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从前台退到后台,管道化流量输出是其必然出路。
从2009年底开始,三大运营商便开始逐步构建各自的WLAN网络,根据工信部数据,2014年中国新增WLAN公共运营接入点(AP)30.9万个,总数达到604.5万个,WLAN用户达到1641.6万户。但是运营商的WLAN网络,主要是作为现有蜂窝移动网络的补充,建设在人流密集场所,作用是分担数据网络的流量压力,但由于覆盖范围窄、建设成本高、使用频率低,使得运营商的WLAN建设陷入停滞状态。 随着互联网公司的加入,用户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互联网巨头的主流应用,运营商开放其移动互联管道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中国商业WiFi行业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对于商业WiFi的价值的挖掘也逐步提升,摸索出更多的商业模式。从目前现在行业内存在多种经营模式来看,总结归纳为广告模式、商户服务模式及平台模式。
广告模式,也称媒体形式,以迈外迪为代表。
此模式以流量经营为核心,所以此模式下的WiFi运营商也更偏向媒体属性。即服务商向商户提供免费的商业WiFi解决方案,以换取WiFi的运营权,将获取的流量以广告等形式进行变现再分发,与商户以分成方式合作。此模式以迈外迪为代表。
迈外迪成立于2007年,是最早的商业WiFi运营商,有行业老大之称,小米、腾讯、大众点评参投。目前已经覆盖全国前25名机场中包括北京首都、上海虹桥、上海浦东等在内的19个机场,以及包括星巴克、Costa、太平洋咖啡、哈根达斯等超过500个知名连锁品牌。市场模式采取直销为主,在一线城市占据极大的市场份额。
此模式优点是可以对中大型尤其是连锁品牌进行垄断,但盈利模式单薄,且中大型品牌资源的有限性也决定了迈外迪只能走一二线城市布局。
软硬件结合,商家服务模式,以树熊为代表。
此模式,商户增值是为关键。服务商通过为商户提供商业WiFi解决方案,将商业WiFi改变成一个连接消费者和商户的纽带,通过商业WiFi这个入口,为商户提供相应的附加服务和应用。代表企业如树熊。
树熊创建于2012年,创始团队均来自阿里巴巴、淘宝网等,主打小额高频的消费场所,经营模式以硬件销售和商户服务相结合,目前涵盖了热门餐饮品牌、超级购物广场以及重点城市交通枢纽等多种典型商业形态和公共场所。
树熊优势在于产品研发的深度和专度,但是过多关注商户需求,而在用户端的品牌辨识度和需求挖掘度还有待提升。
吃喝玩乐购,区域平台运营模式,以蜘蛛匣为代表。
此模式,最重要是布局。以蜘蛛匣为代表,通过自建平台,并以线下WiFi设备为入口及引流,打造基于LBS的吃喝玩乐一体化平台。
作为后起之秀,蜘蛛匣2015才开始布局市场,且没有BAT巨头参与,完全依托创业团队自建APP平台和开拓渠道,可谓是商业WiFi界横空黑马。据统计,目前蜘蛛匣以“农村包围城市”,以地方县城和区域为布局,已经完成400多个地区的区域布局,并依托各地运营商完善当地餐饮、休闲娱乐、公共区域、购物中心等的线下铺网和线上建店,最终打造集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移动广告、互动营销以及共享经济为一体的移动互联网生态圈平台。
此模式优势在于定位三四五线城市和地方县城,避免了一二线城市的红海竞争,且自建平台可以有更多可能。 但是从目前竞争态势来看,BAT大佬也在布局农村乡镇电商,因此如何快速布局和完善平台可能是接下来蜘蛛匣需要去落地的。
以上数据来源艾瑞及各大门户媒体及行业内人士采访,供各位看官参考。移动互联网瞬息万变,除了以上提到的几大模式,或许还有很多新兴的其他模式,或以产品为中,或以商户为中心,或以用户为中心,笔者也希望WiFi行业能有更多的差异化模式,以推动移动入口的入口更快更优发展,实现流量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