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移动办公业界动态 → 正文

校园BYOD,家长你怎么看?

责任编辑:editor009 作者:黎加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2-11 07:46:35 本文摘自:文汇报

关于自带设备上学,家长中有点赞也有反对。赞同的家长认为能提高学习效率,诸多好处显而易见。反对方则担心孩子沉溺于网络而“变坏”,担心孩子成天泡在网上影响视力、身体素质和人际交往,这些担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们要引导社会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带设备”上学这件事。

目前,全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之一就是BYOD(自带设备),这在世界上著名的《地平线报告》2014年版中已经强调指出,学生和教师自带设备学习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这是人类社会进入移动化的全球发展趋势的一个部分。任何人只要留心一下自己的身边,就可以看到今天的一个新常态:从儿童到成人大都拥有自己的手机,中国已经进入了移动终端普及的时代。

但是,由于中国家庭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再加上文化认识的原因,接受新事物确实需要一个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学校开展电子书包项目,往往需要根据国情,第一步由学校开展实验项目,如利用学校的科研经费或办公费,购买一批平板电脑开展试点。

由学校提供设备开展实验,首先要解决网络移动时代的德育教育问题,让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规政策去用好这些电子设备,养成移动互联时代的良好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这种德育教育并非说教和强制,而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相互帮助、发扬团队精神和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家长不放心,学校、政府也不放心。现在,不少学校禁止学生使用移动终端,因为担心学生“变坏”。

从教育学的原理看,与其一味地堵,不如疏导,学校和教师有责任教好未成年人如何正确使用新技术,管理运用好自己的移动终端设备,让学生养成协作学习、深度思考、自我管理等良好学习习惯,充分利用新设备提高学习效率。面对信息时代长大的“原住民”青少年,学校仅仅靠封锁网络、格式化硬盘、锁止iPad等设备的上网功能等做法还是太被动,并没有解决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还不如积极正面引导教育,例如,可以经常组织学习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家长、教师联席会议,让同学们自定班级公约,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软件,用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激励学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去研究和创造等。这样,坚持从积极的方面去引导学生,通过电子书包项目的实验过程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和家长逐步认识到教学改革的意义,前面提到的对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产生的不同认识和分歧就会逐步得到大家的共识。

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愿意自带设备上学的学生和家长可以与学校和教师协商,组成几个数字化实验班,不愿意的学生可以仍然在不用设备的传统教学班,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后,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和家长自带设备(BYOD),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注意,自带设备应该尊重学生家长的意愿,切忌强行指定某个品牌,选择权要交给学生和家长,对于不熟悉电子产品的家长,学校可以做适当的咨询和建议。

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注意到教育的均衡性问题,因为设备由学生“自带”,少数孩子可能由于家庭贫困或其他原因无法拥有这样的设备,产生新的不公平。对这种情况,国外和国内一些学校的解决方案是开放电子阅览室,或在教室里放几台公用电脑,供这些孩子使用。还有一种办法是小组学习,把学生进行混合编组,小组里有学生自带设备,有学生没有,同学们互相帮助。小组学习的方式解决了设备不均衡的问题,对于自带设备的学生也有一种很好的锻炼,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领导力。

BYOD在大学的变化最明显,过去电脑不太普及,学生都去机房上机,如今,一些高校的机房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尘,而在大学校园,几乎学生人手一台电脑、手机,其实高校并没有规定学生必须BYOD,但为什么学生都在BYOD?

总之,BYOD在中国的推广不要一蹴而就,或操之过急,这是一个逐步推广和被学生、家长、社会认识接受的过程。比较好的路线是先通过实验班让大家认识到作用,然后把感兴趣和有积极性的家长组成实验班,最后再将所有的学生纳入进来。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教育的均衡化。

其实,这些都不是核心问题,BYOD现象的背后,更本质的问题就是“倒逼”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你想一想:当学生人手一个终端时,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就必须转变了。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们指尖轻点就可以快速进行网络搜索,瞬间获得远大于教师传递的知识信息。反之,如果老师还是满堂灌的方式,那么这些终端就没有多少用处,反而增加学生负担。

目前,全国的实验学校最盛行的做法就是“翻转课堂”,微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协作学习,参与式学习等,这些新型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终端,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教师角色从过去的知识灌输到现在的辅导学生深入理解消化知识,个性化教学。总之,改变课堂教学方式,重塑教师角色,追求深度学习,应该是BYOD的核心问题,因为家长最终要看到的是学生的学习绩效,如果这些做好了,关于BYOD争议的许多问题其实就不存在了。

关键字:家长

本文摘自:文汇报

x 校园BYOD,家长你怎么看?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移动办公业界动态 → 正文

校园BYOD,家长你怎么看?

责任编辑:editor009 作者:黎加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2-11 07:46:35 本文摘自:文汇报

关于自带设备上学,家长中有点赞也有反对。赞同的家长认为能提高学习效率,诸多好处显而易见。反对方则担心孩子沉溺于网络而“变坏”,担心孩子成天泡在网上影响视力、身体素质和人际交往,这些担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们要引导社会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带设备”上学这件事。

目前,全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之一就是BYOD(自带设备),这在世界上著名的《地平线报告》2014年版中已经强调指出,学生和教师自带设备学习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这是人类社会进入移动化的全球发展趋势的一个部分。任何人只要留心一下自己的身边,就可以看到今天的一个新常态:从儿童到成人大都拥有自己的手机,中国已经进入了移动终端普及的时代。

但是,由于中国家庭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再加上文化认识的原因,接受新事物确实需要一个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学校开展电子书包项目,往往需要根据国情,第一步由学校开展实验项目,如利用学校的科研经费或办公费,购买一批平板电脑开展试点。

由学校提供设备开展实验,首先要解决网络移动时代的德育教育问题,让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规政策去用好这些电子设备,养成移动互联时代的良好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这种德育教育并非说教和强制,而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相互帮助、发扬团队精神和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家长不放心,学校、政府也不放心。现在,不少学校禁止学生使用移动终端,因为担心学生“变坏”。

从教育学的原理看,与其一味地堵,不如疏导,学校和教师有责任教好未成年人如何正确使用新技术,管理运用好自己的移动终端设备,让学生养成协作学习、深度思考、自我管理等良好学习习惯,充分利用新设备提高学习效率。面对信息时代长大的“原住民”青少年,学校仅仅靠封锁网络、格式化硬盘、锁止iPad等设备的上网功能等做法还是太被动,并没有解决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还不如积极正面引导教育,例如,可以经常组织学习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家长、教师联席会议,让同学们自定班级公约,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软件,用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激励学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去研究和创造等。这样,坚持从积极的方面去引导学生,通过电子书包项目的实验过程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和家长逐步认识到教学改革的意义,前面提到的对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产生的不同认识和分歧就会逐步得到大家的共识。

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愿意自带设备上学的学生和家长可以与学校和教师协商,组成几个数字化实验班,不愿意的学生可以仍然在不用设备的传统教学班,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后,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和家长自带设备(BYOD),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注意,自带设备应该尊重学生家长的意愿,切忌强行指定某个品牌,选择权要交给学生和家长,对于不熟悉电子产品的家长,学校可以做适当的咨询和建议。

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要注意到教育的均衡性问题,因为设备由学生“自带”,少数孩子可能由于家庭贫困或其他原因无法拥有这样的设备,产生新的不公平。对这种情况,国外和国内一些学校的解决方案是开放电子阅览室,或在教室里放几台公用电脑,供这些孩子使用。还有一种办法是小组学习,把学生进行混合编组,小组里有学生自带设备,有学生没有,同学们互相帮助。小组学习的方式解决了设备不均衡的问题,对于自带设备的学生也有一种很好的锻炼,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领导力。

BYOD在大学的变化最明显,过去电脑不太普及,学生都去机房上机,如今,一些高校的机房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尘,而在大学校园,几乎学生人手一台电脑、手机,其实高校并没有规定学生必须BYOD,但为什么学生都在BYOD?

总之,BYOD在中国的推广不要一蹴而就,或操之过急,这是一个逐步推广和被学生、家长、社会认识接受的过程。比较好的路线是先通过实验班让大家认识到作用,然后把感兴趣和有积极性的家长组成实验班,最后再将所有的学生纳入进来。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教育的均衡化。

其实,这些都不是核心问题,BYOD现象的背后,更本质的问题就是“倒逼”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你想一想:当学生人手一个终端时,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就必须转变了。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们指尖轻点就可以快速进行网络搜索,瞬间获得远大于教师传递的知识信息。反之,如果老师还是满堂灌的方式,那么这些终端就没有多少用处,反而增加学生负担。

目前,全国的实验学校最盛行的做法就是“翻转课堂”,微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协作学习,参与式学习等,这些新型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终端,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教师角色从过去的知识灌输到现在的辅导学生深入理解消化知识,个性化教学。总之,改变课堂教学方式,重塑教师角色,追求深度学习,应该是BYOD的核心问题,因为家长最终要看到的是学生的学习绩效,如果这些做好了,关于BYOD争议的许多问题其实就不存在了。

关键字:家长

本文摘自:文汇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