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新闻中心 → 正文

赔本不赚吆喝,还得挨用户骂,现在的虚拟运营商混得有多惨

责任编辑:editor04 作者:徐上峰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4-16 21:06:54 本文摘自:IT时代周刊

在近日召开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第五次工作例会上,工信部公布虚拟运营商近1年来取得的成绩:截至2015年3月底,已有20家转售企业正式放号,累计发展用户超过410万户。

尽管工信部称,随着前期试点工作的展开,一些主要问题和困难逐步得到解决,虚拟运营商业务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对于这样的现状,业界普遍认为不及格——平摊到每家虚拟运营商,用户仅20万户,约相当于一个小城市的人口数量。而且,这些用户中有相当部分是虚商赠送的,黏性不高。

引入民间资本发展虚拟运营商,目的是打破现有三大运营商对基础电信业务的垄断格局,使通信市场竞争更充分,通信资费更合理。因此,人们对虚拟运营商一度抱有较高的期待,民营企业更将其视作挺进通信大市场的一块跳板。据悉,一共有数百家企业参与牌照申请,申请企业包括迪信通、爱施德、富士康、联想、海信、海尔、小米、鹏博士等。

从去年5月开始,国内虚拟运营商陆续放号。然而,这一业务受到了大多掣肘,刚上阵就被套上了一个紧箍咒。去年12月,中国移动向虚拟运营商提供4G转售业务,迄今仅有两三家企业愿意开展测试,积极性不高。

虚拟运营商业务遇冷,主要是业务批发价不具备竞争优势,甚至出现了“批零倒挂”现象,导致虚拟运营商信心受挫。例如,170号段运营商的转售成本就过高,每条短信批发价高达7分钱,虚拟运营商无利可图。随着运营商电信资费不断下调,虚拟运营商在市场竞争中劣势加倍放大——消费者还得顾虑遇到问题时找不到营业厅,招不到投诉通道。另外,虚拟运营商被限制只能在少数城市放号,不能形成规模化优势,这也制约虚拟运营商的发展。

目前,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企业已有42家,开展业务的不到一半,它们宁可让资源闲置,也不想冒失展开业务运营。现有放号的虚拟运营商企业,都处于赔本状态,而且这种赔本的生意,不仅没有赚到吆喝,收获更多的是用户的不解及骂声。

缺少有竞争力的业务,强制换号,通话质量不佳,甚至收不到短信验证码……虚拟运营商高调入场后,又迅速降温。用户的不满,让虚拟运营商形象大打折扣,这对虚拟运营商开展更是雪上加霜。一些虚拟运营商已经萌生退意,决定从围城中逃出去。

要为虚拟运营商发展扫平道路,通信主管部门做通盘考虑,既不让3大国有企业损失太大,还要确保虚拟运营商有一定收益。现在,虽然政府给了民间资本进军电信基础业务的准入证,但民营企业并没有与3大运营商同等的话语权,这种地位的不对等,导致虚拟运营商先天跛足。政府如果不在政策层面上给予虚拟运营商更多支持,政府若不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虚拟运营商没有未来。

关键字:虚拟运营商用户

本文摘自:IT时代周刊

x 赔本不赚吆喝,还得挨用户骂,现在的虚拟运营商混得有多惨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新闻中心 → 正文

赔本不赚吆喝,还得挨用户骂,现在的虚拟运营商混得有多惨

责任编辑:editor04 作者:徐上峰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4-16 21:06:54 本文摘自:IT时代周刊

在近日召开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第五次工作例会上,工信部公布虚拟运营商近1年来取得的成绩:截至2015年3月底,已有20家转售企业正式放号,累计发展用户超过410万户。

尽管工信部称,随着前期试点工作的展开,一些主要问题和困难逐步得到解决,虚拟运营商业务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对于这样的现状,业界普遍认为不及格——平摊到每家虚拟运营商,用户仅20万户,约相当于一个小城市的人口数量。而且,这些用户中有相当部分是虚商赠送的,黏性不高。

引入民间资本发展虚拟运营商,目的是打破现有三大运营商对基础电信业务的垄断格局,使通信市场竞争更充分,通信资费更合理。因此,人们对虚拟运营商一度抱有较高的期待,民营企业更将其视作挺进通信大市场的一块跳板。据悉,一共有数百家企业参与牌照申请,申请企业包括迪信通、爱施德、富士康、联想、海信、海尔、小米、鹏博士等。

从去年5月开始,国内虚拟运营商陆续放号。然而,这一业务受到了大多掣肘,刚上阵就被套上了一个紧箍咒。去年12月,中国移动向虚拟运营商提供4G转售业务,迄今仅有两三家企业愿意开展测试,积极性不高。

虚拟运营商业务遇冷,主要是业务批发价不具备竞争优势,甚至出现了“批零倒挂”现象,导致虚拟运营商信心受挫。例如,170号段运营商的转售成本就过高,每条短信批发价高达7分钱,虚拟运营商无利可图。随着运营商电信资费不断下调,虚拟运营商在市场竞争中劣势加倍放大——消费者还得顾虑遇到问题时找不到营业厅,招不到投诉通道。另外,虚拟运营商被限制只能在少数城市放号,不能形成规模化优势,这也制约虚拟运营商的发展。

目前,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企业已有42家,开展业务的不到一半,它们宁可让资源闲置,也不想冒失展开业务运营。现有放号的虚拟运营商企业,都处于赔本状态,而且这种赔本的生意,不仅没有赚到吆喝,收获更多的是用户的不解及骂声。

缺少有竞争力的业务,强制换号,通话质量不佳,甚至收不到短信验证码……虚拟运营商高调入场后,又迅速降温。用户的不满,让虚拟运营商形象大打折扣,这对虚拟运营商开展更是雪上加霜。一些虚拟运营商已经萌生退意,决定从围城中逃出去。

要为虚拟运营商发展扫平道路,通信主管部门做通盘考虑,既不让3大国有企业损失太大,还要确保虚拟运营商有一定收益。现在,虽然政府给了民间资本进军电信基础业务的准入证,但民营企业并没有与3大运营商同等的话语权,这种地位的不对等,导致虚拟运营商先天跛足。政府如果不在政策层面上给予虚拟运营商更多支持,政府若不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虚拟运营商没有未来。

关键字:虚拟运营商用户

本文摘自:IT时代周刊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