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区块链行业动态 → 正文

金地毯大数据 全球区块链产业全景与趋势报告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6-17 13:59:09 本文摘自:爱极客

瑞士:总体友好,政策不断完善,监管指数:

 

 

是否允许数字资产支付

瑞士各地允许数字资产支付,且不会涉及征收增值税,不过部分数字资产支付会受到《反洗钱法》的监管。瑞士楚格州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了有名的“数字资产山谷”,当地政府早在2016年就已经宣布将允许其市民使用数字资产支付政府服务。2017年9月,瑞士基亚索市政当局也宣布将开始接受使用数字资产进行纳税,税款支付额度不能超过250瑞士法郎(大约265美元)。

是否允许交易所境内运营

瑞士允许数字资产交易所在境内开设,态度相对开放,但是瑞士并未对数字资产交易所单独设立合规牌照。目前,主要的瑞士本土的数字资产交易所,都拥有VQF(Financial Services Standards Association)会员资格,会员资格中包括了对数字资产的经营范围。

是否允许首次数字资产众筹

瑞士对首次数字资产众筹持肯定态度,目前,其监管法规也正逐步完善。2017年9月,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一项关于数字资产众筹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目前瑞士还未制定针对数字资产众筹的完整法规,但是依据数字资产众筹的组织形式,数字资产众筹的部分环节需符合当前金融市场的监管法规:当所筹数字资产为支付工具时,该活动将会受到《反洗钱法》的监管;当涉嫌吸收公众存款时,发行主体需要持有银行牌照,并受银行法监管;当所筹数字资产具有类似证券性质时,筹集主体需要有证券经纪商的牌照;当筹集到的资金由外部第三方管理时,还需要符合集合投资计划的相关规定。随着瑞士数字资产众筹数量的增加,2018年2月,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另一份指导意见,意见中将数字资产分为可相互重叠的支付类数字资产、功能类数字资产、资产类数字资产三大种类,其中,最后一类会被归类为证券,同时,只有当功能类数字资产的唯一目的是授予应用程序或服务的数字访问权限时,并且只有在发行时已具备此种用途时,方不属于证券。

是否允许数字资产投资

瑞士并未限制数字资产投资,同时,数字资产投资收益暂不征税。

德国:政策相对明确,并正积极完善,监管严格指数:

 

 

是否允许数字资产支付

德国对于数字资产用于支付的态度非常积极,早在2013年8月19日,德国财政部就宣布比特币是一种“记账单位”并可以被用于支付。

2018年2月27日,德国财政部进一步下发指示文件,用户用比特币及其他数字资产支付时,买卖双方其实是在提供法币和数字资产兑换的“补充服务”,根据2015年欧盟法院对增值税(VAT)的裁决,除了已经包含在商品价格中的增值税,双方将无需缴纳其他税项。

是否允许交易所境内运营

德国目前对于数字资产交易所没有出台明确的监管政策,但或将纳入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的监管范畴。BaFin在2018年3月28日发布的针对数字资产众筹的指导意见中,要求提供与数字资产及数字资产众筹相关服务的市场参与者在处理相关业务时必须审慎考虑数字资产的分类及对应遵循的法规。2018年1月29日,柏林数字资产交易所Crypto.exchange GmbH由于其欺诈行为被BaFin要求立刻停止金融证券业务。

是否允许首次数字资产众筹

德国对首次数字资产众筹持保守态度,但目前并未予以禁止,且正在积极完善相关的监管法规。2017年11月9日,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曾发出警示公告提醒广大投资者首次数字资产众筹是极具风险、带有投机性质的行为,并列举了一系列的风险点,鼓励公众在参与首次数字资产众筹之前做好详尽的研究。

随着德国数字资产众筹的数量增加,BaFin又于2018年3月28日发布了进一步指导意见,明确了数字资产众筹所涉及的数字资产属于金融工具,将落入证券监管的范畴。BaFin将针对具体数字资产众筹项目给对应数字资产分类,决定它是《德国证券交易法》(WpHG)及《德国金融工具市场指导》定义的“金融工具”,还是《德国证券招股说明书法》(WpPG)定义的“证券”,还是《德国资本投资法》(VermAnlG)中定义的“资本投资”,然后决定所需遵循的对应的政策法规。除以上几条法规外,如果条件满足,数字资产众筹还将遵循《市场滥用行为监管条例》(MAR)等国家及欧盟级别证券监管范畴内的其他法规。

是否允许数字资产投资

德国目前暂未限制数字资产投资,但BaFin多次发出公告提示投资人注意风险,并鼓励投资人在投资前仔细研究区块链及数字资产技术,了解自身所面对的风险。

对于投资收益所需缴纳的税项方面,暂无明确政策法规,但鉴于BaFin宣布数字资产需落入证券监管范畴,未来数字资产的投资或将遵循与证券投资类似的税务规定

(2)大洋洲地区

澳大利亚:环境宽松,法规完善,保持稳定,监管严格指数:

 

 

是否允许数字资产支付

澳大利亚政府是世界上少数全面放开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资产交易和流通的国家之一,2017年7月1日,澳大利亚政府正式认可比特币的货币地位,并正式实施免除对比特币的双重征税、交易税以及商品与服务税政策。在2017年7月1日之前,澳洲数字资产的消费者需要支付两次消费税(Goods and services tax,简称GST),一次是在购买数字资产时,另一次是在使用数字资产购买其他商品和服务时。

是否允许交易所境内运营

澳大利亚正推行对数字资产交易所的注册登记制。2017年底,澳大利亚参议院正式批准通过了《2017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修正案》,授权该国金融情报机构——澳大利亚交易报告分析中心(Austrac)监管比特币交易所,该法案规定,澳大利亚的比特币交易所需要在Austrac登记注册,在“数字资产交易所登记册”上留底,此外,交易所还要制定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包括寻找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的解决方案,验证客户的身份信息,报告任何可疑的活动,国际交易或有超过1万澳元的大额交易也需上报Austrac。交易所还需要将部分交易记录以及客户身份信息保留长达7年的时间。上述政策于2018年4月3日正式施行,政策期限为6个月,若在此期间内没有遵守条款,交易所将被采取强制措施;此外,若交易所的注册申请处于审核当中,Austrac将考虑通过过渡期的方式允许现有公司继续提供服务,但必须在5月14日前进行注册。

是否允许首次数字资产众筹

澳大利亚政府对数字资产众筹的态度较为包容。2017年9月28日,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ustralian 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s Commission,简称ASIC)发布了监管指引,指出:首次数字资产众筹的法律性质取决于某一个具体的数字资产项目是如何构成及操作的,以及所筹数字资产背后所代表的权利,监管机构将依据项目所涉及的行业与业务的差异适配于不同的法律法规。

是否允许数字资产投资

澳大利亚对数字资产投资持开放态度,但在特定场景下将对其收取相应的资本利得税。

一方面,如果出于投资目的持有数字资产(即追求投资回报或用以维持某个公司的运营等),则该项数字资产在增值时需要缴纳资本利得税;但若持有该项数字资产超过12个月,税务局会给予一定的税务优惠。如果出于个人使用目的持有的数字资产(如主要用来支付或做等价交换其他消费品),金额10000澳元以内的无需缴纳资本利得税。

新西兰:态度持续保守,政策依旧较紧,监管指数:

 

 

是否允许数字资产支付

新西兰央行对数字资产支付持保留态度,并未认可数字资产的法定地位,认为数字资产扩展了人们可以相互交易的机制,但数字资产“交易量较小”、“匿名性与信贷发放不匹配”,“暂时无法替代传统的支付系统”。

是否允许交易所境内运营

新西兰对数字资产交易所实施严格的管理,新西兰金融市场管理局明确指出,数字资产属于证券,要求交易所、钱包以及经纪商等所有涉及数字资产的服务供应商都需要依据《金融市场管理法》在金融服务供应商登记系统(FSPR)中登记,支付申请费用、税款,以及遵守公平交易规则,履行反洗钱法规定的义务。目前政策暂未变化。

是否允许首次数字资产众筹

新西兰金融监管局认为,所有数字资产都是证券,属于《金融市场管理法》监管范围,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根据数字资产的特征和经济实质可将其归为金融产品,如债权证券、股权证券、托管投资产品或衍生品。其他情况下,若不属于金融产品,发行方企业必须遵守“金融市场管理法”下的“公平交易法”(Fair Trading Act),且这项法律不仅适用于国内产品,也适用于新西兰境外提供的数字资产产品。此外,数字资产众筹方还需遵从其他进一步的监管,如反洗钱法等。目前,相关政策暂未发生变化。

是否允许数字资产投资

在数字资产投资方面,新西兰政府并未禁止投资者参与,但整体态度相对保守,曾向用户警示数字资产投资的风险。

三、区块链产业链回顾及展望

区块链作为一种革命性技术,在赋能各类产业的同时,也催生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我们将区块链产业链分成五大板块:·硬件、基础设施:为各种区块链提供、整合底层算力和硬件支持;·区块链底层平台:为各种区块链应用提供底层架构、开发平台和生态;·通用技术:让区块链应用更方便部署和被应用,为开发者和用户服务;·垂直应用:将区块链应用于各个行业及场景,服务最终用户;·服务设施:帮助资金、信息等流动,为产业链参与者提供专业服务。

3.1硬件、基础设施

为各种区块链提供、整合底层算力和硬件支持:(排名不分先后)

 

 

现状及未来趋势:

目前矿机主要用于以比特币为主的使用PoW共识机制的币种挖矿。专业矿机多使用ASIC芯片,其计算效率可以比显卡等高出很多倍,但只能针对特定的算法打造,即只适用于单一币种或者某些算法相似的币种。另外,专业的ASIC矿机也造成了区块链网络的算力集中,且在挖矿过程中消耗掉了大量的电力能源。火币区块对链该领域的看法有三点:

专业ASIC矿机的竞争格局已初具雏形,未来头部效应将更加明显:目前专业矿机使用的ASIC芯片主要由矿机厂商设计架构,再由台积电等传统芯片厂商研发和代工生产,即核心研发技术由芯片厂商掌控,但仍需要矿机厂有芯片架构设计能力,这就形成了一定进入壁垒;另外,随着挖矿需求的增加,ASIC芯片的价格也显著升高,对小规模、议价能力低的矿机厂商造成一定压力,整个行业出现优者更优的现象。

显卡矿机未来将以长尾形态与ASIC矿机并行存在:显卡矿机与ASIC矿机相比通用性更强,可以针对多个币种,就像加强了显卡配置的电脑,更适用于公众。且在图形算法方面显卡的计算速度更高。另外,为了防止ASIC矿机集中算力,不计成本地进行51%攻击,未来可能将由更多区块链项目采用对抗ASIC的共识机制,比如PoS或PoW+PoS等。但是,挖矿显卡的设计技术掌握在英伟达、AMD等传统厂商手中,任何使用这些显卡的设备都可以作为矿机,因此将不会有专业的显卡矿机厂商出现,而是长尾地分布在多数用户手中。

未来行业的机会在于低能耗的矿机:无论是ASIC矿机还是显卡矿机,在挖矿的过程中都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能源,而挖矿的过程仅仅是重复进行公式计算,没有产生太多价值。未来,类似CDN挖矿的低能耗挖矿需求可能会增加,将给矿机厂商带来新的机会。

3.2区块链底层平台

为各种区块链应用提供底层架构、开发平台和生态:(排名不分先后)

 

 

现状及未来趋势:

经金准人工智能专家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已有数十个基础链平台项目,该领域已经极度拥挤。底层基础链相当于区块链的操纵系统,是区块链应用的基础。可以说,谁能做出好的区块链底层平台,谁就有大概率成为区块链巨头。目前该领域头部效应已经开始出现,预计短期之内竞争还会加剧,但未来竞争格局将进一步集中。未来基础链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跨链交互性成为重要的评判标准:随着区块链底层技术的逐渐成熟,跨链交互需求也日益增加,也有越来越多的跨链平台应运而生。跨链的优势主要在于:1)性能提升:跨链是解决区块链可扩展性的途径之一,这也是跨链最直接的价值;2)信息交互:虽然区块链去除了国界的限制,但是各个独立的区块链本身还是类似一个个的局域网络,跨链带来的信息交互可以让数据、信任在各个局域网络之间传递,形成一个互联、互通、互信的通讯网络;3)价值转移:每一个独立区块链都是一个价值经济体,在各自的体系中产生各自特有的价值,跨链区块链是连接独立区块链的中枢,只有实现跨链才可实现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价值交换,连接不同行业,使区块链真正变成一个价值流通平台。

性能不是唯一评判标准,用户对“开发者友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过去的几年里公有链领域在提高TPS性能方面做出了众多探索,包括闪电网络、分片、侧链、改进共识机制等等。但目前还没有出现非常“开发者友好”的底层平台。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未来会有更多“好用的”平台出现,比如针对更多通用的应用场景嵌入成型的开发模块,降低对应用程序开发者的要求。

垂直应用领域的基础链机会出现:我们知道TCP/IP协议定义了互联网的标准协议,而与之相比,区块链的世界更加复杂,不同场景和行业对共识机制等区块链逻辑都有不同的需求。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未来并不一定是通用的基础链一统天下,每个垂直领域内的基础链也存在机会。目前已经有少数垂直行业的基础链出现,未来随着“区块链+行业场景”的深度磨合,各个垂直领域将有更多的业务逻辑上链。

3.3通用技术

让区块链应用更方便部署和应用,为开发者和用户服务:(排名不分先后)

 

 

现状与未来趋势:

由于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技术解决方案,其在行业应用中也有非常多的共通性。区块链通用技术层主要目的就时满足各个垂直行业在应用区块链时的共通需求,如分布式数据、分布式数据交易、代码审计、隐私加密服务等,可以将其理解为部分区块链技术的外包。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未来,区块链通用技术的发展较为明确,且将呈现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

通用技术的普及加快行业应用的落地:通用技术平台降低了区块链应用开发的门槛,加快了应用落地的进程。如新的应用可以直接采用现有的IPFS等分布式数据存储解决方案,而无须自己开发,好比互联网世界的应用直接采用阿里云、百度云等现有存储方案,无需从零开始。

各垂直行业区块链应用的成熟将催生新的通用需求:模式的成熟使得共通性更加明显,随着区块链的普及,通用技术领域必将出现新的机会。我们可以猜想,应用程序入网身份验证也是每个区块链项目的必需品,未来这方面可能也将出现通用的技术平台。

3.4服务设施

帮助资金、信息等流动,为产业链参与者提供专业服务现状与未来趋势:

 

 

区块链产业链上的周边业务包括数字资产交易所、媒体及社区、行情及资讯终端、数字资产钱包等,该部分周边业务属于行业的信息、资讯端口以及交易、资金汇集中心。随着行业的发展,该产业链环节具有较为明确的发展前景,但同时,由于该产业链环节本身的特性(最接近互联网,核心逻辑是资源整合),未来都将是一个头部效应不断强化、强者恒强的领域。

去中心化数字资产交易与中心化数字资产交易可能并存:数字资产交易目前主要是通过交易所“链下撮合”的方式进行,即并未实际记录在区块链上,并且,流动性是分割的,分散在不同的中心化数字资产交易所。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交易,即“链上撮合”方式进行的交易会越来越普遍。但由于在交易体验上的差异,未来一段时间内,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交易可能更偏向面对各类分布式应用的用户,提供简单、友好的数字资产兑换服务,而中心化的数字资产交易,则会更多面向投资、交易驱动型的用户,提供极致的交易体验。

行情、资讯终端可能会充当交易聚合的入口:由于目前中心化数字资产交易存在的流动性分割现状,用户需要在不同的交易所注册不同的账户进行交易,过程繁琐,而行情、资讯终端,凭借其在交易用户端积累的优势,将会逐步渗透至提供聚合交易服务,让用户通过一个账户,实现在各个交易所交易的功能,成为数字资产领域的“同花顺”。

钱包从长期来看可能成为各类应用的入口:移动互联网时代,如同各类App作为用户感受移动互联网的窗口,未来,区块链时代,各类Dapp也将成为用户直接参与区块链的主要方式。由于用户与Dapp的交互需要消耗数字资产,而钱包作为协助用户管理各类数字资产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能会成为新时代的应用商店,成为区块链3.0时代真正的超级流量入口。

3.5垂直应用

该领域项目将区块链应用于各行业场景,服务最终用户。

目前,从区块链的技术特点来看,区块链赋能的应用场景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1)交流效率低、信任成本高的领域;(2)对信息可验证性、共识有极大需求的领域;(3)对大体量数据分享和计算有较大需求的领域。

支付、清结算等货币市场应用

现阶段商业贸易的交易支付、清算都要借助银行体系。传统的银行体系下,支付需经过开户行、对手行、清算组织、境外代理银行(若涉及跨境支付)等多个组织及较为繁冗的处理流程,往往需要依赖第三方的中央清算机构,造成了支付及清结算费用高且效率低。尤其是对于小额跨境支付来说,高昂的手续费及漫长的等待时间所造成的负担尤其沉重。区块链带来的效率提升主要来自两方面:利用无地域限制的通用数字资产作为支付媒介,减少中间流程;以及利用去中心化共享账本技术,减少清结算效率。主要项目如下: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未来区块链在这一领域将有两种普及路线:

短期来看,以数字资产作为支付汇款的媒介货币将有极大前景:目前已经有很多家利用数字资产做支付(尤其是跨境支付)的服务商,比如提供企业间汇款的BitPay,Veem,Wyre和提供个人用户间小额支付的Abra。这些公司使用数字资产作为媒介货币,利用其无国界性节省跨境支付中境外代理银行所涉及的时间和中间人成本。比如BitPay提供的比特币跨境汇款服务可以将汇款时间从4个工作日降低到1个工作日,汇款手续费从7%降至1%。同时通过差价合约等金融产品对货币进行对冲,确保支付账单的实际价值不会发生变化。BitPay公司月汇款金额已超过100万美元,且已与Lush等大型快消品牌合作。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这种汇款方式正在逐步被大型企业接受,该领域短期之内即将开始进入规模化阶段。

长期来看,区块链将从协议层变革支付和清结算领域:支付的协议层变革在上述数字资产汇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为银行后台账本制定标准规范,使得银行间共享清结算数据更加容易,从根本上提高支付效率。目前在全球跨境支付市场上,最先使用区块链技术完成其商业化应用的是由瑞波币实验室研发的跨境支付网络Ripple,它借助区块链协议为全球大型银行提供跨境汇款方案,试图打造基于区块链的全球金融传输网络以取代SWIFT。类似的支付网络还有美国支付协议网络Stellar和中国跨境支付项目OKLink,二者主要针对中小型持牌金融机构。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支付网络是解决支付和结算流程成本和效率问题的最好方案,尤其可以解决中小型机构的支付痛点,大力促进普惠金融。

证券、票据、另类投资等资本市场应用

目前金融资产交易依赖于中心化的确认。比如证券交易体系中,全部证券登记及结算任务由中央登记结算机构负责完成,该中心化结构体系的维持和运行,依赖复杂的规章制度和审计流程。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去中心化能够让各参与主体在无需相互信任的情况下进行完全自由的交流,各个节点只需信任整个网络以及网络所带有的共识机制,这样一来可以缩减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任成本,以及层层中央结算流程造成的时间成本。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未来,这一领域可能存在的方向和趋势有:

证券市场区块链化方面已有美国“正规军”进入,未来将有更多发达国家相继效仿:2015年12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批准Overstock旗下区块链证券交易平台T0交易并结算证券。该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发行债券、股票等数字资产,构建一个更加快速透明的“交易即结算”的证券发行交易平台。2017年10月,证券类数字资产发行平台Polymath上线,为证券类数字资产的发行、确认和交易提供服务。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预计,随着各国区块链及数字资产的政策日益完善,未来将有更多交易所效仿美国,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证券市场。

票据市场中国央行率先尝试,落地在即,有望产生示范性效应: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这标志着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央行将成为首个研究数字资产及真实应用的中央银行。

更多资产相继上链,推动各垂直领域的资产交易平台形成:在另类投资领域,也有不少企业做出了尝试。早在2015年10月,纳斯达克就在和区块链初创企业Chain合作下正式上线用于私有股权发行及交易的Linq平台。REITs方面,也有创业公司Global REIT、瑞资科技等多家公司做出尝试,将房产信息数字化之后作为链上资产,并利用分布式账本和分布式存储技术对其定期审计,提高效率。在能源领域也有中国的能链众合等公司开始结合区块链,基于区块链上的碳排放量等资产开发结构性金融产品。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分布式资产交易平台在模式上有着极大共通性,一旦某一个垂直行业的平台落地就会极大刺激其他行业的探索和发展,未来跨行业复制效应会极其明显。

医疗健康

目前医疗领域区块链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电子病历,远程医疗,医疗保险方面。应用主要凸显了区块链在信息真实,信息安全,隐私保护,去中心化储存,智能合约的特性,解决了医疗数据零散存储,隐私保护不足,信息安全性欠佳等问题。目前Medical chain和Medibloc团队集中于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区块链技术的开发。Medical chain通过非对称加密和Hyper ledger来保证用户拥有100%的信息权限控制。Medibloc通过零知识代理重加密和IPFS实现完全的信息权限控制和去中心存储。目前在互助保险方面Medishares通过智能合约提升互助资金池安全并为理赔核准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主要项目如下:

 

 

我们认为未来围绕大健康和医联体分级诊疗制度而构建的区块链应用将成为热点:

大健康多维度个体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得到实现:结合IOT,可穿戴设备,链上电子医疗病历,机器学习技术构成的长期健康管理闭环将通过点对点存储,重加密,子母链,以及链下支付通道实现信息访问权限资本化,促进医疗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和技术普及,实现生命全周期长期健康呵护和疾病预防。用户可以选择将日常体征数据租赁给人工智能开发者和医学研究机构,数据有助于AI技术关键环神经网络的开发,可应用的AI技术又反过来为用户健康提供多维度测评并给出个体解决方案,从而形成闭环。火币研究院认为在机制设计上对于参与者行为进行正向引导,思考各方面真实诉求,形成共赢机制的平台将会脱颖而出。

促进现代分级诊疗制度发展:通过智能合约和上链保证了信息真实与透明,提高了保险运营效率,促进了商保直赔。有助于解决医保支撑不够导致的医院之间报销差异明显和基层人才首诊激励动力不够问题。通过去中心电子病历存储和重加密技术降低集中控制的风险,以及信息存储成本,保障了患者隐私,解决上下转诊信息调阅难。助力远程医疗和国际医疗第二建议的普及。

供应链溯源及金融

区块链对供应链领域的变革主要有供应链溯源及确权和供应链金融两个切入点。供应链溯源及确权方面,目前已经存在多种解决方案,包括唯一图案标记、二维码、RFID芯片等。大体思路都是给货品赋予一个唯一的数字ID,从生产环节开始记录原材料信息、生成地信息、货品物流信息等。这些传统解决方案的问题在于防伪数据存储在了中心化结构上,易于篡改。而基于区块链的防伪溯源,将货品的实时数据存储在去中心化结构之上,任何人都无法篡改,公信力更高。更重要的是,基于区块链可以生成智能合约,实时确定货品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的归属,使整个供应链更加自动化。

供应链金融方面,银行和核心企业供应链生态系统内的企业可以建立共享的账本及交易信用历史,提高银行在处理贷款信用审核的效率,且基于区块链溯源和货品确权系统,银行审核企业仓单等抵押物的流程将进一步简化,缩短宝贵的贷款周期。就融资成本来说,银行优先服务于大型供应商,而中小企业虽然手握优质的供应链资产,还是由于自身的信用缺乏而难以从银行处获取低成本的资金。区块链可以将核心企业应付/账款、各方库存、商业票据等供应链资产转化为链上可以拆分、流转的数字资产,并引入信用背书机制,使得企业的身份和信用可以得到多维的认证,比如供应链上下游的“按时交货”、“按时付款”都可以作为信用的背书,这样一来信用可以在各个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上下游传递,实现多级融资。具体这一领域相关项目或玩家如下:

 

 

未来,这两个切入点将可能有较大的发展机会:

供应链溯源及确权领域,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需求共同驱动区块链的普及:2017年3月,国际海运第一巨头马士基航运已经与IBM Hyper ledger项目合作,完成了对施耐德电气货物跨大西洋运输的全过程测试,过程中利用区块链共享账本及智能合约技术节省通关文件审核以及清点货物的时间,将原本需要60天的运输流程降低到两周,并节省了厚达25cm的纸质文件;国内目前已有电商巨头京东于2017年7月发布区块链防伪追溯开放平台,面向京东生态内的品牌商免费开放;另外还有一系列创业企业,如为头部奢侈品公司提供防伪溯源的唯链(Vechain)项目,以及服务于小型画廊的艺术品防伪溯源项目天权优成等等。我们认为,防伪溯源不仅仅是大型公司的需求,类似小型画廊的小众、高客单价的领域也具有极大发展空间。该行业发展将由两极需求共同驱动。

供应链金融领域,核心企业为主要助推作用力:核心企业作为整个供应链体系的关键节点,常常希望能利用自己的信用帮助供应链上有的供应商更好的稳定现金流,以便自己能拥有稳定的供应链并及时收到上游货品。2017年初,富士康集团推出了首个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ChainedFinance,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多级融资,主要服务于自身供应链上的供应商。2017年中,海航集团与创业公司复杂美合作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票据平台“海票惠”,服务于自身供应链。2018年,京东、阿里及腾讯也发布了其各自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虽然中小型供应商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痛点更加明显,但由于供应链金融涉及的相关企业繁多,不是依靠一家之力就能实现落地,所以行业发展将呈自上而下头部推动的趋势。

未来基于溯源及确权系统的供应链金融将衍生出更多产品,想象空间极大:供应链参与者可以基于区块链设置智能合约,将赋予供应链金融新的玩法。比如在某种特定状态下自动为货品确定所有权,这样一来货品在运输过程中也可以实现动态的质押,且所有权已经记在区块链上,如果发生纠纷可以轻易的发起仲裁。

版权确认及交易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内容及版权交易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然而盗版、侵权仍旧制约了数字内容行业的发展。同时,版权所有者在互联网体系中的话语权较小,盈利空间被渠道挤占,严重打击了创作积极性。区块链则通过时间戳的形式,将内容和信息进行记录、传输和存储,并无法篡改,良好解决了当前版权保护的注册、确权和验证问题。同时,区块链也可构建起一个去中心化的版权交易网络,提高创作者本身的地位,让内容产生的收益从平台流向创作者本人。该领域相关项目如下:

 

 

未来,区块链有望在如下方面对该领域进行持续渗透:

紧迫的需求和日益提升的用户付费意愿是区块链确权落地的基石:区块链的防篡改性与版权确认的需求有天然的结合性,目前该领域已经有众多玩家进入,如中国的版权确认及文化资产交易平台“墨链(Ink)”,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华夏微影文化传媒中心联合打造的微视频登记、确权、监管、交易、分享和结算平台“微视频360”。音乐媒体巨头Spotify也于2017年收购了纽约创业公司Mediachain,用于维护原创作者的版权。另外,内容产业是基于用户付费的逻辑,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普及,用户为优质IP付费的意愿越来越强,进一步为区块链确权在内容产业落地营造了优越的市场环境。

基于区块链确权的版权交易使长尾内容价值凸显,推动市场扁平化:传统内容产业中,头部IP效应明显,而许多头部IP都是由平台炒作而成,被哄抬后的市场价格可能超出公允价值。另一方面,众多腰部和尾部内容由于没有大型平台支撑,而无法获取足够的市场关注度,价值被低估。我们认为,随着区块链去中心化技术的落地,平台所产生的推动效果减弱,头部及尾部IP都将获得更合理的市场化定价,缩小头尾部的价格差距。

区块链确权促进内容产业跨界结合,推动产业升级:2017年6月起,美国个性化人工智能公司ObEN与女团SNH48达成合作,基于PAI公链为SNH48成员制作全球首款明星虚拟人工智能形象,在线上与粉丝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证明区块链上的形象是对应明星自己的形象,而不是其他人基于明星的照片和声音仿制出来的山寨产品,就需要借助区块链确权系统。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过去被确权问题及盗版现象限制的IP跨界合作将随着区块链的落地活跃起来,带来内容产业与其他诸如社会服务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如人工智能)等其他行业的进一步融合。

数字广告

数字广告行业经历了传统购买阶段(广告位投放)、广告网络购买阶段(媒体组合投放)和程序化购买阶段(智能精准投放)。虽然数字广告领域的智能化、程序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也大幅提高了很多参与者的门槛,广告主需要依赖专业的第三方进行广告投放、程序化采购,然而各方之间数据不互通,其结果便是相互之间的信任不断丧失,链条上引入越来越多的环节,比如广告验证、数据监测、广告拦截等。而区块链的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正好可以解决广告链条上的信息割裂、欺诈问题,为共识奠定了基础。涉足数字广告领域的相关项目如下:

 

 

我们认为,未来:

区块链将率先改造低频次的广告场景:数字广告已进入程序化购买阶段,实时出价交易可达毫秒级的确认速度,然而,目前的区块链技术暂无法实现高并发,各条基础链大多每秒仅能支持几十、上百左右的交易数,且所有的应用共同占用一整条链的资源,相互挤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对数字广告领域的变革。我们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区块链将更多侧重于满足低频次的场景需求,例如广告发布、文案及内容推广、品牌营销等。

区块链对广告领域的改造将逐步从反欺诈、去中介化直接营销等演化为广告效果综合管理及评估工具:传统数字广告领域,投放效果归因一直是一个重要却较为复杂的问题,由于从广告投放到用户转化会经过多个环节,可能涉及多次曝光,如果按照点击或转化付费,则部分媒体的曝光作用可能被忽略。而基于区块链及其可追溯的特性,量化的问题就能被解决,升级成为广告主的媒介综合管理及评估工具,而媒体也能有更透明的收益分成机制。

游戏

游戏作为具有海量用户、原生数字化的领域,天生契合区块链技术。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区块链对游戏的改造,并不在于其体验和玩法,而在于为游戏设定更为开放、公平和互信的环境和机制,将原先控制在开发厂商手中如同黑箱的游戏,逐步开源、透明化。区块链游戏领域,相关项目如下:

 

 

除此之外,未来,游戏领域与区块链还可能会有如下的结合点:

玩家数字资产交易是一大重点方向:传统游戏中的虚拟资产,包括游戏装备、皮肤、坐骑等的所有权最终属于游戏厂商,且依赖游戏的存续,用户无法通过正规途径将虚拟资产向现实资产进行转化;同时,游戏中的虚拟资产大多处在封闭体系之中,缺乏共通性。区块链技术的存在,则有望改变虚拟资产流通方面的局限,通过虚拟资产上链,用户借助数字资产进行交易,且能大大降低玩家的交易风险,目前,DMarket 以及Bit.Game均有在尝试搭建基于区块链的游戏资产交易所。而虚拟游戏Decentraland之中可进行的土地拍卖流转,也正是虚拟资产通过区块链进行交易的体现。

区块链有望改变传统游戏分发、营销模式:传统游戏模式下,游戏推广及分发大多依赖于大型的游戏渠道,包括Steam游戏平台、腾讯的Wegame游戏平台等,但该部分渠道成本相对较高,对中小开发者造成较大的压力。区块链可以将玩家、开发商等聚集在一个经济体系中,开发商事先购买数字资产,转入智能合约奖励池中,玩家通过转发、完成任务等形式可获得这部分奖励,并可用于购买游戏等,以此实现低成本的游戏推广。2018年,去中心化的游戏分发平台Refereum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并与游戏直播平台Twitch及游戏引擎公司Unity达成了合作。

四、区块链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经济活动的发生依赖信任。今天,几乎任何一种形式的经济活动都需要一个可信任的第三方存在。引入第三方后,原先完成经济交换所面临的不确定便大大降低。然而,第三方模式也有一定的缺点。第一,需要支付费用,在某些场景下可能较高;其次,过分依赖第三方可能带来安全问题,部分敏感数据或保密信息可能泄露;另外,第三方的可信任程度依旧存在不确定性。这便是区块链技术存在的意义和需要解决的痛点,其本质是在公开、分散、对等的网络条件下实现大规模协作的工具,与传统的中心化调配具有较大的区别:

 

 

图24:区块链分布式协作与传统中心化协作对比

4.1我们已处在激动人心的分布式、开放经济生态的技术攻坚阶段

区块链技术的现实应用,源于中本聪当年原始论文《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中提出的比特币及背后全新的价值转移方式。目前,比特币网络已正常运行近10年,比特币也已不再是唯一的数字资产及区块链应用。比特币进入主流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区块链技术的激烈探讨。结合万向控股副董事长、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发起人、分布式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肖风先生提出的观点,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区块链将经历三个层次和阶段的发展,而我们已处在最激动人心的分布式、开放经济生态的技术攻坚阶段:

第一层(阶段),分布式通讯、传输网络

区块链的最底层和初级阶段,是一个解决点对点沟通和传输的分布式网络。该分布式网络的核心在于一致性,换句话说,即如何在一个任何参与节点都能够发起、交互及广播信息的环境下,通过预设的算法、协议进行同步。在区块链的背景下,这一预设的算法、协议被称为共识机制。分布式网络技术早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感受最深的便是BT下载和“种子”这一类P2P分享传输应用。最早的P2P分享传输源于1999年一位美国的大学生肖恩范宁开发的一个名叫Napster的软件,用户启动该软件后,计算机就会变成提供上传下载服务的微型服务器,可为用户和其他使用Napster软件的用户提供传输和下载。

 

 

图25:点对点传输下载应用

第二层(阶段),分布式账本

区块链的第二个层面和阶段,是一个借助加密的方式,进行分布式记账的账本。其衍生出的分布式金融体系,与我们传统的金融体系,是具有极大差异的。其最大的差异在于体系的维护成本,即当传统金融体系需要一整套复杂、繁重的设施保证其运行,分布式的金融体系只需要算法和代码定义的规则。具体来说,传统的金融体系下,银行会通过严格的审核流程去评估用户的信用,并往往需要依赖于可信任的第三方例如中央清算所记录银行和不同主体之间的转账交易;分布式金融体系,相反地,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网络,并且通过“全民参与”的方式记录和同步各类转账交易,不再依赖第三方,成为了一个去信任的账本网络。这一阶段,衍生出了比特币、莱特币、门罗、大零等一系列点对点现金,而这些数字资产均搭建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基础上。

第三层(阶段),分布式、开放经济生态

区块链的第三个层面和阶段,是一个包含激励的分布式、开放经济生态。和传统股份制结构借助固定的雇佣关系与参与者绑定经济利益不同的是,区块链式的经济生态通过灵活的“行为—奖励”机制对参与者进行激励。在区块链式的经济生态中,参与者不再受到单一雇主的限制,相反地,参与者可通过完成一系列由规则预先设定好的任务或工作,例如求解哈希算法、共享资源、上传优质内容等从各个渠道获得报酬。同时,传统股份制下,参与者报酬通过法币形式发放,然而区块链式的经济生态中,报酬是通过数字资产,或可编程的数字资产进行发放,经济激励,第一次成为了可以自动化、智能执行的一串代码。

而我们正处于这一阶段,区块链技术,正通过改变人们交互和协作的方式,不断地向各个行业和应用场景渗透,并引发了科研界、产业界的热议。目前,区块链技术正努力夯实地基,为特定场景经济激励的全新商业模式的诞生奠定基础。

4.2区块链应用落地面临的技术瓶颈与解决方案进展

虽然区块链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其落地应用仍旧面临不小的挑战。目前,区块链技术的性能及实用性并不能支撑大规模的商业应用搭建,扩展性、隐私性、互通性仍是瓶颈与主题,但新的解决方案正不断涌现:

图26:每秒交易处理性能对比

可扩展性仍是区块链技术领域最核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交易吞吐量及延迟是商业应用落地的两大关键,目前,主流的区块链仅能支持数十笔交易,还远远不及VISA每秒可处理交易量的峰值24,000笔,另外,确认一笔交易区块链所需的时间很慢,比特币块时间是10分钟,而以太坊块时间是14秒左右,而VISA这一类服务,交易的处理是即时确认的。目前,可扩展性解决方案主要集中在共识机制(分布式网络层面)和交易验证机制(分布式账本层面)。

第一,共识机制:公有链环境下,传统的工作量证明机制(Proof-of-Work)会面临能源浪费、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解决节点验证效率问题,权益证明机制(Proof-of-Stake)、代理权益证明机制(Delegated Proof-of-Stake)、实用拜占庭容错机制(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t)逐步被开发和采用。

 

 

权益证明机制方面,除有卡尔达诺的Ouroboros以及Cosmos的Tindermint尝试,还有最新由MIT图灵奖获得者Micali提出的Algorand算法,系PoS机制的变种,以及康奈尔大学计算机教授ElaineShi等人提出的Snow White算法(被用于其Thunderella项目)。

 

 

代理权益证明机制方面,最著名的案例便是Bit shares、Steemit以及EOS,它的原理是让持有数字资产的人投票产生的代表记账。

 

 

多用于非信任环境下的联盟链,典型案例超级账本,另小蚁对此进行了优化,形成了Delegated Byzantine Fault Tolerant共识机制。

第二,交易验证机制:

从交易验证机制角度出发,目前有侧链或状态通道、分片技术、子链或分层架构等多种扩展性优化解决方案:

侧链及状态通道

该解决方案本质是将在区块链上发生的交易或运行的智能合约放在链下进行,交易双方通过开设链下通道的形式,进行小额、多笔次交易或智能合约运行,区块链仅作为结算层来处理最终交易,或在智能合约产生争议时在主链上进行公决,以此减轻主链负担。

侧链的典型案例包括比特币闪电网络、以太坊雷电网络、小蚁的Trinity,以及“主链+侧链”结构的Aelf和阿希链,状态通道的典型案例包括被称为“欧洲以太坊”的Aeternity。目前,闪电网络已上线测试网络,拥有近900个节点和近2400条网络通道,以太坊的雷电网络和小蚁的Trinity尚在部署之中,根据官方进度Aeternity也预计于2017年6月份上线主网。

分片技术

分片技术将区块链网络切分成许多独立的小区域,称为“碎片”,并且每个碎片有专门的节点来维护,相当于把区块链分成了多个独立的区域,每个碎片只负责特定的事物。分片技术主要包括交易分片和状态分片两大层面。其中,交易分片,专指每一笔交易只让一小部分节点看到和处理,由此实现交易的并发运行。

状态分片,则是将存储区分开,让不同的碎片存储不同的部分,节点至负责托管自己的分片数据,解决原先主流公有链节点承担存储所有交易、智能合约和各种状态的负担。

目前,分片大多集中在交易分片,最典型的案例为Zilliqa,已于今年3月31日上线代号“红虾”的测试网络1.0,而状态分片实现难度相对较大,涉及跨片通信,且与交易的高吞吐量存在一定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目前,Rchain、Emotiq、Zilliqa以及以太坊等项目均在状态分片、跨片通信等领域进行兼容方案的探索。

关键字:报告趋势全球数据

本文摘自:爱极客

x 金地毯大数据 全球区块链产业全景与趋势报告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区块链行业动态 → 正文

金地毯大数据 全球区块链产业全景与趋势报告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6-17 13:59:09 本文摘自:爱极客

瑞士:总体友好,政策不断完善,监管指数:

 

 

是否允许数字资产支付

瑞士各地允许数字资产支付,且不会涉及征收增值税,不过部分数字资产支付会受到《反洗钱法》的监管。瑞士楚格州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了有名的“数字资产山谷”,当地政府早在2016年就已经宣布将允许其市民使用数字资产支付政府服务。2017年9月,瑞士基亚索市政当局也宣布将开始接受使用数字资产进行纳税,税款支付额度不能超过250瑞士法郎(大约265美元)。

是否允许交易所境内运营

瑞士允许数字资产交易所在境内开设,态度相对开放,但是瑞士并未对数字资产交易所单独设立合规牌照。目前,主要的瑞士本土的数字资产交易所,都拥有VQF(Financial Services Standards Association)会员资格,会员资格中包括了对数字资产的经营范围。

是否允许首次数字资产众筹

瑞士对首次数字资产众筹持肯定态度,目前,其监管法规也正逐步完善。2017年9月,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一项关于数字资产众筹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目前瑞士还未制定针对数字资产众筹的完整法规,但是依据数字资产众筹的组织形式,数字资产众筹的部分环节需符合当前金融市场的监管法规:当所筹数字资产为支付工具时,该活动将会受到《反洗钱法》的监管;当涉嫌吸收公众存款时,发行主体需要持有银行牌照,并受银行法监管;当所筹数字资产具有类似证券性质时,筹集主体需要有证券经纪商的牌照;当筹集到的资金由外部第三方管理时,还需要符合集合投资计划的相关规定。随着瑞士数字资产众筹数量的增加,2018年2月,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另一份指导意见,意见中将数字资产分为可相互重叠的支付类数字资产、功能类数字资产、资产类数字资产三大种类,其中,最后一类会被归类为证券,同时,只有当功能类数字资产的唯一目的是授予应用程序或服务的数字访问权限时,并且只有在发行时已具备此种用途时,方不属于证券。

是否允许数字资产投资

瑞士并未限制数字资产投资,同时,数字资产投资收益暂不征税。

德国:政策相对明确,并正积极完善,监管严格指数:

 

 

是否允许数字资产支付

德国对于数字资产用于支付的态度非常积极,早在2013年8月19日,德国财政部就宣布比特币是一种“记账单位”并可以被用于支付。

2018年2月27日,德国财政部进一步下发指示文件,用户用比特币及其他数字资产支付时,买卖双方其实是在提供法币和数字资产兑换的“补充服务”,根据2015年欧盟法院对增值税(VAT)的裁决,除了已经包含在商品价格中的增值税,双方将无需缴纳其他税项。

是否允许交易所境内运营

德国目前对于数字资产交易所没有出台明确的监管政策,但或将纳入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的监管范畴。BaFin在2018年3月28日发布的针对数字资产众筹的指导意见中,要求提供与数字资产及数字资产众筹相关服务的市场参与者在处理相关业务时必须审慎考虑数字资产的分类及对应遵循的法规。2018年1月29日,柏林数字资产交易所Crypto.exchange GmbH由于其欺诈行为被BaFin要求立刻停止金融证券业务。

是否允许首次数字资产众筹

德国对首次数字资产众筹持保守态度,但目前并未予以禁止,且正在积极完善相关的监管法规。2017年11月9日,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曾发出警示公告提醒广大投资者首次数字资产众筹是极具风险、带有投机性质的行为,并列举了一系列的风险点,鼓励公众在参与首次数字资产众筹之前做好详尽的研究。

随着德国数字资产众筹的数量增加,BaFin又于2018年3月28日发布了进一步指导意见,明确了数字资产众筹所涉及的数字资产属于金融工具,将落入证券监管的范畴。BaFin将针对具体数字资产众筹项目给对应数字资产分类,决定它是《德国证券交易法》(WpHG)及《德国金融工具市场指导》定义的“金融工具”,还是《德国证券招股说明书法》(WpPG)定义的“证券”,还是《德国资本投资法》(VermAnlG)中定义的“资本投资”,然后决定所需遵循的对应的政策法规。除以上几条法规外,如果条件满足,数字资产众筹还将遵循《市场滥用行为监管条例》(MAR)等国家及欧盟级别证券监管范畴内的其他法规。

是否允许数字资产投资

德国目前暂未限制数字资产投资,但BaFin多次发出公告提示投资人注意风险,并鼓励投资人在投资前仔细研究区块链及数字资产技术,了解自身所面对的风险。

对于投资收益所需缴纳的税项方面,暂无明确政策法规,但鉴于BaFin宣布数字资产需落入证券监管范畴,未来数字资产的投资或将遵循与证券投资类似的税务规定

(2)大洋洲地区

澳大利亚:环境宽松,法规完善,保持稳定,监管严格指数:

 

 

是否允许数字资产支付

澳大利亚政府是世界上少数全面放开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资产交易和流通的国家之一,2017年7月1日,澳大利亚政府正式认可比特币的货币地位,并正式实施免除对比特币的双重征税、交易税以及商品与服务税政策。在2017年7月1日之前,澳洲数字资产的消费者需要支付两次消费税(Goods and services tax,简称GST),一次是在购买数字资产时,另一次是在使用数字资产购买其他商品和服务时。

是否允许交易所境内运营

澳大利亚正推行对数字资产交易所的注册登记制。2017年底,澳大利亚参议院正式批准通过了《2017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修正案》,授权该国金融情报机构——澳大利亚交易报告分析中心(Austrac)监管比特币交易所,该法案规定,澳大利亚的比特币交易所需要在Austrac登记注册,在“数字资产交易所登记册”上留底,此外,交易所还要制定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包括寻找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的解决方案,验证客户的身份信息,报告任何可疑的活动,国际交易或有超过1万澳元的大额交易也需上报Austrac。交易所还需要将部分交易记录以及客户身份信息保留长达7年的时间。上述政策于2018年4月3日正式施行,政策期限为6个月,若在此期间内没有遵守条款,交易所将被采取强制措施;此外,若交易所的注册申请处于审核当中,Austrac将考虑通过过渡期的方式允许现有公司继续提供服务,但必须在5月14日前进行注册。

是否允许首次数字资产众筹

澳大利亚政府对数字资产众筹的态度较为包容。2017年9月28日,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ustralian 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s Commission,简称ASIC)发布了监管指引,指出:首次数字资产众筹的法律性质取决于某一个具体的数字资产项目是如何构成及操作的,以及所筹数字资产背后所代表的权利,监管机构将依据项目所涉及的行业与业务的差异适配于不同的法律法规。

是否允许数字资产投资

澳大利亚对数字资产投资持开放态度,但在特定场景下将对其收取相应的资本利得税。

一方面,如果出于投资目的持有数字资产(即追求投资回报或用以维持某个公司的运营等),则该项数字资产在增值时需要缴纳资本利得税;但若持有该项数字资产超过12个月,税务局会给予一定的税务优惠。如果出于个人使用目的持有的数字资产(如主要用来支付或做等价交换其他消费品),金额10000澳元以内的无需缴纳资本利得税。

新西兰:态度持续保守,政策依旧较紧,监管指数:

 

 

是否允许数字资产支付

新西兰央行对数字资产支付持保留态度,并未认可数字资产的法定地位,认为数字资产扩展了人们可以相互交易的机制,但数字资产“交易量较小”、“匿名性与信贷发放不匹配”,“暂时无法替代传统的支付系统”。

是否允许交易所境内运营

新西兰对数字资产交易所实施严格的管理,新西兰金融市场管理局明确指出,数字资产属于证券,要求交易所、钱包以及经纪商等所有涉及数字资产的服务供应商都需要依据《金融市场管理法》在金融服务供应商登记系统(FSPR)中登记,支付申请费用、税款,以及遵守公平交易规则,履行反洗钱法规定的义务。目前政策暂未变化。

是否允许首次数字资产众筹

新西兰金融监管局认为,所有数字资产都是证券,属于《金融市场管理法》监管范围,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根据数字资产的特征和经济实质可将其归为金融产品,如债权证券、股权证券、托管投资产品或衍生品。其他情况下,若不属于金融产品,发行方企业必须遵守“金融市场管理法”下的“公平交易法”(Fair Trading Act),且这项法律不仅适用于国内产品,也适用于新西兰境外提供的数字资产产品。此外,数字资产众筹方还需遵从其他进一步的监管,如反洗钱法等。目前,相关政策暂未发生变化。

是否允许数字资产投资

在数字资产投资方面,新西兰政府并未禁止投资者参与,但整体态度相对保守,曾向用户警示数字资产投资的风险。

三、区块链产业链回顾及展望

区块链作为一种革命性技术,在赋能各类产业的同时,也催生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我们将区块链产业链分成五大板块:·硬件、基础设施:为各种区块链提供、整合底层算力和硬件支持;·区块链底层平台:为各种区块链应用提供底层架构、开发平台和生态;·通用技术:让区块链应用更方便部署和被应用,为开发者和用户服务;·垂直应用:将区块链应用于各个行业及场景,服务最终用户;·服务设施:帮助资金、信息等流动,为产业链参与者提供专业服务。

3.1硬件、基础设施

为各种区块链提供、整合底层算力和硬件支持:(排名不分先后)

 

 

现状及未来趋势:

目前矿机主要用于以比特币为主的使用PoW共识机制的币种挖矿。专业矿机多使用ASIC芯片,其计算效率可以比显卡等高出很多倍,但只能针对特定的算法打造,即只适用于单一币种或者某些算法相似的币种。另外,专业的ASIC矿机也造成了区块链网络的算力集中,且在挖矿过程中消耗掉了大量的电力能源。火币区块对链该领域的看法有三点:

专业ASIC矿机的竞争格局已初具雏形,未来头部效应将更加明显:目前专业矿机使用的ASIC芯片主要由矿机厂商设计架构,再由台积电等传统芯片厂商研发和代工生产,即核心研发技术由芯片厂商掌控,但仍需要矿机厂有芯片架构设计能力,这就形成了一定进入壁垒;另外,随着挖矿需求的增加,ASIC芯片的价格也显著升高,对小规模、议价能力低的矿机厂商造成一定压力,整个行业出现优者更优的现象。

显卡矿机未来将以长尾形态与ASIC矿机并行存在:显卡矿机与ASIC矿机相比通用性更强,可以针对多个币种,就像加强了显卡配置的电脑,更适用于公众。且在图形算法方面显卡的计算速度更高。另外,为了防止ASIC矿机集中算力,不计成本地进行51%攻击,未来可能将由更多区块链项目采用对抗ASIC的共识机制,比如PoS或PoW+PoS等。但是,挖矿显卡的设计技术掌握在英伟达、AMD等传统厂商手中,任何使用这些显卡的设备都可以作为矿机,因此将不会有专业的显卡矿机厂商出现,而是长尾地分布在多数用户手中。

未来行业的机会在于低能耗的矿机:无论是ASIC矿机还是显卡矿机,在挖矿的过程中都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能源,而挖矿的过程仅仅是重复进行公式计算,没有产生太多价值。未来,类似CDN挖矿的低能耗挖矿需求可能会增加,将给矿机厂商带来新的机会。

3.2区块链底层平台

为各种区块链应用提供底层架构、开发平台和生态:(排名不分先后)

 

 

现状及未来趋势:

经金准人工智能专家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已有数十个基础链平台项目,该领域已经极度拥挤。底层基础链相当于区块链的操纵系统,是区块链应用的基础。可以说,谁能做出好的区块链底层平台,谁就有大概率成为区块链巨头。目前该领域头部效应已经开始出现,预计短期之内竞争还会加剧,但未来竞争格局将进一步集中。未来基础链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跨链交互性成为重要的评判标准:随着区块链底层技术的逐渐成熟,跨链交互需求也日益增加,也有越来越多的跨链平台应运而生。跨链的优势主要在于:1)性能提升:跨链是解决区块链可扩展性的途径之一,这也是跨链最直接的价值;2)信息交互:虽然区块链去除了国界的限制,但是各个独立的区块链本身还是类似一个个的局域网络,跨链带来的信息交互可以让数据、信任在各个局域网络之间传递,形成一个互联、互通、互信的通讯网络;3)价值转移:每一个独立区块链都是一个价值经济体,在各自的体系中产生各自特有的价值,跨链区块链是连接独立区块链的中枢,只有实现跨链才可实现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价值交换,连接不同行业,使区块链真正变成一个价值流通平台。

性能不是唯一评判标准,用户对“开发者友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过去的几年里公有链领域在提高TPS性能方面做出了众多探索,包括闪电网络、分片、侧链、改进共识机制等等。但目前还没有出现非常“开发者友好”的底层平台。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未来会有更多“好用的”平台出现,比如针对更多通用的应用场景嵌入成型的开发模块,降低对应用程序开发者的要求。

垂直应用领域的基础链机会出现:我们知道TCP/IP协议定义了互联网的标准协议,而与之相比,区块链的世界更加复杂,不同场景和行业对共识机制等区块链逻辑都有不同的需求。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未来并不一定是通用的基础链一统天下,每个垂直领域内的基础链也存在机会。目前已经有少数垂直行业的基础链出现,未来随着“区块链+行业场景”的深度磨合,各个垂直领域将有更多的业务逻辑上链。

3.3通用技术

让区块链应用更方便部署和应用,为开发者和用户服务:(排名不分先后)

 

 

现状与未来趋势:

由于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技术解决方案,其在行业应用中也有非常多的共通性。区块链通用技术层主要目的就时满足各个垂直行业在应用区块链时的共通需求,如分布式数据、分布式数据交易、代码审计、隐私加密服务等,可以将其理解为部分区块链技术的外包。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未来,区块链通用技术的发展较为明确,且将呈现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

通用技术的普及加快行业应用的落地:通用技术平台降低了区块链应用开发的门槛,加快了应用落地的进程。如新的应用可以直接采用现有的IPFS等分布式数据存储解决方案,而无须自己开发,好比互联网世界的应用直接采用阿里云、百度云等现有存储方案,无需从零开始。

各垂直行业区块链应用的成熟将催生新的通用需求:模式的成熟使得共通性更加明显,随着区块链的普及,通用技术领域必将出现新的机会。我们可以猜想,应用程序入网身份验证也是每个区块链项目的必需品,未来这方面可能也将出现通用的技术平台。

3.4服务设施

帮助资金、信息等流动,为产业链参与者提供专业服务现状与未来趋势:

 

 

区块链产业链上的周边业务包括数字资产交易所、媒体及社区、行情及资讯终端、数字资产钱包等,该部分周边业务属于行业的信息、资讯端口以及交易、资金汇集中心。随着行业的发展,该产业链环节具有较为明确的发展前景,但同时,由于该产业链环节本身的特性(最接近互联网,核心逻辑是资源整合),未来都将是一个头部效应不断强化、强者恒强的领域。

去中心化数字资产交易与中心化数字资产交易可能并存:数字资产交易目前主要是通过交易所“链下撮合”的方式进行,即并未实际记录在区块链上,并且,流动性是分割的,分散在不同的中心化数字资产交易所。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交易,即“链上撮合”方式进行的交易会越来越普遍。但由于在交易体验上的差异,未来一段时间内,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交易可能更偏向面对各类分布式应用的用户,提供简单、友好的数字资产兑换服务,而中心化的数字资产交易,则会更多面向投资、交易驱动型的用户,提供极致的交易体验。

行情、资讯终端可能会充当交易聚合的入口:由于目前中心化数字资产交易存在的流动性分割现状,用户需要在不同的交易所注册不同的账户进行交易,过程繁琐,而行情、资讯终端,凭借其在交易用户端积累的优势,将会逐步渗透至提供聚合交易服务,让用户通过一个账户,实现在各个交易所交易的功能,成为数字资产领域的“同花顺”。

钱包从长期来看可能成为各类应用的入口:移动互联网时代,如同各类App作为用户感受移动互联网的窗口,未来,区块链时代,各类Dapp也将成为用户直接参与区块链的主要方式。由于用户与Dapp的交互需要消耗数字资产,而钱包作为协助用户管理各类数字资产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能会成为新时代的应用商店,成为区块链3.0时代真正的超级流量入口。

3.5垂直应用

该领域项目将区块链应用于各行业场景,服务最终用户。

目前,从区块链的技术特点来看,区块链赋能的应用场景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1)交流效率低、信任成本高的领域;(2)对信息可验证性、共识有极大需求的领域;(3)对大体量数据分享和计算有较大需求的领域。

支付、清结算等货币市场应用

现阶段商业贸易的交易支付、清算都要借助银行体系。传统的银行体系下,支付需经过开户行、对手行、清算组织、境外代理银行(若涉及跨境支付)等多个组织及较为繁冗的处理流程,往往需要依赖第三方的中央清算机构,造成了支付及清结算费用高且效率低。尤其是对于小额跨境支付来说,高昂的手续费及漫长的等待时间所造成的负担尤其沉重。区块链带来的效率提升主要来自两方面:利用无地域限制的通用数字资产作为支付媒介,减少中间流程;以及利用去中心化共享账本技术,减少清结算效率。主要项目如下:

 

 

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未来区块链在这一领域将有两种普及路线:

短期来看,以数字资产作为支付汇款的媒介货币将有极大前景:目前已经有很多家利用数字资产做支付(尤其是跨境支付)的服务商,比如提供企业间汇款的BitPay,Veem,Wyre和提供个人用户间小额支付的Abra。这些公司使用数字资产作为媒介货币,利用其无国界性节省跨境支付中境外代理银行所涉及的时间和中间人成本。比如BitPay提供的比特币跨境汇款服务可以将汇款时间从4个工作日降低到1个工作日,汇款手续费从7%降至1%。同时通过差价合约等金融产品对货币进行对冲,确保支付账单的实际价值不会发生变化。BitPay公司月汇款金额已超过100万美元,且已与Lush等大型快消品牌合作。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这种汇款方式正在逐步被大型企业接受,该领域短期之内即将开始进入规模化阶段。

长期来看,区块链将从协议层变革支付和清结算领域:支付的协议层变革在上述数字资产汇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为银行后台账本制定标准规范,使得银行间共享清结算数据更加容易,从根本上提高支付效率。目前在全球跨境支付市场上,最先使用区块链技术完成其商业化应用的是由瑞波币实验室研发的跨境支付网络Ripple,它借助区块链协议为全球大型银行提供跨境汇款方案,试图打造基于区块链的全球金融传输网络以取代SWIFT。类似的支付网络还有美国支付协议网络Stellar和中国跨境支付项目OKLink,二者主要针对中小型持牌金融机构。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支付网络是解决支付和结算流程成本和效率问题的最好方案,尤其可以解决中小型机构的支付痛点,大力促进普惠金融。

证券、票据、另类投资等资本市场应用

目前金融资产交易依赖于中心化的确认。比如证券交易体系中,全部证券登记及结算任务由中央登记结算机构负责完成,该中心化结构体系的维持和运行,依赖复杂的规章制度和审计流程。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去中心化能够让各参与主体在无需相互信任的情况下进行完全自由的交流,各个节点只需信任整个网络以及网络所带有的共识机制,这样一来可以缩减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任成本,以及层层中央结算流程造成的时间成本。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未来,这一领域可能存在的方向和趋势有:

证券市场区块链化方面已有美国“正规军”进入,未来将有更多发达国家相继效仿:2015年12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批准Overstock旗下区块链证券交易平台T0交易并结算证券。该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发行债券、股票等数字资产,构建一个更加快速透明的“交易即结算”的证券发行交易平台。2017年10月,证券类数字资产发行平台Polymath上线,为证券类数字资产的发行、确认和交易提供服务。金准人工智能专家预计,随着各国区块链及数字资产的政策日益完善,未来将有更多交易所效仿美国,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证券市场。

票据市场中国央行率先尝试,落地在即,有望产生示范性效应: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这标志着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央行将成为首个研究数字资产及真实应用的中央银行。

更多资产相继上链,推动各垂直领域的资产交易平台形成:在另类投资领域,也有不少企业做出了尝试。早在2015年10月,纳斯达克就在和区块链初创企业Chain合作下正式上线用于私有股权发行及交易的Linq平台。REITs方面,也有创业公司Global REIT、瑞资科技等多家公司做出尝试,将房产信息数字化之后作为链上资产,并利用分布式账本和分布式存储技术对其定期审计,提高效率。在能源领域也有中国的能链众合等公司开始结合区块链,基于区块链上的碳排放量等资产开发结构性金融产品。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分布式资产交易平台在模式上有着极大共通性,一旦某一个垂直行业的平台落地就会极大刺激其他行业的探索和发展,未来跨行业复制效应会极其明显。

医疗健康

目前医疗领域区块链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电子病历,远程医疗,医疗保险方面。应用主要凸显了区块链在信息真实,信息安全,隐私保护,去中心化储存,智能合约的特性,解决了医疗数据零散存储,隐私保护不足,信息安全性欠佳等问题。目前Medical chain和Medibloc团队集中于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区块链技术的开发。Medical chain通过非对称加密和Hyper ledger来保证用户拥有100%的信息权限控制。Medibloc通过零知识代理重加密和IPFS实现完全的信息权限控制和去中心存储。目前在互助保险方面Medishares通过智能合约提升互助资金池安全并为理赔核准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主要项目如下:

 

 

我们认为未来围绕大健康和医联体分级诊疗制度而构建的区块链应用将成为热点:

大健康多维度个体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得到实现:结合IOT,可穿戴设备,链上电子医疗病历,机器学习技术构成的长期健康管理闭环将通过点对点存储,重加密,子母链,以及链下支付通道实现信息访问权限资本化,促进医疗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和技术普及,实现生命全周期长期健康呵护和疾病预防。用户可以选择将日常体征数据租赁给人工智能开发者和医学研究机构,数据有助于AI技术关键环神经网络的开发,可应用的AI技术又反过来为用户健康提供多维度测评并给出个体解决方案,从而形成闭环。火币研究院认为在机制设计上对于参与者行为进行正向引导,思考各方面真实诉求,形成共赢机制的平台将会脱颖而出。

促进现代分级诊疗制度发展:通过智能合约和上链保证了信息真实与透明,提高了保险运营效率,促进了商保直赔。有助于解决医保支撑不够导致的医院之间报销差异明显和基层人才首诊激励动力不够问题。通过去中心电子病历存储和重加密技术降低集中控制的风险,以及信息存储成本,保障了患者隐私,解决上下转诊信息调阅难。助力远程医疗和国际医疗第二建议的普及。

供应链溯源及金融

区块链对供应链领域的变革主要有供应链溯源及确权和供应链金融两个切入点。供应链溯源及确权方面,目前已经存在多种解决方案,包括唯一图案标记、二维码、RFID芯片等。大体思路都是给货品赋予一个唯一的数字ID,从生产环节开始记录原材料信息、生成地信息、货品物流信息等。这些传统解决方案的问题在于防伪数据存储在了中心化结构上,易于篡改。而基于区块链的防伪溯源,将货品的实时数据存储在去中心化结构之上,任何人都无法篡改,公信力更高。更重要的是,基于区块链可以生成智能合约,实时确定货品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的归属,使整个供应链更加自动化。

供应链金融方面,银行和核心企业供应链生态系统内的企业可以建立共享的账本及交易信用历史,提高银行在处理贷款信用审核的效率,且基于区块链溯源和货品确权系统,银行审核企业仓单等抵押物的流程将进一步简化,缩短宝贵的贷款周期。就融资成本来说,银行优先服务于大型供应商,而中小企业虽然手握优质的供应链资产,还是由于自身的信用缺乏而难以从银行处获取低成本的资金。区块链可以将核心企业应付/账款、各方库存、商业票据等供应链资产转化为链上可以拆分、流转的数字资产,并引入信用背书机制,使得企业的身份和信用可以得到多维的认证,比如供应链上下游的“按时交货”、“按时付款”都可以作为信用的背书,这样一来信用可以在各个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上下游传递,实现多级融资。具体这一领域相关项目或玩家如下:

 

 

未来,这两个切入点将可能有较大的发展机会:

供应链溯源及确权领域,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需求共同驱动区块链的普及:2017年3月,国际海运第一巨头马士基航运已经与IBM Hyper ledger项目合作,完成了对施耐德电气货物跨大西洋运输的全过程测试,过程中利用区块链共享账本及智能合约技术节省通关文件审核以及清点货物的时间,将原本需要60天的运输流程降低到两周,并节省了厚达25cm的纸质文件;国内目前已有电商巨头京东于2017年7月发布区块链防伪追溯开放平台,面向京东生态内的品牌商免费开放;另外还有一系列创业企业,如为头部奢侈品公司提供防伪溯源的唯链(Vechain)项目,以及服务于小型画廊的艺术品防伪溯源项目天权优成等等。我们认为,防伪溯源不仅仅是大型公司的需求,类似小型画廊的小众、高客单价的领域也具有极大发展空间。该行业发展将由两极需求共同驱动。

供应链金融领域,核心企业为主要助推作用力:核心企业作为整个供应链体系的关键节点,常常希望能利用自己的信用帮助供应链上有的供应商更好的稳定现金流,以便自己能拥有稳定的供应链并及时收到上游货品。2017年初,富士康集团推出了首个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ChainedFinance,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多级融资,主要服务于自身供应链上的供应商。2017年中,海航集团与创业公司复杂美合作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票据平台“海票惠”,服务于自身供应链。2018年,京东、阿里及腾讯也发布了其各自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虽然中小型供应商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痛点更加明显,但由于供应链金融涉及的相关企业繁多,不是依靠一家之力就能实现落地,所以行业发展将呈自上而下头部推动的趋势。

未来基于溯源及确权系统的供应链金融将衍生出更多产品,想象空间极大:供应链参与者可以基于区块链设置智能合约,将赋予供应链金融新的玩法。比如在某种特定状态下自动为货品确定所有权,这样一来货品在运输过程中也可以实现动态的质押,且所有权已经记在区块链上,如果发生纠纷可以轻易的发起仲裁。

版权确认及交易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内容及版权交易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然而盗版、侵权仍旧制约了数字内容行业的发展。同时,版权所有者在互联网体系中的话语权较小,盈利空间被渠道挤占,严重打击了创作积极性。区块链则通过时间戳的形式,将内容和信息进行记录、传输和存储,并无法篡改,良好解决了当前版权保护的注册、确权和验证问题。同时,区块链也可构建起一个去中心化的版权交易网络,提高创作者本身的地位,让内容产生的收益从平台流向创作者本人。该领域相关项目如下:

 

 

未来,区块链有望在如下方面对该领域进行持续渗透:

紧迫的需求和日益提升的用户付费意愿是区块链确权落地的基石:区块链的防篡改性与版权确认的需求有天然的结合性,目前该领域已经有众多玩家进入,如中国的版权确认及文化资产交易平台“墨链(Ink)”,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华夏微影文化传媒中心联合打造的微视频登记、确权、监管、交易、分享和结算平台“微视频360”。音乐媒体巨头Spotify也于2017年收购了纽约创业公司Mediachain,用于维护原创作者的版权。另外,内容产业是基于用户付费的逻辑,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普及,用户为优质IP付费的意愿越来越强,进一步为区块链确权在内容产业落地营造了优越的市场环境。

基于区块链确权的版权交易使长尾内容价值凸显,推动市场扁平化:传统内容产业中,头部IP效应明显,而许多头部IP都是由平台炒作而成,被哄抬后的市场价格可能超出公允价值。另一方面,众多腰部和尾部内容由于没有大型平台支撑,而无法获取足够的市场关注度,价值被低估。我们认为,随着区块链去中心化技术的落地,平台所产生的推动效果减弱,头部及尾部IP都将获得更合理的市场化定价,缩小头尾部的价格差距。

区块链确权促进内容产业跨界结合,推动产业升级:2017年6月起,美国个性化人工智能公司ObEN与女团SNH48达成合作,基于PAI公链为SNH48成员制作全球首款明星虚拟人工智能形象,在线上与粉丝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证明区块链上的形象是对应明星自己的形象,而不是其他人基于明星的照片和声音仿制出来的山寨产品,就需要借助区块链确权系统。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过去被确权问题及盗版现象限制的IP跨界合作将随着区块链的落地活跃起来,带来内容产业与其他诸如社会服务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如人工智能)等其他行业的进一步融合。

数字广告

数字广告行业经历了传统购买阶段(广告位投放)、广告网络购买阶段(媒体组合投放)和程序化购买阶段(智能精准投放)。虽然数字广告领域的智能化、程序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也大幅提高了很多参与者的门槛,广告主需要依赖专业的第三方进行广告投放、程序化采购,然而各方之间数据不互通,其结果便是相互之间的信任不断丧失,链条上引入越来越多的环节,比如广告验证、数据监测、广告拦截等。而区块链的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正好可以解决广告链条上的信息割裂、欺诈问题,为共识奠定了基础。涉足数字广告领域的相关项目如下:

 

 

我们认为,未来:

区块链将率先改造低频次的广告场景:数字广告已进入程序化购买阶段,实时出价交易可达毫秒级的确认速度,然而,目前的区块链技术暂无法实现高并发,各条基础链大多每秒仅能支持几十、上百左右的交易数,且所有的应用共同占用一整条链的资源,相互挤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对数字广告领域的变革。我们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区块链将更多侧重于满足低频次的场景需求,例如广告发布、文案及内容推广、品牌营销等。

区块链对广告领域的改造将逐步从反欺诈、去中介化直接营销等演化为广告效果综合管理及评估工具:传统数字广告领域,投放效果归因一直是一个重要却较为复杂的问题,由于从广告投放到用户转化会经过多个环节,可能涉及多次曝光,如果按照点击或转化付费,则部分媒体的曝光作用可能被忽略。而基于区块链及其可追溯的特性,量化的问题就能被解决,升级成为广告主的媒介综合管理及评估工具,而媒体也能有更透明的收益分成机制。

游戏

游戏作为具有海量用户、原生数字化的领域,天生契合区块链技术。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区块链对游戏的改造,并不在于其体验和玩法,而在于为游戏设定更为开放、公平和互信的环境和机制,将原先控制在开发厂商手中如同黑箱的游戏,逐步开源、透明化。区块链游戏领域,相关项目如下:

 

 

除此之外,未来,游戏领域与区块链还可能会有如下的结合点:

玩家数字资产交易是一大重点方向:传统游戏中的虚拟资产,包括游戏装备、皮肤、坐骑等的所有权最终属于游戏厂商,且依赖游戏的存续,用户无法通过正规途径将虚拟资产向现实资产进行转化;同时,游戏中的虚拟资产大多处在封闭体系之中,缺乏共通性。区块链技术的存在,则有望改变虚拟资产流通方面的局限,通过虚拟资产上链,用户借助数字资产进行交易,且能大大降低玩家的交易风险,目前,DMarket 以及Bit.Game均有在尝试搭建基于区块链的游戏资产交易所。而虚拟游戏Decentraland之中可进行的土地拍卖流转,也正是虚拟资产通过区块链进行交易的体现。

区块链有望改变传统游戏分发、营销模式:传统游戏模式下,游戏推广及分发大多依赖于大型的游戏渠道,包括Steam游戏平台、腾讯的Wegame游戏平台等,但该部分渠道成本相对较高,对中小开发者造成较大的压力。区块链可以将玩家、开发商等聚集在一个经济体系中,开发商事先购买数字资产,转入智能合约奖励池中,玩家通过转发、完成任务等形式可获得这部分奖励,并可用于购买游戏等,以此实现低成本的游戏推广。2018年,去中心化的游戏分发平台Refereum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并与游戏直播平台Twitch及游戏引擎公司Unity达成了合作。

四、区块链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经济活动的发生依赖信任。今天,几乎任何一种形式的经济活动都需要一个可信任的第三方存在。引入第三方后,原先完成经济交换所面临的不确定便大大降低。然而,第三方模式也有一定的缺点。第一,需要支付费用,在某些场景下可能较高;其次,过分依赖第三方可能带来安全问题,部分敏感数据或保密信息可能泄露;另外,第三方的可信任程度依旧存在不确定性。这便是区块链技术存在的意义和需要解决的痛点,其本质是在公开、分散、对等的网络条件下实现大规模协作的工具,与传统的中心化调配具有较大的区别:

 

 

图24:区块链分布式协作与传统中心化协作对比

4.1我们已处在激动人心的分布式、开放经济生态的技术攻坚阶段

区块链技术的现实应用,源于中本聪当年原始论文《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中提出的比特币及背后全新的价值转移方式。目前,比特币网络已正常运行近10年,比特币也已不再是唯一的数字资产及区块链应用。比特币进入主流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区块链技术的激烈探讨。结合万向控股副董事长、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发起人、分布式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肖风先生提出的观点,金准人工智能专家认为,区块链将经历三个层次和阶段的发展,而我们已处在最激动人心的分布式、开放经济生态的技术攻坚阶段:

第一层(阶段),分布式通讯、传输网络

区块链的最底层和初级阶段,是一个解决点对点沟通和传输的分布式网络。该分布式网络的核心在于一致性,换句话说,即如何在一个任何参与节点都能够发起、交互及广播信息的环境下,通过预设的算法、协议进行同步。在区块链的背景下,这一预设的算法、协议被称为共识机制。分布式网络技术早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感受最深的便是BT下载和“种子”这一类P2P分享传输应用。最早的P2P分享传输源于1999年一位美国的大学生肖恩范宁开发的一个名叫Napster的软件,用户启动该软件后,计算机就会变成提供上传下载服务的微型服务器,可为用户和其他使用Napster软件的用户提供传输和下载。

 

 

图25:点对点传输下载应用

第二层(阶段),分布式账本

区块链的第二个层面和阶段,是一个借助加密的方式,进行分布式记账的账本。其衍生出的分布式金融体系,与我们传统的金融体系,是具有极大差异的。其最大的差异在于体系的维护成本,即当传统金融体系需要一整套复杂、繁重的设施保证其运行,分布式的金融体系只需要算法和代码定义的规则。具体来说,传统的金融体系下,银行会通过严格的审核流程去评估用户的信用,并往往需要依赖于可信任的第三方例如中央清算所记录银行和不同主体之间的转账交易;分布式金融体系,相反地,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网络,并且通过“全民参与”的方式记录和同步各类转账交易,不再依赖第三方,成为了一个去信任的账本网络。这一阶段,衍生出了比特币、莱特币、门罗、大零等一系列点对点现金,而这些数字资产均搭建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基础上。

第三层(阶段),分布式、开放经济生态

区块链的第三个层面和阶段,是一个包含激励的分布式、开放经济生态。和传统股份制结构借助固定的雇佣关系与参与者绑定经济利益不同的是,区块链式的经济生态通过灵活的“行为—奖励”机制对参与者进行激励。在区块链式的经济生态中,参与者不再受到单一雇主的限制,相反地,参与者可通过完成一系列由规则预先设定好的任务或工作,例如求解哈希算法、共享资源、上传优质内容等从各个渠道获得报酬。同时,传统股份制下,参与者报酬通过法币形式发放,然而区块链式的经济生态中,报酬是通过数字资产,或可编程的数字资产进行发放,经济激励,第一次成为了可以自动化、智能执行的一串代码。

而我们正处于这一阶段,区块链技术,正通过改变人们交互和协作的方式,不断地向各个行业和应用场景渗透,并引发了科研界、产业界的热议。目前,区块链技术正努力夯实地基,为特定场景经济激励的全新商业模式的诞生奠定基础。

4.2区块链应用落地面临的技术瓶颈与解决方案进展

虽然区块链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其落地应用仍旧面临不小的挑战。目前,区块链技术的性能及实用性并不能支撑大规模的商业应用搭建,扩展性、隐私性、互通性仍是瓶颈与主题,但新的解决方案正不断涌现:

图26:每秒交易处理性能对比

可扩展性仍是区块链技术领域最核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交易吞吐量及延迟是商业应用落地的两大关键,目前,主流的区块链仅能支持数十笔交易,还远远不及VISA每秒可处理交易量的峰值24,000笔,另外,确认一笔交易区块链所需的时间很慢,比特币块时间是10分钟,而以太坊块时间是14秒左右,而VISA这一类服务,交易的处理是即时确认的。目前,可扩展性解决方案主要集中在共识机制(分布式网络层面)和交易验证机制(分布式账本层面)。

第一,共识机制:公有链环境下,传统的工作量证明机制(Proof-of-Work)会面临能源浪费、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解决节点验证效率问题,权益证明机制(Proof-of-Stake)、代理权益证明机制(Delegated Proof-of-Stake)、实用拜占庭容错机制(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t)逐步被开发和采用。

 

 

权益证明机制方面,除有卡尔达诺的Ouroboros以及Cosmos的Tindermint尝试,还有最新由MIT图灵奖获得者Micali提出的Algorand算法,系PoS机制的变种,以及康奈尔大学计算机教授ElaineShi等人提出的Snow White算法(被用于其Thunderella项目)。

 

 

代理权益证明机制方面,最著名的案例便是Bit shares、Steemit以及EOS,它的原理是让持有数字资产的人投票产生的代表记账。

 

 

多用于非信任环境下的联盟链,典型案例超级账本,另小蚁对此进行了优化,形成了Delegated Byzantine Fault Tolerant共识机制。

第二,交易验证机制:

从交易验证机制角度出发,目前有侧链或状态通道、分片技术、子链或分层架构等多种扩展性优化解决方案:

侧链及状态通道

该解决方案本质是将在区块链上发生的交易或运行的智能合约放在链下进行,交易双方通过开设链下通道的形式,进行小额、多笔次交易或智能合约运行,区块链仅作为结算层来处理最终交易,或在智能合约产生争议时在主链上进行公决,以此减轻主链负担。

侧链的典型案例包括比特币闪电网络、以太坊雷电网络、小蚁的Trinity,以及“主链+侧链”结构的Aelf和阿希链,状态通道的典型案例包括被称为“欧洲以太坊”的Aeternity。目前,闪电网络已上线测试网络,拥有近900个节点和近2400条网络通道,以太坊的雷电网络和小蚁的Trinity尚在部署之中,根据官方进度Aeternity也预计于2017年6月份上线主网。

分片技术

分片技术将区块链网络切分成许多独立的小区域,称为“碎片”,并且每个碎片有专门的节点来维护,相当于把区块链分成了多个独立的区域,每个碎片只负责特定的事物。分片技术主要包括交易分片和状态分片两大层面。其中,交易分片,专指每一笔交易只让一小部分节点看到和处理,由此实现交易的并发运行。

状态分片,则是将存储区分开,让不同的碎片存储不同的部分,节点至负责托管自己的分片数据,解决原先主流公有链节点承担存储所有交易、智能合约和各种状态的负担。

目前,分片大多集中在交易分片,最典型的案例为Zilliqa,已于今年3月31日上线代号“红虾”的测试网络1.0,而状态分片实现难度相对较大,涉及跨片通信,且与交易的高吞吐量存在一定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目前,Rchain、Emotiq、Zilliqa以及以太坊等项目均在状态分片、跨片通信等领域进行兼容方案的探索。

关键字:报告趋势全球数据

本文摘自:爱极客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