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据网络企业动态 → 正文

爱立信:三方面推动TD-LTE进程

责任编辑:Lucy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1-04-28 09:20:54 本文摘自:新浪科技

2010年是TD-LTE从试验室走向外场测试的关键一年。年底,在前期完成小规模外场测试的基础上,工信部正式批准TD-LTE规摸技术实验网部署方案。TD-LTE商用蓄势待发。

爱立信中国及东北亚区总裁马志鸿(MatsHOlsson)表示:“作为中国移动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爱立信将全力以赴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支持,帮助他们使TD-LTE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卓越的TD-LTE技术所带来的全新优质服务,不仅将造福中国亿万计的用户,并将惠及全世界的用户。我们很高兴能投入这项伟大的事业。”

设备和网络稳定性“模范”

2010年,在前期完成TD-LTE概念性测试的基础上,中国移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联合数十家设备商和芯片厂商,在北京市怀柔、顺义进行了TD-LTE外场测试,一方面对2.3Ghz、2.6Ghz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组网验证,另一方面,也开展了系统和芯片的互操作测试。

爱立信也参与了测试,测试的网络设备包括基站(eNodeB)和核心网设备(EPC),均表现良好。10月,爱立信携手三星电子于北京顺利完成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终端芯片与系统设备互操作测试(UuIOT)。此后,爱立信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的进度,完成了与海思半导体和创毅视讯两家终端企业的IOT测试,从而获得了进入规模外场试验的资格。

2011年3月,中国移动确定了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厦门、北京七城市的TD-LTE试验网承建企业。爱立信被中国移动选中,在深圳参与部署TD-LTE试验网。爱立信提供端到端TD-LTE解决方案,包括多模基站RBS6000、经商用验证的分组核心演进(EPC)网络、运营支撑系统(OSS)软件及电信专业服务。4月6日,爱立信在深圳打通了TD-LTE数据呼叫,成为中国移动启动TD-LTE规模试验后首批实现TD-LTE数据呼叫的厂商。

据介绍,TD-LTE外场规模试验主要考验TD-LTE三方面性能:首先是规模化组网情况下网络/终端/业务的性能和稳定性;其次,LTE网络与2G、3G网络的互操作;第三,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市场与战略主管常刚表示,七城市的规模试验网是对TD-LTE的预商用测试,主要测试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能否满足实际运营的需求,而任何技术发展,都必须以为运营商提供高可靠性网络为基础。这既包括网络的稳定性,也包括设备的稳定度和可用性。如,在测试数据吞吐率的同时,不能只看峰值表现,还要看其单基站和多基站覆盖下,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稳定性。再如,在测试网络时延时,不能只看单应用指标,而应从全网角度考虑。

“不怕走得慢,但每一步都要走好。”常刚说。

三方面推动TD-LTE进程

常刚表示,爱立信一直履行着在中国和全世界推动TD-LTE发展的坚定承诺,主要从三方面推动TD-LTE的商用化进程:

首先,积极参与TD-LTE的标准讨论。标准是产业化的基础,在标准方面,爱立信一直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国内标准化组织密切配合,推动标准层面TD-LTE和LTEFDD的融合发展,以让更多厂商支持TD-LTE。目前,TD-LTE和LTEFDD在标准上有80-90%的相似度。

其次,爱立信不断推动TD-LTE产品的商业化进程,并推动相关的网络和设备的测试。早在2008年,爱立信就进行了TD-LTE和LTEFDD的共平台演示。2010年5月,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爱立信在瑞典馆展出了基于TD-LTE的最新产品及解决方案。7月,爱立信在上海首次展示了完整的TD-LTE解决方案。当年,爱立信还基于其多模基站RBS6000推出了一款新的TD-LTE基站,该方案还支持LTE演进(LTEAdvanced)技术,保障运营商网络后续演进。在2011年2月份的世界移动大会上,爱立信还率先在业界展示了基于TD-LTE的的VoLTE语音业务。

此外,爱立信还不断推动网络能力与终端的协同发展。爱立信的合资公司ST-Ericsson是领先的TD-LTE终端/芯片供应商,最早展示TD-LTE和FDD-LTE共平台,也是最早演示3G/4G切换的厂商,并积极参加了工信部相关测试。爱立信的TD-LTE网络设备已经成功完成了多家芯片组厂商的互操作测试。

第三,爱立信不仅在推动TD-LTE本身的商业成熟,也在推动其获得国际上的广泛认可。2010年6月,爱立信在爱尔兰完成了TD-LTE下一代移动技术的首次测试。6月,高通在印度拍得TD-LTE频谱后;7月,爱立信在印度演示了端到端LTETDD解决方案,配合进行测试和认证;12月,印度Re-liance与高通、爱立信合作在印度成功进行了TD-LTE外场测试,在印度利用2.3GHz频率成功开展了首个TD-LTE数据通话测试。此外,爱立信还在泰国、越南、印尼、日本等国家向当地运营商和政府证明,TD-LTE已经接近成熟,从而推动TD-LTE被认可。爱立信还配合推动TD-LTE在全球频谱分配的测试和认证。

FDD经验帮助中国TD-LTE

爱立信是LTE技术提出者和标准的主导者,预计将拥有25%的LTE核心专利。在市场方面,公开资料显示,爱立信已与2010年全球营收排名前十的电信运营商中的五家运营商签署了LTE合同,供应了全球绝大部分的商用LTE网络,其所提供的LTE网络覆盖超过1亿的人群,而当前全部商业LTE网络覆盖人群为1.5亿。爱立信还赢得了全球首个LTE电信管理服务合同。

常刚表示,海外的FDDLTE的发展很快,尤其是在北美的规模化部署和运营商的强力推动带动着整个产业链在加速成熟,包括不断推出的LTE商用终端。因此,从产业发展角度看,TD-LTE和FDD还存在一定差距。而TD-LTE的商用进程虽然也在不断加快,但由于启动较晚,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迎头赶上。爱立信则会积极借鉴在欧洲、美国以及日本等区域的LTE网络部署经验,推进TD-LTE大规模组网测试。此外,由于LTETDD与FDD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使得爱立信可以借鉴FDD的基本能力,比如,平台、信号处理等能力,推动TD-LTE的成熟度提升。

针对外界对爱立信TD-LTE产品节奏慢于LTEFDD的质疑,常刚也做了正面回应。常刚表示,这是一个自然的商业决定。FDD在全球有着更广泛的接受度,爱立信资源投入更大更早。仅从产品路标和时间上判断爱立信不重视TD-LTE则“有失偏颇”。

常刚表示,造成这一误解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在于,TD-LTE的技术要求和测试要求还在不断发展中,因此,对设备商提出了更多快速反应的要求。爱立信一直在加快内部流程的协调和更多资源的投入,来更好地满足快速发展中的TD-LTE产业的需要。

“爱立信对TD-LTE有明确和长期的承诺,在研发和整体资源投入上也有着明确的目标。要用长期的眼光来看待对TD-LTE的投入。”常刚说。 

关键字:TD-LTE爱立信

本文摘自:新浪科技

x 爱立信:三方面推动TD-LTE进程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数据网络企业动态 → 正文

爱立信:三方面推动TD-LTE进程

责任编辑:Lucy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1-04-28 09:20:54 本文摘自:新浪科技

2010年是TD-LTE从试验室走向外场测试的关键一年。年底,在前期完成小规模外场测试的基础上,工信部正式批准TD-LTE规摸技术实验网部署方案。TD-LTE商用蓄势待发。

爱立信中国及东北亚区总裁马志鸿(MatsHOlsson)表示:“作为中国移动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爱立信将全力以赴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支持,帮助他们使TD-LTE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卓越的TD-LTE技术所带来的全新优质服务,不仅将造福中国亿万计的用户,并将惠及全世界的用户。我们很高兴能投入这项伟大的事业。”

设备和网络稳定性“模范”

2010年,在前期完成TD-LTE概念性测试的基础上,中国移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联合数十家设备商和芯片厂商,在北京市怀柔、顺义进行了TD-LTE外场测试,一方面对2.3Ghz、2.6Ghz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组网验证,另一方面,也开展了系统和芯片的互操作测试。

爱立信也参与了测试,测试的网络设备包括基站(eNodeB)和核心网设备(EPC),均表现良好。10月,爱立信携手三星电子于北京顺利完成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终端芯片与系统设备互操作测试(UuIOT)。此后,爱立信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的进度,完成了与海思半导体和创毅视讯两家终端企业的IOT测试,从而获得了进入规模外场试验的资格。

2011年3月,中国移动确定了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厦门、北京七城市的TD-LTE试验网承建企业。爱立信被中国移动选中,在深圳参与部署TD-LTE试验网。爱立信提供端到端TD-LTE解决方案,包括多模基站RBS6000、经商用验证的分组核心演进(EPC)网络、运营支撑系统(OSS)软件及电信专业服务。4月6日,爱立信在深圳打通了TD-LTE数据呼叫,成为中国移动启动TD-LTE规模试验后首批实现TD-LTE数据呼叫的厂商。

据介绍,TD-LTE外场规模试验主要考验TD-LTE三方面性能:首先是规模化组网情况下网络/终端/业务的性能和稳定性;其次,LTE网络与2G、3G网络的互操作;第三,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市场与战略主管常刚表示,七城市的规模试验网是对TD-LTE的预商用测试,主要测试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能否满足实际运营的需求,而任何技术发展,都必须以为运营商提供高可靠性网络为基础。这既包括网络的稳定性,也包括设备的稳定度和可用性。如,在测试数据吞吐率的同时,不能只看峰值表现,还要看其单基站和多基站覆盖下,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稳定性。再如,在测试网络时延时,不能只看单应用指标,而应从全网角度考虑。

“不怕走得慢,但每一步都要走好。”常刚说。

三方面推动TD-LTE进程

常刚表示,爱立信一直履行着在中国和全世界推动TD-LTE发展的坚定承诺,主要从三方面推动TD-LTE的商用化进程:

首先,积极参与TD-LTE的标准讨论。标准是产业化的基础,在标准方面,爱立信一直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国内标准化组织密切配合,推动标准层面TD-LTE和LTEFDD的融合发展,以让更多厂商支持TD-LTE。目前,TD-LTE和LTEFDD在标准上有80-90%的相似度。

其次,爱立信不断推动TD-LTE产品的商业化进程,并推动相关的网络和设备的测试。早在2008年,爱立信就进行了TD-LTE和LTEFDD的共平台演示。2010年5月,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爱立信在瑞典馆展出了基于TD-LTE的最新产品及解决方案。7月,爱立信在上海首次展示了完整的TD-LTE解决方案。当年,爱立信还基于其多模基站RBS6000推出了一款新的TD-LTE基站,该方案还支持LTE演进(LTEAdvanced)技术,保障运营商网络后续演进。在2011年2月份的世界移动大会上,爱立信还率先在业界展示了基于TD-LTE的的VoLTE语音业务。

此外,爱立信还不断推动网络能力与终端的协同发展。爱立信的合资公司ST-Ericsson是领先的TD-LTE终端/芯片供应商,最早展示TD-LTE和FDD-LTE共平台,也是最早演示3G/4G切换的厂商,并积极参加了工信部相关测试。爱立信的TD-LTE网络设备已经成功完成了多家芯片组厂商的互操作测试。

第三,爱立信不仅在推动TD-LTE本身的商业成熟,也在推动其获得国际上的广泛认可。2010年6月,爱立信在爱尔兰完成了TD-LTE下一代移动技术的首次测试。6月,高通在印度拍得TD-LTE频谱后;7月,爱立信在印度演示了端到端LTETDD解决方案,配合进行测试和认证;12月,印度Re-liance与高通、爱立信合作在印度成功进行了TD-LTE外场测试,在印度利用2.3GHz频率成功开展了首个TD-LTE数据通话测试。此外,爱立信还在泰国、越南、印尼、日本等国家向当地运营商和政府证明,TD-LTE已经接近成熟,从而推动TD-LTE被认可。爱立信还配合推动TD-LTE在全球频谱分配的测试和认证。

FDD经验帮助中国TD-LTE

爱立信是LTE技术提出者和标准的主导者,预计将拥有25%的LTE核心专利。在市场方面,公开资料显示,爱立信已与2010年全球营收排名前十的电信运营商中的五家运营商签署了LTE合同,供应了全球绝大部分的商用LTE网络,其所提供的LTE网络覆盖超过1亿的人群,而当前全部商业LTE网络覆盖人群为1.5亿。爱立信还赢得了全球首个LTE电信管理服务合同。

常刚表示,海外的FDDLTE的发展很快,尤其是在北美的规模化部署和运营商的强力推动带动着整个产业链在加速成熟,包括不断推出的LTE商用终端。因此,从产业发展角度看,TD-LTE和FDD还存在一定差距。而TD-LTE的商用进程虽然也在不断加快,但由于启动较晚,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迎头赶上。爱立信则会积极借鉴在欧洲、美国以及日本等区域的LTE网络部署经验,推进TD-LTE大规模组网测试。此外,由于LTETDD与FDD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使得爱立信可以借鉴FDD的基本能力,比如,平台、信号处理等能力,推动TD-LTE的成熟度提升。

针对外界对爱立信TD-LTE产品节奏慢于LTEFDD的质疑,常刚也做了正面回应。常刚表示,这是一个自然的商业决定。FDD在全球有着更广泛的接受度,爱立信资源投入更大更早。仅从产品路标和时间上判断爱立信不重视TD-LTE则“有失偏颇”。

常刚表示,造成这一误解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在于,TD-LTE的技术要求和测试要求还在不断发展中,因此,对设备商提出了更多快速反应的要求。爱立信一直在加快内部流程的协调和更多资源的投入,来更好地满足快速发展中的TD-LTE产业的需要。

“爱立信对TD-LTE有明确和长期的承诺,在研发和整体资源投入上也有着明确的目标。要用长期的眼光来看待对TD-LTE的投入。”常刚说。 

关键字:TD-LTE爱立信

本文摘自:新浪科技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