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公司正在拿下全世界

责任编辑:王李通

作者:田香宁

2015-06-12 09:25:57

摘自:腾讯科技

就在本月初,日本最大免税企业Laox株式会社又开新店,还邀请了志玲姐姐助阵。2015年5月18日,美国内容推荐引擎Toboola宣布获得百度数百万美元的投资,百度将助其内容发现服务进入中国市场。

就在本月初,日本最大免税企业Laox株式会社又开新店,还邀请了志玲姐姐助阵。这家“起死回生”的老牌日企,事实上却有着一颗地地道道的“中国心”,因为给它“输血”的正是来自中国的苏宁。

自从联想斥资29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全世界都在目睹着中国科技公司势力的大扩张。

从BAT三巨头,到越来越多一线公司,都开始把触角伸到了硅谷、日韩甚至是以色列。而借着“一带一路”的春风,这股浪潮越来越浩大。

  腾讯:海外投资铸造游戏帝国

从2011年起,腾讯就加大了海外投资力度,并且多倾向于游戏领域。

2011年2月,腾讯投资了美国游戏公司Riot Games,共花费现金2.31亿美元,完成交易后持股92.78%。腾讯获得《英雄联盟》中国大陆代理权。

2014年9月,腾讯以第三者配股有偿增资的方式向PATI Games投资200亿韩元。PATI Games是韩国人气游戏《I Love Coffee》、《I Love Pasta》的研发商,腾讯通过此次投资,成为PATI Games的第二大股东。

2014年11月,腾讯和 Line 联合对韩国的游戏工作室 4:33 Creative Lab 进行了 1.1 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此番投资腾讯赢得了 4:33 Creative Lab 25% 的股份,成为其主要股东。

2014年12月,腾讯和风投公司Greycroft Partners联合投资手机游戏开发商Playdots。该公司获得1000万美元A轮融资。

2015年2月,腾讯投资瑞士在线游戏公司Miniclip,具体交易金额暂未披露,但此番投资过后,腾讯成其最大股东。

2015年5月,腾讯以6000万美元收购美国手游公司Pocket Gems约20%的股份,并将派代表进驻该公司董事会。

百度:选择投资技术型公司

6月9日,百度总裁张亚勤对外发声,称百度完成移动转型,处于全线进攻阶段,并强调海外全球业务是公司的前线。

在此之前,2014年9月,百度对室内导航创业公司IndoorAtlas投资1000万美元,以拓展购物中心和建筑物内的地图服务。

这家来自芬兰的初创公司核心技术为“室内GPS”,能帮助购物者使用手机在室内进行导航,找到自己想购买的商品。

2014年12月,百度6亿美元战略入股Uber,双方表示看重在技术创新、开拓国际化市场、拓展中国O2O服务三方面合作。

2015年5月底,百度负责地图和LBS业务副总裁刘骏成Uber中国董事,被看做是百度和Uber关系深入的一个表现。

2015年4月,百度领投以色列创业公司开发的交互乐谱软件Tonara。百度企业发展高级主管方益民加入Tonara董事会。

百度希望能在全球特别是中国的音乐教育市场及其他的潜在应用场景施展拳脚。

2015年5月18日,美国内容推荐引擎Toboola宣布获得百度数百万美元的投资,百度将助其内容发现服务进入中国市场。

2015年6月8日,百度正式宣布收购日本原生广告公司popIn的控股权。popIn现有管理团队将在百度的企业架构内自主运营其业务。

张亚勤希望借助百度的平台,能够将popIn的技术成功体现在中国与全球市场中。

阿里巴巴:多元化的海外投资布局

阿里除了投资与其相近的电商公司,也对游戏、娱乐、移动IM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2014年3月,阿里2.15亿美元投资美国聊天应用Tango,是阿里在美国最大的一笔投资。

投资Tango将有利于阿里拓展在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开拓国际市场。Tango主要专注于视频聊天,目前有两亿注册用户,用户人群主要来自于欧美以及中东和亚洲。

2014年8月,阿里斥资1.2亿美元投资美国手游公司Kabam,这是一家大型多人社交游戏开发公司。

该公司2010年在北京设立工作室,并在中国开发出多款手游,如《霍比特人:中土王国》和《亚瑟王国:北方之战》,两款游戏各创收超过1亿美金。

2014年10月,阿里又投资了美国电视智能遥控器公司Peel。Peel未来很可能会开发通用的遥控器应用,不仅能遥控电视机,还能遥控空调和灯具等家用电器。

2015年1月,以色列“可视化二维码”技术厂商Visualead获得了阿里巴巴B轮风险投资,这是阿里在以色列科技行业的首次投资举动。

对方的可视化二维码技术可能应用到阿里巴巴在国内的电子商务服务中。

2015年2月,阿里联合Twitter投资美国硅谷初创公司应用搜索引擎Quixey。总额预计为6000万美元,Quixey的估值达到6亿美元。

2015年5月,阿里旗下投资公司斥资约5600万美元购买母婴电商Zulily 480万股A类股。此次入股后,阿里已成Zulily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9.3%。

除了BAT外,不少势头正盛的互联网公司也把资金投向了海外,拥有核心技术的成长型公司成为他们的首选。

苏宁:借收购蛰伏日本市场

2009年苏宁云商入股只有6家门店的日本免税店企业Laox,6年后这家曾经濒临破产的日本老牌企业已经有用24家门店,成长为日本免税行业的龙头企业,并开始反哺苏宁。

去年,中国跨境电商井喷式发展。Laox转亏为盈,净利润同比增长138.29%。Laox逐步从一家3C零售商转型成为综合免税店。

今年5月27日,100日元对人民币汇率首次破“5”,创下历史记录,同时日本政府也将旅游业视为“提升为拉动日本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些数据意味着未来Laox将在苏宁的日本布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奇虎360:投资生物验证公司

2014年7月,奇虎360投资美国生物验证技术公司EyeVerify,EyeVerify 是一家利用专利生物技术,帮助移动设备减少或避免使用密码进行安全验证的科技公司。

小米:投资智能代步公司

2015年4月,小米联合顺为、红杉、华山向智能代步运营商Ninebot投资8000万美元。同时,Ninebot宣布完成对全球自平衡车开创者Segway的全资收购。Segway成为Ninebot的全资子公司。

京东:投资可穿戴公司

2014年12月,京东、小米投资美国可穿戴设备公司Misfit。Misfit以其行动追踪设备Shine而闻名。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并在越南拥有一个数据科学团队。早期投资者和顾问约翰 斯卡利曾担任苹果首席执行官。

猎豹:投资社交移动公司

2015年3月,猎豹移动战略投资社交移动广告软件提供商Nanigans。猎豹为Nanigans 2400万美元B轮融资的领投者。

猎豹移动CEO傅盛表示,猎豹移动正在搭建移动广告平台,并积极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综合实力,而Nanigans的庞大客户群及广告投放量证明了他们在社交移动广告生态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无论对于中国的科技巨头,还是对于中国的投资机构来说,去海外投资初创公司,一方面可以围绕核心业务建立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是能在第一时间捕获到行业内产生的“新颠覆者”。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样的投资还将持续下去。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