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据网络行业动态 → 正文

交换机的适用以及网络通信简单互联

责任编辑:hli 作者:慧聪通信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11-02 10:33:25 本文摘自:博客

1.基本网络设备

(1)网络接口卡(NIC,NetworkInterfaceCard)

功能:为PC提供进行网络通信的能力,将设备所要传递的数据转换为网络上其它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通过网络介质传输数据。

在发送方,把从计算机系统要发送的数据转换成能在网线上传输的bit流

在接收方,把从网线上接收来的bit流重组成计算机系统可以处理的数据

判断数据是否发给自己

发送和控制计算机系统和网线之间的数据流

MAC地址:物理地址,又称为局域网地址。在网络中,任何一台设备(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都有自己唯一的MAC地址,以在网络中唯一标识自己,网络中没有两台设备拥有相同的物理地址。

注:大多数MAC层地址是由设备制造商建在硬件内部或网卡内的ROM芯片中。将网络接口卡插在计算机的主板中,这台计算机就具有了MAC地址。MAC(MediaAccess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地址是一个6字节的二进制串,通常写成16进制数,以冒号分隔,前三个字节代表厂商代码,后三个字节由厂商自行分配。如:00:E0:FC:20:0A:8C。

当某个设备要传送信息给另一个设备时,可以用MAC地址来建立与对方的通信。方式是:源计算机将带有目的计算机MAC地址的信息发送到网络上,网络中每个设备的NIC(接收系统)都会检查该信息的目的地MAC地址,看它是否是自己的MAC地址。如果不符,NIC就会忽略该信息;如果自己就是接收都不得,NIC就会复制该信息。

(2)双绞线(TwistedPair,TP)

定义: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便成了双绞线电缆。

性能:比较柔软,便于在墙角等不规则地方施工。主要是用来传输模拟声音信息,也可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在大多数应用下,双绞线的最大布线长度为100m。根据距离长短,数据传输速率一般可达到10Mbps-100Mbps。然而,新技术允许在有限的范围内使双绞线达到1000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甚至更高。

分类:屏蔽双绞线(ShieldedTwistedPair,STP),价格相对要高一些,安装比未屏蔽双绞线电缆难,类似于同轴电缆,配有屏蔽功能;未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TwistedPair,UTP),没有屏蔽功能,成本低,应用十分普及,在大多数中小企业内部LAN、网吧LAN等均使用这种网线。

(3)连接器

功能:连接UTP与STP采用的是RJ-45连接器(俗称水晶头),一端可以连接在计算机的网络接口卡上,另一端可以连接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2.制作直连双绞线电缆

(1)准备工具:

双绞线、RJ-45卡线钳、RJ-45连接器、电缆测试仪

(2)制作过程:分为四步,分别为剥线、理线、插线、压线。

第一步:剥线。用卡线钳的剪线刀口将双绞线端头剪齐,再将双绞线端头伸入剥线刀口,使线头触及前挡板,然后适度握紧卡线钳的同时慢慢旋转双绞线,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取出端头从而剥下保护胶皮。注意:握卡线钳的力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剪断芯线;剥线的长度为13mm~15mm,不宜太长或太短。

第二步:理线。双绞线由8根有色导线两两绞合而成,将其整理平行,按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色平行排列,整理完毕后用剪线刀口将前端修齐;顺时针方向排列。

第三步:插线。将八条线并拢后用斜口钳剪齐,并留下约14mm的长度。一只手捏住水晶头,将水晶头有弹片一侧向下,另一只手捏平双绞线,稍稍用力将排好的线平行插入水晶头内的线槽中,八条导线顶端应插入线槽顶端。将并拢的双绞线插入RJ-45接头时,注意“橙白”线要对着RJ-45的第一脚。

第四步:压线。确认所有导线都到位后,将水晶头放入压线钳夹槽中,用力捏几下压线钳,压紧线头即可。

(3)直连网线

两端线序一致。用于不同类型的RJ45接口(一个接口是MDI(MediaDependentInterface),一个接口是MDIX)互连,通常主机和路由器的接口属于MDI,交换机和集线器的接口属于MDIX。

[page]

(4)交叉网线

一端线序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另一端线序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采用“1-3,2-6”的交叉原则排列,称为交叉网线。用于相同类型的RJ45接口互连。

注意: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一些新的网络设备,可以自动识别连接的网线类型,用户不管采用直连网线或者交叉网线均可以正确连接设备。

(5)电缆的测试

使用电缆测试仪进行检测。测试时将双绞线两端分别插入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受器,打开电源,同一条线的指示灯会一起亮起来,例如发射器的第一个指示灯亮时,若接受器第一个灯也亮,表示两者第一只脚接在同一条线上;若发射器的第一个灯亮时,接受器第七个灯亮,则表示线序连接错误。(不论是直连或交叉线,都不可能有1对7的情况);若发射器的第一个灯亮时,接受器却没有任何灯亮起,那么这只脚与另一端的任一只脚都没有连通,可能是导线中间断了,或是两端至少有一个金属片未接触该条芯线。制作完成的线缆一定要经过测试后才能使用,否则断路会导致无法通信,短路有可能损坏网络设备。

二、TCP/IP协议

1.TCP/IP协议简介

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是发展至今最成功的通信协议,它被用于构筑目前最大的、开放的互联网络系统Internet。TCP/IP是一组通信协议的代名词,这组协议使任何具有网络设备的用户能访问和共享Internet上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协议族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TCP和IP是两个独立且紧密结合的协议,负责管理和引导数据报文在Internet上的传输。二者使用专门的报文头定义每个报文的内容。TCP负责和远程主机的连接;IP负责寻址,使报文被送到其该去的地方。

2.TCP/IP模型与OSI模型

OSI模型TCP/IP模型TCP/IP协议栈

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应用层HTTPTELNETFTP

TFTPPINGSNMP

DNSSMTP……

表示层(PresentationLayer)

会话层(SessionLayer)

传输层(TransportLayer)传输层TCPUDP

网络层(NetworkLayer)网络层IPARPRARPICMP

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数据链路层PPPFrameRelayx.25…

物理层(PhysicalLayer)物理层定义接口与线缆

3.TCP/IP模型中各层的功能

物理层:物理层负责处理对介质的访问,实现传输数据需要的机械、电气、功能及接口等特性。

数据链路层:提供检错、纠错、流量控制等措施,使之对网络层显现为一条无差错的线路。

网络层:检查网络拓扑,以决定传输报文的最佳路由,执行数据转发。其关键问题是确定数据包从源端到目的端如何选择路由。

传输层:为两台主机间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层从应用层接受数据,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把它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给网络层,并确保到达对方的各段信息正确无误。

应用层: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细节。应用层显示接收到的信息,把用户的数据发送到低层,为应用软件提供网络接口。

4.以太网中PC通信过程

首先必须有物理上的连接(物理层),其次必须有MAC地址(数据链路层),最后必须有IP地址(网络层),至于传输层协议的使用则和具体的应用相关。

三、配置IP地址

1.查看IP地址

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开始】按钮,选择菜单命令“开始→运行”,输入“cmd”,进入命令提示符窗口。

(2)输入命令“ipconfig”,回车

2.设置IP地址

操作步骤如下:

(1)右击【网上邻居】,选择菜单命令“属性”,打开“网络连接”窗口

(2)在“网络连接”窗口中,右击“本地连接”,选择菜单命令“属性”,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窗口

(3)单击“常规”选项卡,在“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下拉列表框中单击选中“Internet协议(TCP/IP)”,单击【属性】按钮,打开“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

(4)选中“使用下面的IP地址”单选框,在“IP地址”文本框中输入新的IP地址,如“10.0.0.1”,在“子网掩码”文本框中输入子网掩码,如“255.255.255.0”

(5)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窗口,单击【确定】按钮

四、用Ping测试连通性

1.Ping命令简介

Ping是一个很有用的程序,它用于检验TCP/IP是否成功安装。Ping是以声纳探测命名的,用于对水下的物体进行定位和距离测量。Ping的意思是分组Internet探测器(PacketInternetGroper)。

Ping命令通过发送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数据报以请求应答来实现其功能。返回的应答响应中包含到达目的地的成功率和往返时间,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断定是否与目的地连通。

2.Ping命令用法

(1)Ping127.0.0.1(内部回环测试):测试基本的TCP/IP网络配置

(2)Ping主机的IP地址:检验本地主机的TCP/IP地址配置

(3)Ping默认网关IP地址:检验连接本地网络和其他网络的路由器是否可达

(4)Ping远端目的地的IP地址:检验与远端主机的连通性

五、Hub(集线器)

1.功能

集线器实际上就是多端口中继器,通常有4~24个RJ-45端口,常用在以太网10BASE-T或100BASE-T网络中。HUB是一种共享的网络设备,即每个时刻只能有一个端口在发送数据。它的功能是把从一个端口接收到的比特流从其它所有端口转发出去。因此,用Hub连接的所有站点也处于一个冲突域之中。当网络中有两个或多个站点同时进行数据传输时,将会产生冲突。

2.冲突(collision)定义

两个终端工作站同时在网络线路上发送数据。

关键字:TCPIP地址网络层网络连接

本文摘自:博客

x 交换机的适用以及网络通信简单互联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数据网络行业动态 → 正文

交换机的适用以及网络通信简单互联

责任编辑:hli 作者:慧聪通信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11-02 10:33:25 本文摘自:博客

1.基本网络设备

(1)网络接口卡(NIC,NetworkInterfaceCard)

功能:为PC提供进行网络通信的能力,将设备所要传递的数据转换为网络上其它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通过网络介质传输数据。

在发送方,把从计算机系统要发送的数据转换成能在网线上传输的bit流

在接收方,把从网线上接收来的bit流重组成计算机系统可以处理的数据

判断数据是否发给自己

发送和控制计算机系统和网线之间的数据流

MAC地址:物理地址,又称为局域网地址。在网络中,任何一台设备(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都有自己唯一的MAC地址,以在网络中唯一标识自己,网络中没有两台设备拥有相同的物理地址。

注:大多数MAC层地址是由设备制造商建在硬件内部或网卡内的ROM芯片中。将网络接口卡插在计算机的主板中,这台计算机就具有了MAC地址。MAC(MediaAccess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地址是一个6字节的二进制串,通常写成16进制数,以冒号分隔,前三个字节代表厂商代码,后三个字节由厂商自行分配。如:00:E0:FC:20:0A:8C。

当某个设备要传送信息给另一个设备时,可以用MAC地址来建立与对方的通信。方式是:源计算机将带有目的计算机MAC地址的信息发送到网络上,网络中每个设备的NIC(接收系统)都会检查该信息的目的地MAC地址,看它是否是自己的MAC地址。如果不符,NIC就会忽略该信息;如果自己就是接收都不得,NIC就会复制该信息。

(2)双绞线(TwistedPair,TP)

定义: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便成了双绞线电缆。

性能:比较柔软,便于在墙角等不规则地方施工。主要是用来传输模拟声音信息,也可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在大多数应用下,双绞线的最大布线长度为100m。根据距离长短,数据传输速率一般可达到10Mbps-100Mbps。然而,新技术允许在有限的范围内使双绞线达到1000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甚至更高。

分类:屏蔽双绞线(ShieldedTwistedPair,STP),价格相对要高一些,安装比未屏蔽双绞线电缆难,类似于同轴电缆,配有屏蔽功能;未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TwistedPair,UTP),没有屏蔽功能,成本低,应用十分普及,在大多数中小企业内部LAN、网吧LAN等均使用这种网线。

(3)连接器

功能:连接UTP与STP采用的是RJ-45连接器(俗称水晶头),一端可以连接在计算机的网络接口卡上,另一端可以连接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2.制作直连双绞线电缆

(1)准备工具:

双绞线、RJ-45卡线钳、RJ-45连接器、电缆测试仪

(2)制作过程:分为四步,分别为剥线、理线、插线、压线。

第一步:剥线。用卡线钳的剪线刀口将双绞线端头剪齐,再将双绞线端头伸入剥线刀口,使线头触及前挡板,然后适度握紧卡线钳的同时慢慢旋转双绞线,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取出端头从而剥下保护胶皮。注意:握卡线钳的力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剪断芯线;剥线的长度为13mm~15mm,不宜太长或太短。

第二步:理线。双绞线由8根有色导线两两绞合而成,将其整理平行,按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色平行排列,整理完毕后用剪线刀口将前端修齐;顺时针方向排列。

第三步:插线。将八条线并拢后用斜口钳剪齐,并留下约14mm的长度。一只手捏住水晶头,将水晶头有弹片一侧向下,另一只手捏平双绞线,稍稍用力将排好的线平行插入水晶头内的线槽中,八条导线顶端应插入线槽顶端。将并拢的双绞线插入RJ-45接头时,注意“橙白”线要对着RJ-45的第一脚。

第四步:压线。确认所有导线都到位后,将水晶头放入压线钳夹槽中,用力捏几下压线钳,压紧线头即可。

(3)直连网线

两端线序一致。用于不同类型的RJ45接口(一个接口是MDI(MediaDependentInterface),一个接口是MDIX)互连,通常主机和路由器的接口属于MDI,交换机和集线器的接口属于MDIX。

[page]

(4)交叉网线

一端线序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另一端线序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采用“1-3,2-6”的交叉原则排列,称为交叉网线。用于相同类型的RJ45接口互连。

注意: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一些新的网络设备,可以自动识别连接的网线类型,用户不管采用直连网线或者交叉网线均可以正确连接设备。

(5)电缆的测试

使用电缆测试仪进行检测。测试时将双绞线两端分别插入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受器,打开电源,同一条线的指示灯会一起亮起来,例如发射器的第一个指示灯亮时,若接受器第一个灯也亮,表示两者第一只脚接在同一条线上;若发射器的第一个灯亮时,接受器第七个灯亮,则表示线序连接错误。(不论是直连或交叉线,都不可能有1对7的情况);若发射器的第一个灯亮时,接受器却没有任何灯亮起,那么这只脚与另一端的任一只脚都没有连通,可能是导线中间断了,或是两端至少有一个金属片未接触该条芯线。制作完成的线缆一定要经过测试后才能使用,否则断路会导致无法通信,短路有可能损坏网络设备。

二、TCP/IP协议

1.TCP/IP协议简介

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是发展至今最成功的通信协议,它被用于构筑目前最大的、开放的互联网络系统Internet。TCP/IP是一组通信协议的代名词,这组协议使任何具有网络设备的用户能访问和共享Internet上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协议族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TCP和IP是两个独立且紧密结合的协议,负责管理和引导数据报文在Internet上的传输。二者使用专门的报文头定义每个报文的内容。TCP负责和远程主机的连接;IP负责寻址,使报文被送到其该去的地方。

2.TCP/IP模型与OSI模型

OSI模型TCP/IP模型TCP/IP协议栈

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应用层HTTPTELNETFTP

TFTPPINGSNMP

DNSSMTP……

表示层(PresentationLayer)

会话层(SessionLayer)

传输层(TransportLayer)传输层TCPUDP

网络层(NetworkLayer)网络层IPARPRARPICMP

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数据链路层PPPFrameRelayx.25…

物理层(PhysicalLayer)物理层定义接口与线缆

3.TCP/IP模型中各层的功能

物理层:物理层负责处理对介质的访问,实现传输数据需要的机械、电气、功能及接口等特性。

数据链路层:提供检错、纠错、流量控制等措施,使之对网络层显现为一条无差错的线路。

网络层:检查网络拓扑,以决定传输报文的最佳路由,执行数据转发。其关键问题是确定数据包从源端到目的端如何选择路由。

传输层:为两台主机间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层从应用层接受数据,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把它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给网络层,并确保到达对方的各段信息正确无误。

应用层: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细节。应用层显示接收到的信息,把用户的数据发送到低层,为应用软件提供网络接口。

4.以太网中PC通信过程

首先必须有物理上的连接(物理层),其次必须有MAC地址(数据链路层),最后必须有IP地址(网络层),至于传输层协议的使用则和具体的应用相关。

三、配置IP地址

1.查看IP地址

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开始】按钮,选择菜单命令“开始→运行”,输入“cmd”,进入命令提示符窗口。

(2)输入命令“ipconfig”,回车

2.设置IP地址

操作步骤如下:

(1)右击【网上邻居】,选择菜单命令“属性”,打开“网络连接”窗口

(2)在“网络连接”窗口中,右击“本地连接”,选择菜单命令“属性”,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窗口

(3)单击“常规”选项卡,在“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下拉列表框中单击选中“Internet协议(TCP/IP)”,单击【属性】按钮,打开“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

(4)选中“使用下面的IP地址”单选框,在“IP地址”文本框中输入新的IP地址,如“10.0.0.1”,在“子网掩码”文本框中输入子网掩码,如“255.255.255.0”

(5)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窗口,单击【确定】按钮

四、用Ping测试连通性

1.Ping命令简介

Ping是一个很有用的程序,它用于检验TCP/IP是否成功安装。Ping是以声纳探测命名的,用于对水下的物体进行定位和距离测量。Ping的意思是分组Internet探测器(PacketInternetGroper)。

Ping命令通过发送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数据报以请求应答来实现其功能。返回的应答响应中包含到达目的地的成功率和往返时间,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断定是否与目的地连通。

2.Ping命令用法

(1)Ping127.0.0.1(内部回环测试):测试基本的TCP/IP网络配置

(2)Ping主机的IP地址:检验本地主机的TCP/IP地址配置

(3)Ping默认网关IP地址:检验连接本地网络和其他网络的路由器是否可达

(4)Ping远端目的地的IP地址:检验与远端主机的连通性

五、Hub(集线器)

1.功能

集线器实际上就是多端口中继器,通常有4~24个RJ-45端口,常用在以太网10BASE-T或100BASE-T网络中。HUB是一种共享的网络设备,即每个时刻只能有一个端口在发送数据。它的功能是把从一个端口接收到的比特流从其它所有端口转发出去。因此,用Hub连接的所有站点也处于一个冲突域之中。当网络中有两个或多个站点同时进行数据传输时,将会产生冲突。

2.冲突(collision)定义

两个终端工作站同时在网络线路上发送数据。

关键字:TCPIP地址网络层网络连接

本文摘自:博客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