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数据集团中标国内首个“云胶片”项目

责任编辑:cres

2025-09-15 17:35:54

摘自:数据观

9月4日,国内首个以数字化医用耗材为标的的省级集中带量采购项目——“云胶片”集采中标结果正式公布。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与联通数字科技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服务价格仅为4.95元/人次。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标志着我国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迈入数字化、服务化新阶段,更为医疗影像服务普惠化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 “贵州模式”。

创新破局:重构医疗影像服务,4.95元普惠价减患者负担

“云胶片”并非实体胶片,而是一种嵌套于医疗过程中的信息化服务。它依托云平台将CT、B超、X光等医学影像上传至云端,能够实现远程存储、加密传输和跨区域调阅共享。

“与传统胶片相比,云胶片不仅能让患者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随时随地查看完整的DICOM原始影像,还具备缩放、动态展示等专业处理功能,彻底解决了实体胶片易丢失、携带不便、存储成本高的难题。”贵州大数据集团市场部负责人介绍。

据悉,此次集采覆盖贵州省所有具备放射检查能力的公立医疗机构,首年采购需求总量达2156万次,采购周期为2年。按4.95元/人次的服务价格计算,较传统胶片平均每张8元的成本大幅降低,仅此项每年就能为全省患者减轻数千万元医疗负担。

“此前贵州影像云服务较为分散,县乡基层覆盖不足,而‘云胶片’集采落地后,将彻底打破这一局面,真正实现全省影像服务一体化。”贵州省人民医院信息处负责人李海琳补充道。

加速落地:半年实现全省覆盖,筑牢医疗影像云生态底座

根据项目要求,中选企业需按“2个月内完成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上线、4个月内覆盖二级机构、6个月内实现全省所有报量医疗机构全面接入”的时间表推进,而这一高效落地节奏的背后,是贵州坚实的大数据产业基础作为支撑。

目前,贵州省在建和投运的重点数据中心达49个,其中29个为大型以上数据中心,算力规模累计达92.60Eflops,其中智算89.76Eflops,为省级医保影像云中心提供了充足的数据存储能力与强大算力保障。

贵州大数据集团市场部负责人透露,下一步贵州大数据集团将联合合作单位,围绕“存储端、平台端、前端服务” 加速构建“贵州影像云中心”:存储端提供稳定的云计算与存储资源;平台端集成数据管理、质量控制、跨区域调阅等核心功能;前端服务则协助医院完成系统对接、接口改造与运营维护。待中心投入使用后,贵州省将实现医疗影像检查全程电子化、规范化,既能通过全程监管减少重复检查、降低患者就医成本,也能提升医生工作效率与患者就医体验,同时优化医保基金使用效果。

筑基赋能:“数字化+国企”担当托底,打造全国示范样本

“云胶片”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贵州长期积累的医疗数字化基础。自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引领支撑行动以来,贵州医疗领域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早在2023年,贵州省便已上线省级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交换互认信息系统,实现省级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为“云胶片”推广铺垫了坚实基础。

作为全省数字经济领域的龙头国企,同时也是贵州省医保影像云中心建设的牵头单位,贵州大数据集团近年来持续夯实服务能力:自主投资建成全省首个“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空间”与首个数据开发利用加工基地,形成“授权运营—数据开发—产品出域”全链条服务能力,构建起“算力为基、数据为核、应用为引、产业为体”的融合发展格局,为“云胶片”项目落地提供核心技术与资源支撑。

此次“云胶片”项目的推进,还将为2024年国家医保局与贵州省政府签署的“数据赋能医保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合作共建协议”注入动能,助力双方在数据赋能医保体系建设、医保协同治理、医保智慧服务等领域深化合作。

按照国家医保局规划,影像云建设将分四步推进:先聚焦数据标准化,再推进数据统一归集与存储,进而打破数据共享壁垒,最终建立保障机制确保数据“可使用、好使用、愿意用”。贵州此次率先实践,预计2024年内将推动更多地方启动影像云建设,2025年基本实现主要机构影像数据标准化,为全国统一影像云基地建设探索可借鉴的路径。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