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中国移动推医疗信息化系统

责任编辑:ylv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5-11 10:40:04 本文摘自:北京晨报

近年来,中央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顶层设计层出不穷,同时,来自企业、社会组织自主创新的底层推动不断涌现。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医疗信息化系统正是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背景下,顶层设计与底层推动深度契合的鲜活样本。

以庞大的移动通信用户为基础、优质高效的移动通信网络为支撑,中国移动已经搭建起健康互动、医患互动、移动医护和院前急救系统等环环相扣的医疗信息化系统。

登录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网站的“健康互动信息系统”页面,婴儿保健、孕妇保健、慢性病患者保健,各种档案和医检计划一目了然,通过这个平台,社区医护人员就可以及时向各类患者或保健对象发送提醒信息和健康知识,最大限度地做好预防工作,降低发病率。

这种良性互动在就诊环节也得以实现,人民医院、妇产医院已大规模应用“医患互动”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从进入医院挂号开始,手机短信就会告诉患者就诊科室在哪里、现在有多少人等候,患者凭借化验结果通知短信在自助终端机上打印化验报告单,系统能够自动短信通知传染病疫情或者其他健康提醒事项……

在解放军309医院,医生或护士只需轻轻点击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或定制的PDA,通过“移动医护”系统就可随时调阅病人的病历、医嘱和各种检查、化验以及护理等信息,并可以准确地在床边下医嘱,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输至科室和医院的管理终端。

如何在急救过程中争分夺秒,让医护人员提前掌握病患情况,也是医疗信息化着力解决的问题。现在,TD技术已登上北京120急救车,利用TD宽带无线高速通信技术,将车前路况和车内抢救过程的视频实时传回指挥中心,为后方指挥人员的决策提供依据,加快反应速度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据了解,目前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正在此基础上扩大应用,打造院前急救信息协同系统,利用高速移动通信系统搭建急救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急救呼叫、急救中心调度、救护车派遣、病人信息上传和共享、急救准备工作的一体化与协同化,提高急救工作效率。

交通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社区服务信息化、农业信息化……中国移动优质高速的通信网络已经延伸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种责任和追求,其主体不仅包括政府,也包括每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和社会组织,这种思路将始终贯穿在中国移动的企业发展之中。”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关键字:中国移动

本文摘自:北京晨报

x 中国移动推医疗信息化系统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中国移动推医疗信息化系统

责任编辑:ylv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5-11 10:40:04 本文摘自:北京晨报

近年来,中央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顶层设计层出不穷,同时,来自企业、社会组织自主创新的底层推动不断涌现。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医疗信息化系统正是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背景下,顶层设计与底层推动深度契合的鲜活样本。

以庞大的移动通信用户为基础、优质高效的移动通信网络为支撑,中国移动已经搭建起健康互动、医患互动、移动医护和院前急救系统等环环相扣的医疗信息化系统。

登录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网站的“健康互动信息系统”页面,婴儿保健、孕妇保健、慢性病患者保健,各种档案和医检计划一目了然,通过这个平台,社区医护人员就可以及时向各类患者或保健对象发送提醒信息和健康知识,最大限度地做好预防工作,降低发病率。

这种良性互动在就诊环节也得以实现,人民医院、妇产医院已大规模应用“医患互动”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从进入医院挂号开始,手机短信就会告诉患者就诊科室在哪里、现在有多少人等候,患者凭借化验结果通知短信在自助终端机上打印化验报告单,系统能够自动短信通知传染病疫情或者其他健康提醒事项……

在解放军309医院,医生或护士只需轻轻点击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或定制的PDA,通过“移动医护”系统就可随时调阅病人的病历、医嘱和各种检查、化验以及护理等信息,并可以准确地在床边下医嘱,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输至科室和医院的管理终端。

如何在急救过程中争分夺秒,让医护人员提前掌握病患情况,也是医疗信息化着力解决的问题。现在,TD技术已登上北京120急救车,利用TD宽带无线高速通信技术,将车前路况和车内抢救过程的视频实时传回指挥中心,为后方指挥人员的决策提供依据,加快反应速度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据了解,目前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正在此基础上扩大应用,打造院前急救信息协同系统,利用高速移动通信系统搭建急救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急救呼叫、急救中心调度、救护车派遣、病人信息上传和共享、急救准备工作的一体化与协同化,提高急救工作效率。

交通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社区服务信息化、农业信息化……中国移动优质高速的通信网络已经延伸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种责任和追求,其主体不仅包括政府,也包括每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和社会组织,这种思路将始终贯穿在中国移动的企业发展之中。”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关键字:中国移动

本文摘自:北京晨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