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据网络企业动态 → 正文

华为凭什么厚积薄发?脚步广告解析任正非三大方法论

责任编辑:editor04 作者:李瀛寰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1-29 21:14:29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从布鞋院士李小文到贴满胶布的芭蕾之脚,华为的企业形象广告每每都会引发热议,尤其是扫地僧李小文,不仅成为华为十几万员工学习的榜样,更引发了科技行业里的“李小文热”。

李小文院士已经离开我们,但李小文的扫地僧精神却长留世间,而且对今天中国的科技创新、勇于探索的新时代都有重要的精神指引意义。

前不久,华为新一轮企业形象广告亮相,共有三幅,一个画面是瓦格尼亚人在刚果博约马瀑布附近捕鱼的瞬间,另一个呈现的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现“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还有一个是女飞人乔伊娜微笑冲过终点的瞬间。

尤其是第二幅广告中的希格斯玻色子,这被科技界称之为“上帝的脚步声”。

从李小文的布鞋到芭蕾之脚,再到上帝的脚步声,这三年里华为的脚步广告至此形成一个自成话语体系的思想脉络。华为借脚步广告,到底在说些什么?

单个广告来看,无论是扫地僧还是芭蕾之脚,抑或是上帝的脚步声,都可以解读一番。布鞋和芭蕾之脚更强调的是一个企业的“扫地僧精神”和“苦难点亮未来”的拼搏勇气,而在刚刚推出的这三幅新的脚步广告,却传递出了华为与众不同的战略打法。

2015年华为营收3900亿人民币,经过28年的努力,今年华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争相学习的榜样。当人们都在探究华为的秘密时,华为通过三幅厚积薄发系列广告自己揭开了其成功之道——即坚持战略聚焦,持续战略投入,不断实现战略突破。

三幅广告讲的是厚积薄发的三重含义,但更深来看,这也可以说是任正非的三大方法论。

战略聚焦:在激流中抓住货真价实的鱼

2010年,爱尔兰摄影师Andrew Mcconnell记录下了瓦格尼亚人在刚果博约马瀑布附近捕鱼的瞬间。瓦格尼亚人编制巨大的木篮,放在每秒流量2.8万立方米的刚果河中,湍急的河水会把鱼推到木蓝里。瓦格尼亚人捕鱼时必须非常专注,否则就会被河水卷走。这种古老的捕鱼方式已经持续了数百年。

之所以用这张瓦格尼亚人古老的捕鱼方法来做广告,华为的思想其非常清晰:聚焦于大数据洪流中的战略性机会,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

科技行业瞬间万变,聚焦才能走远,也许制定这一聚焦战略并不是难事,但难的有两点,一是看准方向,二是坚持。

在看准产业方向这一层面,华为有的放矢,当年没有去抓电信行业的小灵通机会,也没有大力去做CDMA而是抓住WCDMA的战略方向,这已看到华为在选择战略方向时的思考,事实也证明,WCDMA才是行业的未来大势。

在未来方向的选择上,因为有扫地僧般的华为技术研发人员,华为选择了ICT这一大战略,而这正是今天已经被证明的未来,最重要的是,华为已经坚持了28年。

“华为耐住了28年的寂寞,聚焦在ICT基础设施的主航道。28年来,十几万人瞄准的是同一个城墙口,持续冲锋。华为的投资策略就是要快打慢,聚集在一个点上实际就是快打慢,所以会产生好的结果。”如任正非在《聚焦主航道,在战略机会点上抢占机会》一文中所说,聚焦其实是又快又慢,冲锋是快,但持续冲锋其实却是慢。这不是华为的选择,要我说,更是科技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华为的打法。

2015年3月,在CeBIT2015上华为吸引了众多目光,颇有些主场之意。华为以重量级规模参展,更是对“中国首次作为CeBIT官方合作伙伴国”的巨大支持,不仅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和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参观华为展台并亲身体验了华为的下一代通信系统MirrorSys系统,而当工信部副部长刘利华一行来到华为设置的明星产品大道上时,特别对CE12800数据中心交换机的整体设计和制造能力表示了肯定,称“中国需要更多的像CE12800这样的‘大国重器’走出国门”。

今天,华为的ICT已经成为一张中国名片,这就是华为积累28年后的又一突破。

科技行业的特点,就是变化要快,但根要深、要做慢功夫。又快又慢的辩证哲学,正是科技行业的最大奥秘。而华为,掌握了这个奥秘。

在又快又慢的科技行业,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最重要。但找到正确的方向后,还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自我批判不断纠偏,才能厚积薄发。在主航道上创新是非常难的,要耐得住寂寞。这就是今年华为轮值CEO郭平在新年致辞中所讲的厚积薄发第一条:聚焦而且守得住。

只有这样,才能湍急的河水中抓到鱼。

战略投入:手机业务爆发的启示

  在这华为这一轮的三幅广告中,希格斯玻色子寓意最为深刻。

自然界的“上帝粒子”是在宇宙诞生之初存在的,要寻找它就必须人工还原宇宙大爆炸时的场景。为此,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投资90亿美元打造了世界最大实验项目——大型强子对撞机。经过近万名科学家几十年的努力,于2012年宣布成功发现“上帝粒子”。 上帝粒子的发现有助于解释恒星、行星和人类存在的原因,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几十年的努力,万名科技学者的心血,就算这样,厚积也不一定能有薄发。就比如,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就带有偶然性。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很多伟大发明、改变人类命运的发明,并非按预定计划发生。

1895年9月8日,伦琴正在做阴极射线实验。当伦琴把手伸到电极管和纸屏之间时,他大吃一惊,纸屏上竟然出现手骨的影像!由于这种辐射线的神密性质,他称之为“X射线”。在这一偶然发现之前,伦琴已经经历26年漫长学术生涯。没有积累,伦琴不可能发现X射线。但就算有了这26年的付出,就一定能保证伦琴一定会有所发现吗?

科学发明、科技创新、改变人类命运,这是科技家毕生的追求,就算没有最后的成果,但过程中的努力也会给后人做铺路石,共同推动未来。如任正非所说:“突破是要有战略定力和耐性的。有时候,十年、二十年没有突破,甚至一生也没有突破,一生都是世界备胎。华为不上市,不愿意被资本市场牵着鼻子走,这样华为可以着眼未来五至十年的战略构建,不会只考虑现阶段。”

华为有这样的大目标,当然更希望把这一信念传递给产业界。勇于付出,才有可能带来偶然的伟大变革,但如果连付出都没有,所谓的改变只能是空中楼阁。

任正非有一个著名的方法论:华为把能力中心建立在战略资源聚集地,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华为过去28年来的持续密集投资,终于使我们在大数据时代成为主要贡献者。这是一个长期、痛苦的积累过程,但华为人已经听到了成功的脚步声。”

就像华为副总裁陈黎芳所总结的那样,华为手机今天的成功决不是偶然。华为在通信领域有20多年的积累、在手机研发上也有10多年的积累,从芯片、软件、材料,到美学设计、工艺等方方面面的能力都经历了漫长、痛苦的积累与改进过程。这些是华为长跑之下带来的深厚积累。

过去10年,华为累计投入2400亿元进行研发创新,17万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高达45%。华为在全球设立16个研发中心,31个联合创新中心,加入170多个标准组织和开源组织。截至2015年6月30日,华为累计共获得专利授权41903件。

勇于付出并真心敬畏自然规律——踏实前行、血汗、付出,瞄准一个方向先拿出一万个小时,才有可能聆听到上帝的脚步声。

战略突破:短跑冲刺精神

在一次比赛中,乔伊娜微笑着冲过终点,她创造的女子100米短跑世界纪录至今无人打破。乔伊娜说:“对于短跑选手来说,跑完赛场上的100米总共只有10秒钟左右的时间。所以我们会把每一秒钟都划分成100个等份来计算,很多人为了提高这百分之一秒的成绩而甘愿付出巨大的努力。要知道,每0.01秒都是很重要的。”

这幅广告其实既是布鞋、芭蕾之脚的精神沿续——华为人挥洒青春汗水、持续艰苦奋斗,为实现未来信息社会的突破而不懈努力——但同时更有新的精神内涵。

华为历来追求的是长跑精神,厚积薄发,但在当今的科技行业竞争激烈之时,在某些领域也需要“短跑精神”,比如华为手机的迅速突破。

华为在长跑的同时,既要迎接手机行业的快速变化,还要面对自身的DNA变革,因为华为从运营商2B市场起步,现在手机产品要走向2C的消费者市场,这就需要华为迅速冲刺,才能实现从手机到自身的双重突破。

在华为手机短跑冲刺时,任正非再次提出了更为细节的战术打法:“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业务服务、一切为了胜利”。任正非这句话也许会成为科技变革时代的一个标志性口号。

“我们要在10年内实现大体系支撑下的精兵战略,逐步实行资源管理权与作战指挥权适当分离。指挥权要不断前移,让优秀将领不断走向前线,灵活机动地决策。”在任正非的新作战方案下,今天的华为以代表处为利润中心,对结果承担责任,指挥权、现场决策权首先前移至代表处,“这就是权力下放。流程要纵向、横向打通。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能呼唤炮火,能呼唤到炮火。”

自2010年进入消费者手机市场,华为手机刚开始走得并不顺利,“2012年2月四核手机Ascend D1发布,但9月才上市,上市时已经不再领先,这款手机其实是失败了。”

尽管有任正非对华为手机的格外关注,但面对走得跌跌撞撞的华为终端部门,任正非仍然充分放权,他只强调了四点:要有盈利能力、要有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能出现恶意库存、要管理好风险。

时间仅过了三年,2015年华为全球手机出货量就已经达到1.08亿部。在手机终端这个炮火轰轰的阵地,去年华为手机以产品口碑与品牌认知不仅提前完成了全年任务,更向全世界展现了华为品牌的科技创新力量。如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所说:“2015年,华为拥有了中国第一、全球前三的市场地位,2016年将迎来华为爆发年”。

这就是任正非突破战略下的短跑方法论:战略机会窗开启之时,聚集力量,密集投资,全线攻击。厚积薄发再加上短跑精神,华为终端已经成了华为的新样板。在科技行业迅速变化的今天,不仅华为内部的其它业务也需要这样的突破,从整个科技行业来看,华为战略突破的方法论都有巨大价值。

现在,华为终端已经制定了5年超越千亿美元的销售额,这就是华为实现战略突破之后迎来的新发展境界。

在战略突破中,华为还有另一个切实的方法论——人才观。华为坚持瞄准目标,坚持开放包容,吸纳不同领域的大量人才,这样带来了思想的碰撞及互相启发,从而在各个领域里捕获更多突破的机会。

总结:华为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康德的思考,正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面对浩瀚繁星,每个人都会想到“我是谁,我来哪里,我去向何处”,这是人类永恒的追问。 星空之上,就是宇宙,宇宙又起源何处?上帝粒子其实正是解开解开宇宙之谜的钥匙。

而在今天的科技行业,我们同样面临着寻找星辰与大海的探索。任正非以及华为的方法论既有战略意义又非常务实,这就是厚积薄发三层架构:

其一,以清醒头脑判断科技产业方向,实现战略聚焦,这样才能抓到急流中的鱼,ICT就是这样的鱼;

其二,不上市,不被资本裹挟,坚持长跑,坚持战略投入,不断扎根技术创新寻找更大的未来;

其三,在需要快速突破的领域,进行短跑冲刺、充分放权、广纳人才,从而在各个领域里捕获更多突破的机会。

华为的三幅广告,不仅有战略,还有战术打法。这三个广告既是激励十几万华为人进一步创新,更是希望中国的科技行业能够共同突破,去应对世界的竞争。

创新,需要付出血与汗,需要苦难的历程,但更需要的是有效而务实的方法论,以及“上帝脚步”这样的大格局。

关键字:华为手机任正非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x 华为凭什么厚积薄发?脚步广告解析任正非三大方法论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数据网络企业动态 → 正文

华为凭什么厚积薄发?脚步广告解析任正非三大方法论

责任编辑:editor04 作者:李瀛寰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1-29 21:14:29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从布鞋院士李小文到贴满胶布的芭蕾之脚,华为的企业形象广告每每都会引发热议,尤其是扫地僧李小文,不仅成为华为十几万员工学习的榜样,更引发了科技行业里的“李小文热”。

李小文院士已经离开我们,但李小文的扫地僧精神却长留世间,而且对今天中国的科技创新、勇于探索的新时代都有重要的精神指引意义。

前不久,华为新一轮企业形象广告亮相,共有三幅,一个画面是瓦格尼亚人在刚果博约马瀑布附近捕鱼的瞬间,另一个呈现的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现“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还有一个是女飞人乔伊娜微笑冲过终点的瞬间。

尤其是第二幅广告中的希格斯玻色子,这被科技界称之为“上帝的脚步声”。

从李小文的布鞋到芭蕾之脚,再到上帝的脚步声,这三年里华为的脚步广告至此形成一个自成话语体系的思想脉络。华为借脚步广告,到底在说些什么?

单个广告来看,无论是扫地僧还是芭蕾之脚,抑或是上帝的脚步声,都可以解读一番。布鞋和芭蕾之脚更强调的是一个企业的“扫地僧精神”和“苦难点亮未来”的拼搏勇气,而在刚刚推出的这三幅新的脚步广告,却传递出了华为与众不同的战略打法。

2015年华为营收3900亿人民币,经过28年的努力,今年华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争相学习的榜样。当人们都在探究华为的秘密时,华为通过三幅厚积薄发系列广告自己揭开了其成功之道——即坚持战略聚焦,持续战略投入,不断实现战略突破。

三幅广告讲的是厚积薄发的三重含义,但更深来看,这也可以说是任正非的三大方法论。

战略聚焦:在激流中抓住货真价实的鱼

2010年,爱尔兰摄影师Andrew Mcconnell记录下了瓦格尼亚人在刚果博约马瀑布附近捕鱼的瞬间。瓦格尼亚人编制巨大的木篮,放在每秒流量2.8万立方米的刚果河中,湍急的河水会把鱼推到木蓝里。瓦格尼亚人捕鱼时必须非常专注,否则就会被河水卷走。这种古老的捕鱼方式已经持续了数百年。

之所以用这张瓦格尼亚人古老的捕鱼方法来做广告,华为的思想其非常清晰:聚焦于大数据洪流中的战略性机会,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

科技行业瞬间万变,聚焦才能走远,也许制定这一聚焦战略并不是难事,但难的有两点,一是看准方向,二是坚持。

在看准产业方向这一层面,华为有的放矢,当年没有去抓电信行业的小灵通机会,也没有大力去做CDMA而是抓住WCDMA的战略方向,这已看到华为在选择战略方向时的思考,事实也证明,WCDMA才是行业的未来大势。

在未来方向的选择上,因为有扫地僧般的华为技术研发人员,华为选择了ICT这一大战略,而这正是今天已经被证明的未来,最重要的是,华为已经坚持了28年。

“华为耐住了28年的寂寞,聚焦在ICT基础设施的主航道。28年来,十几万人瞄准的是同一个城墙口,持续冲锋。华为的投资策略就是要快打慢,聚集在一个点上实际就是快打慢,所以会产生好的结果。”如任正非在《聚焦主航道,在战略机会点上抢占机会》一文中所说,聚焦其实是又快又慢,冲锋是快,但持续冲锋其实却是慢。这不是华为的选择,要我说,更是科技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华为的打法。

2015年3月,在CeBIT2015上华为吸引了众多目光,颇有些主场之意。华为以重量级规模参展,更是对“中国首次作为CeBIT官方合作伙伴国”的巨大支持,不仅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和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参观华为展台并亲身体验了华为的下一代通信系统MirrorSys系统,而当工信部副部长刘利华一行来到华为设置的明星产品大道上时,特别对CE12800数据中心交换机的整体设计和制造能力表示了肯定,称“中国需要更多的像CE12800这样的‘大国重器’走出国门”。

今天,华为的ICT已经成为一张中国名片,这就是华为积累28年后的又一突破。

科技行业的特点,就是变化要快,但根要深、要做慢功夫。又快又慢的辩证哲学,正是科技行业的最大奥秘。而华为,掌握了这个奥秘。

在又快又慢的科技行业,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最重要。但找到正确的方向后,还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自我批判不断纠偏,才能厚积薄发。在主航道上创新是非常难的,要耐得住寂寞。这就是今年华为轮值CEO郭平在新年致辞中所讲的厚积薄发第一条:聚焦而且守得住。

只有这样,才能湍急的河水中抓到鱼。

战略投入:手机业务爆发的启示

  在这华为这一轮的三幅广告中,希格斯玻色子寓意最为深刻。

自然界的“上帝粒子”是在宇宙诞生之初存在的,要寻找它就必须人工还原宇宙大爆炸时的场景。为此,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投资90亿美元打造了世界最大实验项目——大型强子对撞机。经过近万名科学家几十年的努力,于2012年宣布成功发现“上帝粒子”。 上帝粒子的发现有助于解释恒星、行星和人类存在的原因,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几十年的努力,万名科技学者的心血,就算这样,厚积也不一定能有薄发。就比如,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就带有偶然性。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很多伟大发明、改变人类命运的发明,并非按预定计划发生。

1895年9月8日,伦琴正在做阴极射线实验。当伦琴把手伸到电极管和纸屏之间时,他大吃一惊,纸屏上竟然出现手骨的影像!由于这种辐射线的神密性质,他称之为“X射线”。在这一偶然发现之前,伦琴已经经历26年漫长学术生涯。没有积累,伦琴不可能发现X射线。但就算有了这26年的付出,就一定能保证伦琴一定会有所发现吗?

科学发明、科技创新、改变人类命运,这是科技家毕生的追求,就算没有最后的成果,但过程中的努力也会给后人做铺路石,共同推动未来。如任正非所说:“突破是要有战略定力和耐性的。有时候,十年、二十年没有突破,甚至一生也没有突破,一生都是世界备胎。华为不上市,不愿意被资本市场牵着鼻子走,这样华为可以着眼未来五至十年的战略构建,不会只考虑现阶段。”

华为有这样的大目标,当然更希望把这一信念传递给产业界。勇于付出,才有可能带来偶然的伟大变革,但如果连付出都没有,所谓的改变只能是空中楼阁。

任正非有一个著名的方法论:华为把能力中心建立在战略资源聚集地,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华为过去28年来的持续密集投资,终于使我们在大数据时代成为主要贡献者。这是一个长期、痛苦的积累过程,但华为人已经听到了成功的脚步声。”

就像华为副总裁陈黎芳所总结的那样,华为手机今天的成功决不是偶然。华为在通信领域有20多年的积累、在手机研发上也有10多年的积累,从芯片、软件、材料,到美学设计、工艺等方方面面的能力都经历了漫长、痛苦的积累与改进过程。这些是华为长跑之下带来的深厚积累。

过去10年,华为累计投入2400亿元进行研发创新,17万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高达45%。华为在全球设立16个研发中心,31个联合创新中心,加入170多个标准组织和开源组织。截至2015年6月30日,华为累计共获得专利授权41903件。

勇于付出并真心敬畏自然规律——踏实前行、血汗、付出,瞄准一个方向先拿出一万个小时,才有可能聆听到上帝的脚步声。

战略突破:短跑冲刺精神

在一次比赛中,乔伊娜微笑着冲过终点,她创造的女子100米短跑世界纪录至今无人打破。乔伊娜说:“对于短跑选手来说,跑完赛场上的100米总共只有10秒钟左右的时间。所以我们会把每一秒钟都划分成100个等份来计算,很多人为了提高这百分之一秒的成绩而甘愿付出巨大的努力。要知道,每0.01秒都是很重要的。”

这幅广告其实既是布鞋、芭蕾之脚的精神沿续——华为人挥洒青春汗水、持续艰苦奋斗,为实现未来信息社会的突破而不懈努力——但同时更有新的精神内涵。

华为历来追求的是长跑精神,厚积薄发,但在当今的科技行业竞争激烈之时,在某些领域也需要“短跑精神”,比如华为手机的迅速突破。

华为在长跑的同时,既要迎接手机行业的快速变化,还要面对自身的DNA变革,因为华为从运营商2B市场起步,现在手机产品要走向2C的消费者市场,这就需要华为迅速冲刺,才能实现从手机到自身的双重突破。

在华为手机短跑冲刺时,任正非再次提出了更为细节的战术打法:“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业务服务、一切为了胜利”。任正非这句话也许会成为科技变革时代的一个标志性口号。

“我们要在10年内实现大体系支撑下的精兵战略,逐步实行资源管理权与作战指挥权适当分离。指挥权要不断前移,让优秀将领不断走向前线,灵活机动地决策。”在任正非的新作战方案下,今天的华为以代表处为利润中心,对结果承担责任,指挥权、现场决策权首先前移至代表处,“这就是权力下放。流程要纵向、横向打通。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能呼唤炮火,能呼唤到炮火。”

自2010年进入消费者手机市场,华为手机刚开始走得并不顺利,“2012年2月四核手机Ascend D1发布,但9月才上市,上市时已经不再领先,这款手机其实是失败了。”

尽管有任正非对华为手机的格外关注,但面对走得跌跌撞撞的华为终端部门,任正非仍然充分放权,他只强调了四点:要有盈利能力、要有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能出现恶意库存、要管理好风险。

时间仅过了三年,2015年华为全球手机出货量就已经达到1.08亿部。在手机终端这个炮火轰轰的阵地,去年华为手机以产品口碑与品牌认知不仅提前完成了全年任务,更向全世界展现了华为品牌的科技创新力量。如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所说:“2015年,华为拥有了中国第一、全球前三的市场地位,2016年将迎来华为爆发年”。

这就是任正非突破战略下的短跑方法论:战略机会窗开启之时,聚集力量,密集投资,全线攻击。厚积薄发再加上短跑精神,华为终端已经成了华为的新样板。在科技行业迅速变化的今天,不仅华为内部的其它业务也需要这样的突破,从整个科技行业来看,华为战略突破的方法论都有巨大价值。

现在,华为终端已经制定了5年超越千亿美元的销售额,这就是华为实现战略突破之后迎来的新发展境界。

在战略突破中,华为还有另一个切实的方法论——人才观。华为坚持瞄准目标,坚持开放包容,吸纳不同领域的大量人才,这样带来了思想的碰撞及互相启发,从而在各个领域里捕获更多突破的机会。

总结:华为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康德的思考,正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面对浩瀚繁星,每个人都会想到“我是谁,我来哪里,我去向何处”,这是人类永恒的追问。 星空之上,就是宇宙,宇宙又起源何处?上帝粒子其实正是解开解开宇宙之谜的钥匙。

而在今天的科技行业,我们同样面临着寻找星辰与大海的探索。任正非以及华为的方法论既有战略意义又非常务实,这就是厚积薄发三层架构:

其一,以清醒头脑判断科技产业方向,实现战略聚焦,这样才能抓到急流中的鱼,ICT就是这样的鱼;

其二,不上市,不被资本裹挟,坚持长跑,坚持战略投入,不断扎根技术创新寻找更大的未来;

其三,在需要快速突破的领域,进行短跑冲刺、充分放权、广纳人才,从而在各个领域里捕获更多突破的机会。

华为的三幅广告,不仅有战略,还有战术打法。这三个广告既是激励十几万华为人进一步创新,更是希望中国的科技行业能够共同突破,去应对世界的竞争。

创新,需要付出血与汗,需要苦难的历程,但更需要的是有效而务实的方法论,以及“上帝脚步”这样的大格局。

关键字:华为手机任正非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