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虚拟运营商前景十分堪忧 是否过分悲观?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2-10 17:32:49 本文摘自:元器件交易网

12月10日消息,知名IT评论人康斯坦丁昨天晚上发表了名为《伪命题,虚拟运营商前途未卜》的博文,他认为,虚拟运营商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但不会打破现有电信格局的垄断局面,却能帮助传统运营商延伸渠道触角、扩大受众面,拓展新用户等等。

对于传统电信业和虚拟与虚拟运营商的关系,康斯坦丁以朱由检的大明王朝和李自成、吴三桂等人的关系做比喻,认为虚拟运营商虽然有大批普通消费者的支持,但是前途依旧坎坷,必须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

虚拟运营商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是因为民间资本终于能进入被垄断的基础电信业了。但牌照就像是一只紧箍咒,牢牢地控制着民营资本。工信部规定,要想通过审核获取牌照,民营资本首先要与运营商签订协议,于是一个伟大的伪命题诞生了:垄断者挑选了一批竞争者,目的是打破自己的垄断地位。虚拟运营商虽然能培植自有品牌,但短时间内肯定无法获得定价话语权。

伪命题的存在,让虚拟运营商的定价权名存实亡。虚拟运营商虽然没有打破垄断的能力,但却有着丰富市场的巨大潜力,这种潜力不仅包括转售业务渠道上,更重要的是,民营资本的进入,也会带来大量的民营智慧。在这个“客户体验”为王的时代,每一个创意都价值连城。传统运营商继续赚取垄断利润,虚拟合作者则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这估计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供应方案了。

虚拟运营商短时间内基本上没有盈利能力,而要做长期的品牌帖培植,则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企业对于牌照的趋之若鹜,有很大程度上将其视为一种稀缺资源,牌照还没有明显的变现能力,虚拟运营商只是做了一次风险投资。

虚拟运营商不会打破现有电信格局的垄断局面,而且一些企业各怀鬼胎,可能完全背离中央文件的精神原则,但它们的出现,却能帮助传统运营商延伸渠道触角、扩大受众面,拓展新用户等等。当然,如果虚拟运营商能够有足够的资本做支撑,长期培植品牌,一旦获取较高的知名度和客户黏性,说不定会顺带引发一场革命,正如,微信5.0给运营商们的那一记闷棍。

康斯坦丁博客全文:

伪命题,虚拟运营商前途未卜

何为虚拟运营商?显然,这个概念在中国还是个新鲜事物,它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诱惑了一大堆的小伙伴,也引起了电信大佬的恐慌。干掉垄断者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更有激进主义者认为,传统电信业的江山可能会因为这个新概念的出现,而变得摇摇欲坠,品牌含金量、客户分流、资费大跨度调整…都成为时下津津乐道的话题。但从种种迹象来看,虚拟运营商要想主导电信革命,实力还未达标,时机也未成熟,或者说,这些小家伙们短期内只能沦为IT大佬们的马仔,帮着批发批发业务罢了。

如果把传统电信业比作朱由检的大明王朝,那么,虚拟运营商则更像是李自成、吴三桂,这些人虽然骁勇善战,手握重兵,但终因血统、体制、和女人问题,无法建立真正的王朝。

目前,全球共有1100多家虚拟运营商。据Informa Telecoms &Media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全球虚拟运营商用户数将达到1.86亿,占比2.6%。2012年,中国电信业收入9833亿元,按照国际市场1.8%的虚拟市场占有率来算,中国理论上存在大约180亿元的规模。正是这个拉风的数字,让虚拟运营商的概念迅速蔓延,众多巨头包括苏宁、国美等都跃跃欲试,大批普通消费者则高呼万岁、打破垄断,正如李自成带来的“闯王来了,不纳粮”的盛况。但如前文所述,笔者不认为,虚拟运营商将会迎来春天,反倒是一路荆棘,前方尽是坎坷路,他们要想成功突围,必须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可即便如此,小伙伴们还要寄希望于电信大佬能放弃垄断,这不是扯淡吗?

伪命题,马仔岂能打破垄断?

虚拟运营商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第一个魅惑的话题就是:民间资本终于能进入基础电信业了。在这个垄断到操蛋的行业,消费者每天都在期盼有救世主来打破垄断、拯救苍生,但凡有一点的风吹草动,都会有一大批屌丝,集体做一个春梦;莫说虚拟运营商,连一些OTT服务都让人充满幻想。

事实上,早在2012年6月,工信部曾发放一个名为《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的文件,非常大度地允许民营资本可进入电信业的8个重点领域,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的方式进入基础电信市场。随后,每隔2个月就会有一份名字冗长的《意见》或者《方案》文件,来撩拨民间资本的神经。虽然每一次的文件,都让民营资本更靠近基础电信领域,但却没有实质性地进展。牌照就像是一只紧箍咒,牢牢地控制着民营资本。工信部规定,要想通过审核获取牌照,民营资本首先要与运营商签订协议,于是一个伟大的伪命题诞生了:垄断者挑选了一批竞争者,目的是打破自己的垄断地位。

有这个伪命题做基础,虚拟运营商甚至都没能将传统电信大佬惊出一身冷汗,而对于申请人的资格,这些大佬们还要求:民间资本占公司资本比例不低于50%,且单一最大股东是民间资本的公司。直接把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拒之门外,摧枯拉朽、干净利落,又一点都不要脸。

伪命题令虚拟运营商前途未卜0

自古以来,电信业就是中国的一块重要国库,移动、联通和电信联手保持着9000多亿元的市场,虽然内部乱斗,战火不断,但联盟战线却始终牢不可破。而且按照工信部的定义,虚拟运营商又称转售业务商,也就是批发商,他们从运营商处购买移动通信服务,重新包装成自有品牌并销售给最终用户,也即虚拟小伙伴们以自主品牌、优惠的价格和市场策略,帮助电信大佬销售电话卡、短信包和其他数据业务。从这个角度看,虚拟运营商的存在感,简直就是马仔一般,虽然能培植自有品牌,但短时间内肯定无法获得定价话语权,更尴尬的是,一旦他们是把脏活累活全都干了,大佬们就能腾出时间搞技术创新、管理优化或者市场推广了,当然,控制转售商的能力也会更强。

低资费不再是杀手锏

伪命题的存在,让虚拟运营商的定价权名存实亡。短期内,这些小伙伴们难逃批发商的角色。因传统运营商要顾及合作者们的竞争能力,不太可能真正地以“批发价”把电信业务转售给虚拟运营商。而且,虚拟运营商要培育品牌、市场推广,前期都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所以,伪命题+成本投入,并不能改变垄断的本质,同理,资费也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更何况降低自费根本不是虚拟运营商存在的意义,他们更应着眼于价格意识淡薄的中产阶级。

虚拟运营商没有打破垄断的能力,但却有着丰富市场的巨大潜力,这种潜力不仅包括转售业务渠道上,更重要的是,民营资本的进入,也会带来大量的民营智慧。在这个“客户体验”为王的时代,每一个创意都价值连城。

伪命题令虚拟运营商前途未卜1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常年上演价格战,他们在低端人群的资费已经跌入谷底。据相关数据显示,联通的2G ARPU值是41元/月,移动的全网ARPU则是75元/月(包括全球通高端客户),从这两个数字看,低端人群的资费已然没有降价空间;此外,销售渠道方面,移动、联通和电信基本上都认识校长等领导,捆绑销售摧枯拉朽,无往不利。于是,留给虚拟运营商的重要空间,就只剩注重客户服务的中端人群,这不仅是传统运营商最难啃的骨头,也是未来兵家必争之地。好在,传统运营商在提供创新服务方面,还没有形成垄断级的优势,坦白点讲,因天生的傲慢,他们在客户体验上做得非常垃圾。

传统运营商继续赚取垄断利润,虚拟合作者则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这估计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供应方案了。

虚拟运营商各怀鬼胎?

如前文所述,虚拟运营商短时间内基本上没有盈利能力,而要做长期的品牌帖培植,则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他们不用自建基础网络,但需要建立自己的服务网、计费系统、营销体系,这都需要相当地投入,更尴尬的是,这也只是基础性建设,更重要的投入,则是去支撑提高客户体验的创意。纵观潜在的资质企业,不是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就是已经陷入亏损的衰弱巨头,谁又有足够的勇气与毅力,去和垄断者赌一赌明天呢?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企业对于牌照的趋之若鹜,有很大程度上将其视为一种稀缺资源,或祭出“买电器送话费”的促销手段;或作为资本运作的筹码。这种伎俩就好像,把老百姓对房子的刚性需求,转化为永远上涨的价格,把一种生活必需品,转化为一种商品,从而攫取巨额利润。唯一不同的是,牌照还没有明显的变现能力,虚拟运营商只是做了一次风险投资罢了。

诚然,虚拟运营商不会打破现有电信格局的垄断局面,而且一些企业各怀鬼胎,可能完全背离中央文件的精神原则,但它们的出现,却能帮助传统运营商延伸渠道触角、扩大受众面,拓展新用户等等。当然,如果虚拟运营商能够有足够的资本做支撑,长期培植品牌,一旦获取较高的知名度和客户黏性,说不定会顺带引发一场革命,正如,微信5.0给运营商们的那一记闷棍。

关键字:伪命题运营商

本文摘自:元器件交易网

x 虚拟运营商前景十分堪忧 是否过分悲观?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虚拟运营商前景十分堪忧 是否过分悲观?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2-10 17:32:49 本文摘自:元器件交易网

12月10日消息,知名IT评论人康斯坦丁昨天晚上发表了名为《伪命题,虚拟运营商前途未卜》的博文,他认为,虚拟运营商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但不会打破现有电信格局的垄断局面,却能帮助传统运营商延伸渠道触角、扩大受众面,拓展新用户等等。

对于传统电信业和虚拟与虚拟运营商的关系,康斯坦丁以朱由检的大明王朝和李自成、吴三桂等人的关系做比喻,认为虚拟运营商虽然有大批普通消费者的支持,但是前途依旧坎坷,必须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

虚拟运营商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是因为民间资本终于能进入被垄断的基础电信业了。但牌照就像是一只紧箍咒,牢牢地控制着民营资本。工信部规定,要想通过审核获取牌照,民营资本首先要与运营商签订协议,于是一个伟大的伪命题诞生了:垄断者挑选了一批竞争者,目的是打破自己的垄断地位。虚拟运营商虽然能培植自有品牌,但短时间内肯定无法获得定价话语权。

伪命题的存在,让虚拟运营商的定价权名存实亡。虚拟运营商虽然没有打破垄断的能力,但却有着丰富市场的巨大潜力,这种潜力不仅包括转售业务渠道上,更重要的是,民营资本的进入,也会带来大量的民营智慧。在这个“客户体验”为王的时代,每一个创意都价值连城。传统运营商继续赚取垄断利润,虚拟合作者则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这估计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供应方案了。

虚拟运营商短时间内基本上没有盈利能力,而要做长期的品牌帖培植,则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企业对于牌照的趋之若鹜,有很大程度上将其视为一种稀缺资源,牌照还没有明显的变现能力,虚拟运营商只是做了一次风险投资。

虚拟运营商不会打破现有电信格局的垄断局面,而且一些企业各怀鬼胎,可能完全背离中央文件的精神原则,但它们的出现,却能帮助传统运营商延伸渠道触角、扩大受众面,拓展新用户等等。当然,如果虚拟运营商能够有足够的资本做支撑,长期培植品牌,一旦获取较高的知名度和客户黏性,说不定会顺带引发一场革命,正如,微信5.0给运营商们的那一记闷棍。

康斯坦丁博客全文:

伪命题,虚拟运营商前途未卜

何为虚拟运营商?显然,这个概念在中国还是个新鲜事物,它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诱惑了一大堆的小伙伴,也引起了电信大佬的恐慌。干掉垄断者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更有激进主义者认为,传统电信业的江山可能会因为这个新概念的出现,而变得摇摇欲坠,品牌含金量、客户分流、资费大跨度调整…都成为时下津津乐道的话题。但从种种迹象来看,虚拟运营商要想主导电信革命,实力还未达标,时机也未成熟,或者说,这些小家伙们短期内只能沦为IT大佬们的马仔,帮着批发批发业务罢了。

如果把传统电信业比作朱由检的大明王朝,那么,虚拟运营商则更像是李自成、吴三桂,这些人虽然骁勇善战,手握重兵,但终因血统、体制、和女人问题,无法建立真正的王朝。

目前,全球共有1100多家虚拟运营商。据Informa Telecoms &Media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全球虚拟运营商用户数将达到1.86亿,占比2.6%。2012年,中国电信业收入9833亿元,按照国际市场1.8%的虚拟市场占有率来算,中国理论上存在大约180亿元的规模。正是这个拉风的数字,让虚拟运营商的概念迅速蔓延,众多巨头包括苏宁、国美等都跃跃欲试,大批普通消费者则高呼万岁、打破垄断,正如李自成带来的“闯王来了,不纳粮”的盛况。但如前文所述,笔者不认为,虚拟运营商将会迎来春天,反倒是一路荆棘,前方尽是坎坷路,他们要想成功突围,必须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可即便如此,小伙伴们还要寄希望于电信大佬能放弃垄断,这不是扯淡吗?

伪命题,马仔岂能打破垄断?

虚拟运营商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第一个魅惑的话题就是:民间资本终于能进入基础电信业了。在这个垄断到操蛋的行业,消费者每天都在期盼有救世主来打破垄断、拯救苍生,但凡有一点的风吹草动,都会有一大批屌丝,集体做一个春梦;莫说虚拟运营商,连一些OTT服务都让人充满幻想。

事实上,早在2012年6月,工信部曾发放一个名为《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的文件,非常大度地允许民营资本可进入电信业的8个重点领域,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的方式进入基础电信市场。随后,每隔2个月就会有一份名字冗长的《意见》或者《方案》文件,来撩拨民间资本的神经。虽然每一次的文件,都让民营资本更靠近基础电信领域,但却没有实质性地进展。牌照就像是一只紧箍咒,牢牢地控制着民营资本。工信部规定,要想通过审核获取牌照,民营资本首先要与运营商签订协议,于是一个伟大的伪命题诞生了:垄断者挑选了一批竞争者,目的是打破自己的垄断地位。

有这个伪命题做基础,虚拟运营商甚至都没能将传统电信大佬惊出一身冷汗,而对于申请人的资格,这些大佬们还要求:民间资本占公司资本比例不低于50%,且单一最大股东是民间资本的公司。直接把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拒之门外,摧枯拉朽、干净利落,又一点都不要脸。

伪命题令虚拟运营商前途未卜0

自古以来,电信业就是中国的一块重要国库,移动、联通和电信联手保持着9000多亿元的市场,虽然内部乱斗,战火不断,但联盟战线却始终牢不可破。而且按照工信部的定义,虚拟运营商又称转售业务商,也就是批发商,他们从运营商处购买移动通信服务,重新包装成自有品牌并销售给最终用户,也即虚拟小伙伴们以自主品牌、优惠的价格和市场策略,帮助电信大佬销售电话卡、短信包和其他数据业务。从这个角度看,虚拟运营商的存在感,简直就是马仔一般,虽然能培植自有品牌,但短时间内肯定无法获得定价话语权,更尴尬的是,一旦他们是把脏活累活全都干了,大佬们就能腾出时间搞技术创新、管理优化或者市场推广了,当然,控制转售商的能力也会更强。

低资费不再是杀手锏

伪命题的存在,让虚拟运营商的定价权名存实亡。短期内,这些小伙伴们难逃批发商的角色。因传统运营商要顾及合作者们的竞争能力,不太可能真正地以“批发价”把电信业务转售给虚拟运营商。而且,虚拟运营商要培育品牌、市场推广,前期都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所以,伪命题+成本投入,并不能改变垄断的本质,同理,资费也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更何况降低自费根本不是虚拟运营商存在的意义,他们更应着眼于价格意识淡薄的中产阶级。

虚拟运营商没有打破垄断的能力,但却有着丰富市场的巨大潜力,这种潜力不仅包括转售业务渠道上,更重要的是,民营资本的进入,也会带来大量的民营智慧。在这个“客户体验”为王的时代,每一个创意都价值连城。

伪命题令虚拟运营商前途未卜1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常年上演价格战,他们在低端人群的资费已经跌入谷底。据相关数据显示,联通的2G ARPU值是41元/月,移动的全网ARPU则是75元/月(包括全球通高端客户),从这两个数字看,低端人群的资费已然没有降价空间;此外,销售渠道方面,移动、联通和电信基本上都认识校长等领导,捆绑销售摧枯拉朽,无往不利。于是,留给虚拟运营商的重要空间,就只剩注重客户服务的中端人群,这不仅是传统运营商最难啃的骨头,也是未来兵家必争之地。好在,传统运营商在提供创新服务方面,还没有形成垄断级的优势,坦白点讲,因天生的傲慢,他们在客户体验上做得非常垃圾。

传统运营商继续赚取垄断利润,虚拟合作者则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这估计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供应方案了。

虚拟运营商各怀鬼胎?

如前文所述,虚拟运营商短时间内基本上没有盈利能力,而要做长期的品牌帖培植,则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他们不用自建基础网络,但需要建立自己的服务网、计费系统、营销体系,这都需要相当地投入,更尴尬的是,这也只是基础性建设,更重要的投入,则是去支撑提高客户体验的创意。纵观潜在的资质企业,不是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就是已经陷入亏损的衰弱巨头,谁又有足够的勇气与毅力,去和垄断者赌一赌明天呢?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企业对于牌照的趋之若鹜,有很大程度上将其视为一种稀缺资源,或祭出“买电器送话费”的促销手段;或作为资本运作的筹码。这种伎俩就好像,把老百姓对房子的刚性需求,转化为永远上涨的价格,把一种生活必需品,转化为一种商品,从而攫取巨额利润。唯一不同的是,牌照还没有明显的变现能力,虚拟运营商只是做了一次风险投资罢了。

诚然,虚拟运营商不会打破现有电信格局的垄断局面,而且一些企业各怀鬼胎,可能完全背离中央文件的精神原则,但它们的出现,却能帮助传统运营商延伸渠道触角、扩大受众面,拓展新用户等等。当然,如果虚拟运营商能够有足够的资本做支撑,长期培植品牌,一旦获取较高的知名度和客户黏性,说不定会顺带引发一场革命,正如,微信5.0给运营商们的那一记闷棍。

关键字:伪命题运营商

本文摘自:元器件交易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