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据中心应用案例 → 正文

招商银行40亿成都自建后台中心

责任编辑:Zane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1-09-06 10:43:00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9月4日,招商银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在成都高新区大源组团开工,项目总投资近40亿元,主要包括信用卡中心,会计后台等内容。

人力成本、金融、IT产业基础优势,是后台中心选择成都的三大因素。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有自建金融后台签约项目13个。随着西安、重庆等地加入争夺行列,成都的竞争压力也加剧。

招行40亿投资

招行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项目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的核心位置,总建筑面积424,971平米,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17.3亿元。该项目预计2014年全部建成,高度128米,总投资近40亿元。从公开资料看,该项目是成都高新区目前投资金额最大的后台中心。

项目投产后,可容纳6000多名员工,成为集信用卡中心、电话银行中心、会计后台、企业年金、数据中心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客户服务机构,为招行全国零售业务及会计流程改造提供后台支持。

早在2007年,招行信用卡中心第二运营就在成都设立,目前约支持全国3500万客户,从业人员达1200人。

近年来,成都在金融后台项目方面不断攻城拔寨。

2007年7月,成都市决定在高新区规划3000亩土地,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随后,有30多家境内外银行、保险、证券机构登门造访。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有自建金融后台签约项目13个,项目投资总额约112亿元,项目占地面积约946亩。在这一串机构名单中,既包括工行、建行、农行等国有大行,也包括澳新银行、宏利金融[98.95 -1.44%]等外资机构。

另外,在本地法人机构中,成都投控也正在高新区设立成都金融后台中心,项目占地70多亩,投资5亿元以上。除了成都银行、锦泰保险的数据中心外,还将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各类数据、资金清算、银行卡、研发、灾备、呼叫中心等后台服务机构。

“还没有完工,金融后台项目业务详细的布局要过一阵子才能完全确定。”9月5日,成都投控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某保险公司高层曾向记者表示,金融后台中心选址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能否提供大量大学毕业生,并可成为金融机构新员工;二是金融产业的基础;三是当地的IT产业基础能否支撑,“一些金融资源积聚的地方,比如上海,各项成本太高,作为后台中心的优势就不明显。”

成都高新区投资服务局局长姜斌则表示,成本包括建设成本、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等,以人力成本为例,成都比沿海地区约低三分之一。

竞争加剧

随着中西部其他城市对金融后台的重视,成都面临的竞争者在增多。姜斌表示,中西部城市中,目前重庆、西安都已经加入了竞争行列。

“国内大部分金融机构以及国外的一些金融机构,我们都还在接触,具体能谈成多少家还不好说。”姜斌表示。

金融服务外包也将是重点发展领域。目前成都高新区共有卫士通、天用唯勤、睿智信创等30余家金融IT服务外包企业。按计划,到2015年,将培育和引进金融服务外包企业达到60家,全市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总额达到100亿元,从业人员达5万人。

为了在竞争中取胜,成都市从购房补贴、税收优惠、一次性资金奖励等方面给予优惠措施。例如,对本地法人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承接境内金融机构业务,连续3年按合同结算金额的2%给予外包企业奖励。

而在业务领域方面,成都也加快向高端金融服务领域转变,重点发展金融软件外包、金融产品研发外包、金融数据处理与灾备外包、银行卡业务外包、财会核算外包等。

“我们的目标是要打造大型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集中区,来突出机构集聚带来的优势。”姜斌说。

关键字:中心招商银行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x 招商银行40亿成都自建后台中心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数据中心应用案例 → 正文

招商银行40亿成都自建后台中心

责任编辑:Zane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1-09-06 10:43:00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9月4日,招商银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在成都高新区大源组团开工,项目总投资近40亿元,主要包括信用卡中心,会计后台等内容。

人力成本、金融、IT产业基础优势,是后台中心选择成都的三大因素。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有自建金融后台签约项目13个。随着西安、重庆等地加入争夺行列,成都的竞争压力也加剧。

招行40亿投资

招行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项目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的核心位置,总建筑面积424,971平米,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17.3亿元。该项目预计2014年全部建成,高度128米,总投资近40亿元。从公开资料看,该项目是成都高新区目前投资金额最大的后台中心。

项目投产后,可容纳6000多名员工,成为集信用卡中心、电话银行中心、会计后台、企业年金、数据中心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客户服务机构,为招行全国零售业务及会计流程改造提供后台支持。

早在2007年,招行信用卡中心第二运营就在成都设立,目前约支持全国3500万客户,从业人员达1200人。

近年来,成都在金融后台项目方面不断攻城拔寨。

2007年7月,成都市决定在高新区规划3000亩土地,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随后,有30多家境内外银行、保险、证券机构登门造访。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有自建金融后台签约项目13个,项目投资总额约112亿元,项目占地面积约946亩。在这一串机构名单中,既包括工行、建行、农行等国有大行,也包括澳新银行、宏利金融[98.95 -1.44%]等外资机构。

另外,在本地法人机构中,成都投控也正在高新区设立成都金融后台中心,项目占地70多亩,投资5亿元以上。除了成都银行、锦泰保险的数据中心外,还将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各类数据、资金清算、银行卡、研发、灾备、呼叫中心等后台服务机构。

“还没有完工,金融后台项目业务详细的布局要过一阵子才能完全确定。”9月5日,成都投控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某保险公司高层曾向记者表示,金融后台中心选址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能否提供大量大学毕业生,并可成为金融机构新员工;二是金融产业的基础;三是当地的IT产业基础能否支撑,“一些金融资源积聚的地方,比如上海,各项成本太高,作为后台中心的优势就不明显。”

成都高新区投资服务局局长姜斌则表示,成本包括建设成本、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等,以人力成本为例,成都比沿海地区约低三分之一。

竞争加剧

随着中西部其他城市对金融后台的重视,成都面临的竞争者在增多。姜斌表示,中西部城市中,目前重庆、西安都已经加入了竞争行列。

“国内大部分金融机构以及国外的一些金融机构,我们都还在接触,具体能谈成多少家还不好说。”姜斌表示。

金融服务外包也将是重点发展领域。目前成都高新区共有卫士通、天用唯勤、睿智信创等30余家金融IT服务外包企业。按计划,到2015年,将培育和引进金融服务外包企业达到60家,全市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总额达到100亿元,从业人员达5万人。

为了在竞争中取胜,成都市从购房补贴、税收优惠、一次性资金奖励等方面给予优惠措施。例如,对本地法人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承接境内金融机构业务,连续3年按合同结算金额的2%给予外包企业奖励。

而在业务领域方面,成都也加快向高端金融服务领域转变,重点发展金融软件外包、金融产品研发外包、金融数据处理与灾备外包、银行卡业务外包、财会核算外包等。

“我们的目标是要打造大型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集中区,来突出机构集聚带来的优势。”姜斌说。

关键字:中心招商银行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