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一个由超连接主宰的物联网时代似乎已经触手可及,而其中车联网作为物联网领域中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也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目前处理器、传感器、定位芯片等元器件的广泛应用,令汽车进化得越发智能,可是距离实现车联网的宏大目标,似乎还需要一些关键技术给予辅助。那么下面就来了解下可以让汽车内部电子系统间进行无缝互连,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其他车辆或云端系统互动的四大连网技术吧。
目前在汽车中广泛应用的首当其冲便是Wi-Fi与蓝牙(Bluetooth)技术。而为汽车配备的Wi-Fi技术、设备,又常常被称为车载Wi-Fi。
车载Wi-Fi
车载Wi-Fi就像一个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分析师们预测,截至2019年,支持Wi-Fi功能的车载应用数量将增长8倍。在最新的无线802.11ac标准的基础上集成5G Wi-Fi技术,将能够让驾驶员与乘客通过畅通的5GHz信道,把移动设备中的内容同步并传输到车辆的信息娱乐系统以及后座显示屏上。
车载Wi-Fi的多种功用
汽车制造商可以利用车载Wi-Fi实现软件升级和新特性。驾驶员可以使用移动设备远程查看其车辆位置、油量与里程,同样也可以在同一移动设备上接收关于车辆性能与诊断的预警信息。此外,车载Wi-Fi技术还可以搭建移动热点,在不依赖蜂窝设备且移动的状态下实现与网络的的连接。Wi-Fi同样有望在V2X(vehicle-to-everything)通信和实现无人驾驶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支持千兆及以上速率的相关标准不断发展的情况下,Wi-Fi的优势更加明显。
基于最新802.11ac标准的5G WiFi技术能够让驾驶员与乘客在车内将移动设备的内容轻松同步并传输到车辆的信息娱乐系统和后座显示屏上。
智能蓝牙
多年来,蓝牙已成为使用车载免提手机的代名词。被称之为“智能蓝牙”或“低功耗蓝牙”(BLE)的节能技术是车载蓝牙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技术之一。借助于BLE,蓝牙在极少电量下就可以工作,充过一次电后,电池电量可维持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智能手表、血压计、脉博监测仪、酒精监测仪或者血糖监测仪等将成为第一波实现与车辆连接的可穿戴设备。目前,苹果与安卓系统已支持低功耗蓝牙(BLE)技术,低功耗生态系统也已逐渐成形。随着博通公司及其它公司推出支持蓝牙低功耗(BLE)功能的半导体芯片,这个生态系统将在不久的将来扩展至车辆领域。
智能蓝牙连接(Bluetooth Smart Ready)技术将在车辆与可穿戴技术连接的实现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实现监测疲劳驾驶、血液中酒精含量以及血糖水平等生物计量指标的连接。
应用于汽车的智能蓝牙连接技术
近场通信(NFC)
不仅如此,与移动支付或非接触式交易相关的近场通信技术(NFC)的发展也受到了汽车行业发展的推动。通过利用NFC技术,驾驶员仅需轻触即可实现移动设备与控制面板的配对,无需再在两个独立屏幕上浏览菜单。
可用于汽车解锁的
近场通信技术
此外,在挡风玻璃中集成NFC技术还能让NFC支持数字密钥交换认证、用户配置文件与车辆信息等数据交换的功能,这将极大简化租车流程。NFC支持的数字密钥应用还可以拓展至其他任务,例如移动支付以及出入受限制的大楼或停车场。
借助NFC,驾驶员可以通过轻触实现将移动设备与控制面板的配对连接。无线充电将成为车辆的标准配置,实现真正的多设备即放即充的体验。
车载以太网及其安全性
此外,配备联网与终端的车辆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当然是网络主干。数十年来,以太网一直是全球最受欢迎与最可靠的网络技术。全球以太网标准长期以来已成功、安全地部署于动态的、不断发展的环境内(如企业网)。因此,基于高带宽、性价比、普遍性与内在的网络安全的特性,车载以太网的应用与日俱增。
车载以太网将专业、独立的系统集成于一个集中、安全的平台之中。多个站点可以使用单一的数据传输协议并同时访问与交换信息。从设备无缝连通性到高级的驾驶员辅助特性,以太网具备的成本效益能够将豪华车型的安全性及休闲娱乐特性引入中级经济车型当中。这些固有的特性只是以太网能够在未来互联汽车行业发挥关键作用的众多原因之一。
车载以太网将成为未来的汽车通信的网络主干
通过车载以太网为车联网应用进行全面优化,能够提供经验证的标准与最大的的汽车网络的安全性。
未来车联网的发展
展望未来,在上述四大连网技术的助力下,车联网的最终落地将变得更加快速。分析师预测到2025年时,所有新车都将全部实现“互联”。随着交通发展前景的演变,技术的持续加速发展将全力协助开发人员充分满足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体验真正互联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