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2013年 运营商兴奋劲头未褪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2-31 10:37:15 本文摘自:C114中国通信网

当第12个月份牌被翻过的时候,365天就这样从指缝中流走了,回首已经过去的2013,一开年就给运营商们注入了一支兴奋剂,苹果CEO库克元旦后没多久就开始了他的中国行,造访中国三家电信运营商的最高“统帅”。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已经与苹果有成熟的合作模式,当时被寄予厚望的中国移动直到年末才公布双方长达多年的谈判结果:中国移动和苹果于2014年1月17日分别在中国内地的移动营业厅和苹果零售店正式发售iPhone 5S和iPhone 5C。而这一协议的最终达成自然与12月初中国4G牌照的发放不无关系。

开启4G新纪元

中国的3G牌照发放时间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而后者们的4G通信也纷纷于2011年左右启动了,所以,中国不希望同为国际4G标准的TD-LTE重蹈国际3G TD-SCDMA标准的覆辙,只在一个国家运营的标准谈何“国际”。

4G牌照最明确的信号来自于2012年11月,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4G牌照在一年左右时间中就会下发。虽然,在2013年的517电信日之前也曾有过4G发牌的传闻,但最终12月4日的发放时间还是契合于苗圩最初的说法。

12月4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颁发“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暂时未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FDD LTE牌照。

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2013年均表示将采用TD-LTE和LTE-FDD融合的方式组网,缘何只向这两家企业发放TD-LTE牌照?对此,工信部给出的说法是:TD-LTE牌照是根据电信运营企业申请发放的,TD-LTE技术完善和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已具备规模商用的条件。我部将根据企业申请,依据相关法定程序,批准相关企业开展LTE FDD网络技术试验,系统验证LTE FDD和TD-LTE混合组网的发展模式,并将在条件成熟后,发放LTE FDD牌照。

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去年3月中下旬在香港首次公开了这家运营商的4G考量:中国电信希望获得FDD LTE牌照,如果政府部门不发给FDD LTE牌照,中国电信会考虑向中国移动租用4G网络。

而在年底4G牌照发放的解读口径中,中国电信的这一“心愿”将得以实现: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推动三家运营企业开展共建共享的相关工作,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通过租建结合的方式组建4G网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牌照发放刚刚告一段落,运营商大战一触即发。中国电信率先发布了4G品牌,并强调“更快更好”;中国移动在广州发布了新品牌“and和”,而2014年1亿部4G手机的销售目标也足以让整个产业链为之而振奋;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曾在某公开场合表示,面向4G时代,中国联通确立了“移动宽带领先”战略,平滑将成为联通4G时代的一大优势。

随着686号文件的解禁,中国移动在获得4G牌照的同时,也获发固网牌照。原本在3G发牌时成为中国移动全资子公司的中国铁通曾以固网资源与中国移动的自有业务形成互补,当后者获得固网经营许可后,中国铁通命运几何?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曾对此表示,方案还在讨论中。

微信危机在所难免

常被冠以“垄断”之名的运营商在4G发牌后,势必要展开“厮杀”,如果说这是行业内战的话,那么走在移动互联这条不归路上的运营商们还将面临更为来势汹汹的对手,其实,互联网在3G时代已经给了运营商们以颜色。

2013年上半年都被微信和OTT这样的关键词充斥着,围绕着“微信收不收费”的话题,展开了一场舆论大战。有关“微信将于X月X日收费”的传闻在微信的朋友圈里有着好几个版本,很多非业内的朋友义愤填膺地评论,对运营商可谓骂声一片。

微信出现之后,用了不到2年时间就吸引了3亿用户,并直接分流了运营商的部分短信、话音业务。3月底前,工信部两次召集中移动、中国电信、中联通三大运营商和相关OTT企业召开内部会议,讨论微信业务给运营商的短信、话音等传统业务造成的冲击,三大运营商准备向类似腾讯微信这样的业务进行额外收费。

这是因为类似微信这样“永远在线”的应用,会不断向运营商网络发出“心跳”,这些“心跳”本身没有任何流量,但是会占用运营商的信令通道,如果“心跳”过快过多,就会导致运营商的网络出现问题,甚至瘫痪。事实上国际上已经有这样的案例。2012年1月,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在东京地区的网络发生故障,在持续四个多小时的故障期间,有252万用户受到影响。

不过,在外界看来,所谓的运营商向微信收费被更多地解读为向消费者收费,而这并非运营商本意,运营商要“掐死”微信也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因为它代表了用户需求的趋势。同时,各家运营商的高层也多次表态,运营商并不反对OTT,未来大家可以做到合作共赢。其实,怎样实现OTT业务的盈利也是互联网企业所必须面对的。

电信和联通已经开始尝试与互联网企业“共赢”。8月8日,微信联合广东联通推出“微信沃卡”SIM卡产品,使用185号段,主要面向新入网年轻用户。8月19日,中国电信与网易宣布成立合资公司翼信,并正式发布移动即时通讯社交产品易信。

而匆匆上线不到一个月就被叫停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电话应用Jego在11月底重新上线,由其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国移动国际有限公司全面接手。移动互联时代已经来临,怎样将自身打造得更具互联网特质对任何一家运营商来说,都是一场大考。

虚拟运营迈出第一步

如果说4G牌照从年初折腾到年尾,那么同样不消停的还有虚拟运营业务的推进。虚拟运营商在国外已经不是新兴事物,但是在国内却几近在4G时代才初露端倪。所谓虚拟运营商业务就是从基本电信运营商手中“批发”语音、短信、数据等业务,重新包装成自有品牌并零售给消费者,又被叫做“移动通信转售”业务。

根据工信部今年5月下发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必须在两年试点期内,和两家以上转售企业合作,合作的最终协议签署期限为2013年10月。而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分别与14家、16家、17家企业签订了移动转售的合作协议。

虚拟运营商之所以备受期待,很大程度上因为这项业务有助于激活电信市场的创新活力,督促基础电信运营商提高自身竞争力,扩大行业规模,实现用信息消费拉动内需增长。国信证券曾经做出预判,三大运营商在两年后将拿出0.5%~1%的市场份额来和民资共享,届时市场规模能达到62.5亿至125亿元。

12月26日下午14时,工信部主持相关仪式,向11家企业颁发《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文》,其中包括10家可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移动转售业务的企业和1家只在浙江开展以冬转售业务的企业,包括天音通信、浙江连连科技、乐语、华翔联信、京东、北纬通信、万网志成、迪信通、分享在线网络技术、话机世界数码连锁集团、巴士在线控股有限公司。

然而,几家呼声极高的渠道巨头均未获得许可,这的确令人出乎意料,包括家电连锁巨头苏宁、国美和国代商爱施德等。尽管工信部声称“只要是符合要求的企业都可以获得试点资格”,但首批牌照只有11家,仍令人遗憾。

原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现任工信部总工程师)就曾在1月的国新办“2012年工业和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美和苏宁两家企业的运营情况初步符合虚拟运营商条件。然而,他们最终名落孙山。

同样让人费解的是,上述11家获得《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文》的企业基本都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转售业务合作伙伴,而拥有超过7亿用户的中国移动的合作伙伴们并没有分得第一杯羹,不过,这也令人们对于下一阶段的推进情况充满了遐想。

整治垃圾短信打击伪基站

每年315是企业神经最紧张的一个时期,尤以运营商为甚,一旦上了黑榜,将成为一道永远挥之不去的伤疤,而在这些伤疤中,垃圾短信是最普遍也是最令运营商头疼的。

垃圾短信从技术上说最大的特征就是群发,实现机制有两种:一类是手机间点对点群发短信,发送者多使用短信群发器;另一类是端口类群发短信,包括SP(内容提供商)端口、集团客户行业端口和自有业务端口。目前,从运营商收到的用户投诉和拦截情况看,点对点垃圾短信占绝大部分。

治理垃圾短信,从技术上说主要有限制群发条数、使用关键词屏蔽、关闭发送端口等方式。然而,在许多情况下,采取这些措施都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

并且,随着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垃圾短信出现了新的趋势:一是群发频次由原来的爆发式群发,逐渐演变成连续低频式群发;二是短信内容中特殊字符、同音字、谐音字、繁体字等不断增多,甚至出现了竖着看的短信体;三是智能手机的普及,驱动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程序控制用户终端成为"肉机",正常用户在下载含有木马程序的软件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送垃圾短信;四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漏洞群发垃圾短信,产生大量欠费和高额网间结算支出,这些损失很难追回。垃圾短信不仅给运营商带来了商誉损失,也对运营商的技术构成了挑战。

而“伪基站”的出现,也使得垃圾短信更为泛滥。“伪基站”设备是当前一种实施电信诈骗手段的仪器,主要由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组成,能够搜取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卡信息,并任意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短信息。此类设备运行时,用户手机信号被强制连接到该设备上,无法连接到公用电信网络,以致影响手机用户的正常使用。

11月2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工信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的有关情况。关于垃圾短信泛滥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介绍,将加强与公安、工商等部门的联动协作,严厉打击“伪基站”发垃圾短信的行为。

“‘伪基站’手段的变化非常机动灵活,我们也在查处,但是说老实话,查到的还是极少数,大部分发完了以后把这个卡一丢,人一跑,很短的时间就不见了。所以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决定开展新一轮的部署,来加强垃圾短信治理工作。首先,我们约谈了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主要负责人,对端口类的垃圾短信进行集中整治,同时下一步我们将完善垃圾短信治理的长效机制,推动从根本上解决垃圾短信的问题。”苗圩说。

宽带中国促信息消费

2013,除了“伪基站”外,还出现了“假宽带”。以一北京用户为例,他选择了北京地区二级宽带运营商的50M宽带接入服务,但其真实速度却和运营商标榜的“50M”相去甚远。在白天时宽带可以达到每秒5M左右的下载速度,即50M宽带应有的速度;但晚上8点后,下载速度却只能维持在每秒2M左右,即20M宽带的速度。

上述二级宽带运营商的工作人员坦言,提供的50M宽带仍属于“共享宽带”,即多人共享同一宽带资源的接入方式,每个人的网络速度跟同时联网的人数呈反比,联网的人越多,每个人所分享到的带宽就越小,上网速度也就越慢。从用户侧看来,这就是“假宽带”。所以,基础电信运营商们开始纷纷向用户承诺带宽。

更为重要的是,宽带中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2013年8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部署未来8年宽带发展目标及路径。“宽带中国”战略从中长期的战略考量制定了宽带发展目标。到2015年,城市宽带接入速率达到20M,农村达到4M。到2020年,城市宽带接入速率达到50M,农村达到12M。方案还对宽带网络的覆盖提出要求,到2015年,行政村通宽带比率达到95%,2020年达到98%。

运营商们也在积极响应。以中国电信为例,2013年8月13日,中国电信在北京宣布启动第三次全国宽带大提速,全面推广100M宽带。作为全球有线宽带网络规模最大、用户规模最多的运营商,在过去15年里,中国电信已主导过两次大宽带提速:第一次是1999年,从56K拨号上网升级到ADSL上网;第二次2011年2月中国电信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推出光纤入户20M家庭宽带服务;而随着第三次宽带大提速的全面展开,它将使中国消费者的宽带接入速率迅速与世界发达水平接轨。加之4G与有线宽带的相辅相成,将有助于加快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调查显示,宽带普及率每增加1%,就业率就会随之上升0.2%至0.3%;而在宽带上每投入1美元,就能在全社会产生10美元的回报。目前ICT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超过7%,对于ICT中重要的宽带战略来说,它将更多地扮演推动经济增长、牵引其它产业发展的作用。

2013年8月中旬,《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展内需的若干意见》全文发布,提出未来三年我国信息消费将实现三大目标:一是信息消费规模快速增长。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二是信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到2015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建成,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每秒20兆比特(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bps,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三是信息消费市场健康活跃。

有分析机构预测,在预期的3.2万亿信息消费市场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有望达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人均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07年,美国、日本的人均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分别为3417.38美元和2455.47美元,而我国仅为192.69美元。可见,我国信息消费市场有更大的潜力。而宽带中国无疑将大大促进信息消费。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曾指出,宽带是运营商业务长远发展和战略转型的方向,也是国家信息化的必要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对国家信息产业乃至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它将促进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

关键字:短信群发器运营商

本文摘自:C114中国通信网

x 2013年 运营商兴奋劲头未褪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2013年 运营商兴奋劲头未褪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2-31 10:37:15 本文摘自:C114中国通信网

当第12个月份牌被翻过的时候,365天就这样从指缝中流走了,回首已经过去的2013,一开年就给运营商们注入了一支兴奋剂,苹果CEO库克元旦后没多久就开始了他的中国行,造访中国三家电信运营商的最高“统帅”。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已经与苹果有成熟的合作模式,当时被寄予厚望的中国移动直到年末才公布双方长达多年的谈判结果:中国移动和苹果于2014年1月17日分别在中国内地的移动营业厅和苹果零售店正式发售iPhone 5S和iPhone 5C。而这一协议的最终达成自然与12月初中国4G牌照的发放不无关系。

开启4G新纪元

中国的3G牌照发放时间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而后者们的4G通信也纷纷于2011年左右启动了,所以,中国不希望同为国际4G标准的TD-LTE重蹈国际3G TD-SCDMA标准的覆辙,只在一个国家运营的标准谈何“国际”。

4G牌照最明确的信号来自于2012年11月,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4G牌照在一年左右时间中就会下发。虽然,在2013年的517电信日之前也曾有过4G发牌的传闻,但最终12月4日的发放时间还是契合于苗圩最初的说法。

12月4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颁发“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暂时未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FDD LTE牌照。

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2013年均表示将采用TD-LTE和LTE-FDD融合的方式组网,缘何只向这两家企业发放TD-LTE牌照?对此,工信部给出的说法是:TD-LTE牌照是根据电信运营企业申请发放的,TD-LTE技术完善和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已具备规模商用的条件。我部将根据企业申请,依据相关法定程序,批准相关企业开展LTE FDD网络技术试验,系统验证LTE FDD和TD-LTE混合组网的发展模式,并将在条件成熟后,发放LTE FDD牌照。

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去年3月中下旬在香港首次公开了这家运营商的4G考量:中国电信希望获得FDD LTE牌照,如果政府部门不发给FDD LTE牌照,中国电信会考虑向中国移动租用4G网络。

而在年底4G牌照发放的解读口径中,中国电信的这一“心愿”将得以实现: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推动三家运营企业开展共建共享的相关工作,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通过租建结合的方式组建4G网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牌照发放刚刚告一段落,运营商大战一触即发。中国电信率先发布了4G品牌,并强调“更快更好”;中国移动在广州发布了新品牌“and和”,而2014年1亿部4G手机的销售目标也足以让整个产业链为之而振奋;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曾在某公开场合表示,面向4G时代,中国联通确立了“移动宽带领先”战略,平滑将成为联通4G时代的一大优势。

随着686号文件的解禁,中国移动在获得4G牌照的同时,也获发固网牌照。原本在3G发牌时成为中国移动全资子公司的中国铁通曾以固网资源与中国移动的自有业务形成互补,当后者获得固网经营许可后,中国铁通命运几何?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曾对此表示,方案还在讨论中。

微信危机在所难免

常被冠以“垄断”之名的运营商在4G发牌后,势必要展开“厮杀”,如果说这是行业内战的话,那么走在移动互联这条不归路上的运营商们还将面临更为来势汹汹的对手,其实,互联网在3G时代已经给了运营商们以颜色。

2013年上半年都被微信和OTT这样的关键词充斥着,围绕着“微信收不收费”的话题,展开了一场舆论大战。有关“微信将于X月X日收费”的传闻在微信的朋友圈里有着好几个版本,很多非业内的朋友义愤填膺地评论,对运营商可谓骂声一片。

微信出现之后,用了不到2年时间就吸引了3亿用户,并直接分流了运营商的部分短信、话音业务。3月底前,工信部两次召集中移动、中国电信、中联通三大运营商和相关OTT企业召开内部会议,讨论微信业务给运营商的短信、话音等传统业务造成的冲击,三大运营商准备向类似腾讯微信这样的业务进行额外收费。

这是因为类似微信这样“永远在线”的应用,会不断向运营商网络发出“心跳”,这些“心跳”本身没有任何流量,但是会占用运营商的信令通道,如果“心跳”过快过多,就会导致运营商的网络出现问题,甚至瘫痪。事实上国际上已经有这样的案例。2012年1月,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在东京地区的网络发生故障,在持续四个多小时的故障期间,有252万用户受到影响。

不过,在外界看来,所谓的运营商向微信收费被更多地解读为向消费者收费,而这并非运营商本意,运营商要“掐死”微信也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因为它代表了用户需求的趋势。同时,各家运营商的高层也多次表态,运营商并不反对OTT,未来大家可以做到合作共赢。其实,怎样实现OTT业务的盈利也是互联网企业所必须面对的。

电信和联通已经开始尝试与互联网企业“共赢”。8月8日,微信联合广东联通推出“微信沃卡”SIM卡产品,使用185号段,主要面向新入网年轻用户。8月19日,中国电信与网易宣布成立合资公司翼信,并正式发布移动即时通讯社交产品易信。

而匆匆上线不到一个月就被叫停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电话应用Jego在11月底重新上线,由其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国移动国际有限公司全面接手。移动互联时代已经来临,怎样将自身打造得更具互联网特质对任何一家运营商来说,都是一场大考。

虚拟运营迈出第一步

如果说4G牌照从年初折腾到年尾,那么同样不消停的还有虚拟运营业务的推进。虚拟运营商在国外已经不是新兴事物,但是在国内却几近在4G时代才初露端倪。所谓虚拟运营商业务就是从基本电信运营商手中“批发”语音、短信、数据等业务,重新包装成自有品牌并零售给消费者,又被叫做“移动通信转售”业务。

根据工信部今年5月下发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必须在两年试点期内,和两家以上转售企业合作,合作的最终协议签署期限为2013年10月。而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分别与14家、16家、17家企业签订了移动转售的合作协议。

虚拟运营商之所以备受期待,很大程度上因为这项业务有助于激活电信市场的创新活力,督促基础电信运营商提高自身竞争力,扩大行业规模,实现用信息消费拉动内需增长。国信证券曾经做出预判,三大运营商在两年后将拿出0.5%~1%的市场份额来和民资共享,届时市场规模能达到62.5亿至125亿元。

12月26日下午14时,工信部主持相关仪式,向11家企业颁发《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文》,其中包括10家可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移动转售业务的企业和1家只在浙江开展以冬转售业务的企业,包括天音通信、浙江连连科技、乐语、华翔联信、京东、北纬通信、万网志成、迪信通、分享在线网络技术、话机世界数码连锁集团、巴士在线控股有限公司。

然而,几家呼声极高的渠道巨头均未获得许可,这的确令人出乎意料,包括家电连锁巨头苏宁、国美和国代商爱施德等。尽管工信部声称“只要是符合要求的企业都可以获得试点资格”,但首批牌照只有11家,仍令人遗憾。

原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现任工信部总工程师)就曾在1月的国新办“2012年工业和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美和苏宁两家企业的运营情况初步符合虚拟运营商条件。然而,他们最终名落孙山。

同样让人费解的是,上述11家获得《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文》的企业基本都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转售业务合作伙伴,而拥有超过7亿用户的中国移动的合作伙伴们并没有分得第一杯羹,不过,这也令人们对于下一阶段的推进情况充满了遐想。

整治垃圾短信打击伪基站

每年315是企业神经最紧张的一个时期,尤以运营商为甚,一旦上了黑榜,将成为一道永远挥之不去的伤疤,而在这些伤疤中,垃圾短信是最普遍也是最令运营商头疼的。

垃圾短信从技术上说最大的特征就是群发,实现机制有两种:一类是手机间点对点群发短信,发送者多使用短信群发器;另一类是端口类群发短信,包括SP(内容提供商)端口、集团客户行业端口和自有业务端口。目前,从运营商收到的用户投诉和拦截情况看,点对点垃圾短信占绝大部分。

治理垃圾短信,从技术上说主要有限制群发条数、使用关键词屏蔽、关闭发送端口等方式。然而,在许多情况下,采取这些措施都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

并且,随着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垃圾短信出现了新的趋势:一是群发频次由原来的爆发式群发,逐渐演变成连续低频式群发;二是短信内容中特殊字符、同音字、谐音字、繁体字等不断增多,甚至出现了竖着看的短信体;三是智能手机的普及,驱动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程序控制用户终端成为"肉机",正常用户在下载含有木马程序的软件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送垃圾短信;四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漏洞群发垃圾短信,产生大量欠费和高额网间结算支出,这些损失很难追回。垃圾短信不仅给运营商带来了商誉损失,也对运营商的技术构成了挑战。

而“伪基站”的出现,也使得垃圾短信更为泛滥。“伪基站”设备是当前一种实施电信诈骗手段的仪器,主要由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组成,能够搜取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卡信息,并任意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短信息。此类设备运行时,用户手机信号被强制连接到该设备上,无法连接到公用电信网络,以致影响手机用户的正常使用。

11月2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工信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的有关情况。关于垃圾短信泛滥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介绍,将加强与公安、工商等部门的联动协作,严厉打击“伪基站”发垃圾短信的行为。

“‘伪基站’手段的变化非常机动灵活,我们也在查处,但是说老实话,查到的还是极少数,大部分发完了以后把这个卡一丢,人一跑,很短的时间就不见了。所以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决定开展新一轮的部署,来加强垃圾短信治理工作。首先,我们约谈了三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主要负责人,对端口类的垃圾短信进行集中整治,同时下一步我们将完善垃圾短信治理的长效机制,推动从根本上解决垃圾短信的问题。”苗圩说。

宽带中国促信息消费

2013,除了“伪基站”外,还出现了“假宽带”。以一北京用户为例,他选择了北京地区二级宽带运营商的50M宽带接入服务,但其真实速度却和运营商标榜的“50M”相去甚远。在白天时宽带可以达到每秒5M左右的下载速度,即50M宽带应有的速度;但晚上8点后,下载速度却只能维持在每秒2M左右,即20M宽带的速度。

上述二级宽带运营商的工作人员坦言,提供的50M宽带仍属于“共享宽带”,即多人共享同一宽带资源的接入方式,每个人的网络速度跟同时联网的人数呈反比,联网的人越多,每个人所分享到的带宽就越小,上网速度也就越慢。从用户侧看来,这就是“假宽带”。所以,基础电信运营商们开始纷纷向用户承诺带宽。

更为重要的是,宽带中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2013年8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部署未来8年宽带发展目标及路径。“宽带中国”战略从中长期的战略考量制定了宽带发展目标。到2015年,城市宽带接入速率达到20M,农村达到4M。到2020年,城市宽带接入速率达到50M,农村达到12M。方案还对宽带网络的覆盖提出要求,到2015年,行政村通宽带比率达到95%,2020年达到98%。

运营商们也在积极响应。以中国电信为例,2013年8月13日,中国电信在北京宣布启动第三次全国宽带大提速,全面推广100M宽带。作为全球有线宽带网络规模最大、用户规模最多的运营商,在过去15年里,中国电信已主导过两次大宽带提速:第一次是1999年,从56K拨号上网升级到ADSL上网;第二次2011年2月中国电信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推出光纤入户20M家庭宽带服务;而随着第三次宽带大提速的全面展开,它将使中国消费者的宽带接入速率迅速与世界发达水平接轨。加之4G与有线宽带的相辅相成,将有助于加快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调查显示,宽带普及率每增加1%,就业率就会随之上升0.2%至0.3%;而在宽带上每投入1美元,就能在全社会产生10美元的回报。目前ICT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超过7%,对于ICT中重要的宽带战略来说,它将更多地扮演推动经济增长、牵引其它产业发展的作用。

2013年8月中旬,《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展内需的若干意见》全文发布,提出未来三年我国信息消费将实现三大目标:一是信息消费规模快速增长。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二是信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到2015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建成,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每秒20兆比特(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bps,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三是信息消费市场健康活跃。

有分析机构预测,在预期的3.2万亿信息消费市场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有望达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人均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07年,美国、日本的人均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分别为3417.38美元和2455.47美元,而我国仅为192.69美元。可见,我国信息消费市场有更大的潜力。而宽带中国无疑将大大促进信息消费。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曾指出,宽带是运营商业务长远发展和战略转型的方向,也是国家信息化的必要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对国家信息产业乃至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它将促进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

关键字:短信群发器运营商

本文摘自:C114中国通信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