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据网络企业动态 → 正文

“中兴事件”给中国的优秀企业们提了一个醒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微天下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3-23 11:24:06 本文摘自:搜狐IT

饱受瞩目的中兴通讯被美国商务部制裁事件终于要有一个暂时令当事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了。

3月2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表示,根据出口管理条例744.16规定,鉴于中兴通讯和深圳市中兴康讯电子有限公司向BIS提交的将其从实体名单中进行删除或修改的要求,以及这些实体公司向美国政府作出的约束承诺,BIS正通过增加一个临时的一般授权来恢复此前中兴通讯和深圳市中兴康讯电子有限公司有关出口、再出口和中转(国内)的原状,以此来此减少这些实体名单中的公司的影响。

对此,中兴通讯发布声明称:中兴通讯将致力履行承诺,继续与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保持合作,并期待尽快从实体清单中彻底移除。目前美国商务部的决定,将使中兴通讯能继续践行对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承诺。中兴通讯将恪守国际行业惯例及所在国法律法规,继续为世界通信进步做贡献。

也就是说,此前美国商务部向中兴施行的出口禁令将被临时取消。今年3月初,美国商务部根据多年以前伊朗的一桩旧事,认定中兴违背了“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并对中兴实施贸易制裁。因为背景复杂,事起突兀,此事引起中国政府的抗议和不满,国内舆论界也多认为美国对中兴的制裁目的并不单纯,有中美大国博弈、美国大选等政治因素掺杂在内。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就此批评说,美方举动“不是处理经贸矛盾的正确做法,损人且不利己”。

尽管出口限制的解除是暂时的,但事件解决之迅速仍然超出预料。之前,美国商务部的出口禁令涉及到中兴产业链上游的很多业务,又事出突然,对中兴影响颇大,出口禁令的取消不但解除了困难,也为中兴的下一步应对留出了时间,事实上,尽管美国厂商的供应很重要,但只要有充足的应对时间,中兴还是能够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的,比如将相关元器件的供应地改为非美国等。

美国在此次事件中表现的相当鸡贼。通过对中兴的制裁成功的搅动了视听,随后又以中兴“向美国政府做出的具有约束力的承诺”而暂时解除禁令,即保住了面子,又留下一个保持进一步行动权利的活口。

但客观说,这次事件最终取得的是一个多赢的结果,美国政府达到了目的,中国政府的强硬反应也起到了效果,当然还有中兴在制裁中成功翻身,也算是赢家。这是一个多方都可以接受的正确的解决方式,国际政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博弈,因为不但牵扯到国际政治经济利益,还涉及国民情绪、国内政治等,很难出现一方彻底胜利的结果,最好的结局就是妥协。

可以说,这次中兴事件的处理方式非常具有开创性和特殊性。特殊性在于,因为一家企业的遭遇导致两国政府多次正式表态,这实属罕见,而事件解决之迅速也是前所未有。而开创性则在于,它为未来类似事件的解决提供了范例,值得中国政府、中国企业在今后遭遇此类事件时加以借鉴。另外,中国政府在中兴事件中表现的鲜明态度也值得称许,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就必然会遇到越来越多的类似事件,在很多时候,保护企业利益就是保护国家利益,这都需要政府的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禁运事件中的主角中兴的国际知名度却大大增加。很多关注时事的外国网民因为好奇而去google中兴:到底是什么样的中国企业会引发美国商务部的大动干戈,他们就会发现美国《财富》杂志网站上在这样的报道:中兴成立于1985年,为全球160多个国家提供通讯设备以及服务。相关数据显示,中兴是美国第四大智能手机供应商,市场占有率为7%,仅次于苹果、三星和LG电子。手机设备客户包括美国四大移动运营商中的三家。事实上,美国商务部选择中兴来进行打击搅动舆论确实很有眼光,因为这对中国来说不是一家微不足道的企业,能够产生相当的“痛感”,中兴是中国最优秀的科技企业之一。它不止是在去年卖出了5600万部手机,还是国际上5G技术研发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连续六年位居国际专利申请量三甲,在2016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兴通讯还凭借Pre5G Massive MIMO荣获全球移动大奖“最佳移动技术突破奖”和“CTO 选择大奖”。

中兴事件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也给中国企业提了一个醒,即在未来的大国博弈中,中国的优秀企业很可能会因为国际政治因素而遭遇国家级的“定点打击”,国家力量的打击相较于企业力量来说,这是不折不扣的灾难性黑天鹅事件,中兴这次侥幸得免,但未来其他企业则未必会一样幸运。像联想、华为等等有志于开拓国际市场的优秀中国企业,应该在中兴事件中吸取经验,对类似的风险加以避免或者准备预案。

关键字:大国博弈

本文摘自:搜狐IT

x “中兴事件”给中国的优秀企业们提了一个醒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数据网络企业动态 → 正文

“中兴事件”给中国的优秀企业们提了一个醒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微天下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3-23 11:24:06 本文摘自:搜狐IT

饱受瞩目的中兴通讯被美国商务部制裁事件终于要有一个暂时令当事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了。

3月2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表示,根据出口管理条例744.16规定,鉴于中兴通讯和深圳市中兴康讯电子有限公司向BIS提交的将其从实体名单中进行删除或修改的要求,以及这些实体公司向美国政府作出的约束承诺,BIS正通过增加一个临时的一般授权来恢复此前中兴通讯和深圳市中兴康讯电子有限公司有关出口、再出口和中转(国内)的原状,以此来此减少这些实体名单中的公司的影响。

对此,中兴通讯发布声明称:中兴通讯将致力履行承诺,继续与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保持合作,并期待尽快从实体清单中彻底移除。目前美国商务部的决定,将使中兴通讯能继续践行对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承诺。中兴通讯将恪守国际行业惯例及所在国法律法规,继续为世界通信进步做贡献。

也就是说,此前美国商务部向中兴施行的出口禁令将被临时取消。今年3月初,美国商务部根据多年以前伊朗的一桩旧事,认定中兴违背了“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并对中兴实施贸易制裁。因为背景复杂,事起突兀,此事引起中国政府的抗议和不满,国内舆论界也多认为美国对中兴的制裁目的并不单纯,有中美大国博弈、美国大选等政治因素掺杂在内。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就此批评说,美方举动“不是处理经贸矛盾的正确做法,损人且不利己”。

尽管出口限制的解除是暂时的,但事件解决之迅速仍然超出预料。之前,美国商务部的出口禁令涉及到中兴产业链上游的很多业务,又事出突然,对中兴影响颇大,出口禁令的取消不但解除了困难,也为中兴的下一步应对留出了时间,事实上,尽管美国厂商的供应很重要,但只要有充足的应对时间,中兴还是能够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的,比如将相关元器件的供应地改为非美国等。

美国在此次事件中表现的相当鸡贼。通过对中兴的制裁成功的搅动了视听,随后又以中兴“向美国政府做出的具有约束力的承诺”而暂时解除禁令,即保住了面子,又留下一个保持进一步行动权利的活口。

但客观说,这次事件最终取得的是一个多赢的结果,美国政府达到了目的,中国政府的强硬反应也起到了效果,当然还有中兴在制裁中成功翻身,也算是赢家。这是一个多方都可以接受的正确的解决方式,国际政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博弈,因为不但牵扯到国际政治经济利益,还涉及国民情绪、国内政治等,很难出现一方彻底胜利的结果,最好的结局就是妥协。

可以说,这次中兴事件的处理方式非常具有开创性和特殊性。特殊性在于,因为一家企业的遭遇导致两国政府多次正式表态,这实属罕见,而事件解决之迅速也是前所未有。而开创性则在于,它为未来类似事件的解决提供了范例,值得中国政府、中国企业在今后遭遇此类事件时加以借鉴。另外,中国政府在中兴事件中表现的鲜明态度也值得称许,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就必然会遇到越来越多的类似事件,在很多时候,保护企业利益就是保护国家利益,这都需要政府的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禁运事件中的主角中兴的国际知名度却大大增加。很多关注时事的外国网民因为好奇而去google中兴:到底是什么样的中国企业会引发美国商务部的大动干戈,他们就会发现美国《财富》杂志网站上在这样的报道:中兴成立于1985年,为全球160多个国家提供通讯设备以及服务。相关数据显示,中兴是美国第四大智能手机供应商,市场占有率为7%,仅次于苹果、三星和LG电子。手机设备客户包括美国四大移动运营商中的三家。事实上,美国商务部选择中兴来进行打击搅动舆论确实很有眼光,因为这对中国来说不是一家微不足道的企业,能够产生相当的“痛感”,中兴是中国最优秀的科技企业之一。它不止是在去年卖出了5600万部手机,还是国际上5G技术研发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连续六年位居国际专利申请量三甲,在2016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兴通讯还凭借Pre5G Massive MIMO荣获全球移动大奖“最佳移动技术突破奖”和“CTO 选择大奖”。

中兴事件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也给中国企业提了一个醒,即在未来的大国博弈中,中国的优秀企业很可能会因为国际政治因素而遭遇国家级的“定点打击”,国家力量的打击相较于企业力量来说,这是不折不扣的灾难性黑天鹅事件,中兴这次侥幸得免,但未来其他企业则未必会一样幸运。像联想、华为等等有志于开拓国际市场的优秀中国企业,应该在中兴事件中吸取经验,对类似的风险加以避免或者准备预案。

关键字:大国博弈

本文摘自:搜狐I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