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移动转售政策补漏 虚拟运营商“试错”前行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9-26 11:40:56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9月25日,中国三大运营商与六家虚拟运营商的代表企业签署了《移动转售业务批发价动态协调机制》文件(以下简称“《协调机制》”)。该文件对目前所有的移动转售企业适用,有望解决长期制约转售企业的“批零倒挂”现象。

半月前,市场上传出“19家企业三个月仅发展20万用户”的说法,多家转售企业亦曾告诉记者:“限制虚拟运营商用户发展的直接原因就是批零倒挂,我们每发展一个用户就要补贴一笔钱。”

移动转售企业需要向三大基础运营商批发语音、短信、流量,但目前,转售企业批发价却高于三大运营商的业务零售价,业内称之为“批零倒挂”。

“我们现在的批发价还是去年牌照发放时与运营商签的,历时一年。”分享通信CEO康志斌告诉记者,“这一年来,运营商已经数次调整其业务价格,但我们批发价并没有变过。”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市场经营研究部主任许立东是《协调机制》的主要起草人,他在解读协议时提到:“批发价与零售价应该有一些差异。基础运营商如有价格重大调整,双方应另行协商价格。”

但需要指出的是,《协调机制》并非法律文件,也并非电信条例,《协调机制》的具体执行,仍然需要转售企业、工信部、三大运营商的共同推动。对虚拟运营商而言,《协调机制》更大的意义是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在会议主持时表态:“试点推进中仍然会逐渐暴露问题,需要全行业共同解决。如果各位(转售企业)遇到政策上问题,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来推进政策完善。”

用户发展缓慢

早在移动转售政策刚刚提出之时,三大运营商内部就形成了明显的鸽派、鹰派。前者认为“有很多业务场景运营商做不好,但值得引入转售企业来尝试”,而后者大多坚定地认为“虚拟运营商就是来跟我们抢钱的。”

2014年5月,首批虚拟运营商启动业务之后,第一批进入市场的虚拟运营商开始推出“套餐自主定制”、“零月租”、“流量不清零”,虚拟运营商将用户对套餐的呼声和期望变成了现实,而且将其作为市场宣传的主打政策,试图抢夺基础运营商市场。但是,这些噱头并未带来多少用户,也未能给电信行业带来本质创新。

截至9月25日,虚拟运营商共发展用户40万,“但这些用户,大多属于‘内部’认购,而且大都并没有开通运营。”一位虚拟运营商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大部分人都是完成保底的几千用户之后,就暂停发展业务。”

目前除蜗牛移动、阿里通信、苏宁互联发展用户超过5万之外,其余虚拟运营商用户大多低于1万。而且,在业务运营期间,虚拟运营商还遭遇了“银行、网站不识别170号码”、“客服支撑系统不完善”等意料之外的问题。

“批发价过高,虚拟运营商没有价格优势,进而导致经营的空间受限。同时,他们也低估了运营难度。”一位中移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所以,第一次尝试失败了。”

但他同时指出,现在,虚拟运营商们正在积极地修正错误,推动变革。

业务创新尝试

“现在,转售企业、基础运营商之间,其实有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僵局。”许立东告诉记者,转售企业希望基础运营商能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比如价格、合作机制等,然后转售企业才能更好、更快速的发展用户。但基础运营商却主张转售企业先发展用户,在转售业务形成一定市场运作模式之后,再来建立更合理的环境。“转售企业只能通过业务创新来打破僵局。”

事实上,这也是政策制定者的本意。目前被授予移动通信转售许可牌照的25家均有在其专业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比如,阿里、京东是当前电商界两大巨头、蜗牛深耕游戏领域,中期证券、巴士在线、分享通信则分别在金融、交通、教育等行业各有建树。

“基础运营商的业务是水。我们虚拟运营商唯一的出路是把这些水做成饮料、面包。”蜗牛移动市场部总经理刘启诚和记者比喻,“如果只是换个包装卖水,这根本不需要我们来做。”

目前,虚拟运营商已经开始尝试推出“饮料”。蜗牛移动提出了“通信游戏化”,旨在按照游戏行业需求重新设计通信产品,将语音、流量转化为特殊游戏币,实现通信与游戏的融合;分享通信则定位于“中小学”细分市场,针对“监控学生手机”、“远程教育”等需求,推出了定制化软件和套餐;与此同时,远特通信最近发布“信时空”品牌,宣布将推出“北斗手机”、“北斗套餐”,定位于勘探、渔民、登山、航海等特殊市场,远特通信希望实现把大众通信与北斗卫星通信产品的融合。

此外,乐语、巴士在线、中期证券也均在健康、交通、金融等领域推出其创新产品。刘启诚认为:“虚拟运营商才真正开始了电信行业的创新尝试。”

这些业务尚未投入市场,却是基础运营商希望看到的。中国电信销售与渠道拓展事业部副总经理傅光明指出:“希望虚拟运营商能扩大我们获取市场的能力,能成为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上创新的载体。”

事实上,在移动转售政策出台之前。三大运营商就已经在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探索多年,但成效不大。“比如,我们领导对在线教育市场志在必得,但现在没有什么成果。”一中移动在线教育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市场其实也不明朗,更主要的原因则在于我们的机制和人才资源配置不足。”

中国移动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徐刚也说道:“根据自己的优势寻找自己的业务模式,说着容易,但做起来很难。”他建议,“转售企业的创新业务需要尽早呈现给用户,如果用户没有兴趣,那么赶紧换。”

虚拟运营商需要在试错中不断前进、优化,走向成熟。

关键字:试错转售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x 移动转售政策补漏 虚拟运营商“试错”前行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移动转售政策补漏 虚拟运营商“试错”前行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9-26 11:40:56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9月25日,中国三大运营商与六家虚拟运营商的代表企业签署了《移动转售业务批发价动态协调机制》文件(以下简称“《协调机制》”)。该文件对目前所有的移动转售企业适用,有望解决长期制约转售企业的“批零倒挂”现象。

半月前,市场上传出“19家企业三个月仅发展20万用户”的说法,多家转售企业亦曾告诉记者:“限制虚拟运营商用户发展的直接原因就是批零倒挂,我们每发展一个用户就要补贴一笔钱。”

移动转售企业需要向三大基础运营商批发语音、短信、流量,但目前,转售企业批发价却高于三大运营商的业务零售价,业内称之为“批零倒挂”。

“我们现在的批发价还是去年牌照发放时与运营商签的,历时一年。”分享通信CEO康志斌告诉记者,“这一年来,运营商已经数次调整其业务价格,但我们批发价并没有变过。”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市场经营研究部主任许立东是《协调机制》的主要起草人,他在解读协议时提到:“批发价与零售价应该有一些差异。基础运营商如有价格重大调整,双方应另行协商价格。”

但需要指出的是,《协调机制》并非法律文件,也并非电信条例,《协调机制》的具体执行,仍然需要转售企业、工信部、三大运营商的共同推动。对虚拟运营商而言,《协调机制》更大的意义是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在会议主持时表态:“试点推进中仍然会逐渐暴露问题,需要全行业共同解决。如果各位(转售企业)遇到政策上问题,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来推进政策完善。”

用户发展缓慢

早在移动转售政策刚刚提出之时,三大运营商内部就形成了明显的鸽派、鹰派。前者认为“有很多业务场景运营商做不好,但值得引入转售企业来尝试”,而后者大多坚定地认为“虚拟运营商就是来跟我们抢钱的。”

2014年5月,首批虚拟运营商启动业务之后,第一批进入市场的虚拟运营商开始推出“套餐自主定制”、“零月租”、“流量不清零”,虚拟运营商将用户对套餐的呼声和期望变成了现实,而且将其作为市场宣传的主打政策,试图抢夺基础运营商市场。但是,这些噱头并未带来多少用户,也未能给电信行业带来本质创新。

截至9月25日,虚拟运营商共发展用户40万,“但这些用户,大多属于‘内部’认购,而且大都并没有开通运营。”一位虚拟运营商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大部分人都是完成保底的几千用户之后,就暂停发展业务。”

目前除蜗牛移动、阿里通信、苏宁互联发展用户超过5万之外,其余虚拟运营商用户大多低于1万。而且,在业务运营期间,虚拟运营商还遭遇了“银行、网站不识别170号码”、“客服支撑系统不完善”等意料之外的问题。

“批发价过高,虚拟运营商没有价格优势,进而导致经营的空间受限。同时,他们也低估了运营难度。”一位中移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所以,第一次尝试失败了。”

但他同时指出,现在,虚拟运营商们正在积极地修正错误,推动变革。

业务创新尝试

“现在,转售企业、基础运营商之间,其实有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僵局。”许立东告诉记者,转售企业希望基础运营商能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比如价格、合作机制等,然后转售企业才能更好、更快速的发展用户。但基础运营商却主张转售企业先发展用户,在转售业务形成一定市场运作模式之后,再来建立更合理的环境。“转售企业只能通过业务创新来打破僵局。”

事实上,这也是政策制定者的本意。目前被授予移动通信转售许可牌照的25家均有在其专业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比如,阿里、京东是当前电商界两大巨头、蜗牛深耕游戏领域,中期证券、巴士在线、分享通信则分别在金融、交通、教育等行业各有建树。

“基础运营商的业务是水。我们虚拟运营商唯一的出路是把这些水做成饮料、面包。”蜗牛移动市场部总经理刘启诚和记者比喻,“如果只是换个包装卖水,这根本不需要我们来做。”

目前,虚拟运营商已经开始尝试推出“饮料”。蜗牛移动提出了“通信游戏化”,旨在按照游戏行业需求重新设计通信产品,将语音、流量转化为特殊游戏币,实现通信与游戏的融合;分享通信则定位于“中小学”细分市场,针对“监控学生手机”、“远程教育”等需求,推出了定制化软件和套餐;与此同时,远特通信最近发布“信时空”品牌,宣布将推出“北斗手机”、“北斗套餐”,定位于勘探、渔民、登山、航海等特殊市场,远特通信希望实现把大众通信与北斗卫星通信产品的融合。

此外,乐语、巴士在线、中期证券也均在健康、交通、金融等领域推出其创新产品。刘启诚认为:“虚拟运营商才真正开始了电信行业的创新尝试。”

这些业务尚未投入市场,却是基础运营商希望看到的。中国电信销售与渠道拓展事业部副总经理傅光明指出:“希望虚拟运营商能扩大我们获取市场的能力,能成为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上创新的载体。”

事实上,在移动转售政策出台之前。三大运营商就已经在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探索多年,但成效不大。“比如,我们领导对在线教育市场志在必得,但现在没有什么成果。”一中移动在线教育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市场其实也不明朗,更主要的原因则在于我们的机制和人才资源配置不足。”

中国移动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徐刚也说道:“根据自己的优势寻找自己的业务模式,说着容易,但做起来很难。”他建议,“转售企业的创新业务需要尽早呈现给用户,如果用户没有兴趣,那么赶紧换。”

虚拟运营商需要在试错中不断前进、优化,走向成熟。

关键字:试错转售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