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移动互联网已到:运营商与用户供需增长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8-12 11:33:42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2014年以来,随着运营商4G网络建设的快速完善,运营商多次调整套餐流量让用户的流量大幅增加,而用户消费流量的大幅增加势必加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导致运营商加速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运营商建网增用户流量

据统计,在4G网络中,中国移动目前有40万基站,中国电信在10万左右,而联通拥有的40多万3G基站可以平滑升级到4G。以中国移动60Mbit/S和年底50万基站计算,估算可以为8亿用户提供每人每月提供超过25G的流量;联通21Mbit/S和40万基站可以为3亿用户提供每人每月约20G的流量。过去数年中国移动采购了大量光纤光缆建设传输网,2011年中国移动购买了中国市场上近5成的光纤光缆,以保证移动在4G时代,两年时间有能力建设50万TD-LTE基站。相比之下,中国电信则拥有中国最强壮的传输网,中国联通有网通基础,可以说,三家运营商的传输网均具备支持庞大基站的网络。

众所周知,今年中国宣布4G商用以来,三家运营商都在主动增加用户的流量消费,尤其是提高用户起步套餐的流量。例如中国移动动感地带用户可以开通流量王36元包500MB,而资费只是在原来的动感25元基础上增加10元;北京移动刚公布188元套餐将流量加大到3GB;联通15元包500MB;电信49元包2GB,其中4G用户流量基本都在500MB以上,是移动2G用户平均流量的5.5倍,是联通3G用户平均流量的2.8倍,这足以让用户上网观看的互联网内容发生质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G商用以来,中国移动已经数次增加用户套餐流量,未来用户可以消费的流量会更多。

除了上述运营商的“流量套餐”大战外,快速增加的4G用户也会对移动互联网产生强烈需求。相关统计显示,中国的4G用户正在以每月50%的加速度增长,其中4月份新增201万,5月份新增331万,6月份新增583万;与此同时,4G手机出货量的增长加速度也同样惊人,其中4月份出货量为663万部,5月份出货量为927万部,6月份出货量达1477万部,而WCDMA手机一季度的销量是2079万部,CDMA手机销量是1500多万部。由此看,用户数和4G手机出货量均显示出4G市场的迅速增长。

另外,运营商流量提供能力、用户消费的流量也都以倍数变化。据预测,今年4G用户数将超5000万。这一切都为移动互联网的变革做好了准备,甚至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刚刚开始也不过分。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远超PC

3G时代,互联网企业需要更多考虑中国移动网络的承受能力和用户的流量消费能力,而没有根据联通WCDMA高速网络的特点做出改变。2G时代中国移动的全部用户平均流量约是90MB,中国联通2013年3G用户平均流量不到180MB,不到移动2G用户流量的两倍,而180MB流量不足以促进用户消费移动互联网的内容。例如2012年底中国联通拥有7646万3G用户,ARPU值为86.1元;中国移动的用户数是7.1亿,ARPU值为68元。尽管联通3G用户数量只是中国移动用户数的10.8%,但联通3G用户的ARPU值却是中国移动用户ARPU值的127%,可见,联通的3G用户数量太少、消费力超出移动不够多,导致联通对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力远比不上中国移动。

与之相比,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有所不同。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将远超PC互联网的用户数;移动互联网的消费能力比PC互联网更高。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时,运营商推动的SP等服务提供的收入让当时彷徨的互联网企业喘了口气,而那时手机用户就体现了与PC的不同。例如手机用户更容易被服务打动付费。由于流量的昂贵,手机用户会比PC用户更愿意给视频企业付费以避免观看广告消耗流量。另外,由于手机是用户上班途中等零碎时间的重要娱乐工具,用户观看手机视频的时候更专心,所以手机视频更能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广告价值更高。

重写格局

之前的PC互联网时代已经形成了实力十分强劲的BAT三巨头,竞争格局已经形成,而移动互联网将会导致现有BAT三巨头竞争格局的变化,或出现新的有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并由此导致现有BAT三巨头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就加入竞争,进而加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PC互联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形成今天的格局,但移动互联网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得多,时间也会缩短,可能两三年时间就能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例如目前流行的打车软件的竞争中就显示出互联网巨头们竞争激烈,并已经引起互联网企业的注意。阿里并购UC,正是看中了UC是手机用户使用最多的浏览器。

总之,这次4G引发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有可能将是非常迅猛的,我们一起关注这精彩的变化吧。

关键字:移动互联网运营商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x 移动互联网已到:运营商与用户供需增长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移动互联网已到:运营商与用户供需增长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8-12 11:33:42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2014年以来,随着运营商4G网络建设的快速完善,运营商多次调整套餐流量让用户的流量大幅增加,而用户消费流量的大幅增加势必加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导致运营商加速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运营商建网增用户流量

据统计,在4G网络中,中国移动目前有40万基站,中国电信在10万左右,而联通拥有的40多万3G基站可以平滑升级到4G。以中国移动60Mbit/S和年底50万基站计算,估算可以为8亿用户提供每人每月提供超过25G的流量;联通21Mbit/S和40万基站可以为3亿用户提供每人每月约20G的流量。过去数年中国移动采购了大量光纤光缆建设传输网,2011年中国移动购买了中国市场上近5成的光纤光缆,以保证移动在4G时代,两年时间有能力建设50万TD-LTE基站。相比之下,中国电信则拥有中国最强壮的传输网,中国联通有网通基础,可以说,三家运营商的传输网均具备支持庞大基站的网络。

众所周知,今年中国宣布4G商用以来,三家运营商都在主动增加用户的流量消费,尤其是提高用户起步套餐的流量。例如中国移动动感地带用户可以开通流量王36元包500MB,而资费只是在原来的动感25元基础上增加10元;北京移动刚公布188元套餐将流量加大到3GB;联通15元包500MB;电信49元包2GB,其中4G用户流量基本都在500MB以上,是移动2G用户平均流量的5.5倍,是联通3G用户平均流量的2.8倍,这足以让用户上网观看的互联网内容发生质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G商用以来,中国移动已经数次增加用户套餐流量,未来用户可以消费的流量会更多。

除了上述运营商的“流量套餐”大战外,快速增加的4G用户也会对移动互联网产生强烈需求。相关统计显示,中国的4G用户正在以每月50%的加速度增长,其中4月份新增201万,5月份新增331万,6月份新增583万;与此同时,4G手机出货量的增长加速度也同样惊人,其中4月份出货量为663万部,5月份出货量为927万部,6月份出货量达1477万部,而WCDMA手机一季度的销量是2079万部,CDMA手机销量是1500多万部。由此看,用户数和4G手机出货量均显示出4G市场的迅速增长。

另外,运营商流量提供能力、用户消费的流量也都以倍数变化。据预测,今年4G用户数将超5000万。这一切都为移动互联网的变革做好了准备,甚至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刚刚开始也不过分。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远超PC

3G时代,互联网企业需要更多考虑中国移动网络的承受能力和用户的流量消费能力,而没有根据联通WCDMA高速网络的特点做出改变。2G时代中国移动的全部用户平均流量约是90MB,中国联通2013年3G用户平均流量不到180MB,不到移动2G用户流量的两倍,而180MB流量不足以促进用户消费移动互联网的内容。例如2012年底中国联通拥有7646万3G用户,ARPU值为86.1元;中国移动的用户数是7.1亿,ARPU值为68元。尽管联通3G用户数量只是中国移动用户数的10.8%,但联通3G用户的ARPU值却是中国移动用户ARPU值的127%,可见,联通的3G用户数量太少、消费力超出移动不够多,导致联通对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力远比不上中国移动。

与之相比,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有所不同。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将远超PC互联网的用户数;移动互联网的消费能力比PC互联网更高。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时,运营商推动的SP等服务提供的收入让当时彷徨的互联网企业喘了口气,而那时手机用户就体现了与PC的不同。例如手机用户更容易被服务打动付费。由于流量的昂贵,手机用户会比PC用户更愿意给视频企业付费以避免观看广告消耗流量。另外,由于手机是用户上班途中等零碎时间的重要娱乐工具,用户观看手机视频的时候更专心,所以手机视频更能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广告价值更高。

重写格局

之前的PC互联网时代已经形成了实力十分强劲的BAT三巨头,竞争格局已经形成,而移动互联网将会导致现有BAT三巨头竞争格局的变化,或出现新的有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并由此导致现有BAT三巨头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就加入竞争,进而加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PC互联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形成今天的格局,但移动互联网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得多,时间也会缩短,可能两三年时间就能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例如目前流行的打车软件的竞争中就显示出互联网巨头们竞争激烈,并已经引起互联网企业的注意。阿里并购UC,正是看中了UC是手机用户使用最多的浏览器。

总之,这次4G引发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有可能将是非常迅猛的,我们一起关注这精彩的变化吧。

关键字:移动互联网运营商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