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移动办公业界动态 → 正文

上海学校部署BYOD,或掀起新一轮教育技术浪潮

责任编辑:editor009 作者:钱钰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2-07 19:32:23 本文摘自:文汇报

事实上,这几年,上海也逐渐出现BYOD行动,闸北八中并非第一个吃螃蟹者。嘉定实验小学、闵行区罗阳小学都是先行者。2012年,嘉定实验小学率先在全市实施BYOD方案,在一年级开出两个“苹果班”,学生自带iPad上课,进行常态化教学。此举一出,引起社会热议:如此高科技“装备”,是否必要?

上海BYOD第一校:时间管理,科技应用

“在开设实验班的时候,我们就明确了目标:时间管理,科技应用。让每一个学生拥有自主管理时间的能力,更好地运用iPad这个学习工具。”校长花洁告诉记者,实验班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利用相关的软件教会孩子自主管理时间、安排作业。“作业通”管理软件可以记录学生每一项作业的完成时间,孩子也可以根据自己每天作业的表现进行自评和调整。在“作业通”的帮助下,很多孩子提高了时间管理的能力,养成了自觉、专心的作业习惯。正是源于学校一直强调的时间管理,控制孩子每天使用iPad的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视力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孩子视力与其他班没有显著差异。

如今,三年坚守,31位教师,12个班级,576个孩子加入了数字化学习应用班的实验。在常态化的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孩子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他们熟悉iPad操作界面,会截屏,会使用标注软件,会运用网络搜集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料,能运用网络平台与教师、同学交流等。

闵行区罗阳小学:每个学生人手一台终端

如果说,嘉定实验小学是“上海BYOD第一校”的话,那闵行区罗阳小学则是上海首个实现全员BYOD的学校。该校在闵行区电子书包项目背景下,通过BYOD实践研究,全校每位学生都自带数字化学习设备到校学习,实现数字化学习应用由试点转向常态化,再进入全面推进阶段。通过两年多的电子书包实验,校长王笑慰深深体会到,电子书包唯有走上常态化应用之路,才能迎来数字化学习的广阔天空,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这一切光靠几个实验班,几个实验老师,几个点上的实践研究,光等着政府来投入终端设备给每一位孩子,为全校学生创建了一个公平的无处不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那是一个比较遥远的事情。”王笑慰说,终端设备成了阻碍我们前行的一米鸿沟,唯有跨越这一米鸿沟,才能真正迎来数字化学习的春天。

很多来罗阳小学交流考察的校长都很好奇,让这样一所普通小学的学生自带设备上学,校长有何秘密武器?更有校长直言,由于个别家长的阻扰,他们的BYOD实验不得不中断,向王笑慰“取经”,她是如何说服家长接受、支持、配合的?

“我们关键抓住了沟通、感知、服务这三个关键词。”王笑慰举例说,在购买iPad之前,学校做了很多铺垫工作,如坚持语数英一至四年级课前课后“数字化学习”全覆盖运用,部分复习卷网上做,形成个性化错题本,让家长感受到数字化学习的优势与便捷;一二年级期末实行游戏化测评,形成个性化的测评报告。在购买iPad前的寒假作业,学校毅然取消了所有年级纸质作业,推行网上作业。让家长和孩子在运用中慢慢接受,逐渐依赖,并形成较好的学习体验。有2%的家长实在不愿意或有困难的,学校也不强求,放学后留下学生,让其在学校利用公用机完成学习任务。

在服务方面,王笑慰介绍,学校提供多种终端配备方案,让家长有选择的自主权,而不是强行规定。

“购买iPad很方便,但是买好的后期服务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特别是自行准备的终端设备,其后续问题是很多的。”王笑慰说,学校制作了多种形式的用户手册。通过图文视频让家长指导孩子,消除他们的牢骚和烦躁。使用过程中产生问题,利用QQ、视频式用户手册、面授,各种方式来及时解决。

在王笑慰看来,现在的年轻家长更愿意接受新的教育方式方法,要想获得家长的支持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确实让家长看到学生的主动和成长,家长都是开明的。“关键是沟通,我们现场演示与讲解数字化教学环境、数字资源、应用场景,还让家长走进课堂,去感受数字化教学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变革。”王笑慰说,学校统一收集了家长的疑问,开展了家长对电子书包实验的网上百问百答活动。

改变的精神:技术带给教育的核心内容

不过,王笑慰和老师们也意识到,“BYOD”不是单单让学生带个终端便完事,任何技术手段不可能成为灵丹妙药,关键还是需要观念的转变和模式的创新,更需要了解每一位学习者的需求,这样才能带来更多新的可能。

今天BYOD让孩子进入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百度知”的时代,当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比教师更多元的时候,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学习内容值得教育者重新确立。“真正重要的学习内容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一些实用能力、素养和探索方法的培养。”王笑慰说,因此,在学校电子书包项目中,不再把过多的时间花在学生能通过信息技术网络获取的知识学习教授上,而是通过课程资源的统整,课程模式的再造,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自身素养。同时,师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由教学者逐步转化为助学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相关链接 美国有56%的学区正在实施BYOD方案

《2014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指出,数字教育中心和全国学校董事会协会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美国学校BYOD的使用率比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目前,有56%的学区正在实施BYOD方案。虽然英国还没有广泛实施BYOD,但其学校也逐渐注意到BYOD在教与学方面的应用前景。由教育部出资一部分,英国开放大学在2013年开发并发起了“个人技术调研”活动,以确定有多少英国的学校和学生受BYOD政策影响。

报告还指出,对学校而言,BYOD重要的不是设备,而是用户加载到设备上的个性化内容。教育研究者强调,BYOD作为技术手段将预示出很好地适应个性化学习的愿景。

但国外在BYOD探索中也遇到不少困扰,根据相关报道,BYOD的实施势必会看到学生手中各式各样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这在技术上称为“异质化”。相比以前统一发放的设备和软件而言,异质化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困扰。首先是网络安全和教育应用的问题。其次是社会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BYOD导致产生新的“数字化鸿沟”。因为设备由学生自己购买,而部分孩子可能由于家庭贫困无法拥有这样的设备,富裕家庭可能会给孩子购买更多的应用程序,以便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这样可能产生新的不平等。终端差异化影响学生心理。某些学生昂贵的设备可能激发班级同学间攀比心理,从而带来负面影响,甚至还可能引发偷盗。移动终端对孩子的健康不利影响也是社会所担心的。

对此,一些学校采用学校或民间资助的办法让无力承担的孩子也获得智能终端设备;同时也向家长提出建议,避免学生携带昂贵的设备进入学校。虽然BYOD还处在试验和出发阶段,但国外很多媒体和教育工作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

BYOD真的是下一波教育技术的浪潮吗?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字:教育部署学校上海

本文摘自:文汇报

x 上海学校部署BYOD,或掀起新一轮教育技术浪潮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移动办公业界动态 → 正文

上海学校部署BYOD,或掀起新一轮教育技术浪潮

责任编辑:editor009 作者:钱钰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2-07 19:32:23 本文摘自:文汇报

事实上,这几年,上海也逐渐出现BYOD行动,闸北八中并非第一个吃螃蟹者。嘉定实验小学、闵行区罗阳小学都是先行者。2012年,嘉定实验小学率先在全市实施BYOD方案,在一年级开出两个“苹果班”,学生自带iPad上课,进行常态化教学。此举一出,引起社会热议:如此高科技“装备”,是否必要?

上海BYOD第一校:时间管理,科技应用

“在开设实验班的时候,我们就明确了目标:时间管理,科技应用。让每一个学生拥有自主管理时间的能力,更好地运用iPad这个学习工具。”校长花洁告诉记者,实验班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利用相关的软件教会孩子自主管理时间、安排作业。“作业通”管理软件可以记录学生每一项作业的完成时间,孩子也可以根据自己每天作业的表现进行自评和调整。在“作业通”的帮助下,很多孩子提高了时间管理的能力,养成了自觉、专心的作业习惯。正是源于学校一直强调的时间管理,控制孩子每天使用iPad的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视力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孩子视力与其他班没有显著差异。

如今,三年坚守,31位教师,12个班级,576个孩子加入了数字化学习应用班的实验。在常态化的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孩子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他们熟悉iPad操作界面,会截屏,会使用标注软件,会运用网络搜集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料,能运用网络平台与教师、同学交流等。

闵行区罗阳小学:每个学生人手一台终端

如果说,嘉定实验小学是“上海BYOD第一校”的话,那闵行区罗阳小学则是上海首个实现全员BYOD的学校。该校在闵行区电子书包项目背景下,通过BYOD实践研究,全校每位学生都自带数字化学习设备到校学习,实现数字化学习应用由试点转向常态化,再进入全面推进阶段。通过两年多的电子书包实验,校长王笑慰深深体会到,电子书包唯有走上常态化应用之路,才能迎来数字化学习的广阔天空,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这一切光靠几个实验班,几个实验老师,几个点上的实践研究,光等着政府来投入终端设备给每一位孩子,为全校学生创建了一个公平的无处不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那是一个比较遥远的事情。”王笑慰说,终端设备成了阻碍我们前行的一米鸿沟,唯有跨越这一米鸿沟,才能真正迎来数字化学习的春天。

很多来罗阳小学交流考察的校长都很好奇,让这样一所普通小学的学生自带设备上学,校长有何秘密武器?更有校长直言,由于个别家长的阻扰,他们的BYOD实验不得不中断,向王笑慰“取经”,她是如何说服家长接受、支持、配合的?

“我们关键抓住了沟通、感知、服务这三个关键词。”王笑慰举例说,在购买iPad之前,学校做了很多铺垫工作,如坚持语数英一至四年级课前课后“数字化学习”全覆盖运用,部分复习卷网上做,形成个性化错题本,让家长感受到数字化学习的优势与便捷;一二年级期末实行游戏化测评,形成个性化的测评报告。在购买iPad前的寒假作业,学校毅然取消了所有年级纸质作业,推行网上作业。让家长和孩子在运用中慢慢接受,逐渐依赖,并形成较好的学习体验。有2%的家长实在不愿意或有困难的,学校也不强求,放学后留下学生,让其在学校利用公用机完成学习任务。

在服务方面,王笑慰介绍,学校提供多种终端配备方案,让家长有选择的自主权,而不是强行规定。

“购买iPad很方便,但是买好的后期服务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特别是自行准备的终端设备,其后续问题是很多的。”王笑慰说,学校制作了多种形式的用户手册。通过图文视频让家长指导孩子,消除他们的牢骚和烦躁。使用过程中产生问题,利用QQ、视频式用户手册、面授,各种方式来及时解决。

在王笑慰看来,现在的年轻家长更愿意接受新的教育方式方法,要想获得家长的支持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确实让家长看到学生的主动和成长,家长都是开明的。“关键是沟通,我们现场演示与讲解数字化教学环境、数字资源、应用场景,还让家长走进课堂,去感受数字化教学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变革。”王笑慰说,学校统一收集了家长的疑问,开展了家长对电子书包实验的网上百问百答活动。

改变的精神:技术带给教育的核心内容

不过,王笑慰和老师们也意识到,“BYOD”不是单单让学生带个终端便完事,任何技术手段不可能成为灵丹妙药,关键还是需要观念的转变和模式的创新,更需要了解每一位学习者的需求,这样才能带来更多新的可能。

今天BYOD让孩子进入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百度知”的时代,当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比教师更多元的时候,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学习内容值得教育者重新确立。“真正重要的学习内容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一些实用能力、素养和探索方法的培养。”王笑慰说,因此,在学校电子书包项目中,不再把过多的时间花在学生能通过信息技术网络获取的知识学习教授上,而是通过课程资源的统整,课程模式的再造,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自身素养。同时,师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由教学者逐步转化为助学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相关链接 美国有56%的学区正在实施BYOD方案

《2014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指出,数字教育中心和全国学校董事会协会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美国学校BYOD的使用率比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目前,有56%的学区正在实施BYOD方案。虽然英国还没有广泛实施BYOD,但其学校也逐渐注意到BYOD在教与学方面的应用前景。由教育部出资一部分,英国开放大学在2013年开发并发起了“个人技术调研”活动,以确定有多少英国的学校和学生受BYOD政策影响。

报告还指出,对学校而言,BYOD重要的不是设备,而是用户加载到设备上的个性化内容。教育研究者强调,BYOD作为技术手段将预示出很好地适应个性化学习的愿景。

但国外在BYOD探索中也遇到不少困扰,根据相关报道,BYOD的实施势必会看到学生手中各式各样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这在技术上称为“异质化”。相比以前统一发放的设备和软件而言,异质化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困扰。首先是网络安全和教育应用的问题。其次是社会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BYOD导致产生新的“数字化鸿沟”。因为设备由学生自己购买,而部分孩子可能由于家庭贫困无法拥有这样的设备,富裕家庭可能会给孩子购买更多的应用程序,以便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这样可能产生新的不平等。终端差异化影响学生心理。某些学生昂贵的设备可能激发班级同学间攀比心理,从而带来负面影响,甚至还可能引发偷盗。移动终端对孩子的健康不利影响也是社会所担心的。

对此,一些学校采用学校或民间资助的办法让无力承担的孩子也获得智能终端设备;同时也向家长提出建议,避免学生携带昂贵的设备进入学校。虽然BYOD还处在试验和出发阶段,但国外很多媒体和教育工作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

BYOD真的是下一波教育技术的浪潮吗?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字:教育部署学校上海

本文摘自:文汇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