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区块链行业动态 → 正文

BAT三巨头同台“打假”:李彦宏说现在很多假AI,马云说区块链、IoT也有“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8-26 13:11:12 本文摘自:黑智

关于人工智能,BAT三家老大隔空互怼不止一次了。贵阳的数博会,天津的世界智能大会,都留下过他们的论战。8月23日,在重庆开幕的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李彦宏、马云和马化腾,又都再次就人工智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李彦宏在大会上,做了主题为《智慧城市的AI新思维》的演讲。李彦宏表示,人工智能不是仿生学,我们现阶段不应该努力去造长得像人,不应该把时间花在如何让“长着人脑袋”的机器人去学习走路、上下楼梯等动作,而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让机器人“更懂你的意思”。

李彦宏认为,近年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的创新,其实和人脑的工作原理关系不大。对于人类而言,人脑是怎么工作的还没有弄清楚,用机器来模仿人脑更是无从谈起。AI不是模仿人脑,而是用机器的方式,去实现人脑所能实现的价值和作用。

马化腾在演讲中,重点讲述了数字化技术在各行业转型升级和基础科学研究创新方面的作用。他表示,在很多领域与欧美同行相比,仍然有不少的差距。中美贸易摩擦,不但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而且还对全球科技行业的协同创新带来影响,甚至开始动摇过去二十年全球科技行业繁荣发展的基础。

马化腾说,中国正在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变革,要做好跑“马拉松”的准备。

机器智能和未来的制造服务业,是马云一直强调的问题。而今天,他也再度表示,新零售之后,新制造是关键,新制造是经济转型的新动力,而智能技术是新制造不可逾越的关键技术。

马云认为,中国制造转变的关键一步,是要真正实现智能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去实现按需定制,跟互联网结合起来,围绕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从B2C走向C2B。

以下为他们分别的主要干货观点:

李彦宏:很多人工智能还是“假的”

李彦宏认为,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已经为大众所认可。但人工智能毕竟是一个新的事物,有很多具体的方向,大家的认知还非常不一样,他提出,大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至少有三个误区。

他表示,首先,今天在很多人想象人工智能这个概念的时候,还是会想到一个长得像人的机器,这就是第一个误区。“人工智能长得不应该像人,我们的经历不应该花在怎么去造出一个机器来长得像人,不应该花在解决让这个机器怎么学会走路、怎么学会跑步、怎么学会上下楼梯,这是一个机械时代的思维。如果要让这个机器去替代人的体力,我们在工业化时代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要解决的是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

第二个误解就是和“机器怎么像人一样思考”有关。李彦宏称,现在有很多的研究是研究人脑怎么工作,而在他看来,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人工智能不是仿生学,现在的人工智能的技术,各种各样的算法,近些年的创新跟人脑的工作原理其实没有太大关系。他认为,事实上,人类根本还没有搞清楚人脑是怎么工作的,用机器来模仿人脑的工作原理也无从谈起。所以,他表示,人工智能不是模仿人脑的工作原理,而是要用机器的方式实现人脑能够实现的价值或者作用。

第三个误解,就是人工智能“威胁论”。很多人担心有一天人类会被机器所控制,有一天我们自己造出来的技术会毁灭掉我们,李彦宏说,这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担心。因为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还离我们非常远。

李彦宏称,AI离真的人的思维方式、能力以及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还非常远。因此,现阶段我们更应该担心的问题,还是技术成熟得不够快、会出问题,比如自动驾驶其实还有很多技术难题没有解决,我们今天看到的所谓的这种智能,很多时候还是假的。比如说现在的智能音箱,在对话时,对你话语中的真实意思,也大多数时候是没有真正理解的。“所以我们努力的方向不是造出一个长着脑袋有四肢的机器人,而是当你跟机器说话的时候,它能不能听懂你的意思,然后才能按照你的意思为你提供服务。我们在不停向这个方向努力,但其实我们理想状态还差得很远。”

李彦宏还提到,自动驾驶产业本身也有它自己的规律。自动驾驶也能够改变未来的很多东西。比如针对城市拥堵问题,在完全开放的自动驾驶或者说被人们所接受以前,自动驾驶可以用以解决泊车问题。他也希望能够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通过用技术的手段,推动技术产业、推动交通、推动各行各业向智能化发展,提升人们的满足感。

马化腾:不要放弃在科技赛场踢出“世界波”的梦想

这次,为让更多人了解数字化变革的前景,腾讯在智博会上搭建了占地超过两千平米的科技展区,全方位展示腾讯在数字政府、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生活等方面的最新产品,帮助参会嘉宾深入感知人工智能、云计算、无人驾驶等前沿科技带来的智能生活。

马化腾在演讲中,也提到,过去这四个月,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给我们的行业也带来了一些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对于如何发展数字技术和智能产业,他的一些看法。

马化腾提到,首先,需要沉下心来,学会打“逆风球”。过去二十年,是全球互联网与科技行业发展的“黄金期”。中国互联网行业获得了高速发展。尤其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中国的移动网民数量和比例,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创新也吸引了不少国际企业的关注。但马化腾也表示,我们在很多领域与欧美同行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中美贸易摩擦,不但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而且还对全球科技行业的协同创新带来影响,甚至开始动摇过去二十年全球科技行业繁荣发展的基础。我们不得不在这股全球化的逆风中前行。而打“逆风球”,既需要我们稳住阵脚、顶住压力,把手头的每一个球打好;更需要我们坚定信心,紧紧抓住转型升级的发展轨道,不松手。

马化腾透露,腾讯与长安汽车深度合作,希望在汽车上实现人与各种车载服务的智能连接。在驾驶过程中,车主用语音代替手工操作,连接即时通信工具、播放音乐、收听新闻、完成支付等,不仅打通腾讯的海量数字内容资源,还深度运用了腾讯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此外,腾讯正与重庆政府、企业共建智能超算中心,借助数字技术,把汽车制造各个环节的数据打通,通过高性能的计算和分析,输出对研发、设计、制造等环节的优化方案。

马化腾说,其次,我们正在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变革,要做好跑“马拉松”的准备。中国数字化进程从经济领域迅速扩展到民生、政务等领域,数字创新正在与各个垂直领域深度融合,开始下沉到各行各业的五脏六腑。我们需要发扬“数字工匠精神”,打磨每个细节,同时做好数字产品和服务的“向下兼容”,带动弱势群体、老少边穷分享数字红利。

而他提出的第三点,则是永远不要放弃踢出“世界波”的梦想。从产业角度来说,过去我们往往看到做基础研究投入很大,遥遥无期,更多选择做应用。长期下来,我们的基础研究仍然薄弱,独到的创新不多。马化腾表示,现在是政企学研一起努力来改变现状的时候了。

马云:新制造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美结合

马云的演讲主题集中在“智能制造”方面。他在演讲中认为,新制造是新经济转型的新动力,智能技术是新制造不可逾越的关键技术。

他认为,这次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变化,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在未来30年,智能技术将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传统制造业、服务业、教育、医疗等各行业,所有生活都离不开智能制造。“未来不是我们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天下,而是用好互联网公司、用好智能技术公司的天下。”

新零售在重新定义零售,而在马云看来,新制造必将重新定义新的制造,它必须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美结合,新制造也必须是B2C走向C2B,安心定制个性化,也必须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完美结合。美的、格力、海尔等传统制造业获得不错,只是与互联网营销结合的好,销售好,数字也就看起来好。

“有人说,没有制造业,哪来的互联网零售,哪来的电子商务,其实,没有电子商务,这些人的股票会非常难看,根本没有销售额。”

马云提到,中国的制造业必须真正走向智能化,必须从B2C走向C2B,必须要利用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去实现按需定制。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和市场结合起来,和智能制造结合起来,围绕着消费走,是中国制造业改变的关键一步。今天制造业,不管活得好还是不好的,都要抓住未来的机会。

马云认为,新制造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美结合,未来没有纯制造业和纯服务业,未来的制造业一定是服务业。未来的额制造业不是标准化和规模化,而是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以前是制造为中心,未来则是要以创造为中心,未来的制造业不再是就业的主要发动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取代大量就业。未来的制造业的引擎,也将是现代服务业。实体经济和互联网以后谁也离不开谁,未来90%的零售在互联网上,90%的制造业在互联网上。

马云表示,智能制造、IoT、区块链将是决定未来的三大核心技术,数据是新制造的关键要素。IoT和区块链技术正在推动互联网本身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今天的IoT还不是IoT的最终形态。“我认为是很多卖硬件或卖软件的人,找个理由卖得更好而已。”

最后,改变世界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背后的理想,引领未来的也不是智能,而是其背后人的智慧。马云说他相信机器会变得比人类更聪明,但人比机器更智慧。机器可以比人快,比人强,比人聪明,但机器没有价值观,没有梦想,没有爱。而之前的人机大战,在他看来就是个笑话,人跟机器比下棋,和人跟汽车比赛跑一样,自取其辱。

谈到如何面对新事物时,马云再次谈到著名的英国红旗法案。186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机动车法案》,规定每一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时速不能超过4英里,还要不断摇动红旗为机动车开道,因此被称为“红旗法案”。这一荒谬的规定让英国措施了汽车工业发展良机。

马云呼吁,随着技术变革和新制造的崛起,我们必须要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去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字:马云巨头李彦宏

本文摘自:黑智

x BAT三巨头同台“打假”:李彦宏说现在很多假AI,马云说区块链、IoT也有“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区块链行业动态 → 正文

BAT三巨头同台“打假”:李彦宏说现在很多假AI,马云说区块链、IoT也有“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8-26 13:11:12 本文摘自:黑智

关于人工智能,BAT三家老大隔空互怼不止一次了。贵阳的数博会,天津的世界智能大会,都留下过他们的论战。8月23日,在重庆开幕的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李彦宏、马云和马化腾,又都再次就人工智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李彦宏在大会上,做了主题为《智慧城市的AI新思维》的演讲。李彦宏表示,人工智能不是仿生学,我们现阶段不应该努力去造长得像人,不应该把时间花在如何让“长着人脑袋”的机器人去学习走路、上下楼梯等动作,而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让机器人“更懂你的意思”。

李彦宏认为,近年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的创新,其实和人脑的工作原理关系不大。对于人类而言,人脑是怎么工作的还没有弄清楚,用机器来模仿人脑更是无从谈起。AI不是模仿人脑,而是用机器的方式,去实现人脑所能实现的价值和作用。

马化腾在演讲中,重点讲述了数字化技术在各行业转型升级和基础科学研究创新方面的作用。他表示,在很多领域与欧美同行相比,仍然有不少的差距。中美贸易摩擦,不但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而且还对全球科技行业的协同创新带来影响,甚至开始动摇过去二十年全球科技行业繁荣发展的基础。

马化腾说,中国正在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变革,要做好跑“马拉松”的准备。

机器智能和未来的制造服务业,是马云一直强调的问题。而今天,他也再度表示,新零售之后,新制造是关键,新制造是经济转型的新动力,而智能技术是新制造不可逾越的关键技术。

马云认为,中国制造转变的关键一步,是要真正实现智能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去实现按需定制,跟互联网结合起来,围绕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从B2C走向C2B。

以下为他们分别的主要干货观点:

李彦宏:很多人工智能还是“假的”

李彦宏认为,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已经为大众所认可。但人工智能毕竟是一个新的事物,有很多具体的方向,大家的认知还非常不一样,他提出,大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至少有三个误区。

他表示,首先,今天在很多人想象人工智能这个概念的时候,还是会想到一个长得像人的机器,这就是第一个误区。“人工智能长得不应该像人,我们的经历不应该花在怎么去造出一个机器来长得像人,不应该花在解决让这个机器怎么学会走路、怎么学会跑步、怎么学会上下楼梯,这是一个机械时代的思维。如果要让这个机器去替代人的体力,我们在工业化时代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要解决的是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

第二个误解就是和“机器怎么像人一样思考”有关。李彦宏称,现在有很多的研究是研究人脑怎么工作,而在他看来,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人工智能不是仿生学,现在的人工智能的技术,各种各样的算法,近些年的创新跟人脑的工作原理其实没有太大关系。他认为,事实上,人类根本还没有搞清楚人脑是怎么工作的,用机器来模仿人脑的工作原理也无从谈起。所以,他表示,人工智能不是模仿人脑的工作原理,而是要用机器的方式实现人脑能够实现的价值或者作用。

第三个误解,就是人工智能“威胁论”。很多人担心有一天人类会被机器所控制,有一天我们自己造出来的技术会毁灭掉我们,李彦宏说,这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担心。因为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还离我们非常远。

李彦宏称,AI离真的人的思维方式、能力以及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还非常远。因此,现阶段我们更应该担心的问题,还是技术成熟得不够快、会出问题,比如自动驾驶其实还有很多技术难题没有解决,我们今天看到的所谓的这种智能,很多时候还是假的。比如说现在的智能音箱,在对话时,对你话语中的真实意思,也大多数时候是没有真正理解的。“所以我们努力的方向不是造出一个长着脑袋有四肢的机器人,而是当你跟机器说话的时候,它能不能听懂你的意思,然后才能按照你的意思为你提供服务。我们在不停向这个方向努力,但其实我们理想状态还差得很远。”

李彦宏还提到,自动驾驶产业本身也有它自己的规律。自动驾驶也能够改变未来的很多东西。比如针对城市拥堵问题,在完全开放的自动驾驶或者说被人们所接受以前,自动驾驶可以用以解决泊车问题。他也希望能够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通过用技术的手段,推动技术产业、推动交通、推动各行各业向智能化发展,提升人们的满足感。

马化腾:不要放弃在科技赛场踢出“世界波”的梦想

这次,为让更多人了解数字化变革的前景,腾讯在智博会上搭建了占地超过两千平米的科技展区,全方位展示腾讯在数字政府、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生活等方面的最新产品,帮助参会嘉宾深入感知人工智能、云计算、无人驾驶等前沿科技带来的智能生活。

马化腾在演讲中,也提到,过去这四个月,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给我们的行业也带来了一些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对于如何发展数字技术和智能产业,他的一些看法。

马化腾提到,首先,需要沉下心来,学会打“逆风球”。过去二十年,是全球互联网与科技行业发展的“黄金期”。中国互联网行业获得了高速发展。尤其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中国的移动网民数量和比例,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创新也吸引了不少国际企业的关注。但马化腾也表示,我们在很多领域与欧美同行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中美贸易摩擦,不但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而且还对全球科技行业的协同创新带来影响,甚至开始动摇过去二十年全球科技行业繁荣发展的基础。我们不得不在这股全球化的逆风中前行。而打“逆风球”,既需要我们稳住阵脚、顶住压力,把手头的每一个球打好;更需要我们坚定信心,紧紧抓住转型升级的发展轨道,不松手。

马化腾透露,腾讯与长安汽车深度合作,希望在汽车上实现人与各种车载服务的智能连接。在驾驶过程中,车主用语音代替手工操作,连接即时通信工具、播放音乐、收听新闻、完成支付等,不仅打通腾讯的海量数字内容资源,还深度运用了腾讯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此外,腾讯正与重庆政府、企业共建智能超算中心,借助数字技术,把汽车制造各个环节的数据打通,通过高性能的计算和分析,输出对研发、设计、制造等环节的优化方案。

马化腾说,其次,我们正在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变革,要做好跑“马拉松”的准备。中国数字化进程从经济领域迅速扩展到民生、政务等领域,数字创新正在与各个垂直领域深度融合,开始下沉到各行各业的五脏六腑。我们需要发扬“数字工匠精神”,打磨每个细节,同时做好数字产品和服务的“向下兼容”,带动弱势群体、老少边穷分享数字红利。

而他提出的第三点,则是永远不要放弃踢出“世界波”的梦想。从产业角度来说,过去我们往往看到做基础研究投入很大,遥遥无期,更多选择做应用。长期下来,我们的基础研究仍然薄弱,独到的创新不多。马化腾表示,现在是政企学研一起努力来改变现状的时候了。

马云:新制造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美结合

马云的演讲主题集中在“智能制造”方面。他在演讲中认为,新制造是新经济转型的新动力,智能技术是新制造不可逾越的关键技术。

他认为,这次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变化,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在未来30年,智能技术将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传统制造业、服务业、教育、医疗等各行业,所有生活都离不开智能制造。“未来不是我们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天下,而是用好互联网公司、用好智能技术公司的天下。”

新零售在重新定义零售,而在马云看来,新制造必将重新定义新的制造,它必须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美结合,新制造也必须是B2C走向C2B,安心定制个性化,也必须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完美结合。美的、格力、海尔等传统制造业获得不错,只是与互联网营销结合的好,销售好,数字也就看起来好。

“有人说,没有制造业,哪来的互联网零售,哪来的电子商务,其实,没有电子商务,这些人的股票会非常难看,根本没有销售额。”

马云提到,中国的制造业必须真正走向智能化,必须从B2C走向C2B,必须要利用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去实现按需定制。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和市场结合起来,和智能制造结合起来,围绕着消费走,是中国制造业改变的关键一步。今天制造业,不管活得好还是不好的,都要抓住未来的机会。

马云认为,新制造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美结合,未来没有纯制造业和纯服务业,未来的制造业一定是服务业。未来的额制造业不是标准化和规模化,而是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以前是制造为中心,未来则是要以创造为中心,未来的制造业不再是就业的主要发动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取代大量就业。未来的制造业的引擎,也将是现代服务业。实体经济和互联网以后谁也离不开谁,未来90%的零售在互联网上,90%的制造业在互联网上。

马云表示,智能制造、IoT、区块链将是决定未来的三大核心技术,数据是新制造的关键要素。IoT和区块链技术正在推动互联网本身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今天的IoT还不是IoT的最终形态。“我认为是很多卖硬件或卖软件的人,找个理由卖得更好而已。”

最后,改变世界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背后的理想,引领未来的也不是智能,而是其背后人的智慧。马云说他相信机器会变得比人类更聪明,但人比机器更智慧。机器可以比人快,比人强,比人聪明,但机器没有价值观,没有梦想,没有爱。而之前的人机大战,在他看来就是个笑话,人跟机器比下棋,和人跟汽车比赛跑一样,自取其辱。

谈到如何面对新事物时,马云再次谈到著名的英国红旗法案。186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机动车法案》,规定每一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时速不能超过4英里,还要不断摇动红旗为机动车开道,因此被称为“红旗法案”。这一荒谬的规定让英国措施了汽车工业发展良机。

马云呼吁,随着技术变革和新制造的崛起,我们必须要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去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字:马云巨头李彦宏

本文摘自:黑智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