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技术专区 → 正文

王建宙的变革之心

责任编辑:fm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1-12-12 11:59:37 本文摘自:经理世界网

金秋,北京金融街29号中国移动总部7层的董事长办公室宽敞明亮,接受专访的王建宙依然保持着企业家特有的敏锐,依然喜欢直面挑战性的问题。

案上,有一部刚付梓的书稿,题为《至·思·行——从达沃斯开始的思考》,这是王建宙近年来多次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与全球意见领袖与产业精英交流碰撞的思想结晶。他不同意出版商在封面印上自己的照片来赚取更多的销量,而是换了一副高耸入云的雪峰图,这可以解读为一种志存高远的心胸。任职董事长一年多来,他开始更多地从战略层面来为中国移动这艘巨轮掌舵。

3G时代棋到中局,4G喷薄欲出,背负TD重任的中国移动依然让对手难望项背:截至今年8月,中国移动手机用户数6.28亿,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为1.86亿和1.13亿;在争夺3G用户的恶战中,中国移动以4031万的数量,领先于中国联通的2876万和中国电信的2561万;营业利润上的差距更为明显,中国联通26亿元,中国电信97亿元,两者相加都无法企及中国移动的净利润(613亿元)。

但漂亮的数字并不意味着没有危机和挑战,尤其是在全球进入3G时代以后,大多数电信运营商都在转型中步履维艰。王建宙坦陈,即使继续降低语音资费,也依然无法制止传统电信业务增速的下滑,而新的数据业务在中国才刚刚起步,每个用户一个月几十兆的流量难以带来丰厚的利润。更严峻的挑战在于,TD-SCDMA作为本土3G标准的标杆,依然需要中国移动持续的投入与经营。

一年多来,王建宙频频出访海外运营商,谋划TD-LTE的快速大范围商用,他说情况非常乐观,像日本Softbank,印度Reliance、Bharti Airtel等都已经在建设TD-LTE商用网络。当记者问及王建宙这本新书最想传达的信号时,他坚定地说了三个字:国际化。

大象如何继续快跑

记者:纵观三大运营商二季度的财报,发现大家其实进入了一个平稳增长期,大象快跑的记录似乎已经终结?此时如何把握投入与回报的平衡?

王建宙:这是非常实际的一个问题。现在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9.5亿,中国移动有6.2亿用户,市场越来越成熟,发展也越来越困难。同时,竞争越来越激烈,三家运营商都要保持持续高速发展,难度非常之大。另外,互联网还要吃掉一部分利润。

但是,我始终坚信,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电信就一定能增长,这是定律,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失去了机会。中国的GDP还在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现在三家运营商每月新增1000万用户,每家有几百万新增用户。

具体的增长点在哪里?一是数据业务。现在中国人均通话时间已经稳定在每人520分钟/月,语音业务再想增长就要靠降价。但数据业务才刚刚开始,每人每月只有几十兆的流量,市场潜力巨大。在日本,包括Softbank这种新兴的运营商,以及NTT DOCOMO这种传统运营商,数据业务收入都已占到50%,而中国移动才达到30%。

二是靠机器,也就是物联网。中国有13亿人,每人一部手机是13亿,但是扩展到机器设备,乃至动植物,那就不是10亿、100亿,而是1000亿的概念。一个人可以有几十个SIM卡,这是一个不同的情景。

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IT公司都进入了电信领域,如何看待这种新的竞争格局?

王建宙:从历史上看,运营商原先是做固定电话,到了手机时代就是话音短信,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数据流量都与互联网有关。IT产业的发展也是从大型机、小型机、PC、桌面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最后交汇在一起。所以说,现在很难分清谁进入谁。

在这个情况下,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什么都干,必须选择重点。运营商如何选择?这时关于“哑管道”的问题就出来了。

我们不甘心做“哑管道”,未来会从四点进行突破:第一,管道是一定要做的,这是我们基本的责任,互联网企业是不会来做管道的;第二,管道要能够盈利,从数据流量获得回报;第三,管道要可控;第四,管道要开放,要打通很多节点,建立一些平台,让人家都参与进来。

例如,目前的应用商店有好几类,有手机制造商做的,如苹果的App Store、诺基亚的Ovi等;有互联网公司做的,如谷歌的Android市场。但它们大多只为自己的用户服务。开放的事情谁来做?只有运营商。中国移动发展MM应用商店,就是要做一个开放的市场,为所有的用户服务。

记者: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应用正试图绕过运营商的控制,您所说的“可控的管道”是要应对这一挑战吗?

王建宙:对于运营商来说,来自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已经成为一个现实。可视电话是一个最典型3G业务,但现在iPhone的Facetime作为一种基于Wi-Fi的可视电话,已经跟运营商没任何关系。另外,在手机支付领域,现在已经有手机制造商将NFC技术内嵌在手机里,用户单独去开一个信用卡号码就可以实现手机支付,也与运营商没关系。将来,还有更多的东西会出来。

“可控的管道”还不仅要对付这些。一些国外运营商提供50美元包月的服务,但如果用户每天下载电影,把流量都吃掉了,这时它可能会故意给你放慢网速。但我认为这不是解决方案,方案还在于通过Wi-Fi分流蜂窝网的压力,这是全球运营商的共识。如何实现管道的可控,是大家都在探索的课题。

创新和国际化

记者:您在书中强调“要创新,而非跟随”,中国移动如何焕发创新精神?

王建宙:这是我们内部开会讨论得最多的问题。电信行业的经营方式已经历时100多年,从电报电话时代一直延续过来,虽然中间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基本的运作方式却没变。例如,中国移动的组织结构是全国-省-地市-县-乡镇-村,完全按行政层级设立,这对发展用户、维护线路、基站等工作,非常有效。但到互联网时代就完全不同了,互联网是集中运营的,并没有地域的概念。

更重要的是一种创新精神,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后,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开拓新业务,这确实也是中国移动这样的企业所缺乏的。我们现在一方面要改变自己的机制,从组织架构开始,比如建设一些专业基地和一些大型的IDC(网络数据中心)。如何在员工中建立一种创新的机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但是,如果要在移动互联网有所作为,就必须努力推进。

记者:能否举一些中国移动致力于自主创新的案例?

王建宙:最好的例子就是TD-LTE。TD-SCDMA是中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系统,因为起步晚,跟国际的3G有差距。但到了TD-LTE时代,这种差距就很小了。

TD-LTE要解决两大课题:第一,技术上要具有先进性。第二,国际化商用。我最近去了美国,很受鼓舞。美国最大的WiMax运营商Clearwire已经明确要把WiMax转移到TD-LTE上来,希望与中国移动进行更多合作,共同打造产业链。同时,日本的Softbank已经着手TD-LTE商用建网,印度Reliance、Bharti Airtel也都已开始建网。TD-LTE国际化的推广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一点,中国移动会继续努力,让它尽快成为商用网。

记者:TD-LTE的国际化之路目前似乎较为乐观,您预计最快何时能够实现商用?

王建宙:我觉得网络技术没什么问题,主要还是终端,有四大难题需要解决。

一是多频。现在全球无线宽带频率主要在2.3G,2.6G以及700兆频段,另外还有1.9G,很多频率都要做进去;

二是多模。首先是4G的多模,FDD跟TD不要再分,而是做成一个芯片。在1G、2G和3G时代,很难用同一个手机走遍世界,但我们希望4G时代可以做到。另外, 2G涉及GSM和CDMA标准,3G涉及EVDO、WCDMA和TD-SCDMA标准,那么多的模,究竟选择做哪些?

三是语音,LTE只传输数据,没有话音域。目前,我们在第一阶段采取话音和数据双模双待。第二阶段要voice over LTE,所有话音都变成数据。

四是什么是典型的4G手机?1G的时候是打电话,2G可以发短信加慢速上网,3G是智能手机,现在需要找一个东西,让人们一看就是4G。我跟摩托罗拉CEO桑杰·贾讨论过这个话题,认为4G一定是视频,在视频上怎么做文章。

这四大难题需要在短时间内解决。网络已经基本就绪,终端还要加油,从芯片开始。

通吃的运营商?

记者:实际上,随着ICT融合的大潮,很多运营商也尝试在多个领域成为一个全面的ICT服务商,您如何看待这些尝试?

王建宙:电信行业在最近20年中,走的是一条专业化道路。首先把制造跟运营分开,当初美国AT&T把朗讯分出去,只留下运营,当时看来对大家都有利,朗讯的产品大家都可以用,AT&T也可以面向所有厂商采购。而且在2000年左右最激进的时候流行分拆,很多运营商把移动数据业务分出去,使其成为一个单独的公司。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在欧洲除了沃达丰(只有移动没有固定),包括英国电信、法国电信、德国电信、西班牙电信等,移动业务都回来了,成为全网运行的运营商。同时,制造企业开始进入运营领域,苹果制造了iPhone,App Store是它的运营,而且很成功。而运营企业也在进入制造领域,例如互联网运营商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它又要开始自己做品牌手机。

这两个趋势与以前的专业化方向正好相反。我现在还说不出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但的确值得研究。我们已经看到这种微妙的变化,真的不排除电信企业涌现出一个通吃的,至少要敢想,要敢于把教科书的上的东西扔掉。有时候企业管理很有意思,生产组织也很有意思。你说越专业越好,人家通吃不也是很好吗?但大家都去通吃,又不见得好。所以,我们找不到唯一的答案。

王建宙

王建宙先生现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移动(00941)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2004年加入中国移动之前,王建宙先生于1999年~2004年期间在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历任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此前,王建宙先生曾任杭州市电信局局长,浙江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邮电部计划建设司司长,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司长等职。

王建宙先生从浙江大学管理工程系获得工学硕士学位,从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关键字:运营商王建宙

本文摘自:经理世界网

x 王建宙的变革之心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技术专区 → 正文

王建宙的变革之心

责任编辑:fm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1-12-12 11:59:37 本文摘自:经理世界网

金秋,北京金融街29号中国移动总部7层的董事长办公室宽敞明亮,接受专访的王建宙依然保持着企业家特有的敏锐,依然喜欢直面挑战性的问题。

案上,有一部刚付梓的书稿,题为《至·思·行——从达沃斯开始的思考》,这是王建宙近年来多次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与全球意见领袖与产业精英交流碰撞的思想结晶。他不同意出版商在封面印上自己的照片来赚取更多的销量,而是换了一副高耸入云的雪峰图,这可以解读为一种志存高远的心胸。任职董事长一年多来,他开始更多地从战略层面来为中国移动这艘巨轮掌舵。

3G时代棋到中局,4G喷薄欲出,背负TD重任的中国移动依然让对手难望项背:截至今年8月,中国移动手机用户数6.28亿,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为1.86亿和1.13亿;在争夺3G用户的恶战中,中国移动以4031万的数量,领先于中国联通的2876万和中国电信的2561万;营业利润上的差距更为明显,中国联通26亿元,中国电信97亿元,两者相加都无法企及中国移动的净利润(613亿元)。

但漂亮的数字并不意味着没有危机和挑战,尤其是在全球进入3G时代以后,大多数电信运营商都在转型中步履维艰。王建宙坦陈,即使继续降低语音资费,也依然无法制止传统电信业务增速的下滑,而新的数据业务在中国才刚刚起步,每个用户一个月几十兆的流量难以带来丰厚的利润。更严峻的挑战在于,TD-SCDMA作为本土3G标准的标杆,依然需要中国移动持续的投入与经营。

一年多来,王建宙频频出访海外运营商,谋划TD-LTE的快速大范围商用,他说情况非常乐观,像日本Softbank,印度Reliance、Bharti Airtel等都已经在建设TD-LTE商用网络。当记者问及王建宙这本新书最想传达的信号时,他坚定地说了三个字:国际化。

大象如何继续快跑

记者:纵观三大运营商二季度的财报,发现大家其实进入了一个平稳增长期,大象快跑的记录似乎已经终结?此时如何把握投入与回报的平衡?

王建宙:这是非常实际的一个问题。现在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9.5亿,中国移动有6.2亿用户,市场越来越成熟,发展也越来越困难。同时,竞争越来越激烈,三家运营商都要保持持续高速发展,难度非常之大。另外,互联网还要吃掉一部分利润。

但是,我始终坚信,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电信就一定能增长,这是定律,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失去了机会。中国的GDP还在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现在三家运营商每月新增1000万用户,每家有几百万新增用户。

具体的增长点在哪里?一是数据业务。现在中国人均通话时间已经稳定在每人520分钟/月,语音业务再想增长就要靠降价。但数据业务才刚刚开始,每人每月只有几十兆的流量,市场潜力巨大。在日本,包括Softbank这种新兴的运营商,以及NTT DOCOMO这种传统运营商,数据业务收入都已占到50%,而中国移动才达到30%。

二是靠机器,也就是物联网。中国有13亿人,每人一部手机是13亿,但是扩展到机器设备,乃至动植物,那就不是10亿、100亿,而是1000亿的概念。一个人可以有几十个SIM卡,这是一个不同的情景。

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IT公司都进入了电信领域,如何看待这种新的竞争格局?

王建宙:从历史上看,运营商原先是做固定电话,到了手机时代就是话音短信,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数据流量都与互联网有关。IT产业的发展也是从大型机、小型机、PC、桌面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最后交汇在一起。所以说,现在很难分清谁进入谁。

在这个情况下,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什么都干,必须选择重点。运营商如何选择?这时关于“哑管道”的问题就出来了。

我们不甘心做“哑管道”,未来会从四点进行突破:第一,管道是一定要做的,这是我们基本的责任,互联网企业是不会来做管道的;第二,管道要能够盈利,从数据流量获得回报;第三,管道要可控;第四,管道要开放,要打通很多节点,建立一些平台,让人家都参与进来。

例如,目前的应用商店有好几类,有手机制造商做的,如苹果的App Store、诺基亚的Ovi等;有互联网公司做的,如谷歌的Android市场。但它们大多只为自己的用户服务。开放的事情谁来做?只有运营商。中国移动发展MM应用商店,就是要做一个开放的市场,为所有的用户服务。

记者: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应用正试图绕过运营商的控制,您所说的“可控的管道”是要应对这一挑战吗?

王建宙:对于运营商来说,来自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已经成为一个现实。可视电话是一个最典型3G业务,但现在iPhone的Facetime作为一种基于Wi-Fi的可视电话,已经跟运营商没任何关系。另外,在手机支付领域,现在已经有手机制造商将NFC技术内嵌在手机里,用户单独去开一个信用卡号码就可以实现手机支付,也与运营商没关系。将来,还有更多的东西会出来。

“可控的管道”还不仅要对付这些。一些国外运营商提供50美元包月的服务,但如果用户每天下载电影,把流量都吃掉了,这时它可能会故意给你放慢网速。但我认为这不是解决方案,方案还在于通过Wi-Fi分流蜂窝网的压力,这是全球运营商的共识。如何实现管道的可控,是大家都在探索的课题。

创新和国际化

记者:您在书中强调“要创新,而非跟随”,中国移动如何焕发创新精神?

王建宙:这是我们内部开会讨论得最多的问题。电信行业的经营方式已经历时100多年,从电报电话时代一直延续过来,虽然中间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基本的运作方式却没变。例如,中国移动的组织结构是全国-省-地市-县-乡镇-村,完全按行政层级设立,这对发展用户、维护线路、基站等工作,非常有效。但到互联网时代就完全不同了,互联网是集中运营的,并没有地域的概念。

更重要的是一种创新精神,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后,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开拓新业务,这确实也是中国移动这样的企业所缺乏的。我们现在一方面要改变自己的机制,从组织架构开始,比如建设一些专业基地和一些大型的IDC(网络数据中心)。如何在员工中建立一种创新的机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但是,如果要在移动互联网有所作为,就必须努力推进。

记者:能否举一些中国移动致力于自主创新的案例?

王建宙:最好的例子就是TD-LTE。TD-SCDMA是中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系统,因为起步晚,跟国际的3G有差距。但到了TD-LTE时代,这种差距就很小了。

TD-LTE要解决两大课题:第一,技术上要具有先进性。第二,国际化商用。我最近去了美国,很受鼓舞。美国最大的WiMax运营商Clearwire已经明确要把WiMax转移到TD-LTE上来,希望与中国移动进行更多合作,共同打造产业链。同时,日本的Softbank已经着手TD-LTE商用建网,印度Reliance、Bharti Airtel也都已开始建网。TD-LTE国际化的推广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一点,中国移动会继续努力,让它尽快成为商用网。

记者:TD-LTE的国际化之路目前似乎较为乐观,您预计最快何时能够实现商用?

王建宙:我觉得网络技术没什么问题,主要还是终端,有四大难题需要解决。

一是多频。现在全球无线宽带频率主要在2.3G,2.6G以及700兆频段,另外还有1.9G,很多频率都要做进去;

二是多模。首先是4G的多模,FDD跟TD不要再分,而是做成一个芯片。在1G、2G和3G时代,很难用同一个手机走遍世界,但我们希望4G时代可以做到。另外, 2G涉及GSM和CDMA标准,3G涉及EVDO、WCDMA和TD-SCDMA标准,那么多的模,究竟选择做哪些?

三是语音,LTE只传输数据,没有话音域。目前,我们在第一阶段采取话音和数据双模双待。第二阶段要voice over LTE,所有话音都变成数据。

四是什么是典型的4G手机?1G的时候是打电话,2G可以发短信加慢速上网,3G是智能手机,现在需要找一个东西,让人们一看就是4G。我跟摩托罗拉CEO桑杰·贾讨论过这个话题,认为4G一定是视频,在视频上怎么做文章。

这四大难题需要在短时间内解决。网络已经基本就绪,终端还要加油,从芯片开始。

通吃的运营商?

记者:实际上,随着ICT融合的大潮,很多运营商也尝试在多个领域成为一个全面的ICT服务商,您如何看待这些尝试?

王建宙:电信行业在最近20年中,走的是一条专业化道路。首先把制造跟运营分开,当初美国AT&T把朗讯分出去,只留下运营,当时看来对大家都有利,朗讯的产品大家都可以用,AT&T也可以面向所有厂商采购。而且在2000年左右最激进的时候流行分拆,很多运营商把移动数据业务分出去,使其成为一个单独的公司。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在欧洲除了沃达丰(只有移动没有固定),包括英国电信、法国电信、德国电信、西班牙电信等,移动业务都回来了,成为全网运行的运营商。同时,制造企业开始进入运营领域,苹果制造了iPhone,App Store是它的运营,而且很成功。而运营企业也在进入制造领域,例如互联网运营商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它又要开始自己做品牌手机。

这两个趋势与以前的专业化方向正好相反。我现在还说不出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但的确值得研究。我们已经看到这种微妙的变化,真的不排除电信企业涌现出一个通吃的,至少要敢想,要敢于把教科书的上的东西扔掉。有时候企业管理很有意思,生产组织也很有意思。你说越专业越好,人家通吃不也是很好吗?但大家都去通吃,又不见得好。所以,我们找不到唯一的答案。

王建宙

王建宙先生现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移动(00941)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2004年加入中国移动之前,王建宙先生于1999年~2004年期间在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历任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此前,王建宙先生曾任杭州市电信局局长,浙江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邮电部计划建设司司长,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司长等职。

王建宙先生从浙江大学管理工程系获得工学硕士学位,从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关键字:运营商王建宙

本文摘自:经理世界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