为难的,因为今天,我会在街上拍一辆法拉利,带上“好cool!”发到朋友圈;但明天,我就会在朋友圈发一张在公车被挤成肉饼的照片,加上一句:“坐车真让人烦躁!”。

下面这个图是我在网上搜的,以解释下我举例coke的原因:

在碎片时间的碎片表达,很多时候并不是用户的真实体现,而目前社交平台下,“我所见”、“我所有”和“我能有”,这三者是无法区分的。这种情况下,要去做用户画像,难免会把潘安画成李逵。

这也是为什么:微信一直强调自己的xx亿用户,因为这种“非精准营销”如果没有如此量级的用户积累,一定价值不是那么大。但要聚起这样量级的用户,是件相当困难的事,讽刺的是:要做基于用户数据的营销,难道就真需要先做到“几亿量级用户”这么困难的先决条件么?

海量内容=信息失焦

最近,一哥们打算向爱情长跑多年的女友求婚,让我帮忙做个求婚视频。虽然,他如此丧心病狂过来虐狗,但我依然接下这个活。可事情在一开始,就遇到麻烦,即在我向他要相关素材时,哥们让我自己去他QQ空间、微博、朋友圈找。

幸好,单身狗的时间也不那么值钱,所以我花了两天两夜,从头到尾翻完他和他女朋友的“空间”,但获取到的素材,不尽如人意。我不得不又在我们共同朋友圈翻,并征集发问有关他们的故事和照片,才最终勉强完成这个视频。

所以第三个问题是:在一个人人都是社交达人、高度信息化时代,为什么信息的有效获取,依然以如此原始方式困扰我们?

从上面故事中,可以看到:素材收集过程很痛苦。虽然每个人的社交平台上,都有一些与他相关信息,但每个人,特定时刻,发在社交平台的相关内容,都太过零散,信息的提取和整合,变得相当困难。

由此可见,我们的使用行为依然停留在:用“碎片化”时间,记录碎片化事物,所有内容都独立存在,很难有效串联整合。我们的社交,很多时候变成不具备情感延续力的碎片化表达。那么,除即时表达外,社交平台是否还能为我们带来更深层次意义?

换个“中心”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有位大能,凭借自己的睿智和学识,吸引了3000粉丝(内含72个死忠粉),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有数以千计的点“赞”,他做的每件事,都有无数转发和评论。这样的影响力,在当时无出其右者,于是,他被尊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这个最初的社交模式,直接影响到了两千年后的今天。现在,活跃在一线的社交软件,无一例外,都借用这种“顶层设计”模式:微博大V,陌陌“美女”,Ins的专业摄影师,In的明星/潮人。即使在这个社交软件全面起飞时代,这个“顶层设计”,依旧像个金箍一样锁住几乎所有产品。

任何社交产品一定是“中心化”的,但不一定,是要以“人”为中心。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其实是最强的社交软件,而大脑对社交关系的处理,其实只会基于一个维度:共同经历的参与感,和相关度。

试想一下:如果换个角度,以“事件”、“关系”、“主题“作为平台顶层设计,围绕“参与感”设计互动方式,那么以上问题,似乎可迎刃而解。不管是信息聚焦度、情感增益还是用户精准画像。

回到之前那个例子,如果有这样一个社交平台,这对“小情侣”能以他们感情为中心,来构建内容,并且他们朋友,也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来对内容进行丰富,那么在时间长河,这些在点滴中构筑起来的回忆画卷,既可以成为两人爱情长跑最优雅的记录片,也可以在他们偶尔忘记初心时,通过翻阅来找回过往的温柔。

同时,在数据分析已深入“生活”的年代,一个真实而又聚焦的社交信息体,可以很精准实现基于用户真实需求的营销推送(房、车、戒指、婚礼、服装……)。但是当然,在这样的设计思路下,要如何找准一个相对稳固的顶层设计,就成为最关键的事。

以上四点,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欢迎硅发布平台上同做社交领域创业的朋友找我交流。

关键字:社交精准营销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x 四问"社交": 如何旧瓶装新酒?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行业动态 → 正文

四问"社交": 如何旧瓶装新酒?

责任编辑:editor04 作者:硅发布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7-04 22:02:29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摘要 : 社交产品面临的困境,和这个市场的火热一样突出,谁能解决社交领域数据有效性的“最后一公里”,谁就有可能成为那只风口上飞得最高的猪。

前段时间,Pinterest完成1.86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110亿美金;Snapchat也宣布获得5.37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16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内上线不到一年的社交产品In获得3亿元投资,估值近20亿人民币。

但社交产品面临的困境,却和这个市场的火热一样突出,谁能解决社交领域数据有效性的“最后一公里”,谁就有可能成为那只风口上飞得最高的猪。

情感增益上缺失

社交本质是:满足人为摆脱独处恐惧的情感需求。任何社交软件,都应该能为人的线下关系变得更紧密,而有所增益。我们都寄希望在“非面对面”情况下打开情感窗口,并反馈到真实生活,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在一次聚会上,我一个朋友认识了一位女生,很俗套的情节,反正就是他喜欢上了她。朋友外向健谈,姑娘则有些拘谨沉默。好在我们身处一个加微信一点也不突兀的年代,但加了微信后,该怎么办呢?

朋友开始尝试找各种话题去搭讪聊天,但收获的往往只有“嗯”、“哦”、“是的”这样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回复。我也曾一度断定:这不过,又是一个一厢情愿的故事。然而,事情进展出乎意料:一个月前,他们在一起了。

而让他们跨过“无话可聊”界限的起因是:我一次疯狂的拉萨追爱之旅。而他和她,作为幕后导演组成员,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共同话题和兴趣,并很快越过我这个引子,而发现对方:原来就是那个“对的人”。

这让我想到最近很火的一个婚恋APP“双面白领”,他们将牵线认识的业务模式,进行升级,通过让男女会员在完成不同任务中去展现个人魅力,让“认识”这个行为,隐藏在某个任务里。进而找到双方共通点,并迅速加深认识。

目前,社交平台的互动方式针对的依然是碎片化情感,这样并不能为我们感情做“加法”。你会记得:两个月前你发的照片有谁点过“赞”吗?社交是为情感增益,而不仅仅是告诉你:有我这个人。那么,除了做一个“泛泛之交”,社交平台是否还能给我们提供更好情感维系和情感体验呢?

用户画像失真

我在微信朋友圈,偶尔能收到官方推送的广告:宝马、福特……Vivo智能手机,可口可乐,矿泉水,跨度之大,让我非常怀疑:在腾讯大数据里,究竟是把我定位在“文艺青年”还是“高富帅”?

想来,他们也是挺为难的,因为今天,我会在街上拍一辆法拉利,带上“好cool!”发到朋友圈;但明天,我就会在朋友圈发一张在公车被挤成肉饼的照片,加上一句:“坐车真让人烦躁!”。

下面这个图是我在网上搜的,以解释下我举例coke的原因:

在碎片时间的碎片表达,很多时候并不是用户的真实体现,而目前社交平台下,“我所见”、“我所有”和“我能有”,这三者是无法区分的。这种情况下,要去做用户画像,难免会把潘安画成李逵。

这也是为什么:微信一直强调自己的xx亿用户,因为这种“非精准营销”如果没有如此量级的用户积累,一定价值不是那么大。但要聚起这样量级的用户,是件相当困难的事,讽刺的是:要做基于用户数据的营销,难道就真需要先做到“几亿量级用户”这么困难的先决条件么?

海量内容=信息失焦

最近,一哥们打算向爱情长跑多年的女友求婚,让我帮忙做个求婚视频。虽然,他如此丧心病狂过来虐狗,但我依然接下这个活。可事情在一开始,就遇到麻烦,即在我向他要相关素材时,哥们让我自己去他QQ空间、微博、朋友圈找。

幸好,单身狗的时间也不那么值钱,所以我花了两天两夜,从头到尾翻完他和他女朋友的“空间”,但获取到的素材,不尽如人意。我不得不又在我们共同朋友圈翻,并征集发问有关他们的故事和照片,才最终勉强完成这个视频。

所以第三个问题是:在一个人人都是社交达人、高度信息化时代,为什么信息的有效获取,依然以如此原始方式困扰我们?

从上面故事中,可以看到:素材收集过程很痛苦。虽然每个人的社交平台上,都有一些与他相关信息,但每个人,特定时刻,发在社交平台的相关内容,都太过零散,信息的提取和整合,变得相当困难。

由此可见,我们的使用行为依然停留在:用“碎片化”时间,记录碎片化事物,所有内容都独立存在,很难有效串联整合。我们的社交,很多时候变成不具备情感延续力的碎片化表达。那么,除即时表达外,社交平台是否还能为我们带来更深层次意义?

换个“中心”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有位大能,凭借自己的睿智和学识,吸引了3000粉丝(内含72个死忠粉),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有数以千计的点“赞”,他做的每件事,都有无数转发和评论。这样的影响力,在当时无出其右者,于是,他被尊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这个最初的社交模式,直接影响到了两千年后的今天。现在,活跃在一线的社交软件,无一例外,都借用这种“顶层设计”模式:微博大V,陌陌“美女”,Ins的专业摄影师,In的明星/潮人。即使在这个社交软件全面起飞时代,这个“顶层设计”,依旧像个金箍一样锁住几乎所有产品。

任何社交产品一定是“中心化”的,但不一定,是要以“人”为中心。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其实是最强的社交软件,而大脑对社交关系的处理,其实只会基于一个维度:共同经历的参与感,和相关度。

试想一下:如果换个角度,以“事件”、“关系”、“主题“作为平台顶层设计,围绕“参与感”设计互动方式,那么以上问题,似乎可迎刃而解。不管是信息聚焦度、情感增益还是用户精准画像。

回到之前那个例子,如果有这样一个社交平台,这对“小情侣”能以他们感情为中心,来构建内容,并且他们朋友,也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来对内容进行丰富,那么在时间长河,这些在点滴中构筑起来的回忆画卷,既可以成为两人爱情长跑最优雅的记录片,也可以在他们偶尔忘记初心时,通过翻阅来找回过往的温柔。

同时,在数据分析已深入“生活”的年代,一个真实而又聚焦的社交信息体,可以很精准实现基于用户真实需求的营销推送(房、车、戒指、婚礼、服装……)。但是当然,在这样的设计思路下,要如何找准一个相对稳固的顶层设计,就成为最关键的事。

以上四点,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欢迎硅发布平台上同做社交领域创业的朋友找我交流。

关键字:社交精准营销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