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免费短信来袭,腾讯准备好了吗?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04 16:58:54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传说了一年的中国移动融合通信业务终于有了新动作。据腾讯科技报道,中移动正在推进的融合通信业务即将上线,该业务将把传统短信、彩信转变为基于数据流量的“新消息”服务,这意味着今后手机发送短信一条收取一毛钱的资费体系将成为过去,而改用按流量计费。如果这一模式运营成熟,传统短信无疑将进入“免费”时代。

腾讯担忧融合通信带来的挑战

这样的消息由腾讯率先报道出来,和前几天腾讯报道中国移动可能与阿里巴巴组建合资公司运营飞信一样,给人以有些酸葡萄的感觉。腾讯屡次特别关注中国移动的动向,特别是飞信与短信的情况,应该不仅仅是处于新闻的单纯。

我们谁都清楚,这些年对通信运营商构成最直接威胁的互联网公司就是腾讯。腾讯的QQ以及现在火爆的微信等OTT业务让以中国移动为首的运营商焦头烂额,虽然腾讯并没有因此获益太多,可运营商却遭受了利益上的最大损失,直接导致了最近两年中国移动的利润下降与营收的增长放缓。

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替运营商鸣冤。腾讯为首的互联网公司以OTT业务逼迫运营商们加快转型,也促进了通信资费的快速下降,特别是促进了通信信息技术的革新。

简单的判断,即便中国移动年底开通融合通信业务,而且顺利实现初期2000万户的目标,继而在2015年年底前实现全面商用,微信仍然倒不了,但腾讯的担忧却不会减少。

融合通信是运营商的反击开始而不是结束

在这两年来,腾讯的业务虽然对运营商构成了冲击,但运营商几乎仅仅是防守,并没有任何的进攻,或者说是没有形成有效的进攻,腾讯大可忽略不计,所以,腾讯主要集中经历展开了与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的争夺。也正在腾讯集中活力挑战阿里巴巴和百度们的传统领域之时,中国移动卧薪尝胆许久之后发动了有备而来的“融合通信”战争。

按照中国移动的规划,融合通信通过升级终端上原有的通话、短/彩信和通讯录三大通信入口,在保护用户原有通信习惯、继承运营商基础通信业务全球可达性和电信级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形成以“新通话”、“新消息”和“新联系”为核心、功能完善、体验优良的基础通信服务。

这种融合通信业务应该会对腾讯原有的即时通信业务是釜底抽薪,使微信等以流量替代语音的优势丧失殆尽,更因为中国移动具有底层植入能力而更具威胁,但短期内还不可能形成根本性的改变,用户使用微信的习惯与微信具备的业务集成上的特点仍会使其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当然,中国移动的融合通信只是通信运营商在4G时代到来的时候对互联网公司OTT业务的一次反击,也仅仅是开始,未来肯定会在技术革新的大潮中不断创新业务和应用,而互联网公司也不会一直拥有对电信运营商的理念优势,双方在不断的学习中相互融合,最终会在新的阶段实现新的平衡发展。

腾讯准备好了吗?

运营商的反击给腾讯带来的冲击最大,首先应该表现的股价上,而腾讯科技不断的放风也能够起到释放市场压力的作用,让腾讯的股市表现产生一定的免疫作用,应该算是腾讯的应对策略之一。

除此以外,腾讯在微信的业务能力上也在不断提升,通过公众号、企业号等的打造让微信用户更具有黏性,还开设微店、投资口袋购物使微信的平台化能力增强,微信也增加了短视频的功能,逐渐将微信与短信的使用拉开更大的距离,以便未来受到的冲击最小。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中国移动做融合业务是利用了4G的弯道超车机遇,而另外两家运营商在4G运营之后也一定会效仿,如果三家达成统一阵线,微信将面临严重的冲击,以现有的腾讯布局还远远不能有效抵抗。

腾讯这些年在发展自己的业务方面与三家运营商合作不够,分享利益的机制没有很好的建立,当然会导致激烈的反冲击,眼下最要紧的是寻求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共赢,否则,真的出现你死我活的斗争,腾讯不一定会是那个站着的!

关键字:腾讯科技免费短信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x 免费短信来袭,腾讯准备好了吗?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免费短信来袭,腾讯准备好了吗?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04 16:58:54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传说了一年的中国移动融合通信业务终于有了新动作。据腾讯科技报道,中移动正在推进的融合通信业务即将上线,该业务将把传统短信、彩信转变为基于数据流量的“新消息”服务,这意味着今后手机发送短信一条收取一毛钱的资费体系将成为过去,而改用按流量计费。如果这一模式运营成熟,传统短信无疑将进入“免费”时代。

腾讯担忧融合通信带来的挑战

这样的消息由腾讯率先报道出来,和前几天腾讯报道中国移动可能与阿里巴巴组建合资公司运营飞信一样,给人以有些酸葡萄的感觉。腾讯屡次特别关注中国移动的动向,特别是飞信与短信的情况,应该不仅仅是处于新闻的单纯。

我们谁都清楚,这些年对通信运营商构成最直接威胁的互联网公司就是腾讯。腾讯的QQ以及现在火爆的微信等OTT业务让以中国移动为首的运营商焦头烂额,虽然腾讯并没有因此获益太多,可运营商却遭受了利益上的最大损失,直接导致了最近两年中国移动的利润下降与营收的增长放缓。

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替运营商鸣冤。腾讯为首的互联网公司以OTT业务逼迫运营商们加快转型,也促进了通信资费的快速下降,特别是促进了通信信息技术的革新。

简单的判断,即便中国移动年底开通融合通信业务,而且顺利实现初期2000万户的目标,继而在2015年年底前实现全面商用,微信仍然倒不了,但腾讯的担忧却不会减少。

融合通信是运营商的反击开始而不是结束

在这两年来,腾讯的业务虽然对运营商构成了冲击,但运营商几乎仅仅是防守,并没有任何的进攻,或者说是没有形成有效的进攻,腾讯大可忽略不计,所以,腾讯主要集中经历展开了与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的争夺。也正在腾讯集中活力挑战阿里巴巴和百度们的传统领域之时,中国移动卧薪尝胆许久之后发动了有备而来的“融合通信”战争。

按照中国移动的规划,融合通信通过升级终端上原有的通话、短/彩信和通讯录三大通信入口,在保护用户原有通信习惯、继承运营商基础通信业务全球可达性和电信级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形成以“新通话”、“新消息”和“新联系”为核心、功能完善、体验优良的基础通信服务。

这种融合通信业务应该会对腾讯原有的即时通信业务是釜底抽薪,使微信等以流量替代语音的优势丧失殆尽,更因为中国移动具有底层植入能力而更具威胁,但短期内还不可能形成根本性的改变,用户使用微信的习惯与微信具备的业务集成上的特点仍会使其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当然,中国移动的融合通信只是通信运营商在4G时代到来的时候对互联网公司OTT业务的一次反击,也仅仅是开始,未来肯定会在技术革新的大潮中不断创新业务和应用,而互联网公司也不会一直拥有对电信运营商的理念优势,双方在不断的学习中相互融合,最终会在新的阶段实现新的平衡发展。

腾讯准备好了吗?

运营商的反击给腾讯带来的冲击最大,首先应该表现的股价上,而腾讯科技不断的放风也能够起到释放市场压力的作用,让腾讯的股市表现产生一定的免疫作用,应该算是腾讯的应对策略之一。

除此以外,腾讯在微信的业务能力上也在不断提升,通过公众号、企业号等的打造让微信用户更具有黏性,还开设微店、投资口袋购物使微信的平台化能力增强,微信也增加了短视频的功能,逐渐将微信与短信的使用拉开更大的距离,以便未来受到的冲击最小。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中国移动做融合业务是利用了4G的弯道超车机遇,而另外两家运营商在4G运营之后也一定会效仿,如果三家达成统一阵线,微信将面临严重的冲击,以现有的腾讯布局还远远不能有效抵抗。

腾讯这些年在发展自己的业务方面与三家运营商合作不够,分享利益的机制没有很好的建立,当然会导致激烈的反冲击,眼下最要紧的是寻求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共赢,否则,真的出现你死我活的斗争,腾讯不一定会是那个站着的!

关键字:腾讯科技免费短信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